南宁夜 槟榔香

来源 :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sswc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我在南宁的最后一夜。
  雖也是霓虹闪烁灯火璀璨,这座城市,却没有邻省广州的喧嚣,而是宁静秀美的繁华。
  四天三夜八十一个小时,足以教人爱上一座城。但,并不是因为城中住着某个喜欢的人,而是遇上一壶有年岁的老六堡。它的醇熟温煦,它那捉摸不透的槟榔香,使南宁从此深深地钤入我的脑海,就在这湿闷的暮春夜……
  1
  刚刚落幕的“中国(广西)六堡茶斗茶大会”上,凌敏以20500元的竞拍价将一款产于上世纪50年代的正山六堡茶收入囊中。
  她是一家六堡茶品牌的代理商,也是六堡茶的收藏达人。她的庋藏颇丰,梧州中茶六堡茶“外贸三君子”(即木纹黄盒、山水盒和黑盒)、梧州茶厂的竹筒六堡茶……每一件都印刻着强烈的时代痕迹。这件藏品的成功入列,则刷新了“镇店之宝”。于是,她脸上写满了欣喜。
  在她看来,藏茶的乐趣,并不在于与年月俱增的价值,而是慢慢地感受茶在时间里一点一滴的变化。
  虽是初识,她却很乐于分享。一开汤,就是1 991年槟榔香六堡砖茶。
  柔和舒缓的线条,勾勒出清晰分明的棱角。棕褐色的砖面,匀整端正,曾姿态万千的芽叶都被定格在出模的瞬间,就像凝固了时间的化石。水蒸汽与机械力,塑造了砖茶厚重质朴的外观,发酵与后期陈化则从内质上赋予它个性。
  凌敏从陶罐里取出一小片醒过的茶,放入朱泥壶中。沸水润茶后,热嗅壶口。香气熟糯纯净,似稻草,又似蒸熟的谷物。添水冲淋,正式开启第一道。
  芽叶被唤醒,将水色染成热烈的酒红。浓郁的药香,更是倍觉熟悉,倍觉亲切。轻啜一口,醇厚甘滑,合在口中,慢慢咽下,很是妥帖。“这太像普洱老茶了!”我忍不住说。
  她微笑不语,又给我添了茶。茶汤稠滑,一入喉,就很快生津,这样的汤感让人很容易就能记住,并且在味觉记忆中能迅速搜寻到与它高度相似的茶品。“确实很像!”她说,曾有朋友把这款茶拿去斗茶,在场的茶友都无一例外地把它当成陈年普洱茶了。
  2
  与普洱熟茶一样,六堡茶亦属黑茶类,其初制工艺有传统与现代之分,但二者的分野就在于现代工艺采用了冷水渥堆。这道工序首创于上世纪50年代末,它借由湿、热及微生物的作用,加速茶中大分子化合物的氧化、分解,让新茶在短时间内接近经多年陈放自然熟化的茶之品质。换句话说,技术革新是人对自然发起的宣战,就像偷偷躲开造物主,将原本漫长的熟化过程“进度条”调快。
  “于六堡茶(初制)工艺而言,上世纪50年代是里程碑式的关键时间节点。所以,这也是我为什么要不惜高价将那款茶拍到手的真正原因。”
  然而,28年的时间还是悄无声息地从它身上缓缓流过。接连品了十多道,它的饱满丰润总是会让人感到莫名的欢喜,而有个疑问却萦绕多时: “槟榔香”是什么?它又在哪儿呢?
  其实,对于槟榔这种风味独特的热带水果,我们并没有多少概念。那么,所谓“槟榔香”,究竟是鲜(槟榔)果味?还是干果味?人们对它的认识与理解,说法不一。湖南农业大学茶学系教授施兆鹏曾审评过一款带烟熏味的六堡茶,他认为,这种香型就是槟榔香。可见,松烟香与槟榔香关系密切。据有关研究分析,构成槟榔香主要香气成分是雪松醇、雪松烯、芳樟醇、1,2,3一三甲氧基苯等物质。
  这款28年陈老六堡虽名为“槟榔香”,却似乎很难捕捉到一星半点松烟味。难道是被时间的无形之手抹掉?
  3
  见我们意犹未尽,她又神秘地搬出一只青花大瓷瓶,瓶上红色的标签纸赫然写着:上世纪70年代槟榔香。又是“槟榔香”!
