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面对教育的改革,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势在必行。高校音乐学师范专业学生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既当先生又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置身于学习者、研究者、监督者的境地。从而,让新世纪的高校音乐学师范专业学生具有过硬的教学实际运用能力。
关键词:高校 音乐学 师范专业 教学能力 实际运用
中圖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4-0131-03
高校音乐学师范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实际运用,需要转变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创建一种新型的、多元的课堂教学文化模式思维型教学文化。
一、开展高校音乐学师范专业学生“感性”的音乐教育
在现代文明中,科学和艺术是明确地分化开来的。艺术活动也是一种认识现实的方法,是社会交流的有力媒体。因此,可以认为,作为培养人的高校音乐学师范专业教育,必须给予重视,并进一步发挥这些功能。世界经济协力开发机构的教育研究改革中心所发表的报告书《1980年以来的教育课程状况》中指出:“交流、传达的能力,应该包含各种非语言表现的能力,这是所有学科都必须给予重视的。 而且,不仅仅是进行分析性的教学,而最为重要的是进行创造的、表现的、实践的教学”。培育学生们对于自然,对于人,对于各种事物,都要用“富于情感的心”“富于美好的心”去对待。以此作为音乐教育的目标,这样才能够确立、保证“培养丰富的情操”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这是我们对现在学校教育偏向于知识教学的一种反省。这些才是教师们需要经常关心、留意的事情。
学校教育和教科书的内容,应该包括与自然、社会和人类的相关的真理和文化。应该以学生们为主体,能够为学生们所认识,不仅包括对科学的认识和实际的能力,还必须包括语言和艺术的教育。当然,学校教育内容的构成,由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等而有各种变化。这些内容的重点都是构成现实生活中人类生活的支柱,包括对于科学知识的认识,对于保持情绪、感情等感性的能力,以此构成高校音乐学师范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实际运用的内容。
在主要作用于感性的艺术教育当中,每个学生的感觉方法和表现方法,是相互之间的理解和领会。各种不同的表现和想法,也应是共同的创造的体验。这是艺术教育的本质,也是促进高校音乐学师范专业学生教学实际运用能力的基础。李特曾主张:“教育的目的,要而言之,就是要使人的个性得到发展的同时,使接受这种教育的人的个性与他所属的社会、集团有机地统一和协调起来”。他进而提出“艺术教育应该做为教育的基础”的主张,并且进一步论述“形象思维对于人类发明、创造活动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这种能力的发展应该在儿童时期就开始培养”。明确地指出了以丰富形象思维为主的艺术教育的重要性。[1]
二、培养高校音乐学师范专业学生音乐感受力和判断力
音乐教学所需要的就是选择和寻求使学生受到感动的音乐。然而,面对当今社会音乐泛滥的现状,正如人们所指出的那样,已成为一种声音的公害。其结果反而使人们对于音乐失去了兴趣,这就不得不令人感到担忧。但是,音乐教学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按照教科书曲目的顺序,或者按照教师的主观判断,使学生被动接收的教学方法。
像现今社会这样,从早到晚都是音乐信息的泛滥,生活在这样的空间里,能够选择自己所需要的音乐是极为重要的事情。仅从这一点出发,我们的日常音乐教学中只是一味地依赖音乐教科书上的曲子,让学生被动地去表现这些曲子的速度、构思以及各种记号(只是教科书乐曲的再现),这种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是极为不利的。
三、开展探究性教学方法
传统的音乐教学,无论是从教师教学的角度还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角度,似乎都并不重视课堂上问题的呈现。 这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对音乐学科及教学的宝贵的探索意识。问题探讨式的研究性教学则是根治这一弊端的一剂良方,问题的呈现、分析与解决伴随着整个音乐教学过程。在课堂上通过教师启发、引导,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分析与探讨中。
对高师音乐教学来说,问题探讨式是可以在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实施以“创造”和“表现”为主要教学目的之研究性教学的较理想的途径。因为音乐教育是基于情感的教育,它能够使音乐更直接有力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使其充满激情,在饱满的情绪中享受美,陶冶情操。而且还能够很好地活跃课堂情境氛围,在生动活泼的情感氛围中,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通过对呈现在一定音乐情境中的问题或特定音乐对象的感受产生困惑和质疑,提出有关问题进行探寻和争论,能够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情绪兴奋点,把学习和教学情绪推向高潮,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诚然,对音乐及相关问题的探讨可以穿插在音乐教学中进行,表现为多个小问题的阶段性组合,也可以是整个课时围绕一个大的问题集体组织进行讨论、研究,但是,两者都需要教师要有明确的导向性,使学生的教学能力的实际运用朝向预期的目标。
