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实现素质教育,教师必须要完成传统教育教学角色的转变。
首先:从师生关系的角度进行转变。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模式,在以往注重结果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教育过程,以及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深入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要从课程运做的角度进行转变。以往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执行者,而新课程要求教师是课程的构建者,要有不断开发教学资源的能力,善于调整课程进程和课程结构,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以往教师只要会"照本宣科"就可以完成教学任务,而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具有自己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同时教师还是课程的评价者,判断教学内容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适当的矫正和调整。最后:从教师自身的角度进行角色的转变。未来社会是终身学习的学习化社会,教师只有成为终身学习者,才不会被时代抛弃,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教学相长。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教师要学会与学生、家长和学校管理者的合作。教师更重要的是成为的研究者,让工作的每个环节都充满行动和研究的色彩,不断通过实践、反思、调整,直到教育教学活动有新的进展。
只有教师首先成功的完成各个角色的转变,教育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新课程改革才会真正意义上的实现。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师角色师生关系课堂教学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21世纪,各国都将教育革新作为国家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一环。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也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重大创造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作为新课程改革重要的因素——教师,最大的挑战就是角色的转变。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对教师角色做了这样的描述:现在教师的职责越来越少的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了解、影响、鼓舞。教师能不能正确认识在新课程下的角色,将直接影响着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教师职能的发挥,进而影响教学实际效果。所以,教师要尽快适应新课程,就必须首先转换自己的角色。下面从主要的三个方面来说教师角色应该做出的转变。
一、 从师生关系的角度看教师角色的转变
师生关系是教学中的基本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保证。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可以用"传道、授业、解惑"来形容,即强调教师的权威地位,又强调知识的灌输,相对而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需要,这既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也与现代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是必须进行改变的。
1、传统知识传授者的转变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将逐渐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教案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作为传统的知识传授中的教师的角色应发生如下变化:
(1)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
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重视对"经"的传授忽视了"人"的发展。新的教学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我们知道,学生既不是一个待灌的瓶,也不是一个无血无肉的物,而是一个活生生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既可以学习掌握知识,又可以得到情操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同时又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一个身心发展、潜能开发的过程。21世纪的到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竞争已经给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不再仅仅是得到自由和和谐的发展;教育不再是仅仅为了适应就业的需要,而要贯穿于学习者的整个一生。回顾20世纪学校教育所走过的历程,知识本位——智力本位——人本位。当代教学应该致力于发展学生包括智力本位的整个个性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2)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
新课程提倡,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育评价也应以关注学生学习状况为主。正如叶圣陶所说的"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
一堂课究竟应该怎么上?传统教学中教师讲的是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着教师转。这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主体性也渐渐丧失。而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要相信学生的学。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智能体现于他的活动之中。我们要培养人的智力和能力,就应通过相应的学生主体活动来进行。同样,要训练学生阅读、思维、操作、记忆和想象等诸种能力,甚至是学生的求知欲、意志、兴趣等诸项非智力因素,也必须通过学生的相应的主体活动来进行训练。因此,在教学中,大胆让学生独立实践、独立思考、自我总结,对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素质具有积极意义。
