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书法的艺术价值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从点画线条到字的结构再到整体布局,都显示出极高的艺术性,与中国人的宇宙观和世界观息息相通。楷书作为五种书体中的一种,它的各种流派自身所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其表现形式的规律也是传承有序,不断发展的。
关键词:平正 点画 位置
中图分类号:J209 文献标识码:A
孙过庭《书谱》说:“初学分布,但求平正;即知平正,务追险绝;即能险绝,复归平正。”起初的“平正”是书法艺术的基本要求,而寓险绝于“平正”则是书法艺术的至高境界。怎样才是“平正”呢?书圣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中说:“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正,前后平齐,便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在这里王羲之所说的一味平齐如算子,并不是书法真正意义上的“平正”,而是简单的、机械的将点画布局的平均,类似几何图形没有艺术性的单一摆放,是没有生命力的。
书法中真正意义上的“平正”是寓险绝于平正,不仅要求字形上平稳规整,还要在字势上生动活泼,有丰富的艺术生命力。如同标本与活体一样,前者只是一个躯壳,而后者则蕴含着无限的生命力。真正意义上的“平正”是舞蹈演员在舞台上的优美舞姿,而非演员自身体态的自然外露。如何把握处理楷书中的“平正”关系,现以唐楷单字为例从四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考察其中的奥妙。
一 字心定位准确
从字的外形上看,书法家对其追求是丰富多样的,王羲之的楷书略方,欧阳询的楷书呈纵势高方,结构内的楷书内松外紧,呈外拓之势;从点画上看,点画长短、曲直、俯仰、开合极尽变化;从结体上看,历代书家也极力求变创新,有的清秀隽永,有的雄壮浑厚,有的奇险峻拔。
尽管千变万化,但其点画结构无不都是外散其形,内聚其力。构成一个字的点画和部件虽有种种不同,但在字内都有一个共同的力聚点,如同细胞之细胞核,车轮之轴心一样,是整个字点画结构的核心,是字精神的凝聚点,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字心”。“字心”并非字之中心,而是点画结构之重心,即有形的点画线条和无形的笔势(势:是一切事物力量表现出来的趋向)所产生的力在字内的凝聚点,它使整个字的重心能够承受合理的不断运动变化中点线所产生的力,保持字形字势的和谐平正,这是带有物理性质的视觉感受现象,是符合人的视觉情感需求的。
人们在观赏一个字或一幅画时,习惯上注意力首先集中于画面中心左上方的位置上,同时一般由上而下,从左至右的顺序去审视。这与人们的视觉习惯和传统意识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画讲求要有“画眼”,“画眼”是最引人注目的位置,是画面“势”的集聚处。一般平正的构图,画眼都处在画面中心偏左上方的小范围内,这也是人们左轻右重、上轻下重的视觉习惯和左卑右贵、左邪右正的传统观念所致。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的视觉平衡而赏心悦目。
楷书单字本身是一个方的构图,同样也要有一个点画线条及各种“势”的集聚点,这一点即是“字心”,也就是字的重心所在。这个点一般也处于楷书中心左上方的小范围内。抓住这一点,把重心安排恰如其分,不仅字的体势舒展而且便于布置字面的黑白关系,从而可以避免上下平齐如算子的呆板。例如“唐”字是上半部分中心略上移口字略长些,从感观上符合人们的视觉规律。准确把握字心位置是楷书“平正”的关键。
二 主笔处理得当
在楷書结构中起着上下支撑或左右平衡作用的主要点画称之为主笔。主笔在具体字中可能是一个点画,也可能是两个点画。如“干”字中竖一画为主笔,“音”字中横为主笔,“左”字撇为主笔,“秦”字则撇捺两画同为主笔。字形是否能保持均衡,稳住重心,使字体平正,主笔的定位和处理至关重要。常说要突出主笔,表明了主笔的重要性。主笔处理不当,字就立不住,会造成整个字视觉上的倾斜,也就没有平正可言了。主笔位置的确定,以及主笔的肥瘦、长短、曲直、虚实等安排处理直接关系到字是否平正。
