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多数处于静态分析的状况: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占据主要位置,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毫无保留”地传递给学生,学生只须静静地听、记,成为知识的容器。这样的课堂考验着学生的注意力,注意力集中的学生能够持久地跟随老师的思路,但有一些学生听了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神游”现象。如是,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教师要树立学生是课堂学习主人的观念,创设个性化阅读教学课堂,为学生个性化阅读搭建合适的平台。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个性化阅读的实现路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个性化阅读;实现路径
G633.33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的直接对话。个性化阅读这才是阅读教学的宗旨与目标。以往的阅读教学,以教师的条缕分析代替了学生的阅读与思考,使得学生眼中的每篇文章都是一样的,无非就是从主题思想、段落大意、写作技巧等方面来展开分析。这是高度程序化的模式,根本谈不上学生独特感受的产生。因此,要实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就必须要改变以往的程序化讲解,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展开主动阅读,走进文本,走进作者,让学生与作者进行直接的心灵对话。
一、布置个性化的课前预习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语文学习亦然。课前预习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学生在语文课前做了细致的预习,对于文章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都了然于心,那么上课时,自然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游刃有余地进行学习。但是很多学生一般不会主动去预习课文,部分学生预习目的性不强,草草了事。因此,教师有必要精心设计,认真布置学生预习,内容具体化,要求个性化。
如《变色龙》,这是一篇经典讽刺小说,作者用精湛的艺术手法创作一个滑稽的故事,塑造了一种典型形象,课文最吸引人的是生动的人物对话,这种对话把人物的阶级地位和性格特征表露无遗。教师在布置预习作业时,可以让学生排练课本剧,选择自己觉得适宜的角色,在课堂上展示。
这一份预习作业,体现个性、富有创新,需要学生细心琢磨,方能高质量地完成。这样的预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来创造性地进行,这就有很大的自主选择的空间。在这样可以自由探索、施展才华的机会面前,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预习作业成了学生个性化地解读课文的园地。
二、创设个性化的教学情景
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施,需要多方合力,其中教和学合一是最主要的一股力量。教学中,我们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空间,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所以,在语文个性化阅读课堂里,教师要创设有意义的教学情景,为学生提供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努力使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场所,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个性化展示的过程。
如《我的母亲》,这是一篇记叙文,作者深情回顾了童年、少年时代母亲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话语间流露出深沉而质朴的母爱。教学时,教师可以以情动人,用满文军的《懂你》作为背景音乐,借助多媒体课件同步播放公益广告“等你长大了我就享福了”。当学生置身于浓浓的母爱氛围之中时,教师可以提问:日常生活中,你可曾因为母亲的严厉而误解过她?最让你愁肠百结的是哪件事?与文中作者相似的童年经历,你是否也曾有过?这些问题,一定会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的答案必定是多样的。所以,教学时教师要创设情景,使学生的个体生活体验与文本语言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碰撞,促使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体悟课文。
三、选取个性化的批注角度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有的用词贴切精准,有的语句优美流畅,有的形式独具特色,有的使用了合适的修辞手法等,从而成就了很多文质兼美的赏读性文章。教学时,教师要求学生找出这些语言方面的特色,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学识水平,选取个性化的欣赏角度,采取合适的批注方法,把自己的独特见解批注到课文中。
如《背影》,这是一篇歌颂父爱的经典散文。作者浓墨重彩地叙写了父亲的背影,让浓烈的父子之情跃然纸上。教学中,为使亲情意识淡薄的现代初中学生把握和感悟到人性美,与作品产生共鸣,教师可以这样设计:自选角度细读慢品,用心体会用语的妙处,并且把自己的感悟批注出来。笔者巡视时发现:有的学生旁批“外貌不美,情却真”;有的批注“语言朴实,含义深刻”;有的旁批“贴切的比喻写不尽父爱情深”。
学生在批注时充分展现了他们的个性,掌握了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也能够带动作文能力的提升。所以阅读教学时,我们教师要敢于放手,给学生留足时间,让他们能够抒发自己的独特感受。
四、鼓励个性化的课文解读
不同的学生价值观念、审美情趣、认知水平各不相同,因此对于同一文本、同一段落的理解和解读千差万别。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就是这个意思。阅读课堂上,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通过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化的解读,从而培养创新思想和创造力。
如《孔乙己》,这是一篇讨檄封建科举制度的小说。学习课文后,学生对小说的主题思想有着自己的看法,多数人认为课文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但是如果有学生提出孔乙己自己害了自己,也未尝不可。因为课文中写到:孔乙己“身材高大”,却“好吃懒做”“一身长衫似乎十多年没有洗”等,这些都是孔乙己自取其辱的结果。
十个指头有长短。学生的心理倾向、智力等都不尽相同。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教师尤其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多元解读。当然除了给予热情的鼓励外,还要进行理性的引导。告诉学生多元解读不是随心所欲地解读,一定要捕捉言语背后的信息。
五、结束语
课文阅读本身就是学生个性化体验的过程,那么阅读课堂理应成为学生展示个性的舞台。所以我们一线语文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一定要深入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研究,大力挖掘文本中的个性化阅读点,确立多元的个性目标,设计多样的个性化阅读效果展示方式,最终让学生能够通过个性化阅读,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形成良好的个性,提高阅读能力,培育人文素养。
參考文献:
[1]李绯.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为视域的备课研究[D].渤海大学,2015.
