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落实,生活化教学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教育教学活动改革和创新的重要趋势。教育源于生活并作用于生活,只有将教育教学与生活进行联系,打造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活动,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科的教学目标。道德与法治课堂作为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对于小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有着关键性的作用。但是目前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还普遍存在着与生活脱节的情况,这就需要加强生活化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借助生活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 小学道德与法治 生活化教学 策略
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小学教育阶段占有关键性的地位,對于小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树立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当前还有部分教师没有及时转变教育理念,一直在使用传统教育模式进行教学活动。这种机械化的灌输教学不仅让课堂教学活动更加枯燥无味,而且也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难以实现教学的目标。为了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加强生活化教学的应用,发挥出生活化教学的优势,将教学与生活建立起有机联系,引导学生认识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促进预期教学目标的达成。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一直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道德与法治课程并没有受到重视和关注,甚至还存在将道德与法治课程肆意压缩以及教学资源配置不充足的情况,这与新课改的发展趋势是相背离的。而将生活化教学应用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能够实现教育模式的创新,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同时也能为道德与法治教学带来更加丰富的资源,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
(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施和开展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能够将课堂教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有机的联系,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和趣味,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同时生活化教学的实施,拉近了学科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最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创建生活情境,点燃学生学习兴趣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小学生在生活中能够更好地践行和应用所学知识,实施生活化教学,对于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创建生活情境是生活化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所以教师就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地创建生活化的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例如在教学“我们在公共场所”这一章节内容时,就可以为学生搜集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乱扔垃圾等现象的视频或图片,将搜集到的资源展示给学生,利用这些直观生动的资源,并结合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在公共场所应该养成不喧哗、不乱扔垃圾以及不插队等良好习惯,让整个教学活动更加有序有效地开展。
(二)融入生活案例,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还无法全面地理解和掌握一些有难度或者抽象的知识,这时候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加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就可以将生活中的案例应用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来帮助学生顺利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我爱我家”这一章节的内容时,就可以为学生引进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分别说一说自己的爸爸妈妈在家中都做了些什么。这时候学生就会回忆父母在家中做饭、打扫卫生、洗衣服或者辅导自己完成作业等情景;然后就可以结合学生所讲的情况,融入本节的相关知识,让学生认识到父母的爱以及辛苦,并鼓励学生尽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帮助父母,让学生对家庭和爱有更深刻的认识。
(三)设计生活化的问题
为了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可以为学生设计生活化的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观念。比如在教学“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这一内容时,就可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环境污染问题吗?应该如何解决呢?”并让学生进行交流、合作和讨论,让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同时适当地指导和干预,引导学生树立养成环保意识,践行对环境的保护,从而养成爱护以及保护环境的良好观念和思想品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教学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重要作用,是提高小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在教学中都缺乏课程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导致无法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就可以加强生活化教学的应用,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的品质和素养得到良好的塑造。
参考文献
[1] 蔡维金.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探索[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6):84.
[2] 陈茂球.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探讨[J].数码设计(上),2020(1):200-201.
※本文系2020年南安市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课题。
课题名称: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实践研究
课题编号:NJYZ2020-75
【关键词】 小学道德与法治 生活化教学 策略
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小学教育阶段占有关键性的地位,對于小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树立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当前还有部分教师没有及时转变教育理念,一直在使用传统教育模式进行教学活动。这种机械化的灌输教学不仅让课堂教学活动更加枯燥无味,而且也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难以实现教学的目标。为了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加强生活化教学的应用,发挥出生活化教学的优势,将教学与生活建立起有机联系,引导学生认识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促进预期教学目标的达成。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一直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道德与法治课程并没有受到重视和关注,甚至还存在将道德与法治课程肆意压缩以及教学资源配置不充足的情况,这与新课改的发展趋势是相背离的。而将生活化教学应用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能够实现教育模式的创新,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同时也能为道德与法治教学带来更加丰富的资源,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
(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施和开展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能够将课堂教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有机的联系,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和趣味,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同时生活化教学的实施,拉近了学科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最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创建生活情境,点燃学生学习兴趣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小学生在生活中能够更好地践行和应用所学知识,实施生活化教学,对于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创建生活情境是生活化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所以教师就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地创建生活化的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例如在教学“我们在公共场所”这一章节内容时,就可以为学生搜集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乱扔垃圾等现象的视频或图片,将搜集到的资源展示给学生,利用这些直观生动的资源,并结合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在公共场所应该养成不喧哗、不乱扔垃圾以及不插队等良好习惯,让整个教学活动更加有序有效地开展。
(二)融入生活案例,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还无法全面地理解和掌握一些有难度或者抽象的知识,这时候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加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就可以将生活中的案例应用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来帮助学生顺利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我爱我家”这一章节的内容时,就可以为学生引进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分别说一说自己的爸爸妈妈在家中都做了些什么。这时候学生就会回忆父母在家中做饭、打扫卫生、洗衣服或者辅导自己完成作业等情景;然后就可以结合学生所讲的情况,融入本节的相关知识,让学生认识到父母的爱以及辛苦,并鼓励学生尽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帮助父母,让学生对家庭和爱有更深刻的认识。
(三)设计生活化的问题
为了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可以为学生设计生活化的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观念。比如在教学“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这一内容时,就可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环境污染问题吗?应该如何解决呢?”并让学生进行交流、合作和讨论,让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同时适当地指导和干预,引导学生树立养成环保意识,践行对环境的保护,从而养成爱护以及保护环境的良好观念和思想品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教学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重要作用,是提高小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在教学中都缺乏课程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导致无法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就可以加强生活化教学的应用,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的品质和素养得到良好的塑造。
参考文献
[1] 蔡维金.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探索[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6):84.
[2] 陈茂球.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探讨[J].数码设计(上),2020(1):200-201.
※本文系2020年南安市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课题。
课题名称: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实践研究
课题编号:NJYZ202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