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前是摸黑去种地,现在是摸黑去健身,生活真的全不一样了
初秋清晨,上海海洋大学教师邹晓异骑上电动车,到离家不远的菜场买菜。宽阔的马路上车辆不多,一阵微风吹过,混合着些许海腥味和路旁草木淡淡的清香。“市里肯定没有这么新鲜的空气吧?”作为上海临港新城的首批居民,他不无得意,“这里是世外桃源,就是现在人还太少。”
临港新城位于东海之滨,上海东南长江口和杭州湾交汇处,上海市版图的最前端。规划面积296.6平方公里,其中133平方公里面积为吹沙填海造就的“新领土”。
根据规划,临港新城将是上海经济发展重心东移战略的大舞台。
潮来我退,潮退我进
临港新城是在一片“水退为地,水进为海”的荒滩海涂上规划建设的。
在临港新城南汇嘴观海公园的浮雕景观墙上,留下了当年围海造地的“记忆”:黝黑的吹泥管、粗犷的填海石,以及那些被收集在玻璃金字塔里的海底泥沙。
2002年,上海港城开发公司承担了临港新城的一期开发工程——筑坝、填海、铺路;引入水、电、煤等管线设施。
原南汇区水利局长、上海港城开发公司副总工程师陈银祥,是港城开发建设第一张地图的制作人。
如今已是临港新城标志之一的5.56平方公里的人工湖——滴水湖,当初开挖时遇到技术难题,正是陈银祥提出用绞吸式挖泥船开进滩涂的施工方法,才使工程顺利进行。
在艰难的施工期间,年近古稀的陈银祥和同事们,常常要穿着10多斤重的胶皮衣裤,踏着没膝的泥沼,走上近两个小时,到距海岸6公里外的潮滩上现场解决技术难题。
港城大堤全长十多公里,其要求是能抵御200年一遇的浪潮加12级大风。史载,1949年7月24日,第6号台风袭击南汇,海堤被冲垮,沿海一线造成特大水灾,漂尸遍地,成千上万人流离失所。解放后,南汇先后筑起了多道海堤。而新城建设的要求是再向大海边推进,在九四塘外6公里处建起一道新的港城大堤。
港城公司项目部工程经理顾佩弟回忆,那时简易工棚里没有电,没有淡水。工人的饭从7公里外的食堂肩挑过来。他说,在这一片滩涂上建大堤,必须抢在退潮后、涨潮前的露滩间隙,而这个时间每天都变化不定,有时1个多小时,有时仅40分钟。“我们的战术是八个字——潮来我退,潮退我进。
这样,施工人员每天要出海几次,来回在滩涂上跋涉20多公里。有时深更半夜,潮退了,施工人员马上起床,趟着齐腰深的海水前进开工。
2005年12月,洋山深水港正式开港,东海大桥同时启用,标志着上海临港新城实现了“港开、桥通、城用”的阶段性目标。
目前,临港新城已经建成一期市政主次干道、河网水系、桥梁、绿化配套、供水、污水处理系统一期工程等。至2008年底,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资金225亿元。
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陆续搬迁至此,给临港新建主城区带来了3万多常住人口。
3岁孩子闹着要回“上海”
邹晓昇至今还清晰地记得,自己从原南汇区惠南镇的租赁房,迁到新家临港新城海洋小区的日子——2008年8月23日。
邹晓界是“新上海人”。来自安徽的他,2006年从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毕业后,应聘到上海水产大学(2008年3月更名为上海海洋大学)任教。刚进校,他就听说学校将搬至临港新城。
对于新进博士,学校有优惠政策:发放12万元无息贷款,并可以不到3000元/平米的价格,购买学校在临港新城兴建的教工公寓。
2007年底,邹晓昇拿到了新房钥匙。120多平米的三室两厅,冬日的暖阳照进来,邹晓昇和妻子的心也暖暖的,那一刻,已至不惑之年的他终于在上海真正找到了“家”的感觉。
邹晓异到小区周围转了转,与一年前相比,这里的变化让他有些吃惊:原来的芦苇荡没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整齐的公寓楼。对面上海海事大学的教工宿舍,旁边临港主城区第一批商品房,都已初具规模。邹晓昇去售楼处一打听,6500元/平米的售价,整整是他买房时的两倍。
海洋大学新校区距他家步行只要20多分钟;滴水湖则在二三公里内;最让他和妻子开心的是,一所幼儿园就开在小区旁,2008年,他们刚入住,3岁的儿子就直接上了幼儿园,1600元每学期的学费,比市区低了不少。
但是,刚从繁华的惠南镇搬到临港,邹晓昇一家还是有些不适应。当时小区附近没有大超市,连小吃店也寥寥。“儿子最爱吃的面包难觅踪影,他天天哭闹着要回‘上海’。”
