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问题解决理论认为:思维起源于问题,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有效的课堂提问能驱动学生“做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预设有效问题?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回答了这个问题。
【关键词】滑过现象 最近发展区 启发引导性 知识发生过程
新课程要求教师从“教”走向学生的“学”,倡导“对话”式教学,强调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互动过程,课堂答问便成了必然。但是有些问题,不但起不了好的效果,有时还误导学生,甚至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预设有效问题。
一、预设问题要有“障碍”,防止“滑过现象”产生
“滑过现象”源自于英国学者Edard Be Bono关于思维训练中“注意滑过”的一个形象比喻。他说:“当我们驱车从A地到B地欣赏美景时,往往由于车速太快,忽略了途中更美的风景C;由A地到B地的路越顺畅,C地被忽略的可能性就越大。”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如果教师将教学任务设计没有给学生留下跨越“障碍”的空间,学生无需要多少时间即可一蹴而就,就会使许多有价值的内容在不经意间滑过。八年级(下)《三角形中位线》合作学习中有一个问题:将一张三角形纸片剪成一个三角形和梯形,如果要求剪得的三角形和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应当怎样剪?对于这个问题,一位教师预设了三个小问题来引导学生:
⑴怎样将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
⑵还可以拼成怎样的平行四边形?
⑶怎样剪才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呢?
教师预设的前两个问题,的确能很好地为第⑶问做好铺垫,是不错的引导;但是由于教师问题设计过于详尽、顺畅,没有给学生留下“障碍”,学生能轻而易举地回答出第⑴、⑵问,第⑶问学生短暂思考后就能回答出来,这个问题便显得没有挑战性,探究价值就“一滑而过”,这对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没有益处。因此,我们应在知识的关键处、疑难处预设有效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所谓“教不越位,学要到位”就是这个道理。
二、预设问题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研究表明,知识处于“最近发展区”时,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在预设问题时,不考虑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认知发展水平和思维发展水平,预设的问题坡度太大,超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过于复杂,从头到尾受益的学生寥寥无几,提问也只能流于形式、走过场,结果多数情况下教师自问自答。比如:某教师在人教版九年级(上)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第三课时——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中,先要求学生用已经学过的配方法解两个方程:x2+15=10x;3x2-12x=6。在学生解完这两个方程后,教师说:大家能用配方法来解关于x的方程ax2+bx+c=0吗?结果全班基本没有人解出。这个问题大大超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因而没有为解方程ax2+bx+c=0预设引导性的问题,最后教师不得不自己一步一步地讲解。
三、预设问题要避免低级庸俗,应具有启发引导性
在新课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改革的浪潮下,有的教师为了体现启发式原则,不由自主地提一些不疼不痒的问题。例如:一教师在讲“雉兔同笼”问题时,提出“雉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什么”、“雉有几只脚几只头”、“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的意思是什么”这样一些不是问题的问题,还有“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行不行”等问题。这种问题缺少启发性,是对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的漠视。
有经验的老师设问能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理性思维的基本过程,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一教师在讲三角形三边关系时,让学生带好长度分别为3cm、4cm、7cm、10cm的小木条,预设以下个问题让学生分小组后思考讨论:⑴能拼成几个三角形,三角形的边长分别是什么?⑵哪三根不能拼成三角形?这三根的长度都有什么关系?⑶三根木条符合什么要求才能拼成三角形?教师层层设问、逐步推进,充分突出学生“做数学”的同时,启发引导了学生主动发现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而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记忆“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小于第三边”的定理。
其实,初中生好奇心强,喜欢刨根问底。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生的思维活动开始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他们的思维活动越来越具有独创性,并试图解决问题。高明的教师会利用这一心理特征,在预设的问题往往循循善诱、层层设疑、步步为营、节节出新,最后水到渠成,让人恍然大悟,造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的心理状态,使大脑皮层出现“优势兴奋中心”,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新课程改革提出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预设有效的数学问题便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教师教学环节中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互动教学”的必要措施。笔者认为教师预设的问题必须和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思维发展水平相一致;必须要吸引学生,用问题驱动学生在互动中的生成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必须启发引导学生“做数学”,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林荣:《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实践研究》,《内蒙古教育》,2008年第3期
2、宁连华:《数学探究教学中的“滑过现象”及预防策略》,《中学数学教与学》,2007年第2期
【关键词】滑过现象 最近发展区 启发引导性 知识发生过程
新课程要求教师从“教”走向学生的“学”,倡导“对话”式教学,强调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互动过程,课堂答问便成了必然。但是有些问题,不但起不了好的效果,有时还误导学生,甚至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预设有效问题。
一、预设问题要有“障碍”,防止“滑过现象”产生
“滑过现象”源自于英国学者Edard Be Bono关于思维训练中“注意滑过”的一个形象比喻。他说:“当我们驱车从A地到B地欣赏美景时,往往由于车速太快,忽略了途中更美的风景C;由A地到B地的路越顺畅,C地被忽略的可能性就越大。”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如果教师将教学任务设计没有给学生留下跨越“障碍”的空间,学生无需要多少时间即可一蹴而就,就会使许多有价值的内容在不经意间滑过。八年级(下)《三角形中位线》合作学习中有一个问题:将一张三角形纸片剪成一个三角形和梯形,如果要求剪得的三角形和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应当怎样剪?对于这个问题,一位教师预设了三个小问题来引导学生:
⑴怎样将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
⑵还可以拼成怎样的平行四边形?
