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的粮食流通体制先后经历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自由购销体制时期,统购统销时期,合同定购、市场收购和价格双轨制时期,以及现在的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时期。1998年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是一个十分关键的转折点。从此,我国的粮食流通体制逐渐的走向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方向。通过对此次粮改的分析可以发现,其出现是历史的必然。同时,这次粮改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从渐进主义的角度分析,在未来的粮改中必定要坚持市场化取向,追求粮食流通体制效率的提高,同时应考虑到分配问题,即兼顾公平,建立国家有效调控下的市场经济型粮食流通体制。
关键词:渐进主义;粮食流通体制;改革;1998年
粮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不仅能够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也是粮食生产流通第一大国。因此,粮食的生产和流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的粮食流通体制先后经历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自由购销体制时期,统购统销时期,合同定购、市场收购和价格双轨制时期,以及现在的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时期。
一、1998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背景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经过长期的演化,一直都在不断的渐进改革中。1998年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处于以下背景下进行的:
(一)粮价下跌,农民利益受损
这次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在1996年以后粮食再一次供过于求为的背景下进行。从1996年开始,我国粮食持续丰收,供过于求的矛盾持续更加突出。国家虽然及时增加粮食储备,全国粮库基本都爆满。但政府的调控措施依然未能阻止粮价下跌的趋势,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得到了严重的挫伤,农民的利益被极大的损害了。
(二)国有粮食企业亏损,国家财政负担过重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粮食企业既承担一定的行政任务,又要获得足够的利润维持自身的发展。两种职能、两种身份造成粮食企业政策性亏损和经营性亏损不分,亏损挂账逐年增加。这给国家财政造成了极大的负担,同时也严重影响到国家财政用于其他方面的财力。粮食企业经营亏损对地方来说也是沉重的负担,正所谓“粮食大省,财政穷省”,严重地影响到了粮食主产区的生产积极性。
(三)中央和地方在粮食宏观调控方面的职责不清
我国一直实行中央和地方两级粮食储备体制,原则上中央只负责全国性的粮食调控,省级政府负责本地区的粮食调控。但由于职责不清,地方政府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在调控粮食市场中与中央调控目标不相符,甚至有时候出现矛盾。如在粮食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国家要求敞开收购。而地方政府为了减轻本级财政对存粮补贴负担,会故意少收粮食,从中赚取利差,这与国家的调控目标背道而驰。
二、1998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内容
1998年5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发起了新一轮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入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时期。此次粮改的原则是“四分开一完善”,即政企分开、中央与地方责任分开、储备与经营分开、新老财务账目分开,完善粮食价格机制。1998年6月,国务院进而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粮食购销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实行“三项政策,一项改革”。一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这项内容是延续了1997年实行的政策,并再次重申了敞开收购,目的是把粮食收购在国家手里,垄断粮源,控制粮价。二是粮食收储企业实行顺价销售。要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敞开收购、垄断粮源的基础上,按保护价加上合理的费用和适当的利润。三是农业发展银行收购资金封闭运行。这主要是为了保证粮食收购的资金不被挪用。因为在之前,收购资金常常都会被企业挪用或者亏损。四是加快国有粮食企业自身改革,以达到减员增效、下岗分流、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为保证这次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成功,我国也在随后也出台了相关方面的法律作为辅助。如在1998年6月国务院颁布的《粮食收购条例》和1998年8月的《粮食购销违法行为处罚法》。
三、对1998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分析
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过程实质上是制度的变迁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即政策制定者把注意力集中在适度的政策变革上,在已有的政策基础上进行调整。对1998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分析可以利用渐进主义的模型进行。
(一)1998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原因
这次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根本原因在于追求效率的提高。粮食流通体制变迁的预期效益包括规模经济、降低风险、纠正外部性等市场失灵以及降低交易成本等带来的利益,而预期成本则包括制度变迁的调整成本。在粮食流通体制变迁过程中到底选择哪一种交易方式,取决于这种交易方式的效率,主要是交易成本的大小。无论是政府组织,还是依靠市场组织,都是一种交易方式。而如何依靠政府或市场组织,政府或市场组织到什么样的程度,也都是不同交易方式产生的过程。从不断追求效率改善的角度看,这次粮食流通制度的改革必定是为了效率的不断提高而提出的。而这次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直接原因是源于对合同定购、市场收购和价格双轨制时期的粮食流通体制的延续与改进。那个时期是政府直接控制的市场与自由交换的市场并存的“双轨制”粮食购销体制时期。在那个时期,取消了统购为合同定购,定购以外的粮食可自由上市。同时统销制度取消,销售价格放开。随后,又提出了“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并提高粮食定购价格、议购粮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在这些先进的理念和制度实施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粮食价格的回升使得合同定购制度遇到困难。当时粮食大幅度减产,市场粮迅速回升,国家无力提高粮食合同订购价格,农民不愿意与政府签订合同。另外,在定购价格和议购价格不断提高的同时,定销价格并未得到相应提高,财政补贴负担越来越重。而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农民的利益。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粮食流通体制进行改革,在继承现有的体制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这次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因为历史是不断进步的,要适应新的情况,解决新的问题,就必须不断地对现有的体制进行改进。
(二)1998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首先,仓容矛盾突出,敞开收购缺乏必要的基础条件。随着粮食产量的不断提高,虽然全国的粮仓都敞开收购,可依然都爆满,无法满足需求。其次,私商活动频繁,管理难度大,给粮食顺价销售带来困难。私商的个体收购规模虽然不大,但群体数量却十分多。并且他们都勤收快收,低收低走,这使收购价高、经营费用高的粮食企业所收购的粮食根本无法实现顺价销售。再次,国有粮食收储企业无法掌握全部的粮源,并未真正做到敞开收购。粮食收储企业收储业务量大、面广,但人员数量有限,不能及时到辖地所有村庄进村入户收购。一些农户就会从自身利益和方便的角度考虑将粮食卖给私商,客观上为私商经营提供了需求市场。最后,人为地干预了粮食市场的均衡价格,一定程度上扭曲了粮食市场的价格信号,误导农民生产,盲目增加粮食生产数量,导致粮食产量进一步过剩。
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展望
按照渐进主义模式的理论,粮食流通体制变迁应是对原有制度的继承和发展。在粮食流通制度变迁过程中,不能完全割断新制度与原有制度之间的联系。如果改革引起的调整成本过大,甚至超出了改革带来的效率改善,则改革不可能顺利完成。当然,从改革的角度看,除了考虑效率之外,也应考虑分配问题,即利益调整问题也是重大的影响因素,必须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在未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推动以市场化为取向的改革是历史的必要要求和发展方向。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应坚持市场化取向,充分发挥市场在粮食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国家有效调控下的市场经济型粮食流通体制。
参考文献:
1、李思恒.历史对比与本质差别——评析九八粮改和粮食统购统销[J].中国粮食经济,1999(1).
