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洛阳平乐正骨的源起

来源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洛阳平乐家族第十七世孙郭祥泰自幼即好岐伯之学,他广泛研读医药书籍,继承中国传统医学和家族医术,开办人和堂,专习骨科,创立了独具特色的平乐正骨医术。从郭氏十七世及其前后几代人生活活动的年代、郭祥泰生子授徒等和郭氏世系传承情况分析研究,可推定郭祥泰生于清乾隆晚期,平乐正骨的形成最迟不晚于乾隆五十八年,即1793年,至今已有214年历史。这一重要结论,对于廓清洛阳平乐正骨源起的迷雾有着不可或缺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其他文献
高校“人才培养”的内涵包括政治思想明确,品行端正,性格坚毅,思维敏捷,富有创新精神,具有一技之长与协作理念六个方面。在大学的专业教学过程中、在素质教育的文化环境中、在情商
奉祀春秋大贤柳下惠的和圣祠,是泰山历史上的著名祠宇。考察其祠自创构以来的沿革兴废,并通过和圣祠祀,观察不同时代背景下对柳下惠的阐释与解读,以及其现象背后所隐藏的政治动向
在高校中开展团体咨询,不但能够缓解高校专业心理咨询人员相对不足的问题,消除学生对咨询的防御,并且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西方学者以其独特的文化视角,对于碧霞元君信仰的起源、与其他神灵(东岳大帝、相关女神)的关系以及功能与信仰群体、信仰的时代变迁与地域性扩散等几方面问题,提出了不同以往的见
以学历、教龄、专业各异的3位中国人任教师的精读课堂录像为资料,把观察到的3位教师的40个教授行为归纳为9个行为范畴,为广大教师了解当今的日语课堂、分析和反思自己的教授行
针对英语教学过程中听说媒介的特殊功能,从发挥教师和学生双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出发,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师生互动,给学生以更多的参与具体听、说交流实践机会的互动式教学法,可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