  “再请你们喝一泡!”她的慷慨,出乎意料。
  揭去瓶口的棉纸,她轻轻地从里面拈出一块茶,小心翼翼的模样就仿佛生怕惊扰一个刚入睡的孩子。
  “这香气闻起来太迷人了!”她拿起茶凑近鼻端,微闭双眼,凝神静气地感受茶的气息,神情很享受很陶醉。
  她换了一只坭兴陶壶来泡。沉稳的铁青色,与茶的年岁很搭。但,更重要的是实用性。由于内部存在气孔,使陶壶具备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温性,尤其是冲泡诸如六堡茶、普洱熟茶这样具陈香陈醇特质的茶品,可留香聚香。
  年近半百的茶,真实的手感远没有外观看起来那么紧致厚重。很显然,茶叶中的内含物早已被时间转化。不过,乌褐的断面上,还露着些许如苔痕般的绿意。
  当它出汤时,彻底打破了我们的思维定势一一总以为“茶龄”越大,汤色就越深沉。没想到,它竟是清澈透亮的金黄色,酷似精炼的花生油,在灯光下显得格外地剔透。
  比汤色更惊艳的是香气。这不是一种经熟化过的标志性陈香,而是类于木质香、樟香、陈香与药香的混合香型。同座的茶友“茶道中人”,把这香归结为“人参香”。细嗅玩味,倒也颇为贴切,而充满变化正是老茶的深邃与朝气。
  4
  香悦鼻,亦悦口。有香有色的茶汤,总是会把人的感官充分调动起来,嗅觉、视觉与味觉的协同,使茶在味蕾与喉底之间“绽放”。醇美爽润的滋味,便是它一度被时光封存的风华再现。
  从第六冲开始,这款老六堡渐入佳境。内含物的释放,使汤色由金黄转为橙黄,并保持着澄澈透亮的色泽。凌敏把公道杯放在一只黑陶小烛台上,烛火如豆,摇曳出了橙色的浪漫。
  凌敏说,它曾是被遗忘的1日藏,是紧压大箩茶的一部分。当它被发现时,竹箩已破败不堪,而茶却奇迹般地得以完好保存,并没有被异杂味、霉味所玷染。也许,老茶的故事总是很传奇,但“出身”却非常明晰:上世纪70年代产自梧州茶厂。它的干净,令凌敏感到意外,更多的是惊喜。
  色、香、味、韵是茶的语言,观色、闻香、品味与赏韵,是我们同它进行的交流与对话。我们一杯接一杯地品,近乎贪婪地想要尽可能占有它为我们所经历的时间及一切改变,以至于完全忘记了时间。
  到第十八冲时,早已用完了三壶半的水,而时钟也指向了凌晨的十二点一刻。
  凌敏取出几枚叶底,置于白瓷杯盖上,芽叶并没有完全展开,但捻捏起来,依然柔韧坚挺。 “叶底展不开是因为没泡够,它最多可以泡30几道。”我们只泡了一半,但是,再过5个多小时,我们就要离开这座城市。“本想十点多就走,竟然被它留住了!”“哎,再不走,恐怕就要留在这儿不想走了!”我们自侃道。
  “那你们还是忘了它吧。”凌敏笑着打趣说。
  5
  要忘记,谈何容易!
  回到住处,已是凌晨一点。我站在32层的落地窗边,向外张望。夜幕中,霓虹阑珊,灯火寥落,脚下的南宁在邕江的臂弯里睡得黑甜。茶的余香余味,依然挥之不去。仔细回味,我仿佛懂了:潜藏在芽叶里的槟榔香,也许就是时光交错的味道。
  别了,南宁!See you againl
其他文献
茶道艺术是要表现茶道的美,茶道的美分布在泡茶、奉茶、茶汤之间。这些的“美”是自然存在的,但是不一定都表现得很美,因为美有不同的层次,谈不上美的泡茶、奉茶、茶汤,我们是不会喜欢的,也不会把它视为茶道艺术。  谈得上美的事物经常存在于我们身边,如美丽的山光水色、美丽的花朵或落叶、美丽的人体,但是这种自然存在的美不会自动存在泡茶奉茶与茶汤之间。茶道艺术的美是泡茶者将泡茶、奉茶、茶汤的美呈现出来,而且呈现
期刊
最初对于东平镇的认识,仅停留在“茶乡酒镇”这四个字,知道这里是政和白茶的主产区,知道这里出品的东平老窖驰名海内外。5月“当我们跟随寻访福建最美茶乡采风团的脚步进入这片热土,眼前的一切着实让人到目相看,自然和历史在这里交相辉映,茶香与酒香让人沉醉无法自拔。新兴产业在这片土地上崛起,竹木加工业生态旅游业、生态农业、光伏产业等特色产业让东平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展现出勃勃生机。宜居、宜养、宜业,东平正散发着
期刊
17世纪早期,武夷山的下梅成了晋商主导的茶叶贸易的陆路起点,在这条应茶叶贸易而生的万里茶路上,产生了18世纪的汉口、福州、九江三大集散地,几经演变,到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中叶,三大集散地又被汉口、上海、福州所取代。历史风云沧桑恋幻,岁月更迭波诡云谲,作为近代中国主要茶叶集散中心之一的湖北汉口,一直没有改变它举足轻重的地位,横跨两个世纪之久的茶叶贸易,让有“茶港”之称的湖北汉口名誉天下,这也顺理
期刊
