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过程中,与其他保护传承主体相比,高校学生社团具有地域、教育、培养等独特优势。学生社团通过民族社团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相结合、学者理论科研与学生社团具体实践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丰富活动形式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四个路径,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传承 学生社团 地方高校
地方高校一直是当地各种文化冲突、碰撞、交融、共生的集散地,而高校学生社团则是各种社会文化的晴雨表。从社团的名称、主旨、活动内容,到社团的组织结构、宣传手段乃至社团成员的互动方式上,无不体现着时代和文化的特点。作为人际关系结合的实体,学生社团运行于高校和社会的文化网络之中,学生社团的文化价值取向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整个学校的文化环境和文化符号,成为连接学校和社会的文化纽带,是传承、传播、发扬、继承文化的排头兵。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过程中,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学生社团在学生中的影响作用和文化引领作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增添新鲜血液,注入新的生命力[1]。
一、学术语境中的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主体
(一)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主体的种类
在众多研究文献中,对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主体的划分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政府组织。目前政府是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的最主要的主导者、管理者、服务者、传播者,对非物质文化进行全局性的统筹安排,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执行、监督,资金的拨付使用等,发挥领导者的作用。第二类,民间团体。从目的来看,民间团体中分为营利性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营利性组织主要以企业为主,对某项非物质文化进行投资,以赢取经济利润,非营利性组织主要由民间人士发起,组织爱好者们对某项或某几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传承。第三类,个人。从身份上界定,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的个人主要有:学者、传承人、媒体人士、兴趣爱好者。学者对非物质文化进行理论研究和保护传承的实践研究,传承人对某项技艺进行学习传承,媒体人士、兴趣爱好者从自身特点出发进行舆论宣传、知识普及、文化意识觉醒、保护传承等方面的工作[2]。
(二)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主体的局限性
在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传承中这三类人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各自的局限性。第一,政府组织,从宏观层面进行的保护传承更倾向于量的体现和物的形成,侧重于政府绩效。例如在一些民族节日组织实施中,政府介入后产生的影响是民族节日“官办”,宣传力度和影响力加大,但是容易失去非物质文化中的“原汁原味”的民间味道,变相的使非物质文化社会化、大众化,造成文化内涵流失。第二,民间团体,首先,以营利为主的企业的目的就是利润,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传承建立的基础也是利润,以功利性为目的的保护传承必然要服务于利润,导致的结果也会是非物质文化的商业性,被包装、被批量生产出来的文化是否还能称其为文化?其次,民间人士发起的非营利性组织,组成人员来源不确定,组织结构内部不稳定,大多属于兼职及兴趣爱好,决定其作用力的持久性和有效性有限,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传承后劲乏力,缺乏充足的资金、时间、人力的支撑,使保护传承工作举步维艰。第三,个人,学者的理论研究为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传承提供了智力支持,但研究更多的停留在理论层面,进行深入挖掘的不够、实践研究的少。而技艺的传承人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又受到现实社会的冲击及生存的压力,对技艺的传承热情不高、信心不足,导致一些非物质文化传承无人的尴尬境地。
二、地方高校学生社团作为当地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载体的比较优势
在研究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者的各类文献中,地方高校学生社团并没有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或者作为重要的组成人员,而是被忽视的对象。而事实上,地方高校学生社团与以上三类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主体相比,具有自身的优势。
(一)地域优势
首先,地方高校大多地处各省的地州首府所在地,是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与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集散地,地方高校的学生生源与外省、外地州相比,来自当地的占很大比重。其次,高校学生管理实行以学院(系)、班级、宿舍的三级管理体制,居住形式是集体宿舍,一般4—8人住一个宿舍,群体式的学习、居住、生活、娱乐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和影响。最后,当地民族或少数民族学生对本地方、本民族文化具有天然联系,这部分学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中具备主动性、自觉性、习惯性。
(二)教育优势