如“音”字之中横,太短或太长、偏左或偏右、过于平直或过于倾斜都不能起到盖下托上的作用,而造成重心不稳、字势不正,导致整体布局失败。“干”字中竖过短或过长直接影响字的纵横关系,中竖稍偏左或偏右一点,就改变了字的重心;中竖即使长短合度,位置恰当,如果自身软弱无力,也不能有力地支撑全字,仍会失却重心。主笔位置的确定以及艺术性的处理是楷书“平正”的重要方面。
三 上下左右呼应
点画是构成单字的原始部件,凡进入结体的点画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不仅在各自的形态上受到整体结构的制约,当长则不能短,当伸则不能缩,当小则不能大,当正则不能斜,当向则不能背等等,反之亦然,而且还必须具有或明或暗的呼应关系才能组成一个筋脉相联的整体。如点横上下之俯仰,撇捺左右之开合,部首先后之争让,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呼应关系。
如“心”字由各自独立的四个斜画组成,虽点画独立,个个倾斜,但也能形成准确的字心,稳定的形势,给人感觉非常“平正”。这里的“平正”完合由点画的呼应关系构成。“心”字第一画“左点”形体左下,而笔势右上,趋向字心位置造成与右边部分呼应之态;第二画“横戈”形体主要部分右下,而钩有力的向左上出锋,笔势明显趋向中心位置与“上点”呼应;第三画“上点”居于字心位置上方,微微倾斜与第四画呼应;最后一画成“斜点”,形体在右而笔势向左,仍趋向字心并与“上点”呼应。这样将四个独立的点画通过呼应的关系紧密的连在一起,共同形成一个重心稳定,富有变化,生动活泼“平正”的有机整体。
“教”字由孝和反文两部分组成,从单个点画看,它们各具姿态,但彼此之间暗含着呼应的笔势。从“教”的左右两部分看,它们为字的整体平正灵动的需要而改变了各自作为独立字的原有形象。“孝”拉长身段以让出右边,为反文留出位置;其最后一笔为与右边反文中捺相呼应而改横为挑;反文起首两笔为避开“孝”的长横而收缩且右移;第三笔为趋就“孝”和补空而左移;最后一笔尖头重捺势向字心。这样使“教”字成为一个高低有序,争让合理,顾盼有情,重心稳定,生动“平正”的艺术整体。
从以上两字可以看出,点画的呼应不仅是明示点画形体的关照,更重要的是暗显笔势的呼应。点画之间的呼应关系是楷书“平正”的重要因素,同时具有丰富多样、复杂多变性,它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应根据字的不同结构用科学合理的、艺术性较强的方式处理。
四 点画结体匀称
点画结体匀称是楷书“平正”的基本要求。点画结体匀称并非上下相等、左右对称,而是在视觉感受上和谐自然匀称。好像一个人,头正、身直、肩平、四肢舒展有力,看上去才匀称自然。楷书也是这样。从楷书形体上看,点画有多有少,构成形式亦变化万千,但点画分布以及上下左右各部件比例关系在视觉上求得相对的均衡这一点是不变的。
纵观晋唐楷书、现在的印刷字体和众多的图案字在点画分布上一般的规律就是:上下结构的字要上紧下松,如“器”字的上半部分的双口要小而紧凑,中间犬字整体上移,下方双口适当放松处理;左右结构的字要左紧右松,如“林”字的左木中竖略短于右竖,左横低于右横但向上倾斜动势,其结构呈左紧右松;内外结构的字要内紧外松,如繁体“风”字,其内部结构紧凑而密集,外部的横折弯钩则处理呈向右上和右下的笔势。
只有这样,视觉上才舒展自然,端庄匀称。这里的“紧”与“松”是相对而言,“紧”即点画的相对密集,“松”即点画的相对疏阔。点画结体匀称的另一个方面是黑白关系的设计与处理。有点画处为黑,无点画处是白。在点画和笔势分割空间而形成的黑白关系中,笔势分割空间的因素往往被忽视,但它却是点画结体匀称的重要因素。
如“宗”字宝盖头最后一笔出锋的角度对点画结体是否匀称颇为明显,其大小体积不变,只要角度稍有变化就会出现轻重不同的感觉。角度大,宝盖头显重;角度小,宝盖头显轻。这是无形的笔势分割空间所造成的视觉效果。如“风”字,右上角无点画,实为空白,单纯点画所构成的外形是不匀称的,只所以感觉“平正”,是因为横折弯钩的横折和钩的笔势填补了右上角的空白。“夕”字斜点强有力的笔势充实了右下角,使偏斜形的“夕”字感觉非常“平正”,这就是所谓的“意到笔不到”,也就是书法中常说的“计白当黑”。
楷体字的字心定位、主笔处理、上下左右呼应、笔画结体匀称四方面是相辅相成、密切相关的,只有在四者相互作用下共同形成楷书之“平正”的视觉感受。必须抓住并处理好上述四要素,才能要达到孙过庭所说“复归”后的“平正”境界。
注:文中字范选自唐·柳公权《神策军碑·玄秘塔碑》。
参考文献:
[1] 《书学论集》,上海书画出版社,1985年。
[2] 《书法美学史》,湖南美术出版社,1990年。
[3] 邱振中:《章法似构成》,《中国书法》,1986年第1期。
[4] 白蕉:《书法结构问题》,《书谱》,总第36期。