四、互动式教学方法
(一)音乐课堂讲授、讨论中的师生互动
音乐课堂讲授、讨论中的师生互动指的是教师讲授后有师生共同讨论。如教师在教授学生处理完音乐作品《黄水谣》后,让学生讨论分析作品第一乐段在节奏、旋律、语言形态特点上与第二乐段有什么不同?那么,学生就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动分成三个小组进行讨论,其中有的小组仅仅单纯从节奏的疏密、旋律的高低起伏、语言的抑扬顿挫等音乐本体的角度分析问题,就比较片面;有的小组回答问题就比较全面,能够在分析作品的节奏、旋律、语言形态特点等音乐本体要素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进行深入剖析,这样就能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涵,最后,教师通过讲解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等相关知识,结合教师、同学优美动听的歌喉声情并茂地演绎作品,理论研究与演唱实践达到完美结合,博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二)音乐课外实践教学中的广泛互动
利用课外活动,师生共同开展实践与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和学术研究能力,锻炼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进而增强教学能力。利用课余时间,给社区服务站、文化馆站等文化基层单位排练美、民、通俗声组合;戏曲唱段;歌剧片断;音乐剧等,适应不同文化群体的精神需求,锻炼学生的教学实践创新能力。 利用网络把与音乐课程相关的资料(如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发到校园网上,使学生能够借助网络信息化接受比较前沿的信息,强化其教学能力的实践运用。这当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音乐教育正因为如此才有自己的意义。
五、提升教学质量,增强高校音乐学师范专业学生教学实际运用能力
大规模的扩招造成了高师音乐教学质量严重滑坡现象,学生自主意识淡薄,依附心理严重,思维缺乏怀疑性、批判性,迷信权威,顺从师长,不敢对老师的教学提出质疑。学生围着教师转,学生在教师统一的思路下行事,教师主观讲,学生被动听——“讲者昭昭,听者却昏昏”的模式顺其自然。
(一)高师办学宗旨与音乐教育理念相对落后
不少高师只注重招生规模上量的扩张,忽视质的提高和结构的优化。也就是说,高师只看到扩招带来的经济收益,不注重加强教学和人才培养的相关条件(如课程设置、专业安排、教师队伍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建设,忽视对高师音乐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规律、模式、特点以及专业设置等方面研究。[2]
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讲课内容陈旧,课程教学中教学方法与手段陈旧,难以引发学生的兴趣。专业和课程不是从培养学生的角度出发,而是“因师设课”根据现有的师资的兴趣和爱好进行设置,不利于开拓学生知识面和视野,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音乐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忽视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差,没有广泛吸收反映时代进步的最新知识、最新科技成果,提高专业课程质量,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二)对音乐教学质量观念的理解上出现偏差
对教学质量观念理解的偏差主要是以传统精英教育的要求看待大众化下的高师音乐教育,以知识性和学术性作为判别高师音乐教育“高质量”的标准。教师多采用传统的音乐理论知识灌输方法,先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运用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充分认识到教学方法和手段革新下的音乐教育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是提高音乐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音乐理论的机械传授与音乐教学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极为严重。具体表现在把音乐学的基本音樂理论,音乐历史与文化、音乐教育哲学、音乐文献等音乐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死板传授与一定演唱、演奏、创编的灵活能力相脱节,缺乏相关知识的灵活渗透与综合训练。
扩招后,许多高师音乐教学改革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无实质性进展。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师道尊严”的观念根深蒂固,教师高高在上,教训传道,讲授的多是沿袭已久的和已成定论的知识,照本宣科,讲课方式单一枯燥,教师不愿也不敢在音乐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养成只教不育、只训不导的教学习惯,教师不是学生学习的激发者、指导者、点拨者、组织者,而是音乐教学和学生音乐学习的控制者。