从学生社团功能来看,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学校社团的解释为:中国中等学校和高等学校学生在自愿基础上自由结成的群众组织,这些社团可以打破年级、院系甚至学校的界限,团结兴趣爱好相近的同学,发挥他们在某方面的特长,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从学生社团的定义中可以看出,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自愿、自发的形式形成的一种群众性群体,具有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以及重要的社会教化功能。从学生社团传播、传承广度、深度、外延来看,可从校内延伸到校外。在校内,学生社团的覆盖面广,跨学院、跨专业、跨班级、跨宿舍,在学生中的知晓度高,影响力强,有调查显示:“有59.7%的大学生参加了校内社团,平均每人参与的社团数为1.8个[3]。在校外,高校学生毕业后将会奔赴各地、从事各行各业,能对不同的职业群体、年龄群体、地域进行影响,尤其是师范类院校,毕业生的工作岗位多数为幼儿园、中小学教师,作为教育者将在教育过程中继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宽了传承、传播的延展性、持久性、代际传承性,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广度和影响的深度、远度。
(三)培养优势
文化素质的高低影响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的质量和数量,从教育素质来讲,地方高校学生属于当地高素质人才,一般为专科或本科文凭,知识文化水平相对较高,而学生社团又是学校各类人才的集中体现,具备了传承、传播非物质文化的知识储备和思想基础;从年龄结构来看,高校学生处于青年初期,精力丰沛,时间充裕,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各方面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易于接受、学习新生事物,富有创造性、开拓性;从地方高校学生社团育人的特征来看,学生社团育人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对学生的培养具有间接性、潜隐性、渗透性、平等性、持久性,以间接、形象、生动的方式,发挥主体主观能动性,在主体无意识状态下,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在知、情、意、行等方面内化自身[4]。 (四)特殊优势
高校学生社团除了具备以上三个优势,与传统的三类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主体相比,还能弥补其各自的局限性。一是与政府组织相比,学生社团虽然为自发的学生群团组织,同时又纳入高校的管理体系,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又有相对的规范性,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又有对应的规章制度规范其行为。二是与民间组织相比,学生社团没有营利性目的,同时组织人员来源单一,组织内部结构稳定,以老带新,后续力量充足。三是与个人相比,学生社团能充分发挥群体力量。任何一项研究活动,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背景、足够的活动经费、强有力指导力量、志趣相投的合作伙伴以及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学生社团中的大学生既能运用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能进行相应的社会实践,生活、思想上没有太多的包袱,能够专心投入[5]。
三、地方高校学生社团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路径
(一)民族社团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相结合
以某个民族为或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成立学生社团,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与某种、或某几种民族联系在一起的,例如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吹枪,是苗族特有的一项传统技艺,花山节是苗族的传统节日,陇端节是壮族的传统节日等,文山学院作为文山州的最高学府,学校团委统筹管理,学生自发成立了以本民族为主的苗族历史文化研究协会、壮学会、纳西历史文化研究协会、彝民阳光协会等以民族为主题的学生社团,开展民族活动,传承民族文化。苗族协会开展了苗语学习、苗族歌舞传唱排练、吹枪技艺的学习、推广等活动,壮学会开展了壮族剪纸技艺传承等活动。这种以单个民族成员为主,其他民族成员为辅的学生社团,社团成员熟悉本民族的生活习性,风俗习惯,民族文化,对本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自豪感和自信心,其他社团成员因为兴趣爱好加入其中,社团学生在传承保护方面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学者理论科研与学生社团具体实践相结合
高校的突出优势之一就在于拥有一批理论功底深厚的专家学者,在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中,理论研究为具体实践进行宏观指导。为有力进行民族文化研究,文山学院在《文山学报》开设“壮剧研究”“地方·民族文化研究”两个专栏,成立“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民研所”),在全校范围内甄选民族文化研究科研人才,组成科研团队,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走科研与实践相结合的路子,与学校学生社团充分融合,科研教师指导学生社团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在苗族吹枪特长班的课程实践中,研究教师全程参与,观察、记录、思考、反馈课程,在参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学生自己撰写课程体会,课上、课余的师生相互交流、鼓励,以期寻找到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