信息社会终身教育的背景下,教师不可能,也没必要把浩如烟海且很快会过时的知识全部教给学生,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特别是终身学习的方法才是教师工作的聪明选择。只有这样素质教育才能实实在在的得以实施。
(3)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传统的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上的教学,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它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同时,它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那种程度。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抹杀和个性的摧残。
所谓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重点放在知识形成的规律上。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往往经历"(具体)感知——(抽象)概括——(实际)应用"这样一个认识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两次飞跃:第一次是"感知——概括",也就是说学生的认识活动要在具体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概括,从而得到知识的结论;第二次飞跃是:"概括——应用",这是把知识结论应用于实际的过程。显然,学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实现这两次飞跃,教学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4)由统一性的教育者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者。
黄沙如海,找不到绝对相似的两颗沙粒;绿叶如云,寻不见完全相同的一双叶片;人海茫茫,我们也找不到完全一样的两个学生。同样道理,我们也不会找到能适合全体学生的教学方法。所以说,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让每个学生,每个学生的每个方面都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教育教学中,我们必须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因材施教的依据。
在信息社会个性化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必须能够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学习类型、学习风格和学习进度等"对症下药",以促进每个学生都得到适合自己特点、类型和风格的最大化和最优化的发展。同时,信息社会为每个教师都提供了进行个性化,实现因材施教教育理想的现实可能性。由此,教师的角色必须做出适应新的个性化教育的转换,变强调统一性的教育者为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者。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者,首先,教师应该树立新的学生观,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各不相同的,都有自己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进而在自己的教育活动中针对不同的学生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进行教学;其次,教师应该帮助学生通过正确使用网络教学系统,来实现由教学网络进行"因材施教",指导学生进行"以我为主"的二次学习。
2、教师即促进者
当前,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研究性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转变。教师即促进者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根本变化,是教师变化过程中一个飞跃与突变。
在信息网络时代,学生很容易从学校外部资源中获得信息和知识。教师角色不再主要是信息的传播者、讲授者或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呈现者。教师作为促进者,其角色行为表现有:帮助学生决定适当得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元认知能力;创设丰富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因此,在信息时代,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传授者,师生之间的知识传递不再是生产者和被加工产品的关系,而是综合信息交流和互动的过程。教师要抛弃那种整体划一的教育模式,注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正视学生的独特性,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 从课程运作的角度看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新课程也将改变教师教学生活。教师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要实现教学生活角色的改变,即由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构建者。
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走向教师,由学科走向学生时,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新课程体系给教师预留了充分的空间和余地。新课程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结合,与实践链接,为教育教学活动开阔了广阔的空间。新课程实行开放的内容体系,有利于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注重实践和实际,关注人生、社会和环境,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课程的构建者。依据课程标准,建构适合实际教学情境的课程,教师一般要做好以下几件事:
(1)开发教育资源。
新课程为了适应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不同环境的教学需要,只给出基本教学内容和教育资源,教师必须学会开发教育资源,才能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各地学校的内外部条件虽然有较大的差异,但都具有可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学生也能从本地实际出发寻找他们感兴趣探究价值的问题。而且,组织、指导、带领学生开发教育资源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参与教学和实现创新的过程,教师也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能力。
(2)调整课程进程和课程结构。
在传统的课程理念下,教学计划和课程计划是一种"文本",它规定的教学是不允许任意改动的。在旧的教学计划控制下,全国几亿学生使用同一种教材,教师按同一进度教学,用同一种方法评价学生。这种千人一书、千人一面的教学模式不知压抑了多少孩子的个性成长和创新型人才的出现。