交通出行也是麻烦事。平时要出临港,公交车班次不多,晚上停开时间很早。那时,整个新城甚至找不到一辆出租车。晚上7点后,只能呆在家里。孩子半夜生病是邹晓昇夫妇最担心的事情。“附近没有大医院,晚上又没有出租车。”
随着新城的生活环境逐步改观,邹晓昇一家也慢慢适应了新生活。现在,他们周末不再频繁地返回“上海”,而是一家三口,或到滴水湖看风景,或到大海边挖泥螺。
与邹晓异差不多同时开始新生活的,还有居住在临港四个分城区之一泥城镇的林鲜老人。今年68岁的林鲜是地道的本地人,原来一家人就住在农村自建的简陋住房里。2008年3月,居住地规划新建,旧房拆迁。5个月后,他们搬进了新公寓。
林鲜居住的小区叫云帆苑,有3000多住户,周边配套没施齐全,交通电挺方便。这个小区,住着许多回迁农民。每天晚饭后,林鲜在小区里散步,有时还会加入一群跳舞或者健身者的行列。“以前是摸黑去种地,现在是摸黑去健身,生活真的全不一样了。”
“临港新城的建没过程是加速城市化的过程,临港四镇原有的十几万农民将转变为城市居民。”浦东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科员何建木告诉本刊记者。
将有80万移民到来
临港新城管委会曾经考察迪拜,并在旅游方面吸收了迪拜的元素。建在滴水湖西岛上的商务酒店,将像迪拜的标志性酒店一样,成为临港新城的地标。
2020年建成后,整个临港新城三分之一为森林绿化区,总体绿化覆盖率要达到50%以上;城市生活区的绿化覆盖率将达到40%。
今年年底动工的轨道交通11号线南段,预计在2012年完工。一位在临港工作的年轻白领,每天往返市区要4个多小时,他就等着地铁开通后举家“移民”新城。
未来,随着更多大型企业的入驻,大批企业员工将可能成为临港的潜在居民。
“至2020年,作为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的临港新城,将建成一座拥有80万人口,各项城市功能完善,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地位相适应并为之配套与服务的海滨新城。”上海临港新城管理委员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戴海波说。
初秋清晨,上海海洋大学教师邹晓异骑上电动车,到离家不远的菜场买菜。宽阔的马路上车辆不多,一阵微风吹过,混合着些许海腥味和路旁草木淡淡的清香。“市里肯定没有这么新鲜的空气吧?”作为上海临港新城的首批居民,他不无得意,“这里是世外桃源,就是现在人还太少。”
临港新城位于东海之滨,上海东南长江口和杭州湾交汇处,上海市版图的最前端。规划面积296.6平方公里,其中133平方公里面积为吹沙填海造就的“新领土”。
根据规划,临港新城将是上海经济发展重心东移战略的大舞台。
潮来我退,潮退我进
临港新城是在一片“水退为地,水进为海”的荒滩海涂上规划建设的。
在临港新城南汇嘴观海公园的浮雕景观墙上,留下了当年围海造地的“记忆”:黝黑的吹泥管、粗犷的填海石,以及那些被收集在玻璃金字塔里的海底泥沙。
2002年,上海港城开发公司承担了临港新城的一期开发工程——筑坝、填海、铺路;引入水、电、煤等管线设施。
原南汇区水利局长、上海港城开发公司副总工程师陈银祥,是港城开发建设第一张地图的制作人。
如今已是临港新城标志之一的5.56平方公里的人工湖——滴水湖,当初开挖时遇到技术难题,正是陈银祥提出用绞吸式挖泥船开进滩涂的施工方法,才使工程顺利进行。
在艰难的施工期间,年近古稀的陈银祥和同事们,常常要穿着10多斤重的胶皮衣裤,踏着没膝的泥沼,走上近两个小时,到距海岸6公里外的潮滩上现场解决技术难题。
港城大堤全长十多公里,其要求是能抵御200年一遇的浪潮加12级大风。史载,1949年7月24日,第6号台风袭击南汇,海堤被冲垮,沿海一线造成特大水灾,漂尸遍地,成千上万人流离失所。解放后,南汇先后筑起了多道海堤。而新城建设的要求是再向大海边推进,在九四塘外6公里处建起一道新的港城大堤。
港城公司项目部工程经理顾佩弟回忆,那时简易工棚里没有电,没有淡水。工人的饭从7公里外的食堂肩挑过来。他说,在这一片滩涂上建大堤,必须抢在退潮后、涨潮前的露滩间隙,而这个时间每天都变化不定,有时1个多小时,有时仅40分钟。“我们的战术是八个字——潮来我退,潮退我进。
这样,施工人员每天要出海几次,来回在滩涂上跋涉20多公里。有时深更半夜,潮退了,施工人员马上起床,趟着齐腰深的海水前进开工。
2005年12月,洋山深水港正式开港,东海大桥同时启用,标志着上海临港新城实现了“港开、桥通、城用”的阶段性目标。