受专业艺术院校教学模式影响,在教学中依然存在明显误区,重视音乐技能技巧的机械传授,忽视音乐教育理论运用能力、从教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及其他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动手能力与创造能力等方面得不到更好的整合与培养。即教学一直沿用的传统的教学法和规律是:学生发声练习——教师讲解作品——处理作品——布置作业,没有采用先进的音乐教学方法和手段将教师丰富的知识架构,讲授的能够适应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整个社会文化的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前沿的教学内容以灵活、新颖的方式展现的学生的面前,这样就能及时地灵活变革音乐教学内容以反映社会音乐文化各个领域发展的最新成果、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不能够提供给学生以最优化的整合结构的音乐教育内容,达不到音乐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多样化、灵活化、开放化,与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现代化素质的音乐人才目标相悖。
课程是一个有形的实体,教师能够通过这个有形的实体到达预定的目标。也包含着价值和意义的存在。关于这一点,后现代课程范式在反思“科学一实证”研究基础上强调“人文一理解”的研究取向,它提出了强调特殊性、情境性、体验性的“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如叙事学的、美学的、现象学的、解释学的、自传的方法等。这种“人文一理解”的课程研究取向目前在我国的学校音乐课程研究中未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重视,它强调用整体的、综合的方法来探寻现象背后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替代“科学一实证”研究对于表面事实因果关系的武断。例如,当下所提倡的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观、类主体的课程观、生命课程观、交往实践课程观、课程研究中的参与式观察、叙事研究等质性研究方法,还有课程实施中所倡导的基于师生平等基础上的“对话式教学”等都体现了人文一理解的课程范式。但重视“人文一理解”的课程研究取向并不是完全否定和拒斥“科学一实证”的课程研究取向,我们应根据音乐及音乐教育的特点审视“人文一理解”与“科学一实证”课程研究取向的各自有效性和局限性,将二者合理地有机结合,在相互“取长补短”中促进学校音乐课程研究的创新发展。
六、结语
高校音乐学师范专业教学不仅有特定的研究对象,还有自己的学习和研究方法。学生教学能力的实际运用研究,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能够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开放而又活泼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教学能力的实际运用。
参考文献:
[1]杨立岗.音乐教学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2]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天津市音乐家协会编.音乐教育论坛[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关键词:高校 音乐学 师范专业 教学能力 实际运用
中圖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4-0131-03
高校音乐学师范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实际运用,需要转变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创建一种新型的、多元的课堂教学文化模式思维型教学文化。
一、开展高校音乐学师范专业学生“感性”的音乐教育
在现代文明中,科学和艺术是明确地分化开来的。艺术活动也是一种认识现实的方法,是社会交流的有力媒体。因此,可以认为,作为培养人的高校音乐学师范专业教育,必须给予重视,并进一步发挥这些功能。世界经济协力开发机构的教育研究改革中心所发表的报告书《1980年以来的教育课程状况》中指出:“交流、传达的能力,应该包含各种非语言表现的能力,这是所有学科都必须给予重视的。 而且,不仅仅是进行分析性的教学,而最为重要的是进行创造的、表现的、实践的教学”。培育学生们对于自然,对于人,对于各种事物,都要用“富于情感的心”“富于美好的心”去对待。以此作为音乐教育的目标,这样才能够确立、保证“培养丰富的情操”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这是我们对现在学校教育偏向于知识教学的一种反省。这些才是教师们需要经常关心、留意的事情。
学校教育和教科书的内容,应该包括与自然、社会和人类的相关的真理和文化。应该以学生们为主体,能够为学生们所认识,不仅包括对科学的认识和实际的能力,还必须包括语言和艺术的教育。当然,学校教育内容的构成,由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等而有各种变化。这些内容的重点都是构成现实生活中人类生活的支柱,包括对于科学知识的认识,对于保持情绪、感情等感性的能力,以此构成高校音乐学师范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实际运用的内容。
在主要作用于感性的艺术教育当中,每个学生的感觉方法和表现方法,是相互之间的理解和领会。各种不同的表现和想法,也应是共同的创造的体验。这是艺术教育的本质,也是促进高校音乐学师范专业学生教学实际运用能力的基础。李特曾主张:“教育的目的,要而言之,就是要使人的个性得到发展的同时,使接受这种教育的人的个性与他所属的社会、集团有机地统一和协调起来”。他进而提出“艺术教育应该做为教育的基础”的主张,并且进一步论述“形象思维对于人类发明、创造活动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这种能力的发展应该在儿童时期就开始培养”。明确地指出了以丰富形象思维为主的艺术教育的重要性。[1]
