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是大脑对感性材料的概括性和间接性反映,是人类高级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而发散性思维则是思维灵活性的具体表现。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教育的价值取向趋向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学生的独特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发散性思维训练则是实践新课程在改革理念的有效手段。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应注意开展发散性思维训练的活动,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认为,开展发散性思维训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培养学生优良的个性品质,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性思维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取得的,需要长期的探索和实践的磨炼。学生只有具备了优良的个性品质,才能在实际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自动地运用发散思维解决问题。
(一)勤于思考
传统的语文教学强调诗词文章的背诵,好诗好句的摘抄,而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批判和思考,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提问,真正做到“不愤不起,不悱不发”,启发学生的思考。例如,在设计《济南的冬天》这一课时,我提问:济南的冬天和我们这里的冬天有什么不同?如果你是作者,你会如何描述所在城市的冬天?学生热情参与讨论,总结出:济南的冬天更加温暖,更加和煦。这样,学生开启了思维的闸门,使得智慧的火花得到了碰撞。
(二)善于批判
批判是对传统的质疑,是对常规思维的挑战。具备批判品质的人,才会另辟蹊径,看到别样的风景。
如在讲解《愚公移山》这一课时,我组织学生讨论:愚公移山的故事在宣扬社会美德的同时又有哪些地方是与时代发展背离的消极因素?对于其消极因素是学生思维的盲区,是对传统认知的批判。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愚公的移山行为。有的学生提出移山破坏生态环境,违背客观规律。有的学生认为,移山耗费人力和物力,剥夺人们享受闲暇的机会,不如搬家更经济节约。
二、通过丰富的方法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教师在教学情境中运用各种方法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思维训练的有效性。对于训练方法的运用,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要与教授内容相适宜,避免各种方法的盲目堆砌,造成教学秩序的混乱。
(一)想象法
想象力的培养对发散思维的训练至关重要。想象力既是对已有知识的加工,又是对已有知识的创造。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突破思维的局限性。当然,课堂教学的思维训练并不是即兴演出,而是需要精心的准备,选择合适的“启发点”,否则学生无从下手。如在《陋室铭》的教学设计中,我让学生想象一下自己如何处理好“安贫”与“乐道”的关系,进而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当今社会的浮躁风气,安心学习,为完善自我,贡献社会做出不懈努力。
(二)联想法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如基于一个成语、一句名言警句,让学生联想到所学的知识,进行恰当的回顾。在巩固旧知识的同时,教师要训练学生思维的延展性。例如,学习了成语画蛇添足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联想所有与动物或四肢有关的成语,让学生开始头脑风暴,如兔死狗烹、狗仗人势、如虎添翼、眼见为实等。这样,学生能够相互启发,脱口而出许多学过的成语。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故事法,把学习的知识串联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提高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
(三)故事续尾法
语文教学中的每篇文章都会设置悬念或提出假设性的问题,教师不妨让学生自己编故事的结尾,大胆融入自己的价值观。如教学完《皇帝的新装》一文后,教师可让学生为故事添加结尾。学生在添加故事结尾的过程中,思维就像烟花一样四散开来。最后,教师要注意进行归纳总结,矫正学生的歪曲的思想观念,纠正学生片面的认识,使具体的知识上升到精神的高度。
(四)对比法
利用对比法可以突出事物的关键特征,加大视觉的冲击力,可以同中求异,也可异中求同。如范进和孔乙己都是受科举制毒害的知识分子,对比两个人可以分析两者的相同及不同之处,提高思维创新性。在对比中探究,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如在《荷塘月色》这一课的导入中,我比较月下的荷塘和塘上的月色,两者相互映衬,美轮美奂,唤醒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如临其境,浮想联翩。
通过近两年的教学实践活动和积极的理论探索,我认为,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探索效果总的来说是好的。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点:首先,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所提高,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高涨。其次,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有所增强。学生得到在课堂上发言的空间,也激发了学生表达个人观点的欲望。再次,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第一,理论研究不够丰富。由于理论知识的欠缺,教学实践基本上凭自身的经验和感悟,缺乏理论的必要指导。因此,教学反思不够深入,理论知识的提升也有困难。第二,面临新的课程改革和学生考试的压力,在教学实践中改革力度不大,政策支持不明显,教师担心实践中出现失误,不敢迈开步子大胆实践。
