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 者 按
本刊2012年第3期的“前沿”栏目曾以专题的形式,探讨了长兴县试验初级中学“全程助学法”的价值取向以及学校层面的实施策略、探索之路等。本期,我们再刊发一组“全程助学法”在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中如何运用的文章,以飨读者。
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在《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强调预习,预习是自求了解的重要步骤。”可见预习的重要地位。它是学生深入研读的前奏和铺垫。然而,长久以来,众多师生在教与学中却常常让预习成为“过场”,预习活动失去了生命的活力和思维的灵动。
针对以上问题,“助学单”独立开设板块,为预习开辟出独立的时间、空间,使预习有的放矢;还针对不同文本设计出不拘一格的预习题,“优化”了学生的预习路径,使预习变得易于操作,真正体现出预习应有的实、活、轻、高。
一、 “助学单”预习题的设计方法
(一) 巧用“填空”——深入浅出,让预习变得高效
日常预习,常常是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前多读课文,并通过“圈、点、钩、画”来积累词句,提出问题。虽然教师一再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可学生的自觉性不高,没有长期有效的方法指引与监督,预习难免流于形式。“助学单”却为预习提供了一个“有形”的载体,因为它可以利用题目练习的形式将预习集中落实到笔端,而在众多的预习“题型”中,“填空”是用得最多的。
1. “填空”使基础积累更扎实
以往,针对基础知识,惯常的预习做法是抄写字词。此种预习存在很多弊端:字词量大,学生常疲于奔命;机械性地抄,学生不愿动脑;没有区分度,学生只是完成任务……如果我们换用“填空”的预习形式,预习就会变得更有针对性,更高效。例如《行道树》的教学,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预习题:
阅读《行道树》,圈点出你认为重要的词语,并完成下面练习:
给()予 繁弦()急管
装shì() duò()落
烟cōng() 苦áo()
贪lán() 污zhuó()
这样的填空,虽“少”却“精”,使学生更易夯实基础。它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让学生不畏惧预习。需要指出的是,有效设置“填空”的前提是教师的认真取舍、归纳和总结,只有教师准确“把脉”考试动向和学生的学情,“填空”的含金量才越高。
2. “填空”使课文内容更明晰
针对课文内容的预习,我们常要求学生尽可能多读课文,并在了解大意的同时,适当作些批注……这样做的初衷虽好,可现实中,学生的预习意识很薄弱,多数学生不能形成习惯。加之进入初中后学习科目陡增,时间与精力有限,所以许多学生不能投入地读课文。如果我们用“填空”来进行“任务式”预习,预习会更实在。例如在《紫藤萝瀑布》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填空题:
文中的紫藤萝时时处处牵动感染着“我”,请细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无意中遇见_______的藤萝,我不由得_______;
近距离欣赏_______的藤萝,我忍不住_______;
沉浸在藤萝中,我忘记了之前的_______,心中有的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搜寻记忆中的藤萝,我为它的_______,而感到____________
今昔对比的感悟中“我”明白了“花和人”的共通之处:____________,顿悟后不觉加快了脚步。
这样根据课文内容的填空,促使学生更关注文本,让学生不单“读”了课文,了解大意,还基本摸清了该文的脉落结构,可谓是“双赢”之举。要深入浅出地设计这类填空题,教师需对课文有高屋建瓴的认识与分析。总之,助学单中“填空”的设置,消除了以往预习“形同虚设”的盲点,改变了日常预习的方式,同时还减轻了学生们的负担,使预习不再成为“过场”。
(二) 巧用“整理”——剥茧抽丝,让预习变得细致
惯有的预习,常常是“笼统”的,缺少细致的着眼点。其实,预习同样可以“条分缕析”。如果将预习的大问题分化为有质量的小问题,预习便会走出“形式”的“沙漠”。对此,除了尝试填空题之外,我们可以做一些“搜集、整理”。
1. “整理”使课文写作特色明显
不同文体,不同特征;不同作家,不同文风。分析写作特色是教师必要的“功课”,而这不一定完全在课上完成,在课前预习时,教师便可有所侧重。例如,我校的范剑萍老师在《列夫?托尔斯泰》的教学中设计了如下预习题:
(1) 积累客人初次拜访托尔斯泰的心情的词语:______________
(2) 积累描写托尔斯泰外貌的词语:_______。
教师通过这样的预习题目,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语言、细节,进而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使预习变得具体而深入。
2. “整理”使课文脉络分明易见
一篇文章里,主题是灵魂,感情和题材是血肉,结构便是骨骼、脉络和神经,可见结构是使文章获得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与写作特色一样,我们也完全可以在预习时让学生对脉络形成初步认识。例如笔者在《山市》的教学中设计了如下预习题:
请整理出本文表示时间的词语:______________。
通过整理,学生潜移默化地体会到了文章的脉络,课上教师稍做提点,学生便会领悟于心。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预习能力,也使课堂变得高效了。总之,巧用“整理”不但使学生走进文本,将预习落到实处,更使学生领悟到文章语言的重要性,从而为自己的写作积累经验。
(三) 巧用“提问”——百家争鸣,将预习变得“有我”
无论是学生在预习中回答的“填空”还是参与的“整理”,形式上都是在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教师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得到了体现,但是学生毕竟是课堂的主体,所以预习中不可一直让学生被动地处于“无我”的状态,而是需要“有我”的体现。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助学单”还有一个优点,就是主要以“研究”的方式展开对将学内容的探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正所谓“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每张语文“助学单”都设计了一道必做题,即“不明白之处”(学生的提问):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体验写出对文本的不解之处。教师通过对课前预习问题的检查整理,了解学生的学情,再将问题进行归类,以学定教。如:笔者教学《饮酒(其五)》时,通过“助学单”中貌似零乱的学生提问,整理出了三方面问题: (1) 作者借“诗”想抒发怎样的内心世界?(写作目的)
(2) 为什么诗人结庐“在人境”却无“车马喧”?(内容)
(3) 这里的“真意”是什么意思?(主旨)
根据学生的问题,笔者在教学设计上作了调整,并在施教时将提问学生的姓名也一并出示在多媒体课件上,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相较以往的课,这堂课无论是环节的衔接度,还是学生的参与面,都得到了质的提升,教学目标得以顺利达成。
所以,这种问题前置,开发了预习的资源。教师以满足学生学习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调整教学设计,就会有效减少课堂教学的盲目性,并以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带着问题“有我”地进课堂,在听、学上更具有针对性,提高听课的质量。因此,“助学单”中的预习在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的同时,也提供了课堂的重点,使课堂更高效。
二、 “助学单”预习题的设计原则
预习的形式是“见仁见智”,不拘一格的,可是,再多变的形式,总有一些原则是需坚持的。笔者认为借助“助学单”设计预习题需要坚守以下三条原则:
(一) 引导学生“读”行天下,“读”出层次
读课文是预习的必由之路,学生应在预习时尽可能地把课文读进、读透,所以教师应极力引导学生去读课文,并有层次地读。一般可以利用上文讲过的“字词填空”的形式,先引导学生“粗读”,再通过“搜集整理类”题目或是根据内容的填空、挑错、改错、归纳、发问等题目,指引学生“细读”。如在《蝉》与《贝壳》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如下预习题:
(1) 初读《蝉》和《贝壳》,圈点出你认为重要的词语,并完成字词练习(具体略)。
(2) 再读《贝壳》,找出并积累作者描写“贝壳”及“贝壳里生命”的词语。
(3) 细读《蝉》,概括出蝉的“生活历程”。
这样的预习,层层递进,学生必须通过认真读课文才能完成。教师能想方设法让学生亲近文本,并“有层次”地读,学生的预习才会更有效。