(三)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文山学院根据文山州各民族文化的实际,专门开设全校公选课《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中国民族风情》《民族文化旅游》《活态传承、剪纸艺术》等课程,体育学院教师开设专业课《苗族吹枪》。专门成立苗族吹枪特长班,特长班以苗族历史文化研究协会为依托,各学生社团成员均有参加。理论科研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专业知识讲解,非遗文化技艺传授,通过开班仪式、毕业典礼、课余交流、相互鼓励等方式,增强了学生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传承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在民研所老师的带领下,《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学生及壮学会的成员参与到课外进行实践,参加由文山学院民研所组织的富宁县那能乡那瓜村社区云南壮剧传承人才培养服务活动[6]。
(四)丰富活动形式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学生社团的最主要的存在形式就是各种各样的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渗入社团主题、理念、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社团、参与到社团中,各种学生社团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把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传承润物细无声地传递给社会。例如,文山学院苗族历史文化研究协会、壮学会、纳西历史文化研究协会、彝民阳光协会等不定期开展文化活动,各社团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进行文化交流,做到某个社团开展活动,邀请其他社团共同参与,或几个社团共同开展活动,如2014年,4个学生社团联合举办民族文艺汇演,把各民族的文化精品搬上舞台进行展示,以活泼生动的表演形式增进各民族、各社团的相互了解和民族感情。学生社团的发展不再单打独斗,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氛围,奠定学生社团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李兵,宋伟.高校学生社团的文化自觉与文化使命[J].科教导刊:中,2014(5):230-231.
[2]陈桂波.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的概念及其类型[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13-17.
[3]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团中央学校部课题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研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05(7).
[4]杨飞龙.高校学生社团隐性育人功能刍议[J].东北师大学报,2011(5):181-184.
[5]唐雯,邱璟.试论高校学生社团的文化功能——兼论学生社团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146-149.
[6]李萍.地方高校介入云南壮剧村寨开展传承人才培养服务的社区与社会教育模式实践研究—边疆少数民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研究(之二)[J].文山学院学报,2014(4):1-5.(责编 赵建荣)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传承 学生社团 地方高校
地方高校一直是当地各种文化冲突、碰撞、交融、共生的集散地,而高校学生社团则是各种社会文化的晴雨表。从社团的名称、主旨、活动内容,到社团的组织结构、宣传手段乃至社团成员的互动方式上,无不体现着时代和文化的特点。作为人际关系结合的实体,学生社团运行于高校和社会的文化网络之中,学生社团的文化价值取向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整个学校的文化环境和文化符号,成为连接学校和社会的文化纽带,是传承、传播、发扬、继承文化的排头兵。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过程中,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学生社团在学生中的影响作用和文化引领作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增添新鲜血液,注入新的生命力[1]。
一、学术语境中的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主体
(一)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主体的种类
在众多研究文献中,对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主体的划分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政府组织。目前政府是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的最主要的主导者、管理者、服务者、传播者,对非物质文化进行全局性的统筹安排,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执行、监督,资金的拨付使用等,发挥领导者的作用。第二类,民间团体。从目的来看,民间团体中分为营利性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营利性组织主要以企业为主,对某项非物质文化进行投资,以赢取经济利润,非营利性组织主要由民间人士发起,组织爱好者们对某项或某几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传承。第三类,个人。从身份上界定,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的个人主要有:学者、传承人、媒体人士、兴趣爱好者。学者对非物质文化进行理论研究和保护传承的实践研究,传承人对某项技艺进行学习传承,媒体人士、兴趣爱好者从自身特点出发进行舆论宣传、知识普及、文化意识觉醒、保护传承等方面的工作[2]。
(二)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主体的局限性
