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在声乐教学岗位上工作多年的声乐教师,传承蒙古族民歌,将蒙古族民歌带出草原在中原文化中传播留存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作者努力的方向。文章介绍了蒙古族民歌流传的现状、从声乐教学的角度推介蒙古族民歌的演唱方法以及作者对蒙古族民歌在高校声乐教育中推广的设想及建议。
蒙古族民歌的流传现状:
众所周知,蒙古族民歌从音乐形态上说存在“长调”和“短调”之分。长调节奏自由,腔长字少,气息绵长,具有很强的抒情性。而短调则节拍固定、曲式緊密短小具有整齐、灵活的特点。经过专家呼吁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援,内蒙古地区至2008年已经建立起了8所高等院校的蒙古族传统音乐课程,同时有10个地区开办了共20所中等民族音乐学校。虽然援救计划仍在发展,但是内蒙古民歌的前程需要有更多的有识之士去为它保驾护航,因为问题依然严峻。
蒙古族民歌的歌唱风格 :在内蒙古广袤草原上繁衍生息的星繁部落成就了蒙古族多样的民歌种类以及丰富的音乐体裁,如狩猎歌、牧歌、赞歌、婚礼歌、叙事歌、思乡曲等,风格各异,形式多样。其中,狩猎歌动感十足,节奏鲜明;牧歌曲调嘹亮,注重抒情;赞歌音乐大起大落,豪放雄壮;婚礼歌节奏热情欢腾,舞蹈性强;叙事歌简短方正,旋律与语言紧密结合;思乡曲旋律优美,节奏舒展。在声乐教学中,尤其在汉族地区的音乐类高校教学中,要想完整诠释一首蒙文歌曲必须要深入研究其音乐类型的特点,甚至是深入研究蒙古族文化才有可能充分表现出蒙古族民歌的精神。教学中,我们应该认真分析研究本民族的歌唱技法,总结成理论体系,让理论指导实践教学。
传统的演唱风格。在传统的蒙古族演唱中,气息相当重要。以长调为例,传统的与现代的演唱方法有所不同,传统技法更讲究在气息平稳的流动中运用中下声区的真声以及高音区的头腔纯假声。其声音靠前,演唱技法已相当成熟。
鄂尔多斯长调民间歌手扎木苏认为:“唱歌时喉头是稳定在下面的,不能提的。喉头上提,唱歌时喉咙容易发紧,不容产生‘诺古拉’。”我们知道,唱歌时只有喉头向下稳定,声带才能拉紧,自由活动,口咽腔共鸣空间扩大,通过气息推动,才能有规则的震动。这充分显示了长调这一唱法的科学性。
特殊的演唱技巧。蒙古族民歌之所以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民歌,是因为其存在着大量独具特色的演唱技巧。也正是这些特殊技巧的存在使得蒙古族民歌充满了神秘而深沉的魅力。无论是长调民歌还是短调民歌,都有明显的风格及演唱技巧。近些年来,蒙古族学者们对于长调民歌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成果颇丰。
蒙古族民歌在高校中的传承:蒙古族音乐的发展单独依靠内蒙古地区仅有的一些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论断。然而,我们要想走出内蒙古宣扬蒙古族民歌,这在汉族高校中也是有一定阻碍的。
首先,课程设置问题。在众多的音乐学院中(包括综合类的音乐学院),课程设置者大多都关注到了少数民族民歌课程开设的重要性。然而,笔者观察到,即便是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为己任的中国音乐学院在此类课程的设置上仍未能到达普及的程度,而且在学生学习的时间上也未能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笔者认为,对某一民族的精髓的学习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学习,而这段时间远远要超出一学期。
其次,教师及学生的修养问题。据笔者所知,有这样一部分声乐课的小课教师正在积极地对蒙古族民歌进行尝试性地教学。然而当理想真正照进现实时,理想往往濒临破灭。教师及学生的文化修养正是梦想破灭的真正原因。汉族教师在教授蒙古族民歌时面临语言和风格的问题。
忽视音乐风格是当代声乐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弊端。声乐教师一味地追求“千人一声”“千人一面”的效果使得音乐不再能打动灵魂的深处。学生即便能够学会熟唱蒙语歌,也做不到针对其音乐内涵用不同的声音来表现。
因此,我们不能盲目地妄自菲薄,应关注我们本民族的演唱方法,帮助民间艺人总结民族声乐技艺中的宝贵经验及完整体系是当下声乐教育所肩负的重要历史责任。只有建立具有良好机制的少数民族民歌课程及提高高校师生的民族音乐意识和文化基础,才是声乐教育对传承蒙古族音乐乃至所有少数民族音乐所应该做的务实之举。(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民族艺术学校)