目前,临港新城已经建成一期市政主次干道、河网水系、桥梁、绿化配套、供水、污水处理系统一期工程等。至2008年底,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资金225亿元。
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陆续搬迁至此,给临港新建主城区带来了3万多常住人口。
3岁孩子闹着要回“上海”
邹晓昇至今还清晰地记得,自己从原南汇区惠南镇的租赁房,迁到新家临港新城海洋小区的日子——2008年8月23日。
邹晓界是“新上海人”。来自安徽的他,2006年从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毕业后,应聘到上海水产大学(2008年3月更名为上海海洋大学)任教。刚进校,他就听说学校将搬至临港新城。
对于新进博士,学校有优惠政策:发放12万元无息贷款,并可以不到3000元/平米的价格,购买学校在临港新城兴建的教工公寓。
2007年底,邹晓昇拿到了新房钥匙。120多平米的三室两厅,冬日的暖阳照进来,邹晓昇和妻子的心也暖暖的,那一刻,已至不惑之年的他终于在上海真正找到了“家”的感觉。
邹晓异到小区周围转了转,与一年前相比,这里的变化让他有些吃惊:原来的芦苇荡没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整齐的公寓楼。对面上海海事大学的教工宿舍,旁边临港主城区第一批商品房,都已初具规模。邹晓昇去售楼处一打听,6500元/平米的售价,整整是他买房时的两倍。
海洋大学新校区距他家步行只要20多分钟;滴水湖则在二三公里内;最让他和妻子开心的是,一所幼儿园就开在小区旁,2008年,他们刚入住,3岁的儿子就直接上了幼儿园,1600元每学期的学费,比市区低了不少。
但是,刚从繁华的惠南镇搬到临港,邹晓昇一家还是有些不适应。当时小区附近没有大超市,连小吃店也寥寥。“儿子最爱吃的面包难觅踪影,他天天哭闹着要回‘上海’。”
交通出行也是麻烦事。平时要出临港,公交车班次不多,晚上停开时间很早。那时,整个新城甚至找不到一辆出租车。晚上7点后,只能呆在家里。孩子半夜生病是邹晓昇夫妇最担心的事情。“附近没有大医院,晚上又没有出租车。”
随着新城的生活环境逐步改观,邹晓昇一家也慢慢适应了新生活。现在,他们周末不再频繁地返回“上海”,而是一家三口,或到滴水湖看风景,或到大海边挖泥螺。
与邹晓异差不多同时开始新生活的,还有居住在临港四个分城区之一泥城镇的林鲜老人。今年68岁的林鲜是地道的本地人,原来一家人就住在农村自建的简陋住房里。2008年3月,居住地规划新建,旧房拆迁。5个月后,他们搬进了新公寓。
林鲜居住的小区叫云帆苑,有3000多住户,周边配套没施齐全,交通电挺方便。这个小区,住着许多回迁农民。每天晚饭后,林鲜在小区里散步,有时还会加入一群跳舞或者健身者的行列。“以前是摸黑去种地,现在是摸黑去健身,生活真的全不一样了。”
“临港新城的建没过程是加速城市化的过程,临港四镇原有的十几万农民将转变为城市居民。”浦东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科员何建木告诉本刊记者。
将有80万移民到来
临港新城管委会曾经考察迪拜,并在旅游方面吸收了迪拜的元素。建在滴水湖西岛上的商务酒店,将像迪拜的标志性酒店一样,成为临港新城的地标。
2020年建成后,整个临港新城三分之一为森林绿化区,总体绿化覆盖率要达到50%以上;城市生活区的绿化覆盖率将达到40%。
今年年底动工的轨道交通11号线南段,预计在2012年完工。一位在临港工作的年轻白领,每天往返市区要4个多小时,他就等着地铁开通后举家“移民”新城。
未来,随着更多大型企业的入驻,大批企业员工将可能成为临港的潜在居民。
“至2020年,作为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的临港新城,将建成一座拥有80万人口,各项城市功能完善,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地位相适应并为之配套与服务的海滨新城。”上海临港新城管理委员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戴海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