在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传承中这三类人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各自的局限性。第一,政府组织,从宏观层面进行的保护传承更倾向于量的体现和物的形成,侧重于政府绩效。例如在一些民族节日组织实施中,政府介入后产生的影响是民族节日“官办”,宣传力度和影响力加大,但是容易失去非物质文化中的“原汁原味”的民间味道,变相的使非物质文化社会化、大众化,造成文化内涵流失。第二,民间团体,首先,以营利为主的企业的目的就是利润,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传承建立的基础也是利润,以功利性为目的的保护传承必然要服务于利润,导致的结果也会是非物质文化的商业性,被包装、被批量生产出来的文化是否还能称其为文化?其次,民间人士发起的非营利性组织,组成人员来源不确定,组织结构内部不稳定,大多属于兼职及兴趣爱好,决定其作用力的持久性和有效性有限,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传承后劲乏力,缺乏充足的资金、时间、人力的支撑,使保护传承工作举步维艰。第三,个人,学者的理论研究为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传承提供了智力支持,但研究更多的停留在理论层面,进行深入挖掘的不够、实践研究的少。而技艺的传承人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又受到现实社会的冲击及生存的压力,对技艺的传承热情不高、信心不足,导致一些非物质文化传承无人的尴尬境地。
二、地方高校学生社团作为当地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载体的比较优势
在研究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者的各类文献中,地方高校学生社团并没有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或者作为重要的组成人员,而是被忽视的对象。而事实上,地方高校学生社团与以上三类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主体相比,具有自身的优势。
(一)地域优势
首先,地方高校大多地处各省的地州首府所在地,是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与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集散地,地方高校的学生生源与外省、外地州相比,来自当地的占很大比重。其次,高校学生管理实行以学院(系)、班级、宿舍的三级管理体制,居住形式是集体宿舍,一般4—8人住一个宿舍,群体式的学习、居住、生活、娱乐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和影响。最后,当地民族或少数民族学生对本地方、本民族文化具有天然联系,这部分学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中具备主动性、自觉性、习惯性。
(二)教育优势
从学生社团功能来看,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学校社团的解释为:中国中等学校和高等学校学生在自愿基础上自由结成的群众组织,这些社团可以打破年级、院系甚至学校的界限,团结兴趣爱好相近的同学,发挥他们在某方面的特长,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从学生社团的定义中可以看出,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自愿、自发的形式形成的一种群众性群体,具有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以及重要的社会教化功能。从学生社团传播、传承广度、深度、外延来看,可从校内延伸到校外。在校内,学生社团的覆盖面广,跨学院、跨专业、跨班级、跨宿舍,在学生中的知晓度高,影响力强,有调查显示:“有59.7%的大学生参加了校内社团,平均每人参与的社团数为1.8个[3]。在校外,高校学生毕业后将会奔赴各地、从事各行各业,能对不同的职业群体、年龄群体、地域进行影响,尤其是师范类院校,毕业生的工作岗位多数为幼儿园、中小学教师,作为教育者将在教育过程中继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宽了传承、传播的延展性、持久性、代际传承性,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广度和影响的深度、远度。
(三)培养优势
文化素质的高低影响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的质量和数量,从教育素质来讲,地方高校学生属于当地高素质人才,一般为专科或本科文凭,知识文化水平相对较高,而学生社团又是学校各类人才的集中体现,具备了传承、传播非物质文化的知识储备和思想基础;从年龄结构来看,高校学生处于青年初期,精力丰沛,时间充裕,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各方面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易于接受、学习新生事物,富有创造性、开拓性;从地方高校学生社团育人的特征来看,学生社团育人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对学生的培养具有间接性、潜隐性、渗透性、平等性、持久性,以间接、形象、生动的方式,发挥主体主观能动性,在主体无意识状态下,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在知、情、意、行等方面内化自身[4]。 (四)特殊优势
高校学生社团除了具备以上三个优势,与传统的三类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主体相比,还能弥补其各自的局限性。一是与政府组织相比,学生社团虽然为自发的学生群团组织,同时又纳入高校的管理体系,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又有相对的规范性,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又有对应的规章制度规范其行为。二是与民间组织相比,学生社团没有营利性目的,同时组织人员来源单一,组织内部结构稳定,以老带新,后续力量充足。三是与个人相比,学生社团能充分发挥群体力量。任何一项研究活动,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背景、足够的活动经费、强有力指导力量、志趣相投的合作伙伴以及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学生社团中的大学生既能运用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能进行相应的社会实践,生活、思想上没有太多的包袱,能够专心投入[5]。
