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以临床诊疗数据评估核苷(酸)类和干扰素类药物初治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sAg清除率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以2008年2月14日至2012年12月31日于北京佑安医院门诊就诊的1 767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为研究对象,计算不同特征患者的HBsAg清除率,同时采用COX回归模型探讨HBsAg清除的影响因素。
结果1 767名患者总HBsAg年清除率为0.46%。阿德福韦组、恩替卡韦组、替比夫定组、普通干扰素组的HBsAg年清除率分别为0.52%、0.47%、0.45%和1.18%。拉米夫定组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组未观察到HBsAg清除者,可能与观察人数较少有关。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HBsAg清除率与就诊时的年龄、基线HBsAg滴度水平有关。在校正了其他因素后仍然观察到使用普通干扰素者发生HBsAg清除的可能性显著高于恩替卡韦治疗者(HR = 8.33,95% CI: 1.19~58.50,P = 0.0329),其他核苷(酸)类药物组与恩替卡韦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年龄超过50岁发生HBsAg清除的概率是50岁以下者的4.92倍(HR = 4.92,95% CI:1.38~17.50,P = 0.0139);基线HBsAg滴度水平< 3 log10 IU/ml发生HBsAg清除的概率较≥3 log10 IU/ml者升高22.77倍(HR = 23.77,95% CI:6.17~91.51,P < 0.000 1)。
结论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在目前抗病毒药物治疗方案下HBsAg年清除率低,尤其是核苷(酸)类药物;基线HBsAg滴度水平与HBsAg清除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