(二) 引导学生因“文”制宜,“理”出方向
预习中读课文固然重要,但不同的文章又应有不同的预习重点。如果教师在设计“助学单”时能针对课文的文体特色、写作特点或是主旨思想以及重点语段等在预习题目上进行有侧重的设置引导,学生的预习会更具实效。如《济南的冬天》这样文笔优美的散文可以针对语言品读设计预习整理题:
有人说:景物本身没有生命,没有感情,可是如果我们能把它当“人”来写,景物便有了意境、感情,有了情韵、内在美……
(1) 请分别找出文中用人物形象来比拟景物的语段并试着归纳。
例:白雪与草色交融的小山——穿“花衣”的清丽少女
(2) 请找出具体运用拟人修辞的句子,并尝试着品析。
通过这样的预习,相信学生定会由表及里,对课文形成一定的感知,进而明确听课目的,使自己在课堂上的听、学更具方向,有张有弛。
(三) 引导学生多元思维,“答”出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在预习中抱有更长久的热情,除了要恰当设置题目外,教师还必须从学生的心理出发设计题目,多换位思考学生更感兴趣的是什么,尽量使题目与时俱进,视角多样,表述生动。如教学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可以这样设计:
(1) 请为紫藤萝写出它独有的“花语”。
(2) 如果你的眼前有一片盛放的紫藤萝瀑布,你最想让谁来看?为什么?
除了问答思考题,填空、整理题之外,问题设计还可以植入辩论、情境模拟、恰当联想、逆向思考等形式,从而点燃学生预习的热情。
有人说:“预习是合理的抢跑。”“助学单”无疑为预习搭建了更高效的支架,不仅促使学生形成预习习惯,也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关注到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体现了“助学为乐”的特点。它用题目的形式引导学生超前思考,启发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尝试性学习,将“预习”进行到底。不过,预习题目的难易程度、题量的多少、形式的创新等都应随时注意。相信学生有了充分的准备去听讲、参与,课堂就会轻松许多;熟悉了学习的内容,明确了要解决的问题,上课就会有方向;认识到了课文的关键、重难点,学起来就更加自信。这样,学生对“预习”就会“欲罢不能”了!
本刊2012年第3期的“前沿”栏目曾以专题的形式,探讨了长兴县试验初级中学“全程助学法”的价值取向以及学校层面的实施策略、探索之路等。本期,我们再刊发一组“全程助学法”在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中如何运用的文章,以飨读者。
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在《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强调预习,预习是自求了解的重要步骤。”可见预习的重要地位。它是学生深入研读的前奏和铺垫。然而,长久以来,众多师生在教与学中却常常让预习成为“过场”,预习活动失去了生命的活力和思维的灵动。
针对以上问题,“助学单”独立开设板块,为预习开辟出独立的时间、空间,使预习有的放矢;还针对不同文本设计出不拘一格的预习题,“优化”了学生的预习路径,使预习变得易于操作,真正体现出预习应有的实、活、轻、高。
一、 “助学单”预习题的设计方法
(一) 巧用“填空”——深入浅出,让预习变得高效
日常预习,常常是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前多读课文,并通过“圈、点、钩、画”来积累词句,提出问题。虽然教师一再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可学生的自觉性不高,没有长期有效的方法指引与监督,预习难免流于形式。“助学单”却为预习提供了一个“有形”的载体,因为它可以利用题目练习的形式将预习集中落实到笔端,而在众多的预习“题型”中,“填空”是用得最多的。
1. “填空”使基础积累更扎实
以往,针对基础知识,惯常的预习做法是抄写字词。此种预习存在很多弊端:字词量大,学生常疲于奔命;机械性地抄,学生不愿动脑;没有区分度,学生只是完成任务……如果我们换用“填空”的预习形式,预习就会变得更有针对性,更高效。例如《行道树》的教学,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预习题:
阅读《行道树》,圈点出你认为重要的词语,并完成下面练习:
给()予 繁弦()急管
装shì() duò()落
烟cōng() 苦áo()
贪lán() 污zhuó()