三、地方高校学生社团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路径
(一)民族社团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相结合
以某个民族为或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成立学生社团,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与某种、或某几种民族联系在一起的,例如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吹枪,是苗族特有的一项传统技艺,花山节是苗族的传统节日,陇端节是壮族的传统节日等,文山学院作为文山州的最高学府,学校团委统筹管理,学生自发成立了以本民族为主的苗族历史文化研究协会、壮学会、纳西历史文化研究协会、彝民阳光协会等以民族为主题的学生社团,开展民族活动,传承民族文化。苗族协会开展了苗语学习、苗族歌舞传唱排练、吹枪技艺的学习、推广等活动,壮学会开展了壮族剪纸技艺传承等活动。这种以单个民族成员为主,其他民族成员为辅的学生社团,社团成员熟悉本民族的生活习性,风俗习惯,民族文化,对本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自豪感和自信心,其他社团成员因为兴趣爱好加入其中,社团学生在传承保护方面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学者理论科研与学生社团具体实践相结合
高校的突出优势之一就在于拥有一批理论功底深厚的专家学者,在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中,理论研究为具体实践进行宏观指导。为有力进行民族文化研究,文山学院在《文山学报》开设“壮剧研究”“地方·民族文化研究”两个专栏,成立“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民研所”),在全校范围内甄选民族文化研究科研人才,组成科研团队,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走科研与实践相结合的路子,与学校学生社团充分融合,科研教师指导学生社团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在苗族吹枪特长班的课程实践中,研究教师全程参与,观察、记录、思考、反馈课程,在参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学生自己撰写课程体会,课上、课余的师生相互交流、鼓励,以期寻找到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
(三)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文山学院根据文山州各民族文化的实际,专门开设全校公选课《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中国民族风情》《民族文化旅游》《活态传承、剪纸艺术》等课程,体育学院教师开设专业课《苗族吹枪》。专门成立苗族吹枪特长班,特长班以苗族历史文化研究协会为依托,各学生社团成员均有参加。理论科研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专业知识讲解,非遗文化技艺传授,通过开班仪式、毕业典礼、课余交流、相互鼓励等方式,增强了学生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传承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在民研所老师的带领下,《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学生及壮学会的成员参与到课外进行实践,参加由文山学院民研所组织的富宁县那能乡那瓜村社区云南壮剧传承人才培养服务活动[6]。
(四)丰富活动形式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学生社团的最主要的存在形式就是各种各样的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渗入社团主题、理念、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社团、参与到社团中,各种学生社团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把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传承润物细无声地传递给社会。例如,文山学院苗族历史文化研究协会、壮学会、纳西历史文化研究协会、彝民阳光协会等不定期开展文化活动,各社团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进行文化交流,做到某个社团开展活动,邀请其他社团共同参与,或几个社团共同开展活动,如2014年,4个学生社团联合举办民族文艺汇演,把各民族的文化精品搬上舞台进行展示,以活泼生动的表演形式增进各民族、各社团的相互了解和民族感情。学生社团的发展不再单打独斗,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氛围,奠定学生社团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李兵,宋伟.高校学生社团的文化自觉与文化使命[J].科教导刊:中,2014(5):230-231.
[2]陈桂波.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的概念及其类型[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13-17.
[3]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团中央学校部课题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研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05(7).
[4]杨飞龙.高校学生社团隐性育人功能刍议[J].东北师大学报,2011(5):181-184.
[5]唐雯,邱璟.试论高校学生社团的文化功能——兼论学生社团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146-149.
[6]李萍.地方高校介入云南壮剧村寨开展传承人才培养服务的社区与社会教育模式实践研究—边疆少数民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研究(之二)[J].文山学院学报,2014(4):1-5.(责编 赵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