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主要围绕毕业论文的功能和重要性、本科毕业论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以及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有效性策略等内容进行研究。阐述了提高论文质量的有效性策略,包括:强化质量意识;科学计划管理;制定论文质量检查、评阅措施;科学规范答辩程序等。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有效性策略
[作者简介]杨泽林(1970-),女,河北赤城人,河北北方学院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古代汉语教学与研究;耿光华(1953-),女,河北阜平人,河北北方学院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河北张家口075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北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学考试和毕业论文有效性研究——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Z090318)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7-0184-02
毕业论文是大学本科专业学生实现培养目标的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全面衡量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训练、语言写作实践能力、创造思维素质的重要尺度,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深化毕业论文有效性探索,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综合知识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目前由于种种原因,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亟待提高,甚至有学者提出要取消充斥“掺假”成分的毕业论文,这个问题越来越引起广泛的关注,也是当前本科院校值得深思和研究的问题。
一、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论文选题缺乏针对性。有些学生选题大而空,漫无边际。为求有内容可写,贪大求广,如此只能蜻蜓点水,概括肤浅,接触不到问题实质。例如有学生选题《探析宋词的艺术特征》或《浅析章回小说的艺术成就》很难对某一领域进行深入研究论析。有些选题陈旧,老生常谈。所论已是多年前别人论及的旧题,如《论苏轼的豪放词风》《李清照前后期的不同词风》,只能步人后尘,人云亦云,发一通宏论,毫无新意。
2.论文写作缺乏科学性。在撰写过程中,有的论文观念新颖、思想敏锐,但结构紊乱、层次不清、表达不畅,是写作、表达能力欠佳;有的学生很用功,常请教、勤修改,但论文质量仍然提不高,是理论思维能力较差;有的论文选题有意义,材料也很丰富,但缺乏新意、没有深度,是研究、创新能力薄弱;有的论文看起来不错,也有一定的理论水平,但一调查整段都是从网上下载的,是态度浮躁懒惰的表现。
3.论文整体缺乏规范性。首先是格式规范性问题,很多同学引用参考文献不规范,不注出版社、出版时间、不注引文页码等等。有的同学整篇论文,结构不合理,段落不衔接,错别字多,不注重细节,格式出现较大偏差。其次是专业性差,论文中出现专业用语的错误,专业术语表达模糊;再次,论文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英文摘要错误较多,反映了学生英语水平较差,这将直接影响论文的整体水平和质量。
二、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
1.学生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就业压力造成的时间冲突。学生忙于求职、考研、考公务员,学生心理压力较大,情绪比较浮躁,很难将充足的精力投入毕业论文写作。其次是重视不够造成写作态度敷衍。上述的时间矛盾必将会导致精力不能集中,由此衍生无法重视论文写作以致态度敷衍。第三是科研意识淡薄造成缺乏创新思维。长期的应考模式使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精神,不能开阔知识视野,谈不上创新思维,只会大量借鉴他人观点,人云亦云,毫无自己见解。
2.教师方面的原因。首先,指导教师短缺,所带学生过多。高校扩招后,某些专业师生比例失调,教师教学任务加大,对指导论文教师也有相应较高的要求,一个教师需要带的学生太多,精力投入不足,指导上难免顾此失彼,难以保证质量。其次,教师缺乏责任心,要求不严格。在教学任务重,科研压力大的环境中,部分教师既要应对教学任务,又要完成科研指标,还要面对职称评定、兼职班主任工作及家庭事务,以致放松了责任心,对指导工作投入精力不足,与学生见面交流少,造成个别教师指导过程不够细致深入,工作量不足。第三,教学中不重视科研能力的培养。部分老师上课照本宣科,而不注意教学的潜心钻研,更新知识能量,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不注重借鉴各家之所长,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往往使学生陷入被动接受状态,而不会辩证思考、自主探析,缺乏创新思维。
三、提高本科毕业论文的有效性策略
基于上述问题,我们积极思考,挖掘教学潜力,制定有效性策略,开拓管理思路,努力探寻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新途径。
