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之一的刘御,他的儿歌创作艺术主要体现在其作品中成人的思想文化意识和儿童叙事话语有着审美特质的冲突、也有着自然的结合。在成人理性的思想意识的浸染和裹挟中,在形式与内容、情感与思维、审美与功利的矛盾对立中,他将儿歌的独特艺术魅力发展到了极致。
关键词:刘御儿歌儿童叙事话语成人思想意识
中图分类号:I287文献标识码:A
在上个世纪云南儿童文学崛起的新山脉中,刘御可以说是其中一座神奇的边地之山。在刘御的儿童歌谣创作中,成人的思想文化意识和儿童叙事话语有着冲突,也有自然的结合。在成人的理性的思想意识的浸染和裹挟中,在形式与内容、情感与思维、审美与功利的矛盾对立中,他将儿歌的独特艺术魅力发展到了极致。
一形式与内容
1 儿歌的艺术形式与成人的说教内容
儿歌的艺术形式对儿歌的内容有一些特殊的要求,要求儿歌的内容通俗浅显、形象生动优美、结构严谨自然、节奏柔和舒缓,能引起孩子的思考和联想,从而得到知识的启迪和美的享受。刘御写的《小青蛙》、《小螳螂》、《蚯蚓》、《蚕》等儿歌,就是比较单纯的自然知识方面的歌谣。通过这些通俗浅显的儿童歌谣,对孩子们进行了自然科学知识方面的教化。
在《小青蛙》中,“顽皮孩子踏青苗。还赶不上小青蛙。”这最后一句,是成人作者写作这首诗歌的最终目的:告诫孩子们要爱惜为人类的生态环境做出贡献的动物,学习青蛙为人类无私奉献的精神。道理比较深刻,但是通过童谣这一比较单纯的艺术形式,很好地达到了人们的教化目的。
2 儿歌简单朴素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宏大的时代主题
在刘御的儿歌创作当中,还有相当一部分表现革命和宏大的时代主题的现实主义儿歌。《黄牛、水牛和老虎》这首儿歌寓意深刻。这首儿歌运用了拟人的艺术手法,在动作和场景描写中讲故事,从而凸显出“团结就是力量”的主题,这是对当时抗战历史文化背景下人们抗战心态的一种真实的反映。这首儿歌中借用了持不同观点的三种动物来隐喻处于三个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各自不同的抗战心态。儿歌用动物们在大敌当前各自不同的动作行为换来不同结局的故事,来讲述眼前抗战要团结的道理。
二情感与思维
1 儿童的感性世界与成人的理性思维
作为儿歌的创作者成人来说,在表现儿童丰富的感性世界的时候,却免不了用成人自己的理性思维来对一切事物做出价值判断。成人的理性思维正常地对儿童丰富的感性世界进行了浸染,并裹挟着整个儿歌的叙事向前游走。所以在刘御的笔下,那些描写的对象都被“染”上了成人的理性,在感性的基础上生发出理性的共鸣。虽然对于儿童来说,这样的理性思维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在整个接受的过程当中同样也应该能被理性所感染。
2 儿童的跳跃性思维与成人的话语模式
在刘御的笔下,成人的话语模式与儿童的跳跃性思维也是并存的。刘御的儿歌使用了少量的文言词汇和古典诗词的句式。他还将很多传统寓言故事、历史故事和外国寓言进行改编后的故事题材融入儿歌。文辞的凝炼意丰、题材的寓言性这些成人的话语模式给刘御的儿歌带来了古典诗词的韵味。
另外在刘御的儿童诗歌中,出现了很多的政治话语。之所以会出现二者的并存,一是创作者希望以此能促进孩子们语文知识的增长,另一方面也是与当时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白话文还未能完全替代文言文的这一社会文化状况有关。口语与书面语言的脱节,也是造成文言词汇充斥儿童歌谣里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作者古典文化的修养也在很大程度上增添了作品的古典韵味。
三审美与功利
1 儿童审美意识与成人审美意识的二重融合
作者的审美意识作为成人的审美意识,与儿童的审美意识达到了双重融合。在刘御的笔下,儿童的审美意识体现的比较明显,但是成人的审美意识也是若隐若现,总是适时出现,在合适的场景中自然地融为一体。作品中的审美意识可以说是二重融合,兼具了两种不同的审美意识的特质,融为一炉。既体现出成人审美意识的成熟与稳重,又具有儿童审美意识中的天真与烂漫。