但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则有较大的运做空间和时间。新课程计划只规定了基本的课程的进程,但这不是一成不变的,新课程强调改变学科本位,更多体现综合性、选择性、均衡性,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课程的进程。就是课程结构,也要教师实事求是的给予调整。对于同一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往往给出几个不同的实施方向,有的可以通过活动领域来实现。
(3)具有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
以往的教师可以完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科书的内容设计教学或编写教案。按照新课程的理念,课程要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教材只规定活动原则、方式、及注意事项和案例,教学活动要由教师来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要求:①教学目标的多重性,不仅是知识,而且还有技能,还有情感态度价值观;②教学资源的构建性,要求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源和建议,重新组织课程资源;③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即要考虑到教学过程有创新的成分、不可预见的成分;④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提倡求疑创新。
(4)教师是课程的评价者。
教师不仅应该成为教学的设计者,还应该承担起课程评价者的角色。课程评价是指对已经设计并实施的课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做出判断,并提供矫正和控制信息。教师作为课程评价者主要依据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课程评价离不开信息资料的收集,教师作为课程的具体实施者,最了解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同时在教育教学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因此,他们是进行调查和搜集数据的主要对象。另一方面,由于教师参与了课程设计,对课的主旨有深刻的了解,对于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偏差有深刻的认识。因此,他们因承担起课程评价者的角色。
三、从教师自身的角度看教师角色的转变
1、教师学会终身学习
未来社会是终身学习化的社会,教师的定位,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长,明日就将停止教学。身为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教师只有再度成为学生,才能与时俱进,不断以全新的眼光来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过程。随着基础教育性课程体系的诞生,教师原有的阅读方式受到严峻的挑战,教师建涉足一个新的阅读领域。教师不仅要学习新的课程理念,还应以全新的视角审视新课程,走进新课程。同时,还要进行充电,教师要使自己成为多面手,会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所任学科教学中的问题。适应新课程实施的挑战对教师阅读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仅是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吸收和扩充知识,增加人生体验,在阅读中感悟和体验。 2、教师工作方式的转变
教师要教会学生合作,自己首先也应学会合作。在新课程条件下,要求教师要学会三种合作:与其他教师的合作、与家长的合作、与教育管理者的合作。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因此,必须改变教师彼此孤立与封闭的现象,教师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合作。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必须与家长合作,加强他们对新课程的理解,教育是一项学校与家庭共同的事业,只有家长和教师密切联系,共同努力共同合作才能取得高效的教育效果。而教师在工作中与管理者的合作也是教师工作当中重要的一部分。教师在学校中除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之外,还应与学校管理者合作,提供各种信息以及自己对学校工作的建议。
3、教师要成为研究者
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道路上来。从我国近十几年的教育科学向教师普及的情况看,有理由认为,未来的教师成长的道路应该是向着成为研究教育、创新教育科学的主体发展的道路。传统教育中,由于研究与实践的分化与对立,专门的教育研究者把自己的思维推给教师,迫使教师按照他们的意图去行动,以至于不少理论写在纸上,而实际情况依然如故。
面对着教育理论与教育实际严重的分离,面对教师被动无为,尤其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进入教育改革时代,人们开始反思专门教育研究者的研究和教师消极无为不协调的现象,提出理论关系的倡导者应当和教师建立共生共荣的关系,教师也应当成为教育教学共同体中的一员。只有这样,才能积极应对教育新思想、新课程、新方法。也就是说,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活,不仅要被研究,而且要由教师自己研究,寻求答案,探索自己的教学,参与自己的革新行动。这就是"教师即研究者"的真义。
教师的教育行动研究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拟方案、实施尝试、反馈评价、总结等几个环节,每个环节实际上都带有研究成分的行动。
第一、选择正确的研究课题。
教育行动研究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教师首先要对问题进行确认,进而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教师发现问题主要有这样几种方式:①通过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和效果,以及整理自己的亲身感受和困惑,来发现问题。②从新的教学观念、思想与自己教学实践对照中发现问题。③通过自己的做法与别人经验比较来发现问题。④主动向学生、家长征询意见,也可以发现问题。教师通过这些方式发现的问题,有些容易解决,有些不容易解决;有些是管理问题,有些是教学问题;有些是观念问题,有些是方法问题。在这众多的问题中要确定研究课题,还应把握作为课题应具有几个特点:实践性、可行性和科学性。
第二,分析问题。
分析问题是对被确定为研究的问题,用自我追问的方式从不同层面、不同方面进行把握,进而使要研究的课题变得更具体、更清晰。教师可以通过回答以下问题来对所要研究的问题做出分析:①这个问题是普遍的还是特殊的?②这个问题是长期的还是临时出现的?③这个问题原因有哪些?④这个问题以前我是怎样应对的?效果如何?有什么不足?⑤这个问题我打算怎么做?根据什么?⑥这个问题的研究范围是什么?⑦研究这个问题可能遇到的困难和不足是什么?自己需要得到什么样的帮助?自己要做哪些方面的准备?⑧这个问题还可以从那个角度去研究?怎样清晰的表述?