1.强化“质量意识”是提高论文质量的关键。毕业论文既是对学生四年学习成果、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检验,也是对教师四年教学质量所进行的全面、综合的检查。为此,首先,要在院领导、指导教师中树立高度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深刻领悟此项工作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与教学水平的关键,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础。其次,要精心部署,周密计划,拿出切实可行
的方案措施以保证论文的有效质量。于是学院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全体毕业生会议,进行动员部署,下发文学院毕业论文指导意见、教师分工安排、论文规范格式要求等文件,以形成院领导、专业指导教师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并筹建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以加强对教师的考核和监督,同时,召开各学科组会议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毕业论文是对其四年所学及素质、能力的一次综合测评,并对其作毕业论文期间的表现进行考核,以作为其毕业论文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2.科学计划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前提。由于学习、考试、考研、教育实习和就业招聘与写论文工作往往交织在一起,会严重影响论文质量。对此我们采取拉长毕业论文工作链条的方式,科学地处理了毕业生考研、就业与写论文工作交织在一起的矛盾,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提前到第七学期期中开始,先在各学科教师中讨论确定本学科研究内容,征集论文选题,填写《论文选题征集表》下发各班级,然后采取“师生双选”的方式,确定指导教师和完成选题过程。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搜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拟写开题报告,完成提纲拟定。再利用寒假使学生进一步梳理论文思路,和指导教师通过电子邮箱保持联络,撰写初稿,这样既能保证教师指导到位,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完善,为真正写出高水平的论文提供时间保障,以避免出现往年中间实质性工作时间不足的情况。
3.强化管理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手段。加强对毕业论文工作的科学管理,把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制度化、科学化,是全面搞好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我们制定了系统的《文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实施细则》,其中包括:指导原则、毕业论文要求、毕业论文的环节及时间安排、选题原则与要求、对指导教师及学生的要求,评阅细则,答辩细则,成绩评定及论文的评估要求等都作出具体规范措施。另外制定出一套系列表格,如《毕业论文设计规范与格式要求》《指导教师检查及答疑记录表》《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记录》《本科毕业生论文成绩评定细则》《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工作细则》等,每一项工作都有具体的管理要求,以此形成一套严格管理制度,分别对毕业论文工作的组织领导、指导教师的职责、论文撰写要求及书面格式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使毕业论文工作的管理有章可循,毕业论文的撰写和要求有了可操作性,同时十分注重毕业论文过程管理,切实抓好选题、开题、中期检查、评阅答辩及评分等主要环节。实践证明,完善的管理制度在毕业论文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4.制定论文质量检查、评阅措施,严把论文质量关。为了保证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我们以中期检查和抽样评估作为质量监控的手段;中期检查教师须认真填写《检查答疑记录表》,重点检查了毕业论文工作的进度问题,并了解师生互动过程中问题解决的实际情况,确保论文指导工作落实到位。还有《中期检查记录》的实施,对指导教师的指导情况进行了记录。这样会有效遏制个别责任心不强的教师敷衍了事,对学生放任自流的现象。为此,还进行抽查评估,评估的比例为学生人数的15%左右,专家组对所取得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同时也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积极的建议,抽查评估对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有促进和推动作用。
另外,在论文成绩评阅、质量评估过程中,为了成绩的公正客观,保证论文的高质量,我们也制定了一些措施和策略,如对毕业论文的“学科互换评审”和“论文匿名评阅”。这样是为了借助不同学科、教师的智慧和能力,对学生的毕业论文再进行一次集中、深入的评阅和检查,从更开阔的视野提出建议和评判,也是对指导效果的考察。互评方式:即在原指导教师评阅的基础上,论文进行交流评审,互换教师再做出评阅,给出评判分数。这样一方面会使评阅成绩更具科学性与公正性,另一方面对指导教师也起到互相学习、相互督促检查作用。匿名评阅策略:即将学生论文脱离本指导教师进行匿名传阅,达到论文评估具有一种多元性和约束力的评判效果,以便从多个视角对学生所写的毕业论文进行审视和评价,从而克服指导教师个人视角和能力上的局限性,使学生的分析能力、科研能力、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使其所写的毕业论文质量能再上一个档次。
