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以来,课堂教学可谓春意闹枝头,一系列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确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教师们教学观念更新了,学生们的课堂兴趣增强了,课堂教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但冷静下来,客观地分析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却发现:课堂趣味浓,却有如观花赏月、听曲观戏;教学媒体多,课件、视频、录音竞相登场,却有如商品展销热闹一时;课堂上吹拉弹唱尽显其能,非语文现象、非语文活动占据了课堂,与语文本身并无太大的关系。课件把学生的兴趣提起来了,可真正面对文本的时候,学生反而失去了兴趣,有时课件呈给学生直观的感受,缺乏想象的空间。有些课画蛇添足,文本还没弄清楚,为了学科拓展,就急于把文本之外的内容塞给学生。一堂课下来,只见各种活动的热闹,不见文本的有效开发、挖掘和共鸣。而且,课堂上教师的随机点拨欠缺,不能有效引导深长的思维方向,结果,这样课堂给人的感觉是热闹之后的空洞。为此,我结合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一点粗浅的体会,望同仁赐教。
一、文本和活动是本末关系
一篇课文究竟应该怎么上,用什么方法最好,什么形式行之有效,教无定法,很难有一个标准去加以衡量,千言万语,何者为是?不同的教师,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没有最好的,只有此时此地最有效的。所以,教学形式的选择不妨各行其是。然而,就语文来说,立足文本却是为文本服务的,如果在备课和上课只是专注于活动,一味花力气在活动中创新出花样,脱离了文本,无异本末倒置。
我上过以活动为主的语文课,也听了许多花样百出的语文课,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的确为课堂注入一股生机,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是空前的高涨。然而,经过几年的摸索,我发现学生在语文学习问题研究上兴致高涨,却不能静下心来读课文,这样的本末倒置势必影响语文学习的效果。对此,我深有体会。四年级下册17课《触摸春天》一文,我在讲课前,设计了一次课外活动,将学生分成几个组,让他们带着不同的任务,查找资料,归类整理,学生忙得不亦乐乎。应该说他们在准备中已经进行了学习,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能力,这一切都是不容质疑的。然而,他们的这种学习劲头没有带到下一个环节中,当我把有关春天的知识短文、诗画交给学生品读时,我发现他们大多流露出失望、不耐烦的情绪,很长时间,学生都未能静心读进去。是不是活动课就不应该进行阅读呢?如果说,多样的形式能够活跃语文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话,那么,多样的形式是否也会影响学习和阅读的习惯,而变得心绪浮躁呢?这个问题值很得我们思考,我认为,作为一个语文课教师,如果我们只能在形式上下功夫,却不能在文本上下功夫,不能引导学生深入地研读文本,那么,我们就会偏离新课标的方向。语文学习以“读进去”作为基础,才会有更大的发展。所以我倡导“四步读书法”,即读准(要动手查字典)、读畅(要反复读,达到熟练)、读情(要分析内容,理解课文感情)、读境(要发挥想象,仔细品味),如此步步深入的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由浅入深地把握课文,重视了学生的个体参与,强调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实现了自我与作者的心灵交流。特别是后两个层次,学生在感情的朗读中可以尽情发挥想象,用“内在的眼”去看作者描绘的世界,用“内在的耳”去倾听作者的心声……如此朗读便不再是“见字出声”而是“内明于心,外达于人”了。
二、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走进现在的课堂,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为了挖掘文本的人文价值,强化人文的感悟,教师在进行一篇课文的教学时,偏重于人文的挖掘,而忽略甚至抛开了语言文字本体。如上《牧童》一课,一些教师仅是引导学生发远古之幽思;上《金色的鱼钩》时,把时间过多分配在有关“鱼钩”和“老班长”的辩论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辅相成的,工具性是人文性的载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了工具性又哪来的人文性。这种舍语文,讲人文的教学是一种舍本逐末,喧宾夺主的教学。我们追求的语文课堂应是工具性与人文性得到和谐统一的课堂,切不可丢掉语言文字这个本体。对于文中那些该抓的词句,还是要理直气壮地抓,该咀嚼的地方,还是要反复玩味。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跨学科学习,可以让学生融会贯通各科知识,进一步认识到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的重要性,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但同时也要牢记,我们上的是语文课,而不是思想品德课、科学课、地方课,我们要学习和鉴赏的是“文学”的“美”,而不是“科学”的“理”。因此跨学科学习一定要从语文出发再回到语文,跨得出去收得回来,真正做到语文为本。例如我上语文实践活动《走进信息世界》,学生找了资料来解释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然后让他们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在班级模仿“超级女声”,展开PK淘汰赛,学生们个个积极记忆,连那些平时成绩较差的学生也不想放过这次“过把瘾”的机会,积极参与,学习语文的兴趣明显提高了。
