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5年暑期的一次全国性语文教学研讨会上,我与董旭午老师初次相见。当时的旭午老师三十出头,是全国青语会的一名积极分子,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朝气和干劲儿。记得那次见面他就曾对我讲,他已经开始搞“高中语文教学生活化研究”了。没承想,他这一搞,就十多年过去了。也正因为如此,一提起语文教学生活化,我就自然而然地想起旭午老师。说心里话,我很欣赏旭午老师的高中语文教学生活化,这主要源于三点:
一是他的生活化教学体系实现了语文与生活相融,使教学回归到生活本源,智慧、实在地教语文。在旭午老师的高中语文教学生活化体系中,“生活”是有其特定内涵的,指作品内的生活、作者的生活、课文成文所依据的生活情理、教师生活阅历和体验、学生生活阅历和体验等。“生活化”的内涵包括两个板块,即课堂学习板块和课外实践板块。课堂学习板块具体指:教师通过自己的生活体验,依据现实生活情理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走进作者的生活和作品内的生活,进而从作品、作者、读者、现实等维度更深刻地体验感悟作者为什么这样而不那样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运招用技的理由;课外实践板块具体指:学生在教师的导引下由不自觉到自觉,用眼看“语文”,用口说“语文”,用耳听“语文”,用心感悟“语文”,用手历练“语文”,把读写、听说、思辨、积累等语文学习和探究行为生活化,当日子来过,真正养成习惯,成为习惯好、思辨强、素养高,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创新能力的“语文人”。毋庸置疑,这个生活化的语文教学体系彻底打通了语文课堂通向现实生活的壁障,确保了语文课堂与现实生活和学生生命的对接,一以贯之地坚持教读和历练,必会收到实实在在的良效。
二是他把育人贯穿到了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按语文教学规律办事,使语文教学自然而然地就担当起了育人的使命。在教读环节,旭午老师非常重视引导学生走进课文内生活,引导学生回归现实生活,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来进行体验和感受,从生活本源处启拨智慧,让学生真正悟透说话写文章的奥妙。旭午这样做,不仅对学生充分感受、理解课文的思想、情感有益,对学生学好语言、养成习惯、形成能力、升华情感、提升人文素养则更有益。在写作环节,旭午老师长期坚持让学生做口头作文、写每周随笔,节假日都不间断。表面上看这是一种“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似的说写历练,实际上他在指导、督促学生多读多看,多思多悟,在不间断地读书观察,思辨感悟,自助式地修养、成长和提升。比如,旭午老师很注重引导学生做思辨性口头作文、写思辨性随笔,日久天长,这对学生思辨智慧能力和自主人格的形成无疑是十分有益的。在积累环节,旭午老师长期坚持让学生自主积累词汇,整理课文背景资料、课堂笔记,晨读古典诗词,做美文摘抄作业等。这些看起来都是很普通的教学环节,可贵之处就在于生活化,就在于天天如此地坚持不懈。这不仅有益于学生积累知识、开阔视野,更有利于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磨砺意志品质,独立自主地茁壮成长。
三是他能始终不渝地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不跟风不赶时髦,也不善于给自己的教学实践拟定一个更新潮、更扯人眼球的招牌,十几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耕耘着自己的“语文教学生活化”。旭午老师有句格言:用忠诚捍卫神圣,用生命点燃未来。他曾与我聊过,这“忠诚”就是对语文教学事业的忠诚,这“神圣”就是语文教育事业的神圣,就是自己一定要教好语文、不误人子弟这个使命的神圣,这“未来”就是学生的未来、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未来。旭午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已有22个年头了,虽已拥有了全国模范教师、特级教师、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之类的头衔,但他始终坚持在语文教学的第一线,教文育人搞科研。用他自己的话讲,教学一线是不能离开的,离开了教科研也就没有土壤了。这一点,我认为,在当今的世风背景下犹为可贵。
不多说了,一晃我们又十多年没见面了,真想有机会再坐下来好好聊聊语文。十多年来,旭午常在电话里或书信中称我为师,于是我们也就自然成了情投意合的师生了。说心里话,我是很喜欢他这个“学生”的,喜欢他的朴素和坚定,喜欢他的淡泊与坚韧,喜欢和他一起分享成功时的快乐与幸福。记得2005年11月,旭午老师曾请我为他的专著《语文教学:要走生活化之路》题词,当时我高兴地题了两句:“归生活情理之源,导语文教育之流。”这既是对旭午老师那本专著内容的提炼,更是我由衷的期望和祝愿。愿旭午老师能继续坚守自己的信念,教好绿色语文,走好生活化之路,在自己的园地里踩出更坚实更深厚的足迹。