⑶怎样剪才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呢?
教师预设的前两个问题,的确能很好地为第⑶问做好铺垫,是不错的引导;但是由于教师问题设计过于详尽、顺畅,没有给学生留下“障碍”,学生能轻而易举地回答出第⑴、⑵问,第⑶问学生短暂思考后就能回答出来,这个问题便显得没有挑战性,探究价值就“一滑而过”,这对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没有益处。因此,我们应在知识的关键处、疑难处预设有效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所谓“教不越位,学要到位”就是这个道理。
二、预设问题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研究表明,知识处于“最近发展区”时,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在预设问题时,不考虑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认知发展水平和思维发展水平,预设的问题坡度太大,超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过于复杂,从头到尾受益的学生寥寥无几,提问也只能流于形式、走过场,结果多数情况下教师自问自答。比如:某教师在人教版九年级(上)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第三课时——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中,先要求学生用已经学过的配方法解两个方程:x2+15=10x;3x2-12x=6。在学生解完这两个方程后,教师说:大家能用配方法来解关于x的方程ax2+bx+c=0吗?结果全班基本没有人解出。这个问题大大超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因而没有为解方程ax2+bx+c=0预设引导性的问题,最后教师不得不自己一步一步地讲解。
三、预设问题要避免低级庸俗,应具有启发引导性
在新课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改革的浪潮下,有的教师为了体现启发式原则,不由自主地提一些不疼不痒的问题。例如:一教师在讲“雉兔同笼”问题时,提出“雉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什么”、“雉有几只脚几只头”、“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的意思是什么”这样一些不是问题的问题,还有“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行不行”等问题。这种问题缺少启发性,是对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的漠视。
有经验的老师设问能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理性思维的基本过程,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一教师在讲三角形三边关系时,让学生带好长度分别为3cm、4cm、7cm、10cm的小木条,预设以下个问题让学生分小组后思考讨论:⑴能拼成几个三角形,三角形的边长分别是什么?⑵哪三根不能拼成三角形?这三根的长度都有什么关系?⑶三根木条符合什么要求才能拼成三角形?教师层层设问、逐步推进,充分突出学生“做数学”的同时,启发引导了学生主动发现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而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记忆“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小于第三边”的定理。
其实,初中生好奇心强,喜欢刨根问底。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生的思维活动开始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他们的思维活动越来越具有独创性,并试图解决问题。高明的教师会利用这一心理特征,在预设的问题往往循循善诱、层层设疑、步步为营、节节出新,最后水到渠成,让人恍然大悟,造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的心理状态,使大脑皮层出现“优势兴奋中心”,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新课程改革提出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预设有效的数学问题便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教师教学环节中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互动教学”的必要措施。笔者认为教师预设的问题必须和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思维发展水平相一致;必须要吸引学生,用问题驱动学生在互动中的生成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必须启发引导学生“做数学”,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林荣:《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实践研究》,《内蒙古教育》,2008年第3期
2、宁连华:《数学探究教学中的“滑过现象”及预防策略》,《中学数学教与学》,200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