5.科学规范答辩程序,确保毕业论文答辩的质量。毕业论文答辩,是研究生毕业论文工作的最后一个阶段,严格操作答辩规程也关乎论文的质量效果。于是我们将严格管理、规范化要求贯彻于论文答辩的过程,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强化学术氛围。毕业论文答辩是指撰写毕业论文的学生面对面地对答辩委员会成员就论文提出的有关问题进行答辩。有“问”也有“答”,还可以“辩”,这是锻炼学生能力的一次极好机会。在学生多教师少的情况下,是让学生逐一答辩还是抽取学生答辩,曾使我们犹豫,逐一答辩必然耗费精力和时间,最终我们选择了前者。按照规则严格要求每个学生必须答辩,且要有答辩记录。学院成立了答辩委员会,学生终评成绩经答辩委员会确定等级。各学科组成毕业论文答辩小组,学院院长或主管院长任答辩委员会的主任,各答辩小组的组长基本上都为答辩委员会的成员。这一系列严格要求强化了师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如果论文工作不扎实、不充分,答辩就有可能通不过,从而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正常毕业,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就不言而喻了。经过答辩,学生论文质量公开化了,直接影响到了指导教师的声誉。教师无形中也加强了对自己指导学生的要求。
论文成绩评定统一标准,力争公平公正。答辩前,指导教师对所指导的毕业论文写出评语并预评成绩。进入答辩程序的毕业论文,由各专业答辩小组以公开方式进行答辩。综合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小组三方评审及成绩,按3︰2︰5的比例确定为最后的论文成绩。以上过程充分保证了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过程符合公平公正、严格要求、提高质量的原则,从而使论文成绩得到了根本保证。
实践证明,由于加强了毕业论文的系统性、科学性管理,毕业论文质量有了明显改观。首先,提高了师生的自觉性,提升了毕业论文撰写和答辩的质量,达到了预期目的。其次,毕业论文的设计撰写过程,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了综合运用,在创新意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查阅文献资料、翻译资料等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同时也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无形中形成了竞争的势态,从而保证了毕业论文的质量。最后,强化了教师们对此教学环节的重视程度,增强了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工作热情,教学相长,探索出一套毕业论文工作的新途径。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有效性策略
[作者简介]杨泽林(1970-),女,河北赤城人,河北北方学院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古代汉语教学与研究;耿光华(1953-),女,河北阜平人,河北北方学院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河北张家口075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北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学考试和毕业论文有效性研究——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Z090318)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7-0184-02
毕业论文是大学本科专业学生实现培养目标的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全面衡量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训练、语言写作实践能力、创造思维素质的重要尺度,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深化毕业论文有效性探索,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综合知识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目前由于种种原因,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亟待提高,甚至有学者提出要取消充斥“掺假”成分的毕业论文,这个问题越来越引起广泛的关注,也是当前本科院校值得深思和研究的问题。
一、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论文选题缺乏针对性。有些学生选题大而空,漫无边际。为求有内容可写,贪大求广,如此只能蜻蜓点水,概括肤浅,接触不到问题实质。例如有学生选题《探析宋词的艺术特征》或《浅析章回小说的艺术成就》很难对某一领域进行深入研究论析。有些选题陈旧,老生常谈。所论已是多年前别人论及的旧题,如《论苏轼的豪放词风》《李清照前后期的不同词风》,只能步人后尘,人云亦云,发一通宏论,毫无新意。
2.论文写作缺乏科学性。在撰写过程中,有的论文观念新颖、思想敏锐,但结构紊乱、层次不清、表达不畅,是写作、表达能力欠佳;有的学生很用功,常请教、勤修改,但论文质量仍然提不高,是理论思维能力较差;有的论文选题有意义,材料也很丰富,但缺乏新意、没有深度,是研究、创新能力薄弱;有的论文看起来不错,也有一定的理论水平,但一调查整段都是从网上下载的,是态度浮躁懒惰的表现。