一是他的生活化教学体系实现了语文与生活相融,使教学回归到生活本源,智慧、实在地教语文。在旭午老师的高中语文教学生活化体系中,“生活”是有其特定内涵的,指作品内的生活、作者的生活、课文成文所依据的生活情理、教师生活阅历和体验、学生生活阅历和体验等。“生活化”的内涵包括两个板块,即课堂学习板块和课外实践板块。课堂学习板块具体指:教师通过自己的生活体验,依据现实生活情理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走进作者的生活和作品内的生活,进而从作品、作者、读者、现实等维度更深刻地体验感悟作者为什么这样而不那样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运招用技的理由;课外实践板块具体指:学生在教师的导引下由不自觉到自觉,用眼看“语文”,用口说“语文”,用耳听“语文”,用心感悟“语文”,用手历练“语文”,把读写、听说、思辨、积累等语文学习和探究行为生活化,当日子来过,真正养成习惯,成为习惯好、思辨强、素养高,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创新能力的“语文人”。毋庸置疑,这个生活化的语文教学体系彻底打通了语文课堂通向现实生活的壁障,确保了语文课堂与现实生活和学生生命的对接,一以贯之地坚持教读和历练,必会收到实实在在的良效。
二是他把育人贯穿到了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按语文教学规律办事,使语文教学自然而然地就担当起了育人的使命。在教读环节,旭午老师非常重视引导学生走进课文内生活,引导学生回归现实生活,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来进行体验和感受,从生活本源处启拨智慧,让学生真正悟透说话写文章的奥妙。旭午这样做,不仅对学生充分感受、理解课文的思想、情感有益,对学生学好语言、养成习惯、形成能力、升华情感、提升人文素养则更有益。在写作环节,旭午老师长期坚持让学生做口头作文、写每周随笔,节假日都不间断。表面上看这是一种“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似的说写历练,实际上他在指导、督促学生多读多看,多思多悟,在不间断地读书观察,思辨感悟,自助式地修养、成长和提升。比如,旭午老师很注重引导学生做思辨性口头作文、写思辨性随笔,日久天长,这对学生思辨智慧能力和自主人格的形成无疑是十分有益的。在积累环节,旭午老师长期坚持让学生自主积累词汇,整理课文背景资料、课堂笔记,晨读古典诗词,做美文摘抄作业等。这些看起来都是很普通的教学环节,可贵之处就在于生活化,就在于天天如此地坚持不懈。这不仅有益于学生积累知识、开阔视野,更有利于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磨砺意志品质,独立自主地茁壮成长。
三是他能始终不渝地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不跟风不赶时髦,也不善于给自己的教学实践拟定一个更新潮、更扯人眼球的招牌,十几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耕耘着自己的“语文教学生活化”。旭午老师有句格言:用忠诚捍卫神圣,用生命点燃未来。他曾与我聊过,这“忠诚”就是对语文教学事业的忠诚,这“神圣”就是语文教育事业的神圣,就是自己一定要教好语文、不误人子弟这个使命的神圣,这“未来”就是学生的未来、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未来。旭午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已有22个年头了,虽已拥有了全国模范教师、特级教师、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之类的头衔,但他始终坚持在语文教学的第一线,教文育人搞科研。用他自己的话讲,教学一线是不能离开的,离开了教科研也就没有土壤了。这一点,我认为,在当今的世风背景下犹为可贵。
不多说了,一晃我们又十多年没见面了,真想有机会再坐下来好好聊聊语文。十多年来,旭午常在电话里或书信中称我为师,于是我们也就自然成了情投意合的师生了。说心里话,我是很喜欢他这个“学生”的,喜欢他的朴素和坚定,喜欢他的淡泊与坚韧,喜欢和他一起分享成功时的快乐与幸福。记得2005年11月,旭午老师曾请我为他的专著《语文教学:要走生活化之路》题词,当时我高兴地题了两句:“归生活情理之源,导语文教育之流。”这既是对旭午老师那本专著内容的提炼,更是我由衷的期望和祝愿。愿旭午老师能继续坚守自己的信念,教好绿色语文,走好生活化之路,在自己的园地里踩出更坚实更深厚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