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中学历史教学只注重知识的教而忽视学生的育。为了应对考试,获得好的分数,学生辛苦,为考而学,教师艰难,为考而教。因而培养出的学生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那样的人格缺陷,而人格缺陷直接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抑制了内在潜能的发挥,也影响了历史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正视人格教育的各种因素,充分发挥历史课是人格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一、挖掘教材资源,加强对学生的人格熏陶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对历史人物的挖掘,更好地为学生发展和完善自己的人格提供借鉴。如从领悟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意境,联想到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铿锵之言,唤醒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情感。在讲述华佗、张仲景治病救人、扶危济世的故事里,感悟古人关心民间疾苦的高尚品格和社会责任。从缇萦上书救父的故事中,意识到从小要责任上肩。在感知了历史人物人格魅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引领学生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使其接受心灵的洗礼,感悟人格的震撼,潜移默化的施加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目的,推动学生塑造和完善人格。
二、改革教学方法,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1. 神入历史情景,激活人格教育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学生精神品格得以良好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学生情感的调动。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必须全身心地“神入”历史,用自己的真挚情感去感染学生,以情动情,饱含感情,准确、形象地再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在强烈的历史氛围中,震撼学生的心灵,启动并深入到学生的精神层面,努力营造一个“情感的课堂”,使之受到情感的熏陶,产生内心的体验,从而产生移情作用。结合《抗日救亡运动》一课的学习,设计“假设你是当时的青年学生,在民族危亡的生死关头,你会安心坐在教室读书吗?”为题展开讨论。同学们群情激奋,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有的选择拿起武器,走上前线,直接打击日本侵略者;有的依靠学生自身的特点,选择用所学的知识采用游行示威、请愿、讲演等方式,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担当起唤醒民众的重任;还有的选择组织“铁血队”,惩治汉奸卖国贼等。在讨论中,使学生体验到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意识到要树立远大的目标和不懈的追求,学会对祖国负责、对家庭负责、更对自己负责,可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学生的责任感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人格渐趋完善。
2. 创设主体活动,践行人格体验
健全人格的塑造是一种内化的精神活动过程,要真切把握人文道理,就不能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逻辑理解,而要创设特殊的心灵体验的情境,需要学生亲身经历和自我感受。人格教育的实验场是我们的历史课堂、社会生活及现实人生。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历史,在体验感悟历史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把一个陌生的(或不太熟悉的)、外在的、与己无关的遥远的历史对象变为熟悉的、可以与之交谈的存在,才能在头脑中形成历史图景,并进一步叩问历史,引起心灵的共鸣。在对历史的感受、叩问与探究中,自然而然地产生情感的体验、升华,并逐步树立起终身受用的历史素养,让历史教育在体验中完成提升学生精神境界、塑造健全人格的任务。
3. 贯彻评价新理念,激励人格发展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对学生的评价强调以主干知识测试、技能展示和情感价值观变化为内容的多元评定。其中,伴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与价值观尤其受到关注。所以,教师要重新定位评价的重心,可以大胆地说,形成性评价、发展性评价比终结性评价更为重要。教师既要关心成绩,更要考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积极主动性、团结协作能力、耐挫力及气质性格的发展变化。除考试法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行为观察、学习心理测验、学习日记、成长记录,以及家长、同学、个人评价等灵活多样、多角度全方位、开放动态的测评方式,客观、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自然、生命、祖国和人类的责任感,养成积极向上和不断进取的人生态度,建立和谐友爱的人际氛围,使其人格不断发展。
三、提高教师素质,展示人格魅力,塑造高尚人格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长期与学生接触,其人格对学生是无字之书,无言之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强烈的敬业精神、高尚的师德、民主平等的作风、健康的心理、坚强的意志力等等。在人格品位上,教师与学生应有更多的沟通、理解,相互感动,取长补短。只有当教师被学生悦纳接受,然后才可能提高他们的潜在素质。正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同时加强课堂教学语言、姿态和表情的修养,努力达到“意美以感心”“言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的要求,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知、情、理、美”多位一体、水乳交融的教学境界。同时,教师要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用情感雨露滋润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性情,完善他们的道德行为,培养他们的健全人格。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探索,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开展多种教育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施以人格影响,使学生感受人类文化中的精神力量,帮助学生构建优良人格,不断塑造具有个性的、崇高的、独特的精神家园。
