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说,是直面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事业。在实践教育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孩子个体生命价值的体现,作为独立个体的变化与成长。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客观地看到课程资源的浪费与贫乏并存、课程的繁多与课时矛盾并存等问题。
自浙江省教育厅发出《浙江省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指导意见》之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新塘小学立足校园文化,对生命教育课程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探索。确定生命教育课程的方向后,课题组逐步建立了有完整结构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横向成系列,纵向有梯度。
内容开发:差异化,特色化
六大年级差异化内容开发。课题组在进行内容开发的过程中,针对1-6年级进行了差异化的基础型生命教育课程内容开发,从贴近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认知水平的内容出发,力争涵盖不同阶段“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生命教育要素。
四大主题生活化内容开发。课题组以生活化内容开发为主题,将行为、学习、卫生、礼仪四大主题12项内容的学校文化活动融于社会生活,以生活为课堂,以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为主要方式,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磨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三大板块特色化仪式课程开发。在建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的过程中,抓住“五季”“四礼”“寒暑两个假期”三大板块,将仪式感带入每一个年级,作为生命教育的全新模式,让学生在成长仪式中,感受生命阳光的瞬间。
实施策略:多路径,深卷入
多方联动助力课程研发。多学科教师联动:在生命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发动不同学科的教师,以“系列课程”为主题,共同开发并落实。家校联动:为了更好地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学校邀请家长参与生命教育理论的学习、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的评价等。基地联动:学校与多家第二课堂基地建立共建关系,设立学校学科实践基地,研发生命课程项目、开展活动,让校馆共建推动第二课堂活动的效能深入发挥作用。
校园特色助力项目推进。通过与特级教师工作站、名师工作室等多方合作,学校逐渐形成了以“融合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特色的项目,并在生命教育课程中渗透和体现。通过特色项目的推进,希望以学校的特色活动为基点,生发出一系列互相联系、有所递进的项目型课程体系。
分层实施助力课程落地。横向模块分层:在实施过程中,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分成不同学习模块,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逐步推进。纵向年级分层:2013年起,学校正式推出年级部管理的扁平化模式,凸显了年级部的独立性,也兼顾了各年级的连续性。
优化评价:重激励,助反思
发展性评价。评价关注学生平时的细节表现,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否,以激励为主。创建行为习惯养成的个人档案袋,把一段时间内养成的好习惯储存起来,积小成为大成。
激励性评价。课题组充分完善了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机制,试图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在生命课程中、在生命体验中、在成长道路上,获得激励。
展示性评价。学校通过各种途径,为学生的生命课程作品提供展示的平台。学期中和学期末,会有课程轮流在学校波浪门厅或逐日场等地进行形式多样的课程作品展。
在生命教育课程宽思路、宽视野、宽胸怀的背后,孩子们明白了生命的重要性、成长的珍贵性。我们将继续研究推进生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命教育课程的建設、实施和反思,让每一个新小学子沐浴在阳光下,共同感受生命的快乐与成长。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新塘小学)
责任编辑:欧阳秀娟
自浙江省教育厅发出《浙江省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指导意见》之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新塘小学立足校园文化,对生命教育课程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探索。确定生命教育课程的方向后,课题组逐步建立了有完整结构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横向成系列,纵向有梯度。
内容开发:差异化,特色化
六大年级差异化内容开发。课题组在进行内容开发的过程中,针对1-6年级进行了差异化的基础型生命教育课程内容开发,从贴近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认知水平的内容出发,力争涵盖不同阶段“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生命教育要素。
四大主题生活化内容开发。课题组以生活化内容开发为主题,将行为、学习、卫生、礼仪四大主题12项内容的学校文化活动融于社会生活,以生活为课堂,以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为主要方式,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磨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三大板块特色化仪式课程开发。在建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的过程中,抓住“五季”“四礼”“寒暑两个假期”三大板块,将仪式感带入每一个年级,作为生命教育的全新模式,让学生在成长仪式中,感受生命阳光的瞬间。
实施策略:多路径,深卷入
多方联动助力课程研发。多学科教师联动:在生命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发动不同学科的教师,以“系列课程”为主题,共同开发并落实。家校联动:为了更好地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学校邀请家长参与生命教育理论的学习、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的评价等。基地联动:学校与多家第二课堂基地建立共建关系,设立学校学科实践基地,研发生命课程项目、开展活动,让校馆共建推动第二课堂活动的效能深入发挥作用。
校园特色助力项目推进。通过与特级教师工作站、名师工作室等多方合作,学校逐渐形成了以“融合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特色的项目,并在生命教育课程中渗透和体现。通过特色项目的推进,希望以学校的特色活动为基点,生发出一系列互相联系、有所递进的项目型课程体系。
分层实施助力课程落地。横向模块分层:在实施过程中,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分成不同学习模块,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逐步推进。纵向年级分层:2013年起,学校正式推出年级部管理的扁平化模式,凸显了年级部的独立性,也兼顾了各年级的连续性。
优化评价:重激励,助反思
发展性评价。评价关注学生平时的细节表现,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否,以激励为主。创建行为习惯养成的个人档案袋,把一段时间内养成的好习惯储存起来,积小成为大成。
激励性评价。课题组充分完善了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机制,试图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在生命课程中、在生命体验中、在成长道路上,获得激励。
展示性评价。学校通过各种途径,为学生的生命课程作品提供展示的平台。学期中和学期末,会有课程轮流在学校波浪门厅或逐日场等地进行形式多样的课程作品展。
在生命教育课程宽思路、宽视野、宽胸怀的背后,孩子们明白了生命的重要性、成长的珍贵性。我们将继续研究推进生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命教育课程的建設、实施和反思,让每一个新小学子沐浴在阳光下,共同感受生命的快乐与成长。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新塘小学)
责任编辑:欧阳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