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八十年代以来,社会文化逐渐转型,相应的,人们的思维方式带动行为方式也出现转型。而作家永远是最敏感的群体,他们用文字记录下了这一时期的社会转型以及出现的相应问题。这种写作风格被称为“新写实主义”。
刘震云和池莉是新写实主义小说的两个典型的代表人物。刘震云的《一地鸡毛》是我接触到的第一本新写实主义小说,有人说刘震云可能是当代中国最悲观的作家,他的悲观不是写帝王将相、王朝更替这一类史诗性的悲剧,也不写黛玉葬花、生离死别这一类的伤春悲秋哭天抢地,他就写平凡人身边鸡毛蒜皮的小事,流水账一样记录生活的琐事,揭开生活表皮上的伤疤,里面的脓水就在阳光底下肆无忌惮的流淌。
一地鸡毛就是这样的典型。小林是刚刚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在大学时爱好文学,喜欢写些带有小文艺情怀的诗歌,那时的女朋友小静是个人如其名,文静内敛的小姑娘。他们刚刚走出校门,步入社会,组建家庭,进入单位,开始了每天重复的生活。而理想与激情也在这日复一日的重复中被渐渐磨平——不论是为妻子调动单位找关系送礼受挫,还是为了挣钱补贴家用而替老同学卖鸭子被老板撞见尴尬,为孩子入托不成,每日与保姆勾心斗角……甚至是小到夫妻二人为了一块发馊的豆腐而吵架,这些生活中的琐事就如一地鸡毛,覆盖了年轻的斗志与热情,剩下无穷的自卑与抱怨。
作者带出的“在一地鸡毛中度年如日”这个供读者想象的情景实在是让人汗毛倒竖。生活中的物质追求如同一个个黑洞,将人吸入其中,精神上的匮乏更使人陷入琐屑的洪流无法脱身。头脑中无时无刻不是牵挂着“发馊的豆腐”、单位里的人事评调、每天的啤酒和烧鸡、来自老家的亲戚……人生理想在面包面前微不足道,自我价值的实现似乎根本没有在被考虑的范围内。毕竟,在温饱都难以解决的日子里,又以什么资本来讨论自我价值的实现呢?吃喝拉撒睡等关乎人眼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淹没了是选择面包还是选择自由这个问题。小林甚至已经没有多余的时间来思考这样深层次的问题。光是为了追求面包,人就掉了一身皮屑,哪还有时间和精力去兼顾自由?
可作为读者的我们,跳脱出这个牢笼一般的故事,会思考到“选择面包还是选择自由”这一问题。在这里让我们来看看主人公小林思想转变前后的对比,在新写实主义的另一代表作、《一地鸡毛》的姐妹篇《单位》中——小林刚来到单位,初来乍到,学生气不轻,跟个孩子一样,对什么都不在乎。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迟到早退、上班穿拖鞋、不主动打扫办公室卫生、说话不注意等等都成了家常便饭。而到了而单位三年之后,外界强迫性的对小林进行了改造。小林虽然被逼无奈但是也知道要改掉自己的孩子脾气。别人入了党他没入,别人评上了各种职务他还是个大头兵,别人都有房子了他一家三口还是和另外一家合居一套房子……当小林的目光开始关注别人与自己在物质上的种种差别时,他已经很无奈的也很自然地淹没到黑压压的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人群之中了,当他的棱角被磨平,他也只能成为被社会现实浪潮拍打着的海滩上的众多相似鹅卵石中普通的一块了。
是生活出现了问题还是人本身有了问题,是生活太强硬还是人太软弱?生活本不应该出现这样的选择。生存为什么竟会成为一种困境?现实与理想为什么竟会产生矛盾?在追求物质的同时难道就不能追求精神?这一系列的问题盘旋在我的脑海中。而正因为小林与妻子是刚刚毕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与我们大学生即将实现从“学生”到“社会人士”这一身份转变的时间点相契合,所以我想在这个时间段看到这本书对于我们来说,所带来的冲击与思考都是更有力度的。
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有这么一句话:“小时候谁都认为自己的未来闪闪发光,可长大后,梦想却没有一个变成现实。”这话真是真实的让人丧气。那么,我们就要趁早放弃那些不切实际的理想,在一地鸡毛的日子中得过且过吗? 显然,这不是作者想要传达给我们的。他不是要规劝,而是要唤醒。
