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教研组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onee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学校教研组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织,是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基地,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舞台。本文就加强教研组建设发展的现状以及取得的一些成就进行分析,探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出的一些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协同参与评价 二次备课 教师专业成长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学校教研组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织,是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基地,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舞台。教研组建设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教学工作的成败。
  一、良好基础
  近几年来,我校数学教研组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育人为归宿,以提升师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重点,积极主动探索二期课改背景下的中学数学教研工作新体系,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学习、研究氛围,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奋进、协作的团队精神。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制度为保障,规范教研活动
  为了使教研组活动走向规范和有序,我们根据学校特点和教师实际,制定了《教研组长考核制度》、《教研活动制度》等相关制度。我们知道良好的制度只有落到实处才有成效。对此,校长、教导定期深入数学教研组活动,参加讨论,了解活动进展情况,保证了教研活动的切实开展;教研组活动以“三三制”的模式进行教研活动,即大组活动,小组教研,个人自学每三周一轮。大组活动安排老师们学习二期课改的有关理念以及数学专业知识理论,请专家为数学教师作《怎样评课到位》、《学生学习评价与试卷命题技术》、《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教学质量评价》、《数学课堂教学的类型》等专题讲座,还组织老师们展开热烈的讨论,并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向专家提问。通过这样的互动与对话,来提高大家的业务理论水平。
  (二)实行组长轮换制,人人参与流程管理
  我们结合校情,本着培养青年教师业务能力的出发点,推出了教研组长轮流制。每次教研活动、教学流程管理都由不同的老师主持或组团检查,打破了以往由大组长或教研组长一手包办的局面,使每位老师在活动中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既是考核者,又是被考核者。
  (三)、以科研为抓手,提升教学质量
  以科研引领教研是推进课改的有力手段。以科研为抓手、深化教研已成为我校数学组教研工作的一大特色。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组近几年着力于《立足于中学生发展的学习习惯培养研究》的科研成果推广研究,老师们充分利用原成果《基本学习习惯培养方式方法》和《拓展性及个性化的学习习惯培养方式方法》,培养学生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和检查验算自己评析的习惯。
  二、重点打造
  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教育学院有关专家的指导下,数学组全体成员开始了新的攀登。
  (一)、为教研组建设的发展定位
  校长室、教导处、数学组结合实际,共同商议、制定了数学学科三年发展计划。在计划中,我们的预期目标是进一步完善教研组工作制度,使教研组工作条理化、规范化、科学化;在教师学歷、职称达成度方面力争三年内中学数学高级教师达到80%;并为中青年教师搭建展示才能的舞台,逐渐形成各自的教学风格,推出各级各类的品牌教师。通过三年的建设,使数学教研组形成“以科研促进教研”,“以学生的学业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的教研组建设模式。
  (二)、为教师的个人发展定位
  本着一切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校长室、教导处组织数学组全体老师制定个人发展三年规划。首先让大家从学历、职称、课堂教学、科研、育德能力等五个方面进行自我定位。在此基础上,由教研组长牵头,就教师的个人预定目标及相应的措施进行客观分析。同时,教研组长与教师个人进行沟通,明确三年发展目标及措施。通过这样自下而上,由上到下的几个反复,上下沟通,激发起了每位教师自我发展的愿望,以使各自在不同的起点上有所提高。不同的定位,不同的起点,最终的目标却是一致的:让大家在不同层面上得到提高,进而促进数学教研组的整体提高。
  (三)、以“协同参与评价”促发展
  “协同参与评价机制”是我校目前正在实施研究的校级重点课题。数学大组作为重点建设学科,本学期起,在“协同参与”上下功夫,实施让“协同参与评价”走进课堂,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高的进一步研究。
  这里的“协同参与”是指教师对教学评价的主体参与性。现代教育观认为,教学评价主体就是教师自己,是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与行为的批判性的反思,是教师与同行、专家之间的交流与分享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是数学教师全程参与的过程,是教师与同伴不断沟通的过程,也是不断调整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的过程。因此,这样的“协同参与评价”,能更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我们尝试每学期有目的地请组内老师上研究课。具体操作如下:上研究课前一周向数学组全体老师就上课内容、教学目标、对本堂课的评价目标以及自己定位(以自己上课的亮点为主)作一个简要的介绍,以便大家熟悉教学内容,作好评价准备。上课后进行协同评价,其顺序是:执教老师谈教学设想和上课体会;主持本次教研活动的老师作主题评价;参与听课的老师进行评价,发表自己的意见;请专家作总结性评价,提出改进设想;执教老师谈评价后的教学反思,然后,根据大家的评课意见修改教案,在一周内再上这堂课,课后再次评价。最后由执教老师将此案例整理成文。
  (四)、为学生的发展谋划
  教研组建设的发展,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最终是为了学生的
  发展。对此,数学老师们有自己的思考。我们以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为目标,从认真设计每堂课的教案入手,为了教学设计更有针对性,强调“二次备课”的效果,在精心设计课堂练习的基础上,做好各类练习题的收集、筛选工作,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练习题进行适当修改。如此设计、修正、积累,计划在三年内,汇编成一套《辽油三高学生数学练习手册》。
  通过将近两个多学期的重点打造,数学组已初步呈现出良好的上升趋势。我们认为加强教研组建设,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关键因素。
其他文献
洋思中学作为全国的知名学校,值得我们学习的很多,学习洋思究竟应该学什麽,怎样学。几年来在实践中我们是这样做的:  1、学洋思的教学和管理经验不能搞形式主义。如果你不看自己学校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把整个洋思中学的一切,照搬过来,可以说,你的收获一定大不了,甚至会出现退步,可能要出现成语中“鸡飞蛋打”的效果。一定要把洋思经验和你的班级、你的学校联系起来,权衡利弊。这样你才会取得较大的成绩。在这里有个原
期刊
期刊
第一批“课改教师”这个前沿的称呼属于我,从参与课改至今让现年四十不惑的我每天生活在快乐、愉悦、幸福之中,“三尺”讲台让我拥有了更多的自信,荣誉和向往。我们欢呼,我们雀跃,我和我的学生们素质得到了提高,能力得到了发展,学会了摸索、求知,我们乐在其中。  一、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做好“课改教师”角色转换。  所谓“课程改革,既要改教材,也要改观念,改教法。  课堂上,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
期刊
本研究课题旨在通过测量痹病病人的经络导电量与体表穴位热形像,从12经络的导电量、12井穴体表温度变化、差值等作定性和定量两方面的分析,从而探讨临床上应用上述的物理诊断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大量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就业,致使许多农村孩子远离父母,这些孩子或其祖父母或其亲戚朋友监管,成了“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一名农村教师,我也积极参与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在实践中我对留守儿童的所处环境、性格成因、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有粗浅的认知,现剖析如下:  一、留守儿童不良性格特征及成因  1、养成大手大脚乱花钱的坏习惯,比吃、比穿、
期刊
2010年,我给普通班高二(六)班当班主任。我们学校的普通班,其实就是被重点班和文科班挑选后剩下的同学组成的一个班。这是一群怎样的学生呢,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他们是一批被无数次抛弃的孩子。  班级的学生差异是非常明显的,正所谓好的学生都一样,差的学生各有各不同,我明白面对这样的学生很难有什么统一的标准,必须要能够以差异性的眼光看待他们,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享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我首先做的事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