二、培养高校音乐学师范专业学生音乐感受力和判断力
音乐教学所需要的就是选择和寻求使学生受到感动的音乐。然而,面对当今社会音乐泛滥的现状,正如人们所指出的那样,已成为一种声音的公害。其结果反而使人们对于音乐失去了兴趣,这就不得不令人感到担忧。但是,音乐教学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按照教科书曲目的顺序,或者按照教师的主观判断,使学生被动接收的教学方法。
像现今社会这样,从早到晚都是音乐信息的泛滥,生活在这样的空间里,能够选择自己所需要的音乐是极为重要的事情。仅从这一点出发,我们的日常音乐教学中只是一味地依赖音乐教科书上的曲子,让学生被动地去表现这些曲子的速度、构思以及各种记号(只是教科书乐曲的再现),这种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是极为不利的。
三、开展探究性教学方法
传统的音乐教学,无论是从教师教学的角度还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角度,似乎都并不重视课堂上问题的呈现。 这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对音乐学科及教学的宝贵的探索意识。问题探讨式的研究性教学则是根治这一弊端的一剂良方,问题的呈现、分析与解决伴随着整个音乐教学过程。在课堂上通过教师启发、引导,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分析与探讨中。
对高师音乐教学来说,问题探讨式是可以在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实施以“创造”和“表现”为主要教学目的之研究性教学的较理想的途径。因为音乐教育是基于情感的教育,它能够使音乐更直接有力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使其充满激情,在饱满的情绪中享受美,陶冶情操。而且还能够很好地活跃课堂情境氛围,在生动活泼的情感氛围中,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通过对呈现在一定音乐情境中的问题或特定音乐对象的感受产生困惑和质疑,提出有关问题进行探寻和争论,能够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情绪兴奋点,把学习和教学情绪推向高潮,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诚然,对音乐及相关问题的探讨可以穿插在音乐教学中进行,表现为多个小问题的阶段性组合,也可以是整个课时围绕一个大的问题集体组织进行讨论、研究,但是,两者都需要教师要有明确的导向性,使学生的教学能力的实际运用朝向预期的目标。
四、互动式教学方法
(一)音乐课堂讲授、讨论中的师生互动
音乐课堂讲授、讨论中的师生互动指的是教师讲授后有师生共同讨论。如教师在教授学生处理完音乐作品《黄水谣》后,让学生讨论分析作品第一乐段在节奏、旋律、语言形态特点上与第二乐段有什么不同?那么,学生就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动分成三个小组进行讨论,其中有的小组仅仅单纯从节奏的疏密、旋律的高低起伏、语言的抑扬顿挫等音乐本体的角度分析问题,就比较片面;有的小组回答问题就比较全面,能够在分析作品的节奏、旋律、语言形态特点等音乐本体要素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进行深入剖析,这样就能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涵,最后,教师通过讲解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等相关知识,结合教师、同学优美动听的歌喉声情并茂地演绎作品,理论研究与演唱实践达到完美结合,博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二)音乐课外实践教学中的广泛互动
利用课外活动,师生共同开展实践与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和学术研究能力,锻炼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进而增强教学能力。利用课余时间,给社区服务站、文化馆站等文化基层单位排练美、民、通俗声组合;戏曲唱段;歌剧片断;音乐剧等,适应不同文化群体的精神需求,锻炼学生的教学实践创新能力。 利用网络把与音乐课程相关的资料(如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发到校园网上,使学生能够借助网络信息化接受比较前沿的信息,强化其教学能力的实践运用。这当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音乐教育正因为如此才有自己的意义。
五、提升教学质量,增强高校音乐学师范专业学生教学实际运用能力
大规模的扩招造成了高师音乐教学质量严重滑坡现象,学生自主意识淡薄,依附心理严重,思维缺乏怀疑性、批判性,迷信权威,顺从师长,不敢对老师的教学提出质疑。学生围着教师转,学生在教师统一的思路下行事,教师主观讲,学生被动听——“讲者昭昭,听者却昏昏”的模式顺其自然。
(一)高师办学宗旨与音乐教育理念相对落后
不少高师只注重招生规模上量的扩张,忽视质的提高和结构的优化。也就是说,高师只看到扩招带来的经济收益,不注重加强教学和人才培养的相关条件(如课程设置、专业安排、教师队伍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建设,忽视对高师音乐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规律、模式、特点以及专业设置等方面研究。[2]