3.论文整体缺乏规范性。首先是格式规范性问题,很多同学引用参考文献不规范,不注出版社、出版时间、不注引文页码等等。有的同学整篇论文,结构不合理,段落不衔接,错别字多,不注重细节,格式出现较大偏差。其次是专业性差,论文中出现专业用语的错误,专业术语表达模糊;再次,论文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英文摘要错误较多,反映了学生英语水平较差,这将直接影响论文的整体水平和质量。
二、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
1.学生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就业压力造成的时间冲突。学生忙于求职、考研、考公务员,学生心理压力较大,情绪比较浮躁,很难将充足的精力投入毕业论文写作。其次是重视不够造成写作态度敷衍。上述的时间矛盾必将会导致精力不能集中,由此衍生无法重视论文写作以致态度敷衍。第三是科研意识淡薄造成缺乏创新思维。长期的应考模式使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精神,不能开阔知识视野,谈不上创新思维,只会大量借鉴他人观点,人云亦云,毫无自己见解。
2.教师方面的原因。首先,指导教师短缺,所带学生过多。高校扩招后,某些专业师生比例失调,教师教学任务加大,对指导论文教师也有相应较高的要求,一个教师需要带的学生太多,精力投入不足,指导上难免顾此失彼,难以保证质量。其次,教师缺乏责任心,要求不严格。在教学任务重,科研压力大的环境中,部分教师既要应对教学任务,又要完成科研指标,还要面对职称评定、兼职班主任工作及家庭事务,以致放松了责任心,对指导工作投入精力不足,与学生见面交流少,造成个别教师指导过程不够细致深入,工作量不足。第三,教学中不重视科研能力的培养。部分老师上课照本宣科,而不注意教学的潜心钻研,更新知识能量,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不注重借鉴各家之所长,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往往使学生陷入被动接受状态,而不会辩证思考、自主探析,缺乏创新思维。
三、提高本科毕业论文的有效性策略
基于上述问题,我们积极思考,挖掘教学潜力,制定有效性策略,开拓管理思路,努力探寻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新途径。
1.强化“质量意识”是提高论文质量的关键。毕业论文既是对学生四年学习成果、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检验,也是对教师四年教学质量所进行的全面、综合的检查。为此,首先,要在院领导、指导教师中树立高度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深刻领悟此项工作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与教学水平的关键,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础。其次,要精心部署,周密计划,拿出切实可行
的方案措施以保证论文的有效质量。于是学院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全体毕业生会议,进行动员部署,下发文学院毕业论文指导意见、教师分工安排、论文规范格式要求等文件,以形成院领导、专业指导教师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并筹建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以加强对教师的考核和监督,同时,召开各学科组会议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毕业论文是对其四年所学及素质、能力的一次综合测评,并对其作毕业论文期间的表现进行考核,以作为其毕业论文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2.科学计划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前提。由于学习、考试、考研、教育实习和就业招聘与写论文工作往往交织在一起,会严重影响论文质量。对此我们采取拉长毕业论文工作链条的方式,科学地处理了毕业生考研、就业与写论文工作交织在一起的矛盾,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提前到第七学期期中开始,先在各学科教师中讨论确定本学科研究内容,征集论文选题,填写《论文选题征集表》下发各班级,然后采取“师生双选”的方式,确定指导教师和完成选题过程。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搜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拟写开题报告,完成提纲拟定。再利用寒假使学生进一步梳理论文思路,和指导教师通过电子邮箱保持联络,撰写初稿,这样既能保证教师指导到位,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完善,为真正写出高水平的论文提供时间保障,以避免出现往年中间实质性工作时间不足的情况。