[2]廖述海.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5.
[3]陆梅.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实施策略探析[J].知音励志,2015,15:27.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个性化阅读;实现路径
G633.33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的直接对话。个性化阅读这才是阅读教学的宗旨与目标。以往的阅读教学,以教师的条缕分析代替了学生的阅读与思考,使得学生眼中的每篇文章都是一样的,无非就是从主题思想、段落大意、写作技巧等方面来展开分析。这是高度程序化的模式,根本谈不上学生独特感受的产生。因此,要实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就必须要改变以往的程序化讲解,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展开主动阅读,走进文本,走进作者,让学生与作者进行直接的心灵对话。
一、布置个性化的课前预习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语文学习亦然。课前预习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学生在语文课前做了细致的预习,对于文章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都了然于心,那么上课时,自然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游刃有余地进行学习。但是很多学生一般不会主动去预习课文,部分学生预习目的性不强,草草了事。因此,教师有必要精心设计,认真布置学生预习,内容具体化,要求个性化。
如《变色龙》,这是一篇经典讽刺小说,作者用精湛的艺术手法创作一个滑稽的故事,塑造了一种典型形象,课文最吸引人的是生动的人物对话,这种对话把人物的阶级地位和性格特征表露无遗。教师在布置预习作业时,可以让学生排练课本剧,选择自己觉得适宜的角色,在课堂上展示。
这一份预习作业,体现个性、富有创新,需要学生细心琢磨,方能高质量地完成。这样的预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来创造性地进行,这就有很大的自主选择的空间。在这样可以自由探索、施展才华的机会面前,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预习作业成了学生个性化地解读课文的园地。
二、创设个性化的教学情景
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施,需要多方合力,其中教和学合一是最主要的一股力量。教学中,我们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空间,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所以,在语文个性化阅读课堂里,教师要创设有意义的教学情景,为学生提供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努力使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场所,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个性化展示的过程。
如《我的母亲》,这是一篇记叙文,作者深情回顾了童年、少年时代母亲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话语间流露出深沉而质朴的母爱。教学时,教师可以以情动人,用满文军的《懂你》作为背景音乐,借助多媒体课件同步播放公益广告“等你长大了我就享福了”。当学生置身于浓浓的母爱氛围之中时,教师可以提问:日常生活中,你可曾因为母亲的严厉而误解过她?最让你愁肠百结的是哪件事?与文中作者相似的童年经历,你是否也曾有过?这些问题,一定会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的答案必定是多样的。所以,教学时教师要创设情景,使学生的个体生活体验与文本语言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碰撞,促使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体悟课文。
三、选取个性化的批注角度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有的用词贴切精准,有的语句优美流畅,有的形式独具特色,有的使用了合适的修辞手法等,从而成就了很多文质兼美的赏读性文章。教学时,教师要求学生找出这些语言方面的特色,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学识水平,选取个性化的欣赏角度,采取合适的批注方法,把自己的独特见解批注到课文中。
如《背影》,这是一篇歌颂父爱的经典散文。作者浓墨重彩地叙写了父亲的背影,让浓烈的父子之情跃然纸上。教学中,为使亲情意识淡薄的现代初中学生把握和感悟到人性美,与作品产生共鸣,教师可以这样设计:自选角度细读慢品,用心体会用语的妙处,并且把自己的感悟批注出来。笔者巡视时发现:有的学生旁批“外貌不美,情却真”;有的批注“语言朴实,含义深刻”;有的旁批“贴切的比喻写不尽父爱情深”。
学生在批注时充分展现了他们的个性,掌握了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也能够带动作文能力的提升。所以阅读教学时,我们教师要敢于放手,给学生留足时间,让他们能够抒发自己的独特感受。
四、鼓励个性化的课文解读
不同的学生价值观念、审美情趣、认知水平各不相同,因此对于同一文本、同一段落的理解和解读千差万别。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就是这个意思。阅读课堂上,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通过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化的解读,从而培养创新思想和创造力。
如《孔乙己》,这是一篇讨檄封建科举制度的小说。学习课文后,学生对小说的主题思想有着自己的看法,多数人认为课文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但是如果有学生提出孔乙己自己害了自己,也未尝不可。因为课文中写到:孔乙己“身材高大”,却“好吃懒做”“一身长衫似乎十多年没有洗”等,这些都是孔乙己自取其辱的结果。
十个指头有长短。学生的心理倾向、智力等都不尽相同。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教师尤其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多元解读。当然除了给予热情的鼓励外,还要进行理性的引导。告诉学生多元解读不是随心所欲地解读,一定要捕捉言语背后的信息。
五、结束语
课文阅读本身就是学生个性化体验的过程,那么阅读课堂理应成为学生展示个性的舞台。所以我们一线语文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一定要深入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研究,大力挖掘文本中的个性化阅读点,确立多元的个性目标,设计多样的个性化阅读效果展示方式,最终让学生能够通过个性化阅读,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形成良好的个性,提高阅读能力,培育人文素养。
參考文献:
[1]李绯.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为视域的备课研究[D].渤海大学,2015.
[2]廖述海.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5.
[3]陆梅.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实施策略探析[J].知音励志,2015,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