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讲课内容陈旧,课程教学中教学方法与手段陈旧,难以引发学生的兴趣。专业和课程不是从培养学生的角度出发,而是“因师设课”根据现有的师资的兴趣和爱好进行设置,不利于开拓学生知识面和视野,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音乐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忽视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差,没有广泛吸收反映时代进步的最新知识、最新科技成果,提高专业课程质量,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二)对音乐教学质量观念的理解上出现偏差
对教学质量观念理解的偏差主要是以传统精英教育的要求看待大众化下的高师音乐教育,以知识性和学术性作为判别高师音乐教育“高质量”的标准。教师多采用传统的音乐理论知识灌输方法,先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运用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充分认识到教学方法和手段革新下的音乐教育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是提高音乐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音乐理论的机械传授与音乐教学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极为严重。具体表现在把音乐学的基本音樂理论,音乐历史与文化、音乐教育哲学、音乐文献等音乐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死板传授与一定演唱、演奏、创编的灵活能力相脱节,缺乏相关知识的灵活渗透与综合训练。
扩招后,许多高师音乐教学改革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无实质性进展。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师道尊严”的观念根深蒂固,教师高高在上,教训传道,讲授的多是沿袭已久的和已成定论的知识,照本宣科,讲课方式单一枯燥,教师不愿也不敢在音乐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养成只教不育、只训不导的教学习惯,教师不是学生学习的激发者、指导者、点拨者、组织者,而是音乐教学和学生音乐学习的控制者。
受专业艺术院校教学模式影响,在教学中依然存在明显误区,重视音乐技能技巧的机械传授,忽视音乐教育理论运用能力、从教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及其他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动手能力与创造能力等方面得不到更好的整合与培养。即教学一直沿用的传统的教学法和规律是:学生发声练习——教师讲解作品——处理作品——布置作业,没有采用先进的音乐教学方法和手段将教师丰富的知识架构,讲授的能够适应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整个社会文化的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前沿的教学内容以灵活、新颖的方式展现的学生的面前,这样就能及时地灵活变革音乐教学内容以反映社会音乐文化各个领域发展的最新成果、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不能够提供给学生以最优化的整合结构的音乐教育内容,达不到音乐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多样化、灵活化、开放化,与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现代化素质的音乐人才目标相悖。
课程是一个有形的实体,教师能够通过这个有形的实体到达预定的目标。也包含着价值和意义的存在。关于这一点,后现代课程范式在反思“科学一实证”研究基础上强调“人文一理解”的研究取向,它提出了强调特殊性、情境性、体验性的“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如叙事学的、美学的、现象学的、解释学的、自传的方法等。这种“人文一理解”的课程研究取向目前在我国的学校音乐课程研究中未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重视,它强调用整体的、综合的方法来探寻现象背后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替代“科学一实证”研究对于表面事实因果关系的武断。例如,当下所提倡的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观、类主体的课程观、生命课程观、交往实践课程观、课程研究中的参与式观察、叙事研究等质性研究方法,还有课程实施中所倡导的基于师生平等基础上的“对话式教学”等都体现了人文一理解的课程范式。但重视“人文一理解”的课程研究取向并不是完全否定和拒斥“科学一实证”的课程研究取向,我们应根据音乐及音乐教育的特点审视“人文一理解”与“科学一实证”课程研究取向的各自有效性和局限性,将二者合理地有机结合,在相互“取长补短”中促进学校音乐课程研究的创新发展。
六、结语
高校音乐学师范专业教学不仅有特定的研究对象,还有自己的学习和研究方法。学生教学能力的实际运用研究,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能够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开放而又活泼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教学能力的实际运用。
参考文献:
[1]杨立岗.音乐教学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2]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天津市音乐家协会编.音乐教育论坛[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