(通渭县通和初级中学)
一、挖掘教材资源,加强对学生的人格熏陶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对历史人物的挖掘,更好地为学生发展和完善自己的人格提供借鉴。如从领悟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意境,联想到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铿锵之言,唤醒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情感。在讲述华佗、张仲景治病救人、扶危济世的故事里,感悟古人关心民间疾苦的高尚品格和社会责任。从缇萦上书救父的故事中,意识到从小要责任上肩。在感知了历史人物人格魅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引领学生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使其接受心灵的洗礼,感悟人格的震撼,潜移默化的施加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目的,推动学生塑造和完善人格。
二、改革教学方法,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1. 神入历史情景,激活人格教育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学生精神品格得以良好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学生情感的调动。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必须全身心地“神入”历史,用自己的真挚情感去感染学生,以情动情,饱含感情,准确、形象地再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在强烈的历史氛围中,震撼学生的心灵,启动并深入到学生的精神层面,努力营造一个“情感的课堂”,使之受到情感的熏陶,产生内心的体验,从而产生移情作用。结合《抗日救亡运动》一课的学习,设计“假设你是当时的青年学生,在民族危亡的生死关头,你会安心坐在教室读书吗?”为题展开讨论。同学们群情激奋,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有的选择拿起武器,走上前线,直接打击日本侵略者;有的依靠学生自身的特点,选择用所学的知识采用游行示威、请愿、讲演等方式,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担当起唤醒民众的重任;还有的选择组织“铁血队”,惩治汉奸卖国贼等。在讨论中,使学生体验到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意识到要树立远大的目标和不懈的追求,学会对祖国负责、对家庭负责、更对自己负责,可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学生的责任感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人格渐趋完善。
2. 创设主体活动,践行人格体验
健全人格的塑造是一种内化的精神活动过程,要真切把握人文道理,就不能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逻辑理解,而要创设特殊的心灵体验的情境,需要学生亲身经历和自我感受。人格教育的实验场是我们的历史课堂、社会生活及现实人生。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历史,在体验感悟历史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把一个陌生的(或不太熟悉的)、外在的、与己无关的遥远的历史对象变为熟悉的、可以与之交谈的存在,才能在头脑中形成历史图景,并进一步叩问历史,引起心灵的共鸣。在对历史的感受、叩问与探究中,自然而然地产生情感的体验、升华,并逐步树立起终身受用的历史素养,让历史教育在体验中完成提升学生精神境界、塑造健全人格的任务。
3. 贯彻评价新理念,激励人格发展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对学生的评价强调以主干知识测试、技能展示和情感价值观变化为内容的多元评定。其中,伴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与价值观尤其受到关注。所以,教师要重新定位评价的重心,可以大胆地说,形成性评价、发展性评价比终结性评价更为重要。教师既要关心成绩,更要考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积极主动性、团结协作能力、耐挫力及气质性格的发展变化。除考试法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行为观察、学习心理测验、学习日记、成长记录,以及家长、同学、个人评价等灵活多样、多角度全方位、开放动态的测评方式,客观、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自然、生命、祖国和人类的责任感,养成积极向上和不断进取的人生态度,建立和谐友爱的人际氛围,使其人格不断发展。
三、提高教师素质,展示人格魅力,塑造高尚人格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长期与学生接触,其人格对学生是无字之书,无言之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强烈的敬业精神、高尚的师德、民主平等的作风、健康的心理、坚强的意志力等等。在人格品位上,教师与学生应有更多的沟通、理解,相互感动,取长补短。只有当教师被学生悦纳接受,然后才可能提高他们的潜在素质。正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同时加强课堂教学语言、姿态和表情的修养,努力达到“意美以感心”“言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的要求,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知、情、理、美”多位一体、水乳交融的教学境界。同时,教师要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用情感雨露滋润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性情,完善他们的道德行为,培养他们的健全人格。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探索,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开展多种教育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施以人格影响,使学生感受人类文化中的精神力量,帮助学生构建优良人格,不断塑造具有个性的、崇高的、独特的精神家园。
(通渭县通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