总之,课改挑战教师素质,其全新的理念、更高的标准对语文教师更是一种考验。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但要学习新课标的精神,而且在日常教学中,正视学情,重视学情,一切从实际出发,避免“假、大、空”,才能真正把新课标的精神落在实处,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
一、文本和活动是本末关系
一篇课文究竟应该怎么上,用什么方法最好,什么形式行之有效,教无定法,很难有一个标准去加以衡量,千言万语,何者为是?不同的教师,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没有最好的,只有此时此地最有效的。所以,教学形式的选择不妨各行其是。然而,就语文来说,立足文本却是为文本服务的,如果在备课和上课只是专注于活动,一味花力气在活动中创新出花样,脱离了文本,无异本末倒置。
我上过以活动为主的语文课,也听了许多花样百出的语文课,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的确为课堂注入一股生机,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是空前的高涨。然而,经过几年的摸索,我发现学生在语文学习问题研究上兴致高涨,却不能静下心来读课文,这样的本末倒置势必影响语文学习的效果。对此,我深有体会。四年级下册17课《触摸春天》一文,我在讲课前,设计了一次课外活动,将学生分成几个组,让他们带着不同的任务,查找资料,归类整理,学生忙得不亦乐乎。应该说他们在准备中已经进行了学习,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能力,这一切都是不容质疑的。然而,他们的这种学习劲头没有带到下一个环节中,当我把有关春天的知识短文、诗画交给学生品读时,我发现他们大多流露出失望、不耐烦的情绪,很长时间,学生都未能静心读进去。是不是活动课就不应该进行阅读呢?如果说,多样的形式能够活跃语文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话,那么,多样的形式是否也会影响学习和阅读的习惯,而变得心绪浮躁呢?这个问题值很得我们思考,我认为,作为一个语文课教师,如果我们只能在形式上下功夫,却不能在文本上下功夫,不能引导学生深入地研读文本,那么,我们就会偏离新课标的方向。语文学习以“读进去”作为基础,才会有更大的发展。所以我倡导“四步读书法”,即读准(要动手查字典)、读畅(要反复读,达到熟练)、读情(要分析内容,理解课文感情)、读境(要发挥想象,仔细品味),如此步步深入的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由浅入深地把握课文,重视了学生的个体参与,强调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实现了自我与作者的心灵交流。特别是后两个层次,学生在感情的朗读中可以尽情发挥想象,用“内在的眼”去看作者描绘的世界,用“内在的耳”去倾听作者的心声……如此朗读便不再是“见字出声”而是“内明于心,外达于人”了。
二、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走进现在的课堂,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为了挖掘文本的人文价值,强化人文的感悟,教师在进行一篇课文的教学时,偏重于人文的挖掘,而忽略甚至抛开了语言文字本体。如上《牧童》一课,一些教师仅是引导学生发远古之幽思;上《金色的鱼钩》时,把时间过多分配在有关“鱼钩”和“老班长”的辩论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辅相成的,工具性是人文性的载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了工具性又哪来的人文性。这种舍语文,讲人文的教学是一种舍本逐末,喧宾夺主的教学。我们追求的语文课堂应是工具性与人文性得到和谐统一的课堂,切不可丢掉语言文字这个本体。对于文中那些该抓的词句,还是要理直气壮地抓,该咀嚼的地方,还是要反复玩味。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跨学科学习,可以让学生融会贯通各科知识,进一步认识到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的重要性,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但同时也要牢记,我们上的是语文课,而不是思想品德课、科学课、地方课,我们要学习和鉴赏的是“文学”的“美”,而不是“科学”的“理”。因此跨学科学习一定要从语文出发再回到语文,跨得出去收得回来,真正做到语文为本。例如我上语文实践活动《走进信息世界》,学生找了资料来解释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然后让他们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在班级模仿“超级女声”,展开PK淘汰赛,学生们个个积极记忆,连那些平时成绩较差的学生也不想放过这次“过把瘾”的机会,积极参与,学习语文的兴趣明显提高了。
总之,课改挑战教师素质,其全新的理念、更高的标准对语文教师更是一种考验。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但要学习新课标的精神,而且在日常教学中,正视学情,重视学情,一切从实际出发,避免“假、大、空”,才能真正把新课标的精神落在实处,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