第三,研拟解决问题的可能策略
。需要教师制定初步计划,明确问题的核心,确定重要因素和对象,以及研究的关键任务,还要收集资料,并通过激发自己的隐含知识、与其他教师交流与合作,查阅相关文献和必要的理论学习等,不断修正计划,最后形成行动策略构想。
第四,实践尝试行动策略。
这是教育研究最关键最核心的环节。在这一阶段,要注意按计划但不止满足于先定的构想,要随时注意观察改善和解决问题的变化情况,及时记录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感想。如遇到问题,也要随时做具体分析,随时调整,随时改变。
第五,反馈与评价行动结果。
做的怎样,还要反馈、评价和修正。这就要根据行动结果,对整个研究做出全面评价,并进一步澄清产生新问题的原因,作为行动研究的反思,进入下一个行动过程。
第六,总结。这一阶段是把整个实际行动研究的过程和收获,由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行动研究总结应该是感性与理性的融合,抽象与本质的整合。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是教师自己的成果,它充满了教师自己的行动研究的味道,让人可信可服。所以说,教师的研究是做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
总之,惟有教师角色的全方位更新,才能以优质的素质去主动适应并深入开展蓬勃的新新课程改革,才能实现师生共同发展,进而达到"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
首先:从师生关系的角度进行转变。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模式,在以往注重结果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教育过程,以及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深入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要从课程运做的角度进行转变。以往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执行者,而新课程要求教师是课程的构建者,要有不断开发教学资源的能力,善于调整课程进程和课程结构,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以往教师只要会"照本宣科"就可以完成教学任务,而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具有自己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同时教师还是课程的评价者,判断教学内容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适当的矫正和调整。最后:从教师自身的角度进行角色的转变。未来社会是终身学习的学习化社会,教师只有成为终身学习者,才不会被时代抛弃,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教学相长。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教师要学会与学生、家长和学校管理者的合作。教师更重要的是成为的研究者,让工作的每个环节都充满行动和研究的色彩,不断通过实践、反思、调整,直到教育教学活动有新的进展。
只有教师首先成功的完成各个角色的转变,教育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新课程改革才会真正意义上的实现。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师角色师生关系课堂教学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21世纪,各国都将教育革新作为国家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一环。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也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重大创造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作为新课程改革重要的因素——教师,最大的挑战就是角色的转变。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对教师角色做了这样的描述:现在教师的职责越来越少的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了解、影响、鼓舞。教师能不能正确认识在新课程下的角色,将直接影响着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教师职能的发挥,进而影响教学实际效果。所以,教师要尽快适应新课程,就必须首先转换自己的角色。下面从主要的三个方面来说教师角色应该做出的转变。
一、 从师生关系的角度看教师角色的转变
师生关系是教学中的基本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保证。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可以用"传道、授业、解惑"来形容,即强调教师的权威地位,又强调知识的灌输,相对而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需要,这既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也与现代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是必须进行改变的。
1、传统知识传授者的转变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将逐渐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教案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作为传统的知识传授中的教师的角色应发生如下变化:
(1)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
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重视对"经"的传授忽视了"人"的发展。新的教学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我们知道,学生既不是一个待灌的瓶,也不是一个无血无肉的物,而是一个活生生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既可以学习掌握知识,又可以得到情操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同时又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一个身心发展、潜能开发的过程。21世纪的到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竞争已经给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不再仅仅是得到自由和和谐的发展;教育不再是仅仅为了适应就业的需要,而要贯穿于学习者的整个一生。回顾20世纪学校教育所走过的历程,知识本位——智力本位——人本位。当代教学应该致力于发展学生包括智力本位的整个个性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2)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
新课程提倡,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育评价也应以关注学生学习状况为主。正如叶圣陶所说的"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
一堂课究竟应该怎么上?传统教学中教师讲的是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着教师转。这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主体性也渐渐丧失。而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要相信学生的学。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智能体现于他的活动之中。我们要培养人的智力和能力,就应通过相应的学生主体活动来进行。同样,要训练学生阅读、思维、操作、记忆和想象等诸种能力,甚至是学生的求知欲、意志、兴趣等诸项非智力因素,也必须通过学生的相应的主体活动来进行训练。因此,在教学中,大胆让学生独立实践、独立思考、自我总结,对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素质具有积极意义。