没有人可以永远闲云野鹤,入世打拼是不可抗拒的主流。打拼的过程会让人慢慢变得成熟,而这“成熟”中占有多少“世俗”,取决于个人。有一句话说得好:知世故而不世故,才是最美的成熟。而一地鸡毛的日子,不是让你对生活失去信心,是让你准确找好自己的定位。 在自卑与自大的相互较量中,永远心怀理想,相信未来。这大概是作者想要让我们明白的,也是新写实主义小说的特点之一。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直面现实,直面人生。作者零度感情介入,读者直接参与文本创作,如此才会具有如此强烈的当代意识与现实感。
而同样是新写实主义的代表人物,池莉和刘震云显然是有着不同的。我认为新写实主义的写作态度在刘震云这里是一种批判,而在池莉这里却渐渐转化成了一种认同。同样是“与生活同温”,以在平庸的生活中渐弃理想的真实的市民生活为讲述对象,显然刘震云对于这种“在一地鸡毛中度年如日”的生活持批判的态度,他要做的是以这样一个悲剧生活唤醒人们——特别是青年朋友,对现实人生重新审视,检视自己的理想与生活的距离,唤回生活的热血与激情。因此,刘震云笔下的小人物始终承担着一种无形的桎梏和沉重的负担,作者的写作笔触也始终带着一种讥讽。我们也可以看到,小林并没有印家厚失意后的自我满足,只有不堪重负的身心疲惫和尴尬无奈。知足能忍,心平气和,虽然遭受挫折但似乎没有那么大的挫败感而是总能找到安慰自己的理由,似乎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我想,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池莉的作品才没有上升到与刘震云齐肩的高度。我总是觉得,作家是该唤起些什么被人们遗忘的东西,在虚构的故事中让人们有所感悟,而不是去附和。出现“认同”这一词,便表明了新写实主义也渐渐走向了一个极端,苟然于这样一地鸡毛的流水账生活难道成了每个人的必经之路吗?并不是这样的,还有很多人要坚持梦想,要自我实现,斗志昂扬的要过不一样的精彩人生。作家写作的意义,是对那些“一地鸡毛”者的批判与唤醒,而并不是给他们做个心理辅导,彻底的把“追求心”变成“平常心”。
新写实主义本身就是感悟到了同时期的先锋主义文学“远离现实生活,疏离读者”的局限应运而生,实现了对传统的现实主义和对前卫的先锋主义的双重悖离,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虽然最后也无可避免的产生了自己的局限性,走到了一个死胡同,也始终具有极大的社会文化意义。我们需要《一地鸡毛》这样的作品,来做生活的提神剂,时刻提醒自己,别忘了在鸡零狗碎中坚持闪闪发光的理想。
刘震云和池莉是新写实主义小说的两个典型的代表人物。刘震云的《一地鸡毛》是我接触到的第一本新写实主义小说,有人说刘震云可能是当代中国最悲观的作家,他的悲观不是写帝王将相、王朝更替这一类史诗性的悲剧,也不写黛玉葬花、生离死别这一类的伤春悲秋哭天抢地,他就写平凡人身边鸡毛蒜皮的小事,流水账一样记录生活的琐事,揭开生活表皮上的伤疤,里面的脓水就在阳光底下肆无忌惮的流淌。
一地鸡毛就是这样的典型。小林是刚刚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在大学时爱好文学,喜欢写些带有小文艺情怀的诗歌,那时的女朋友小静是个人如其名,文静内敛的小姑娘。他们刚刚走出校门,步入社会,组建家庭,进入单位,开始了每天重复的生活。而理想与激情也在这日复一日的重复中被渐渐磨平——不论是为妻子调动单位找关系送礼受挫,还是为了挣钱补贴家用而替老同学卖鸭子被老板撞见尴尬,为孩子入托不成,每日与保姆勾心斗角……甚至是小到夫妻二人为了一块发馊的豆腐而吵架,这些生活中的琐事就如一地鸡毛,覆盖了年轻的斗志与热情,剩下无穷的自卑与抱怨。
作者带出的“在一地鸡毛中度年如日”这个供读者想象的情景实在是让人汗毛倒竖。生活中的物质追求如同一个个黑洞,将人吸入其中,精神上的匮乏更使人陷入琐屑的洪流无法脱身。头脑中无时无刻不是牵挂着“发馊的豆腐”、单位里的人事评调、每天的啤酒和烧鸡、来自老家的亲戚……人生理想在面包面前微不足道,自我价值的实现似乎根本没有在被考虑的范围内。毕竟,在温饱都难以解决的日子里,又以什么资本来讨论自我价值的实现呢?吃喝拉撒睡等关乎人眼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淹没了是选择面包还是选择自由这个问题。小林甚至已经没有多余的时间来思考这样深层次的问题。光是为了追求面包,人就掉了一身皮屑,哪还有时间和精力去兼顾自由?