这样的填空,虽“少”却“精”,使学生更易夯实基础。它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让学生不畏惧预习。需要指出的是,有效设置“填空”的前提是教师的认真取舍、归纳和总结,只有教师准确“把脉”考试动向和学生的学情,“填空”的含金量才越高。
2. “填空”使课文内容更明晰
针对课文内容的预习,我们常要求学生尽可能多读课文,并在了解大意的同时,适当作些批注……这样做的初衷虽好,可现实中,学生的预习意识很薄弱,多数学生不能形成习惯。加之进入初中后学习科目陡增,时间与精力有限,所以许多学生不能投入地读课文。如果我们用“填空”来进行“任务式”预习,预习会更实在。例如在《紫藤萝瀑布》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填空题:
文中的紫藤萝时时处处牵动感染着“我”,请细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无意中遇见_______的藤萝,我不由得_______;
近距离欣赏_______的藤萝,我忍不住_______;
沉浸在藤萝中,我忘记了之前的_______,心中有的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搜寻记忆中的藤萝,我为它的_______,而感到____________
今昔对比的感悟中“我”明白了“花和人”的共通之处:____________,顿悟后不觉加快了脚步。
这样根据课文内容的填空,促使学生更关注文本,让学生不单“读”了课文,了解大意,还基本摸清了该文的脉落结构,可谓是“双赢”之举。要深入浅出地设计这类填空题,教师需对课文有高屋建瓴的认识与分析。总之,助学单中“填空”的设置,消除了以往预习“形同虚设”的盲点,改变了日常预习的方式,同时还减轻了学生们的负担,使预习不再成为“过场”。
(二) 巧用“整理”——剥茧抽丝,让预习变得细致
惯有的预习,常常是“笼统”的,缺少细致的着眼点。其实,预习同样可以“条分缕析”。如果将预习的大问题分化为有质量的小问题,预习便会走出“形式”的“沙漠”。对此,除了尝试填空题之外,我们可以做一些“搜集、整理”。
1. “整理”使课文写作特色明显
不同文体,不同特征;不同作家,不同文风。分析写作特色是教师必要的“功课”,而这不一定完全在课上完成,在课前预习时,教师便可有所侧重。例如,我校的范剑萍老师在《列夫?托尔斯泰》的教学中设计了如下预习题:
(1) 积累客人初次拜访托尔斯泰的心情的词语:______________
(2) 积累描写托尔斯泰外貌的词语:_______。
教师通过这样的预习题目,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语言、细节,进而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使预习变得具体而深入。
2. “整理”使课文脉络分明易见
一篇文章里,主题是灵魂,感情和题材是血肉,结构便是骨骼、脉络和神经,可见结构是使文章获得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与写作特色一样,我们也完全可以在预习时让学生对脉络形成初步认识。例如笔者在《山市》的教学中设计了如下预习题:
请整理出本文表示时间的词语:______________。
通过整理,学生潜移默化地体会到了文章的脉络,课上教师稍做提点,学生便会领悟于心。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预习能力,也使课堂变得高效了。总之,巧用“整理”不但使学生走进文本,将预习落到实处,更使学生领悟到文章语言的重要性,从而为自己的写作积累经验。
(三) 巧用“提问”——百家争鸣,将预习变得“有我”
无论是学生在预习中回答的“填空”还是参与的“整理”,形式上都是在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教师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得到了体现,但是学生毕竟是课堂的主体,所以预习中不可一直让学生被动地处于“无我”的状态,而是需要“有我”的体现。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助学单”还有一个优点,就是主要以“研究”的方式展开对将学内容的探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正所谓“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每张语文“助学单”都设计了一道必做题,即“不明白之处”(学生的提问):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体验写出对文本的不解之处。教师通过对课前预习问题的检查整理,了解学生的学情,再将问题进行归类,以学定教。如:笔者教学《饮酒(其五)》时,通过“助学单”中貌似零乱的学生提问,整理出了三方面问题: (1) 作者借“诗”想抒发怎样的内心世界?(写作目的)