信息社会终身教育的背景下,教师不可能,也没必要把浩如烟海且很快会过时的知识全部教给学生,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特别是终身学习的方法才是教师工作的聪明选择。只有这样素质教育才能实实在在的得以实施。
(3)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传统的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上的教学,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它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同时,它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那种程度。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抹杀和个性的摧残。
所谓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重点放在知识形成的规律上。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往往经历"(具体)感知——(抽象)概括——(实际)应用"这样一个认识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两次飞跃:第一次是"感知——概括",也就是说学生的认识活动要在具体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概括,从而得到知识的结论;第二次飞跃是:"概括——应用",这是把知识结论应用于实际的过程。显然,学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实现这两次飞跃,教学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4)由统一性的教育者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者。
黄沙如海,找不到绝对相似的两颗沙粒;绿叶如云,寻不见完全相同的一双叶片;人海茫茫,我们也找不到完全一样的两个学生。同样道理,我们也不会找到能适合全体学生的教学方法。所以说,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让每个学生,每个学生的每个方面都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教育教学中,我们必须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因材施教的依据。
在信息社会个性化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必须能够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学习类型、学习风格和学习进度等"对症下药",以促进每个学生都得到适合自己特点、类型和风格的最大化和最优化的发展。同时,信息社会为每个教师都提供了进行个性化,实现因材施教教育理想的现实可能性。由此,教师的角色必须做出适应新的个性化教育的转换,变强调统一性的教育者为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者。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者,首先,教师应该树立新的学生观,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各不相同的,都有自己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进而在自己的教育活动中针对不同的学生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进行教学;其次,教师应该帮助学生通过正确使用网络教学系统,来实现由教学网络进行"因材施教",指导学生进行"以我为主"的二次学习。
2、教师即促进者
当前,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研究性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转变。教师即促进者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根本变化,是教师变化过程中一个飞跃与突变。
在信息网络时代,学生很容易从学校外部资源中获得信息和知识。教师角色不再主要是信息的传播者、讲授者或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呈现者。教师作为促进者,其角色行为表现有:帮助学生决定适当得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元认知能力;创设丰富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因此,在信息时代,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传授者,师生之间的知识传递不再是生产者和被加工产品的关系,而是综合信息交流和互动的过程。教师要抛弃那种整体划一的教育模式,注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正视学生的独特性,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 从课程运作的角度看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新课程也将改变教师教学生活。教师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要实现教学生活角色的改变,即由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构建者。
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走向教师,由学科走向学生时,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新课程体系给教师预留了充分的空间和余地。新课程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结合,与实践链接,为教育教学活动开阔了广阔的空间。新课程实行开放的内容体系,有利于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注重实践和实际,关注人生、社会和环境,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课程的构建者。依据课程标准,建构适合实际教学情境的课程,教师一般要做好以下几件事:
(1)开发教育资源。
新课程为了适应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不同环境的教学需要,只给出基本教学内容和教育资源,教师必须学会开发教育资源,才能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各地学校的内外部条件虽然有较大的差异,但都具有可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学生也能从本地实际出发寻找他们感兴趣探究价值的问题。而且,组织、指导、带领学生开发教育资源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参与教学和实现创新的过程,教师也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能力。
(2)调整课程进程和课程结构。
在传统的课程理念下,教学计划和课程计划是一种"文本",它规定的教学是不允许任意改动的。在旧的教学计划控制下,全国几亿学生使用同一种教材,教师按同一进度教学,用同一种方法评价学生。这种千人一书、千人一面的教学模式不知压抑了多少孩子的个性成长和创新型人才的出现。
但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则有较大的运做空间和时间。新课程计划只规定了基本的课程的进程,但这不是一成不变的,新课程强调改变学科本位,更多体现综合性、选择性、均衡性,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课程的进程。就是课程结构,也要教师实事求是的给予调整。对于同一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往往给出几个不同的实施方向,有的可以通过活动领域来实现。