可作为读者的我们,跳脱出这个牢笼一般的故事,会思考到“选择面包还是选择自由”这一问题。在这里让我们来看看主人公小林思想转变前后的对比,在新写实主义的另一代表作、《一地鸡毛》的姐妹篇《单位》中——小林刚来到单位,初来乍到,学生气不轻,跟个孩子一样,对什么都不在乎。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迟到早退、上班穿拖鞋、不主动打扫办公室卫生、说话不注意等等都成了家常便饭。而到了而单位三年之后,外界强迫性的对小林进行了改造。小林虽然被逼无奈但是也知道要改掉自己的孩子脾气。别人入了党他没入,别人评上了各种职务他还是个大头兵,别人都有房子了他一家三口还是和另外一家合居一套房子……当小林的目光开始关注别人与自己在物质上的种种差别时,他已经很无奈的也很自然地淹没到黑压压的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人群之中了,当他的棱角被磨平,他也只能成为被社会现实浪潮拍打着的海滩上的众多相似鹅卵石中普通的一块了。
是生活出现了问题还是人本身有了问题,是生活太强硬还是人太软弱?生活本不应该出现这样的选择。生存为什么竟会成为一种困境?现实与理想为什么竟会产生矛盾?在追求物质的同时难道就不能追求精神?这一系列的问题盘旋在我的脑海中。而正因为小林与妻子是刚刚毕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与我们大学生即将实现从“学生”到“社会人士”这一身份转变的时间点相契合,所以我想在这个时间段看到这本书对于我们来说,所带来的冲击与思考都是更有力度的。
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有这么一句话:“小时候谁都认为自己的未来闪闪发光,可长大后,梦想却没有一个变成现实。”这话真是真实的让人丧气。那么,我们就要趁早放弃那些不切实际的理想,在一地鸡毛的日子中得过且过吗? 显然,这不是作者想要传达给我们的。他不是要规劝,而是要唤醒。
没有人可以永远闲云野鹤,入世打拼是不可抗拒的主流。打拼的过程会让人慢慢变得成熟,而这“成熟”中占有多少“世俗”,取决于个人。有一句话说得好:知世故而不世故,才是最美的成熟。而一地鸡毛的日子,不是让你对生活失去信心,是让你准确找好自己的定位。 在自卑与自大的相互较量中,永远心怀理想,相信未来。这大概是作者想要让我们明白的,也是新写实主义小说的特点之一。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直面现实,直面人生。作者零度感情介入,读者直接参与文本创作,如此才会具有如此强烈的当代意识与现实感。
而同样是新写实主义的代表人物,池莉和刘震云显然是有着不同的。我认为新写实主义的写作态度在刘震云这里是一种批判,而在池莉这里却渐渐转化成了一种认同。同样是“与生活同温”,以在平庸的生活中渐弃理想的真实的市民生活为讲述对象,显然刘震云对于这种“在一地鸡毛中度年如日”的生活持批判的态度,他要做的是以这样一个悲剧生活唤醒人们——特别是青年朋友,对现实人生重新审视,检视自己的理想与生活的距离,唤回生活的热血与激情。因此,刘震云笔下的小人物始终承担着一种无形的桎梏和沉重的负担,作者的写作笔触也始终带着一种讥讽。我们也可以看到,小林并没有印家厚失意后的自我满足,只有不堪重负的身心疲惫和尴尬无奈。知足能忍,心平气和,虽然遭受挫折但似乎没有那么大的挫败感而是总能找到安慰自己的理由,似乎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我想,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池莉的作品才没有上升到与刘震云齐肩的高度。我总是觉得,作家是该唤起些什么被人们遗忘的东西,在虚构的故事中让人们有所感悟,而不是去附和。出现“认同”这一词,便表明了新写实主义也渐渐走向了一个极端,苟然于这样一地鸡毛的流水账生活难道成了每个人的必经之路吗?并不是这样的,还有很多人要坚持梦想,要自我实现,斗志昂扬的要过不一样的精彩人生。作家写作的意义,是对那些“一地鸡毛”者的批判与唤醒,而并不是给他们做个心理辅导,彻底的把“追求心”变成“平常心”。
新写实主义本身就是感悟到了同时期的先锋主义文学“远离现实生活,疏离读者”的局限应运而生,实现了对传统的现实主义和对前卫的先锋主义的双重悖离,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虽然最后也无可避免的产生了自己的局限性,走到了一个死胡同,也始终具有极大的社会文化意义。我们需要《一地鸡毛》这样的作品,来做生活的提神剂,时刻提醒自己,别忘了在鸡零狗碎中坚持闪闪发光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