(2) 为什么诗人结庐“在人境”却无“车马喧”?(内容)
(3) 这里的“真意”是什么意思?(主旨)
根据学生的问题,笔者在教学设计上作了调整,并在施教时将提问学生的姓名也一并出示在多媒体课件上,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相较以往的课,这堂课无论是环节的衔接度,还是学生的参与面,都得到了质的提升,教学目标得以顺利达成。
所以,这种问题前置,开发了预习的资源。教师以满足学生学习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调整教学设计,就会有效减少课堂教学的盲目性,并以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带着问题“有我”地进课堂,在听、学上更具有针对性,提高听课的质量。因此,“助学单”中的预习在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的同时,也提供了课堂的重点,使课堂更高效。
二、 “助学单”预习题的设计原则
预习的形式是“见仁见智”,不拘一格的,可是,再多变的形式,总有一些原则是需坚持的。笔者认为借助“助学单”设计预习题需要坚守以下三条原则:
(一) 引导学生“读”行天下,“读”出层次
读课文是预习的必由之路,学生应在预习时尽可能地把课文读进、读透,所以教师应极力引导学生去读课文,并有层次地读。一般可以利用上文讲过的“字词填空”的形式,先引导学生“粗读”,再通过“搜集整理类”题目或是根据内容的填空、挑错、改错、归纳、发问等题目,指引学生“细读”。如在《蝉》与《贝壳》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如下预习题:
(1) 初读《蝉》和《贝壳》,圈点出你认为重要的词语,并完成字词练习(具体略)。
(2) 再读《贝壳》,找出并积累作者描写“贝壳”及“贝壳里生命”的词语。
(3) 细读《蝉》,概括出蝉的“生活历程”。
这样的预习,层层递进,学生必须通过认真读课文才能完成。教师能想方设法让学生亲近文本,并“有层次”地读,学生的预习才会更有效。
(二) 引导学生因“文”制宜,“理”出方向
预习中读课文固然重要,但不同的文章又应有不同的预习重点。如果教师在设计“助学单”时能针对课文的文体特色、写作特点或是主旨思想以及重点语段等在预习题目上进行有侧重的设置引导,学生的预习会更具实效。如《济南的冬天》这样文笔优美的散文可以针对语言品读设计预习整理题:
有人说:景物本身没有生命,没有感情,可是如果我们能把它当“人”来写,景物便有了意境、感情,有了情韵、内在美……
(1) 请分别找出文中用人物形象来比拟景物的语段并试着归纳。
例:白雪与草色交融的小山——穿“花衣”的清丽少女
(2) 请找出具体运用拟人修辞的句子,并尝试着品析。
通过这样的预习,相信学生定会由表及里,对课文形成一定的感知,进而明确听课目的,使自己在课堂上的听、学更具方向,有张有弛。
(三) 引导学生多元思维,“答”出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在预习中抱有更长久的热情,除了要恰当设置题目外,教师还必须从学生的心理出发设计题目,多换位思考学生更感兴趣的是什么,尽量使题目与时俱进,视角多样,表述生动。如教学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可以这样设计:
(1) 请为紫藤萝写出它独有的“花语”。
(2) 如果你的眼前有一片盛放的紫藤萝瀑布,你最想让谁来看?为什么?
除了问答思考题,填空、整理题之外,问题设计还可以植入辩论、情境模拟、恰当联想、逆向思考等形式,从而点燃学生预习的热情。
有人说:“预习是合理的抢跑。”“助学单”无疑为预习搭建了更高效的支架,不仅促使学生形成预习习惯,也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关注到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体现了“助学为乐”的特点。它用题目的形式引导学生超前思考,启发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尝试性学习,将“预习”进行到底。不过,预习题目的难易程度、题量的多少、形式的创新等都应随时注意。相信学生有了充分的准备去听讲、参与,课堂就会轻松许多;熟悉了学习的内容,明确了要解决的问题,上课就会有方向;认识到了课文的关键、重难点,学起来就更加自信。这样,学生对“预习”就会“欲罢不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