作者简介:李洁,女,1971—,山东省济南市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美术研究,工作单位:临沂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关键词:平正 点画 位置
中图分类号:J209 文献标识码:A
孙过庭《书谱》说:“初学分布,但求平正;即知平正,务追险绝;即能险绝,复归平正。”起初的“平正”是书法艺术的基本要求,而寓险绝于“平正”则是书法艺术的至高境界。怎样才是“平正”呢?书圣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中说:“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正,前后平齐,便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在这里王羲之所说的一味平齐如算子,并不是书法真正意义上的“平正”,而是简单的、机械的将点画布局的平均,类似几何图形没有艺术性的单一摆放,是没有生命力的。
书法中真正意义上的“平正”是寓险绝于平正,不仅要求字形上平稳规整,还要在字势上生动活泼,有丰富的艺术生命力。如同标本与活体一样,前者只是一个躯壳,而后者则蕴含着无限的生命力。真正意义上的“平正”是舞蹈演员在舞台上的优美舞姿,而非演员自身体态的自然外露。如何把握处理楷书中的“平正”关系,现以唐楷单字为例从四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考察其中的奥妙。
一 字心定位准确
从字的外形上看,书法家对其追求是丰富多样的,王羲之的楷书略方,欧阳询的楷书呈纵势高方,结构内的楷书内松外紧,呈外拓之势;从点画上看,点画长短、曲直、俯仰、开合极尽变化;从结体上看,历代书家也极力求变创新,有的清秀隽永,有的雄壮浑厚,有的奇险峻拔。
尽管千变万化,但其点画结构无不都是外散其形,内聚其力。构成一个字的点画和部件虽有种种不同,但在字内都有一个共同的力聚点,如同细胞之细胞核,车轮之轴心一样,是整个字点画结构的核心,是字精神的凝聚点,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字心”。“字心”并非字之中心,而是点画结构之重心,即有形的点画线条和无形的笔势(势:是一切事物力量表现出来的趋向)所产生的力在字内的凝聚点,它使整个字的重心能够承受合理的不断运动变化中点线所产生的力,保持字形字势的和谐平正,这是带有物理性质的视觉感受现象,是符合人的视觉情感需求的。
人们在观赏一个字或一幅画时,习惯上注意力首先集中于画面中心左上方的位置上,同时一般由上而下,从左至右的顺序去审视。这与人们的视觉习惯和传统意识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画讲求要有“画眼”,“画眼”是最引人注目的位置,是画面“势”的集聚处。一般平正的构图,画眼都处在画面中心偏左上方的小范围内,这也是人们左轻右重、上轻下重的视觉习惯和左卑右贵、左邪右正的传统观念所致。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的视觉平衡而赏心悦目。
楷书单字本身是一个方的构图,同样也要有一个点画线条及各种“势”的集聚点,这一点即是“字心”,也就是字的重心所在。这个点一般也处于楷书中心左上方的小范围内。抓住这一点,把重心安排恰如其分,不仅字的体势舒展而且便于布置字面的黑白关系,从而可以避免上下平齐如算子的呆板。例如“唐”字是上半部分中心略上移口字略长些,从感观上符合人们的视觉规律。准确把握字心位置是楷书“平正”的关键。
二 主笔处理得当
在楷書结构中起着上下支撑或左右平衡作用的主要点画称之为主笔。主笔在具体字中可能是一个点画,也可能是两个点画。如“干”字中竖一画为主笔,“音”字中横为主笔,“左”字撇为主笔,“秦”字则撇捺两画同为主笔。字形是否能保持均衡,稳住重心,使字体平正,主笔的定位和处理至关重要。常说要突出主笔,表明了主笔的重要性。主笔处理不当,字就立不住,会造成整个字视觉上的倾斜,也就没有平正可言了。主笔位置的确定,以及主笔的肥瘦、长短、曲直、虚实等安排处理直接关系到字是否平正。
如“音”字之中横,太短或太长、偏左或偏右、过于平直或过于倾斜都不能起到盖下托上的作用,而造成重心不稳、字势不正,导致整体布局失败。“干”字中竖过短或过长直接影响字的纵横关系,中竖稍偏左或偏右一点,就改变了字的重心;中竖即使长短合度,位置恰当,如果自身软弱无力,也不能有力地支撑全字,仍会失却重心。主笔位置的确定以及艺术性的处理是楷书“平正”的重要方面。
三 上下左右呼应