(责编 张翼翔)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应注意开展发散性思维训练的活动,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认为,开展发散性思维训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培养学生优良的个性品质,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性思维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取得的,需要长期的探索和实践的磨炼。学生只有具备了优良的个性品质,才能在实际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自动地运用发散思维解决问题。
(一)勤于思考
传统的语文教学强调诗词文章的背诵,好诗好句的摘抄,而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批判和思考,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提问,真正做到“不愤不起,不悱不发”,启发学生的思考。例如,在设计《济南的冬天》这一课时,我提问:济南的冬天和我们这里的冬天有什么不同?如果你是作者,你会如何描述所在城市的冬天?学生热情参与讨论,总结出:济南的冬天更加温暖,更加和煦。这样,学生开启了思维的闸门,使得智慧的火花得到了碰撞。
(二)善于批判
批判是对传统的质疑,是对常规思维的挑战。具备批判品质的人,才会另辟蹊径,看到别样的风景。
如在讲解《愚公移山》这一课时,我组织学生讨论:愚公移山的故事在宣扬社会美德的同时又有哪些地方是与时代发展背离的消极因素?对于其消极因素是学生思维的盲区,是对传统认知的批判。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愚公的移山行为。有的学生提出移山破坏生态环境,违背客观规律。有的学生认为,移山耗费人力和物力,剥夺人们享受闲暇的机会,不如搬家更经济节约。
二、通过丰富的方法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教师在教学情境中运用各种方法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思维训练的有效性。对于训练方法的运用,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要与教授内容相适宜,避免各种方法的盲目堆砌,造成教学秩序的混乱。
(一)想象法
想象力的培养对发散思维的训练至关重要。想象力既是对已有知识的加工,又是对已有知识的创造。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突破思维的局限性。当然,课堂教学的思维训练并不是即兴演出,而是需要精心的准备,选择合适的“启发点”,否则学生无从下手。如在《陋室铭》的教学设计中,我让学生想象一下自己如何处理好“安贫”与“乐道”的关系,进而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当今社会的浮躁风气,安心学习,为完善自我,贡献社会做出不懈努力。
(二)联想法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如基于一个成语、一句名言警句,让学生联想到所学的知识,进行恰当的回顾。在巩固旧知识的同时,教师要训练学生思维的延展性。例如,学习了成语画蛇添足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联想所有与动物或四肢有关的成语,让学生开始头脑风暴,如兔死狗烹、狗仗人势、如虎添翼、眼见为实等。这样,学生能够相互启发,脱口而出许多学过的成语。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故事法,把学习的知识串联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提高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
(三)故事续尾法
语文教学中的每篇文章都会设置悬念或提出假设性的问题,教师不妨让学生自己编故事的结尾,大胆融入自己的价值观。如教学完《皇帝的新装》一文后,教师可让学生为故事添加结尾。学生在添加故事结尾的过程中,思维就像烟花一样四散开来。最后,教师要注意进行归纳总结,矫正学生的歪曲的思想观念,纠正学生片面的认识,使具体的知识上升到精神的高度。
(四)对比法
利用对比法可以突出事物的关键特征,加大视觉的冲击力,可以同中求异,也可异中求同。如范进和孔乙己都是受科举制毒害的知识分子,对比两个人可以分析两者的相同及不同之处,提高思维创新性。在对比中探究,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如在《荷塘月色》这一课的导入中,我比较月下的荷塘和塘上的月色,两者相互映衬,美轮美奂,唤醒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如临其境,浮想联翩。
通过近两年的教学实践活动和积极的理论探索,我认为,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探索效果总的来说是好的。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点:首先,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所提高,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高涨。其次,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有所增强。学生得到在课堂上发言的空间,也激发了学生表达个人观点的欲望。再次,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第一,理论研究不够丰富。由于理论知识的欠缺,教学实践基本上凭自身的经验和感悟,缺乏理论的必要指导。因此,教学反思不够深入,理论知识的提升也有困难。第二,面临新的课程改革和学生考试的压力,在教学实践中改革力度不大,政策支持不明显,教师担心实践中出现失误,不敢迈开步子大胆实践。
(责编 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