3.强化管理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手段。加强对毕业论文工作的科学管理,把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制度化、科学化,是全面搞好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我们制定了系统的《文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实施细则》,其中包括:指导原则、毕业论文要求、毕业论文的环节及时间安排、选题原则与要求、对指导教师及学生的要求,评阅细则,答辩细则,成绩评定及论文的评估要求等都作出具体规范措施。另外制定出一套系列表格,如《毕业论文设计规范与格式要求》《指导教师检查及答疑记录表》《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记录》《本科毕业生论文成绩评定细则》《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工作细则》等,每一项工作都有具体的管理要求,以此形成一套严格管理制度,分别对毕业论文工作的组织领导、指导教师的职责、论文撰写要求及书面格式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使毕业论文工作的管理有章可循,毕业论文的撰写和要求有了可操作性,同时十分注重毕业论文过程管理,切实抓好选题、开题、中期检查、评阅答辩及评分等主要环节。实践证明,完善的管理制度在毕业论文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4.制定论文质量检查、评阅措施,严把论文质量关。为了保证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我们以中期检查和抽样评估作为质量监控的手段;中期检查教师须认真填写《检查答疑记录表》,重点检查了毕业论文工作的进度问题,并了解师生互动过程中问题解决的实际情况,确保论文指导工作落实到位。还有《中期检查记录》的实施,对指导教师的指导情况进行了记录。这样会有效遏制个别责任心不强的教师敷衍了事,对学生放任自流的现象。为此,还进行抽查评估,评估的比例为学生人数的15%左右,专家组对所取得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同时也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积极的建议,抽查评估对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有促进和推动作用。
另外,在论文成绩评阅、质量评估过程中,为了成绩的公正客观,保证论文的高质量,我们也制定了一些措施和策略,如对毕业论文的“学科互换评审”和“论文匿名评阅”。这样是为了借助不同学科、教师的智慧和能力,对学生的毕业论文再进行一次集中、深入的评阅和检查,从更开阔的视野提出建议和评判,也是对指导效果的考察。互评方式:即在原指导教师评阅的基础上,论文进行交流评审,互换教师再做出评阅,给出评判分数。这样一方面会使评阅成绩更具科学性与公正性,另一方面对指导教师也起到互相学习、相互督促检查作用。匿名评阅策略:即将学生论文脱离本指导教师进行匿名传阅,达到论文评估具有一种多元性和约束力的评判效果,以便从多个视角对学生所写的毕业论文进行审视和评价,从而克服指导教师个人视角和能力上的局限性,使学生的分析能力、科研能力、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使其所写的毕业论文质量能再上一个档次。
5.科学规范答辩程序,确保毕业论文答辩的质量。毕业论文答辩,是研究生毕业论文工作的最后一个阶段,严格操作答辩规程也关乎论文的质量效果。于是我们将严格管理、规范化要求贯彻于论文答辩的过程,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强化学术氛围。毕业论文答辩是指撰写毕业论文的学生面对面地对答辩委员会成员就论文提出的有关问题进行答辩。有“问”也有“答”,还可以“辩”,这是锻炼学生能力的一次极好机会。在学生多教师少的情况下,是让学生逐一答辩还是抽取学生答辩,曾使我们犹豫,逐一答辩必然耗费精力和时间,最终我们选择了前者。按照规则严格要求每个学生必须答辩,且要有答辩记录。学院成立了答辩委员会,学生终评成绩经答辩委员会确定等级。各学科组成毕业论文答辩小组,学院院长或主管院长任答辩委员会的主任,各答辩小组的组长基本上都为答辩委员会的成员。这一系列严格要求强化了师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如果论文工作不扎实、不充分,答辩就有可能通不过,从而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正常毕业,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就不言而喻了。经过答辩,学生论文质量公开化了,直接影响到了指导教师的声誉。教师无形中也加强了对自己指导学生的要求。
论文成绩评定统一标准,力争公平公正。答辩前,指导教师对所指导的毕业论文写出评语并预评成绩。进入答辩程序的毕业论文,由各专业答辩小组以公开方式进行答辩。综合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小组三方评审及成绩,按3︰2︰5的比例确定为最后的论文成绩。以上过程充分保证了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过程符合公平公正、严格要求、提高质量的原则,从而使论文成绩得到了根本保证。
实践证明,由于加强了毕业论文的系统性、科学性管理,毕业论文质量有了明显改观。首先,提高了师生的自觉性,提升了毕业论文撰写和答辩的质量,达到了预期目的。其次,毕业论文的设计撰写过程,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了综合运用,在创新意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查阅文献资料、翻译资料等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同时也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无形中形成了竞争的势态,从而保证了毕业论文的质量。最后,强化了教师们对此教学环节的重视程度,增强了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工作热情,教学相长,探索出一套毕业论文工作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