点画是构成单字的原始部件,凡进入结体的点画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不仅在各自的形态上受到整体结构的制约,当长则不能短,当伸则不能缩,当小则不能大,当正则不能斜,当向则不能背等等,反之亦然,而且还必须具有或明或暗的呼应关系才能组成一个筋脉相联的整体。如点横上下之俯仰,撇捺左右之开合,部首先后之争让,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呼应关系。
如“心”字由各自独立的四个斜画组成,虽点画独立,个个倾斜,但也能形成准确的字心,稳定的形势,给人感觉非常“平正”。这里的“平正”完合由点画的呼应关系构成。“心”字第一画“左点”形体左下,而笔势右上,趋向字心位置造成与右边部分呼应之态;第二画“横戈”形体主要部分右下,而钩有力的向左上出锋,笔势明显趋向中心位置与“上点”呼应;第三画“上点”居于字心位置上方,微微倾斜与第四画呼应;最后一画成“斜点”,形体在右而笔势向左,仍趋向字心并与“上点”呼应。这样将四个独立的点画通过呼应的关系紧密的连在一起,共同形成一个重心稳定,富有变化,生动活泼“平正”的有机整体。
“教”字由孝和反文两部分组成,从单个点画看,它们各具姿态,但彼此之间暗含着呼应的笔势。从“教”的左右两部分看,它们为字的整体平正灵动的需要而改变了各自作为独立字的原有形象。“孝”拉长身段以让出右边,为反文留出位置;其最后一笔为与右边反文中捺相呼应而改横为挑;反文起首两笔为避开“孝”的长横而收缩且右移;第三笔为趋就“孝”和补空而左移;最后一笔尖头重捺势向字心。这样使“教”字成为一个高低有序,争让合理,顾盼有情,重心稳定,生动“平正”的艺术整体。
从以上两字可以看出,点画的呼应不仅是明示点画形体的关照,更重要的是暗显笔势的呼应。点画之间的呼应关系是楷书“平正”的重要因素,同时具有丰富多样、复杂多变性,它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应根据字的不同结构用科学合理的、艺术性较强的方式处理。
四 点画结体匀称
点画结体匀称是楷书“平正”的基本要求。点画结体匀称并非上下相等、左右对称,而是在视觉感受上和谐自然匀称。好像一个人,头正、身直、肩平、四肢舒展有力,看上去才匀称自然。楷书也是这样。从楷书形体上看,点画有多有少,构成形式亦变化万千,但点画分布以及上下左右各部件比例关系在视觉上求得相对的均衡这一点是不变的。
纵观晋唐楷书、现在的印刷字体和众多的图案字在点画分布上一般的规律就是:上下结构的字要上紧下松,如“器”字的上半部分的双口要小而紧凑,中间犬字整体上移,下方双口适当放松处理;左右结构的字要左紧右松,如“林”字的左木中竖略短于右竖,左横低于右横但向上倾斜动势,其结构呈左紧右松;内外结构的字要内紧外松,如繁体“风”字,其内部结构紧凑而密集,外部的横折弯钩则处理呈向右上和右下的笔势。
只有这样,视觉上才舒展自然,端庄匀称。这里的“紧”与“松”是相对而言,“紧”即点画的相对密集,“松”即点画的相对疏阔。点画结体匀称的另一个方面是黑白关系的设计与处理。有点画处为黑,无点画处是白。在点画和笔势分割空间而形成的黑白关系中,笔势分割空间的因素往往被忽视,但它却是点画结体匀称的重要因素。
如“宗”字宝盖头最后一笔出锋的角度对点画结体是否匀称颇为明显,其大小体积不变,只要角度稍有变化就会出现轻重不同的感觉。角度大,宝盖头显重;角度小,宝盖头显轻。这是无形的笔势分割空间所造成的视觉效果。如“风”字,右上角无点画,实为空白,单纯点画所构成的外形是不匀称的,只所以感觉“平正”,是因为横折弯钩的横折和钩的笔势填补了右上角的空白。“夕”字斜点强有力的笔势充实了右下角,使偏斜形的“夕”字感觉非常“平正”,这就是所谓的“意到笔不到”,也就是书法中常说的“计白当黑”。
楷体字的字心定位、主笔处理、上下左右呼应、笔画结体匀称四方面是相辅相成、密切相关的,只有在四者相互作用下共同形成楷书之“平正”的视觉感受。必须抓住并处理好上述四要素,才能要达到孙过庭所说“复归”后的“平正”境界。
注:文中字范选自唐·柳公权《神策军碑·玄秘塔碑》。
参考文献:
[1] 《书学论集》,上海书画出版社,1985年。
[2] 《书法美学史》,湖南美术出版社,1990年。
[3] 邱振中:《章法似构成》,《中国书法》,1986年第1期。
[4] 白蕉:《书法结构问题》,《书谱》,总第36期。
作者简介:李洁,女,1971—,山东省济南市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美术研究,工作单位:临沂师范学院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