2 优美的意境、形象的语言、欢快的节奏和严肃的革命话语意识
刘御笔下的儿歌优美的意境、富有喜剧美的形象的语言、欢快的节奏充分体现了儿童无忧无虑、愉快欢乐的心境。刘御的儿童诗歌中,出现了很多的严肃的政治话语,与儿歌的叙述氛围不太一致。但是经过刘御的精心设计,成功地将严肃正统的革命话语融入了儿歌的叙事中。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这也是政治形势所要求的必然。在当时政治文化母体的孵化下,在刘御的努力下,出现了儿歌的优美意境和严肃的政治话语意识相结合的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奇特文学艺术现象。
3 儿童生活的表现和情感世界:抗战背景下的功利主义
儿歌真实细致地表现了儿童的生活和情感世界,与抗战背景下的追求宣传、鼓动的功利主义的文学创作目的有着相异的旨趣。在特定的历史环境的影响下,孩子们也耳濡目染地感受到了抗战的浓厚气息。虽然这样的创作观念带有很强的功利心,但这也是特定时代、特定历史环境背景下当时儿童的真实的生活,也是他们内心情感的真实反映。
刘御的儿歌创作体现出他力图唤醒民族的新一代积极投身民族解放事业的一片赤子之心。这也是刘御身为教育家的责任和使命使然。他的儿歌创作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从艺术上来说都是中国现当代儿童文学中的一枝奇葩。刘御——儿童文学中的一座突起的高峰,永远屹立在祖国的西南边陲。
注:该课题已经被立为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参考文献:
[1] 刘御:《要吃果果把树栽》,未来出版社,1991年。
[2] 方卫平、王昆建:《儿童文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作者简介:刘琼,女,1982—,湖南洞口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工作单位:云南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关键词:刘御儿歌儿童叙事话语成人思想意识
中图分类号:I287文献标识码:A
在上个世纪云南儿童文学崛起的新山脉中,刘御可以说是其中一座神奇的边地之山。在刘御的儿童歌谣创作中,成人的思想文化意识和儿童叙事话语有着冲突,也有自然的结合。在成人的理性的思想意识的浸染和裹挟中,在形式与内容、情感与思维、审美与功利的矛盾对立中,他将儿歌的独特艺术魅力发展到了极致。
一形式与内容
1 儿歌的艺术形式与成人的说教内容
儿歌的艺术形式对儿歌的内容有一些特殊的要求,要求儿歌的内容通俗浅显、形象生动优美、结构严谨自然、节奏柔和舒缓,能引起孩子的思考和联想,从而得到知识的启迪和美的享受。刘御写的《小青蛙》、《小螳螂》、《蚯蚓》、《蚕》等儿歌,就是比较单纯的自然知识方面的歌谣。通过这些通俗浅显的儿童歌谣,对孩子们进行了自然科学知识方面的教化。
在《小青蛙》中,“顽皮孩子踏青苗。还赶不上小青蛙。”这最后一句,是成人作者写作这首诗歌的最终目的:告诫孩子们要爱惜为人类的生态环境做出贡献的动物,学习青蛙为人类无私奉献的精神。道理比较深刻,但是通过童谣这一比较单纯的艺术形式,很好地达到了人们的教化目的。
2 儿歌简单朴素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宏大的时代主题
在刘御的儿歌创作当中,还有相当一部分表现革命和宏大的时代主题的现实主义儿歌。《黄牛、水牛和老虎》这首儿歌寓意深刻。这首儿歌运用了拟人的艺术手法,在动作和场景描写中讲故事,从而凸显出“团结就是力量”的主题,这是对当时抗战历史文化背景下人们抗战心态的一种真实的反映。这首儿歌中借用了持不同观点的三种动物来隐喻处于三个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各自不同的抗战心态。儿歌用动物们在大敌当前各自不同的动作行为换来不同结局的故事,来讲述眼前抗战要团结的道理。