(3)具有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
以往的教师可以完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科书的内容设计教学或编写教案。按照新课程的理念,课程要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教材只规定活动原则、方式、及注意事项和案例,教学活动要由教师来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要求:①教学目标的多重性,不仅是知识,而且还有技能,还有情感态度价值观;②教学资源的构建性,要求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源和建议,重新组织课程资源;③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即要考虑到教学过程有创新的成分、不可预见的成分;④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提倡求疑创新。
(4)教师是课程的评价者。
教师不仅应该成为教学的设计者,还应该承担起课程评价者的角色。课程评价是指对已经设计并实施的课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做出判断,并提供矫正和控制信息。教师作为课程评价者主要依据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课程评价离不开信息资料的收集,教师作为课程的具体实施者,最了解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同时在教育教学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因此,他们是进行调查和搜集数据的主要对象。另一方面,由于教师参与了课程设计,对课的主旨有深刻的了解,对于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偏差有深刻的认识。因此,他们因承担起课程评价者的角色。
三、从教师自身的角度看教师角色的转变
1、教师学会终身学习
未来社会是终身学习化的社会,教师的定位,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长,明日就将停止教学。身为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教师只有再度成为学生,才能与时俱进,不断以全新的眼光来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过程。随着基础教育性课程体系的诞生,教师原有的阅读方式受到严峻的挑战,教师建涉足一个新的阅读领域。教师不仅要学习新的课程理念,还应以全新的视角审视新课程,走进新课程。同时,还要进行充电,教师要使自己成为多面手,会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所任学科教学中的问题。适应新课程实施的挑战对教师阅读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仅是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吸收和扩充知识,增加人生体验,在阅读中感悟和体验。 2、教师工作方式的转变
教师要教会学生合作,自己首先也应学会合作。在新课程条件下,要求教师要学会三种合作:与其他教师的合作、与家长的合作、与教育管理者的合作。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因此,必须改变教师彼此孤立与封闭的现象,教师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合作。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必须与家长合作,加强他们对新课程的理解,教育是一项学校与家庭共同的事业,只有家长和教师密切联系,共同努力共同合作才能取得高效的教育效果。而教师在工作中与管理者的合作也是教师工作当中重要的一部分。教师在学校中除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之外,还应与学校管理者合作,提供各种信息以及自己对学校工作的建议。
3、教师要成为研究者
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道路上来。从我国近十几年的教育科学向教师普及的情况看,有理由认为,未来的教师成长的道路应该是向着成为研究教育、创新教育科学的主体发展的道路。传统教育中,由于研究与实践的分化与对立,专门的教育研究者把自己的思维推给教师,迫使教师按照他们的意图去行动,以至于不少理论写在纸上,而实际情况依然如故。
面对着教育理论与教育实际严重的分离,面对教师被动无为,尤其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进入教育改革时代,人们开始反思专门教育研究者的研究和教师消极无为不协调的现象,提出理论关系的倡导者应当和教师建立共生共荣的关系,教师也应当成为教育教学共同体中的一员。只有这样,才能积极应对教育新思想、新课程、新方法。也就是说,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活,不仅要被研究,而且要由教师自己研究,寻求答案,探索自己的教学,参与自己的革新行动。这就是"教师即研究者"的真义。
教师的教育行动研究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拟方案、实施尝试、反馈评价、总结等几个环节,每个环节实际上都带有研究成分的行动。
第一、选择正确的研究课题。
教育行动研究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教师首先要对问题进行确认,进而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教师发现问题主要有这样几种方式:①通过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和效果,以及整理自己的亲身感受和困惑,来发现问题。②从新的教学观念、思想与自己教学实践对照中发现问题。③通过自己的做法与别人经验比较来发现问题。④主动向学生、家长征询意见,也可以发现问题。教师通过这些方式发现的问题,有些容易解决,有些不容易解决;有些是管理问题,有些是教学问题;有些是观念问题,有些是方法问题。在这众多的问题中要确定研究课题,还应把握作为课题应具有几个特点:实践性、可行性和科学性。
第二,分析问题。
分析问题是对被确定为研究的问题,用自我追问的方式从不同层面、不同方面进行把握,进而使要研究的课题变得更具体、更清晰。教师可以通过回答以下问题来对所要研究的问题做出分析:①这个问题是普遍的还是特殊的?②这个问题是长期的还是临时出现的?③这个问题原因有哪些?④这个问题以前我是怎样应对的?效果如何?有什么不足?⑤这个问题我打算怎么做?根据什么?⑥这个问题的研究范围是什么?⑦研究这个问题可能遇到的困难和不足是什么?自己需要得到什么样的帮助?自己要做哪些方面的准备?⑧这个问题还可以从那个角度去研究?怎样清晰的表述?
第三,研拟解决问题的可能策略
。需要教师制定初步计划,明确问题的核心,确定重要因素和对象,以及研究的关键任务,还要收集资料,并通过激发自己的隐含知识、与其他教师交流与合作,查阅相关文献和必要的理论学习等,不断修正计划,最后形成行动策略构想。
第四,实践尝试行动策略。
这是教育研究最关键最核心的环节。在这一阶段,要注意按计划但不止满足于先定的构想,要随时注意观察改善和解决问题的变化情况,及时记录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感想。如遇到问题,也要随时做具体分析,随时调整,随时改变。
第五,反馈与评价行动结果。
做的怎样,还要反馈、评价和修正。这就要根据行动结果,对整个研究做出全面评价,并进一步澄清产生新问题的原因,作为行动研究的反思,进入下一个行动过程。
第六,总结。这一阶段是把整个实际行动研究的过程和收获,由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行动研究总结应该是感性与理性的融合,抽象与本质的整合。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是教师自己的成果,它充满了教师自己的行动研究的味道,让人可信可服。所以说,教师的研究是做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
总之,惟有教师角色的全方位更新,才能以优质的素质去主动适应并深入开展蓬勃的新新课程改革,才能实现师生共同发展,进而达到"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