吴兴陆羽茶文化节暨第二节全国茶道哲学高峰论坛期间,在湖州名茶展示厅展出了42件日本茶挂。据悉,这是中国首个较大规模的日本茶挂展,展品的提供者系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禅艺文化丛书”编委会主任纯道。  这些茶挂,内容以高僧大德的禅语为主,融入了茶道思想、茶道美学与书法艺术。它虽与中国宋人“生活四雅”之一的“挂画”有着深厚的渊源,却是一种独具日本文化特色的独立艺术形式。在茶室中,它被视为所有茶道具中最
期刊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长。经过漫长的发展与融合,大约在东晋至隋唐时期,中国文化确定了以儒家为主体、儒释道三家各有特色又相互融合的社会基本格局。  儒家提倡“中庸之道”,讲究按照适宜的方式去做事;道家主张“自然之道”,重在遵循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的规律;佛家通过修行,追求自身的顿悟淡泊。每一种文化都以不同方式教化世人,以求达到与自己、社会、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  唐朝时期,陆羽创作《茶经》
期刊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仁风暗结珠琲瓃,先春抽出黄金芽。  唐代诗人卢仝的这首《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广为流传,珠琲瓃、黄金芽道出了茶叶吐露新芽的精贵。千年之后的春风依旧拂面,却吹出了更美的茶乡、更让人心潮浮动的惬意之旅。由本刊主办的寻访福建最美茶乡暨第二届茶乡采风摄影大赛4月下旬在永春县正式启动。青翠的茶园与闽南的特色民居仿佛油彩画一般铺陈在山峦之间,孩童的嬉闹追逐与茶农的微笑,让我们看到
期刊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笔者对“吃茶”二字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是把它等同于通常的“喝茶”、“饮茶”以至“品茶”, “吃茶”只是—种民间通俗的叫法而己。这几年到名冠天下的北苑御茶园所在地建瓯市开发茶文化,才漫漫品味出“吃茶”的别样馨香。  一盏幸福  茶树,源于中国;种茶,始于中国;饮茶,发自中国。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是中华民族献给全人类的一份厚礼。今天,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都喜爱品茗。茶
期刊
讲究形式与内涵的工夫茶,偶尔也会引发了一些不确定的说法和讨论,即是“工夫茶”还是“功夫茶”的问题。“工夫”与“功夫”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意思,有工夫才能练就出功夫。因此,我们说“工夫茶”也是“功夫茶”。鲁迅说: “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受清福,首先就必须要有工夫,要有闲时间,其次是练就出来的特别感觉,技巧。也就是说:喝茶需要有工夫,也需要有练出来的功夫。  工夫茶是指需要有时间来
期刊
人们喜欢茶的真香,如果非要在茶里面增加花香,确实只有茉莉花最适宜的了。茉莉花与茶是天生“最佳拍档”,浪漫与清雅并存。  谈起茉莉花与茉莉花茶,福州是一座充满荣光的城市,她的芬芳已经千年了。茉莉花的故乡在印度,西汉初年陆贾的《南越形记》里就提到茉莉花。及至宋代,福州茉莉花就已与茶配伍,《调燮类编》等史料都记载了福州茉莉花茶采制与品赏等。清咸丰年间,福州茉莉花茶作为皇家贡茶,开始进行大规模商品性生产。
期刊
2018年9月8日, “98”贸易洽谈会分会场“国茶荣耀盛典”在厦门盛大召开,众多茶叶界领导、专家、企业家欢聚一堂,见证闽茶史上值得铭记的“国茶档案”。  华祥苑作为福建茶代表,自去年9月份以来华祥苑一共7次助力了“外交茶叙”,分别是金砖会晤茶叙、宝蕴楼茶叙、中英茶叙、中朝北京茶叙、中朝大连茶叙、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十二国元首茶叙。不仅如此,华祥苑国宾茶还先后在金砖厦门会晤、中英领导人茶叙、中朝大连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