二情感与思维
1 儿童的感性世界与成人的理性思维
作为儿歌的创作者成人来说,在表现儿童丰富的感性世界的时候,却免不了用成人自己的理性思维来对一切事物做出价值判断。成人的理性思维正常地对儿童丰富的感性世界进行了浸染,并裹挟着整个儿歌的叙事向前游走。所以在刘御的笔下,那些描写的对象都被“染”上了成人的理性,在感性的基础上生发出理性的共鸣。虽然对于儿童来说,这样的理性思维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在整个接受的过程当中同样也应该能被理性所感染。
2 儿童的跳跃性思维与成人的话语模式
在刘御的笔下,成人的话语模式与儿童的跳跃性思维也是并存的。刘御的儿歌使用了少量的文言词汇和古典诗词的句式。他还将很多传统寓言故事、历史故事和外国寓言进行改编后的故事题材融入儿歌。文辞的凝炼意丰、题材的寓言性这些成人的话语模式给刘御的儿歌带来了古典诗词的韵味。
另外在刘御的儿童诗歌中,出现了很多的政治话语。之所以会出现二者的并存,一是创作者希望以此能促进孩子们语文知识的增长,另一方面也是与当时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白话文还未能完全替代文言文的这一社会文化状况有关。口语与书面语言的脱节,也是造成文言词汇充斥儿童歌谣里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作者古典文化的修养也在很大程度上增添了作品的古典韵味。
三审美与功利
1 儿童审美意识与成人审美意识的二重融合
作者的审美意识作为成人的审美意识,与儿童的审美意识达到了双重融合。在刘御的笔下,儿童的审美意识体现的比较明显,但是成人的审美意识也是若隐若现,总是适时出现,在合适的场景中自然地融为一体。作品中的审美意识可以说是二重融合,兼具了两种不同的审美意识的特质,融为一炉。既体现出成人审美意识的成熟与稳重,又具有儿童审美意识中的天真与烂漫。
2 优美的意境、形象的语言、欢快的节奏和严肃的革命话语意识
刘御笔下的儿歌优美的意境、富有喜剧美的形象的语言、欢快的节奏充分体现了儿童无忧无虑、愉快欢乐的心境。刘御的儿童诗歌中,出现了很多的严肃的政治话语,与儿歌的叙述氛围不太一致。但是经过刘御的精心设计,成功地将严肃正统的革命话语融入了儿歌的叙事中。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这也是政治形势所要求的必然。在当时政治文化母体的孵化下,在刘御的努力下,出现了儿歌的优美意境和严肃的政治话语意识相结合的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奇特文学艺术现象。
3 儿童生活的表现和情感世界:抗战背景下的功利主义
儿歌真实细致地表现了儿童的生活和情感世界,与抗战背景下的追求宣传、鼓动的功利主义的文学创作目的有着相异的旨趣。在特定的历史环境的影响下,孩子们也耳濡目染地感受到了抗战的浓厚气息。虽然这样的创作观念带有很强的功利心,但这也是特定时代、特定历史环境背景下当时儿童的真实的生活,也是他们内心情感的真实反映。
刘御的儿歌创作体现出他力图唤醒民族的新一代积极投身民族解放事业的一片赤子之心。这也是刘御身为教育家的责任和使命使然。他的儿歌创作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从艺术上来说都是中国现当代儿童文学中的一枝奇葩。刘御——儿童文学中的一座突起的高峰,永远屹立在祖国的西南边陲。
注:该课题已经被立为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参考文献:
[1] 刘御:《要吃果果把树栽》,未来出版社,1991年。
[2] 方卫平、王昆建:《儿童文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作者简介:刘琼,女,1982—,湖南洞口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工作单位:云南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