蒙古族民歌的流传现状:
众所周知,蒙古族民歌从音乐形态上说存在“长调”和“短调”之分。长调节奏自由,腔长字少,气息绵长,具有很强的抒情性。而短调则节拍固定、曲式緊密短小具有整齐、灵活的特点。经过专家呼吁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援,内蒙古地区至2008年已经建立起了8所高等院校的蒙古族传统音乐课程,同时有10个地区开办了共20所中等民族音乐学校。虽然援救计划仍在发展,但是内蒙古民歌的前程需要有更多的有识之士去为它保驾护航,因为问题依然严峻。
蒙古族民歌的歌唱风格 :在内蒙古广袤草原上繁衍生息的星繁部落成就了蒙古族多样的民歌种类以及丰富的音乐体裁,如狩猎歌、牧歌、赞歌、婚礼歌、叙事歌、思乡曲等,风格各异,形式多样。其中,狩猎歌动感十足,节奏鲜明;牧歌曲调嘹亮,注重抒情;赞歌音乐大起大落,豪放雄壮;婚礼歌节奏热情欢腾,舞蹈性强;叙事歌简短方正,旋律与语言紧密结合;思乡曲旋律优美,节奏舒展。在声乐教学中,尤其在汉族地区的音乐类高校教学中,要想完整诠释一首蒙文歌曲必须要深入研究其音乐类型的特点,甚至是深入研究蒙古族文化才有可能充分表现出蒙古族民歌的精神。教学中,我们应该认真分析研究本民族的歌唱技法,总结成理论体系,让理论指导实践教学。
传统的演唱风格。在传统的蒙古族演唱中,气息相当重要。以长调为例,传统的与现代的演唱方法有所不同,传统技法更讲究在气息平稳的流动中运用中下声区的真声以及高音区的头腔纯假声。其声音靠前,演唱技法已相当成熟。
鄂尔多斯长调民间歌手扎木苏认为:“唱歌时喉头是稳定在下面的,不能提的。喉头上提,唱歌时喉咙容易发紧,不容产生‘诺古拉’。”我们知道,唱歌时只有喉头向下稳定,声带才能拉紧,自由活动,口咽腔共鸣空间扩大,通过气息推动,才能有规则的震动。这充分显示了长调这一唱法的科学性。
特殊的演唱技巧。蒙古族民歌之所以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民歌,是因为其存在着大量独具特色的演唱技巧。也正是这些特殊技巧的存在使得蒙古族民歌充满了神秘而深沉的魅力。无论是长调民歌还是短调民歌,都有明显的风格及演唱技巧。近些年来,蒙古族学者们对于长调民歌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成果颇丰。
蒙古族民歌在高校中的传承:蒙古族音乐的发展单独依靠内蒙古地区仅有的一些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论断。然而,我们要想走出内蒙古宣扬蒙古族民歌,这在汉族高校中也是有一定阻碍的。
首先,课程设置问题。在众多的音乐学院中(包括综合类的音乐学院),课程设置者大多都关注到了少数民族民歌课程开设的重要性。然而,笔者观察到,即便是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为己任的中国音乐学院在此类课程的设置上仍未能到达普及的程度,而且在学生学习的时间上也未能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笔者认为,对某一民族的精髓的学习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学习,而这段时间远远要超出一学期。
其次,教师及学生的修养问题。据笔者所知,有这样一部分声乐课的小课教师正在积极地对蒙古族民歌进行尝试性地教学。然而当理想真正照进现实时,理想往往濒临破灭。教师及学生的文化修养正是梦想破灭的真正原因。汉族教师在教授蒙古族民歌时面临语言和风格的问题。
忽视音乐风格是当代声乐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弊端。声乐教师一味地追求“千人一声”“千人一面”的效果使得音乐不再能打动灵魂的深处。学生即便能够学会熟唱蒙语歌,也做不到针对其音乐内涵用不同的声音来表现。
因此,我们不能盲目地妄自菲薄,应关注我们本民族的演唱方法,帮助民间艺人总结民族声乐技艺中的宝贵经验及完整体系是当下声乐教育所肩负的重要历史责任。只有建立具有良好机制的少数民族民歌课程及提高高校师生的民族音乐意识和文化基础,才是声乐教育对传承蒙古族音乐乃至所有少数民族音乐所应该做的务实之举。(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民族艺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