2、沅直.粮食的记忆[J].粮食科技与经济,2005(2).
3、托马斯·戴伊著;孙彩红译.理解公共政策[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杨万江.危机与出路:中国粮食结构与农业发展新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5、刘颖.基于国际粮荒背景下的中国粮食流通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6、田锡全.革命与乡村:国家、省、县与粮食统购统销制度:1953-1947[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
关键词:渐进主义;粮食流通体制;改革;1998年
粮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不仅能够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也是粮食生产流通第一大国。因此,粮食的生产和流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的粮食流通体制先后经历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自由购销体制时期,统购统销时期,合同定购、市场收购和价格双轨制时期,以及现在的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时期。
一、1998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背景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经过长期的演化,一直都在不断的渐进改革中。1998年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处于以下背景下进行的:
(一)粮价下跌,农民利益受损
这次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在1996年以后粮食再一次供过于求为的背景下进行。从1996年开始,我国粮食持续丰收,供过于求的矛盾持续更加突出。国家虽然及时增加粮食储备,全国粮库基本都爆满。但政府的调控措施依然未能阻止粮价下跌的趋势,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得到了严重的挫伤,农民的利益被极大的损害了。
(二)国有粮食企业亏损,国家财政负担过重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粮食企业既承担一定的行政任务,又要获得足够的利润维持自身的发展。两种职能、两种身份造成粮食企业政策性亏损和经营性亏损不分,亏损挂账逐年增加。这给国家财政造成了极大的负担,同时也严重影响到国家财政用于其他方面的财力。粮食企业经营亏损对地方来说也是沉重的负担,正所谓“粮食大省,财政穷省”,严重地影响到了粮食主产区的生产积极性。
(三)中央和地方在粮食宏观调控方面的职责不清
我国一直实行中央和地方两级粮食储备体制,原则上中央只负责全国性的粮食调控,省级政府负责本地区的粮食调控。但由于职责不清,地方政府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在调控粮食市场中与中央调控目标不相符,甚至有时候出现矛盾。如在粮食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国家要求敞开收购。而地方政府为了减轻本级财政对存粮补贴负担,会故意少收粮食,从中赚取利差,这与国家的调控目标背道而驰。
二、1998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内容
1998年5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发起了新一轮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入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时期。此次粮改的原则是“四分开一完善”,即政企分开、中央与地方责任分开、储备与经营分开、新老财务账目分开,完善粮食价格机制。1998年6月,国务院进而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粮食购销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实行“三项政策,一项改革”。一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这项内容是延续了1997年实行的政策,并再次重申了敞开收购,目的是把粮食收购在国家手里,垄断粮源,控制粮价。二是粮食收储企业实行顺价销售。要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敞开收购、垄断粮源的基础上,按保护价加上合理的费用和适当的利润。三是农业发展银行收购资金封闭运行。这主要是为了保证粮食收购的资金不被挪用。因为在之前,收购资金常常都会被企业挪用或者亏损。四是加快国有粮食企业自身改革,以达到减员增效、下岗分流、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为保证这次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成功,我国也在随后也出台了相关方面的法律作为辅助。如在1998年6月国务院颁布的《粮食收购条例》和1998年8月的《粮食购销违法行为处罚法》。
三、对1998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分析
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过程实质上是制度的变迁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即政策制定者把注意力集中在适度的政策变革上,在已有的政策基础上进行调整。对1998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分析可以利用渐进主义的模型进行。
(一)1998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原因
这次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根本原因在于追求效率的提高。粮食流通体制变迁的预期效益包括规模经济、降低风险、纠正外部性等市场失灵以及降低交易成本等带来的利益,而预期成本则包括制度变迁的调整成本。在粮食流通体制变迁过程中到底选择哪一种交易方式,取决于这种交易方式的效率,主要是交易成本的大小。无论是政府组织,还是依靠市场组织,都是一种交易方式。而如何依靠政府或市场组织,政府或市场组织到什么样的程度,也都是不同交易方式产生的过程。从不断追求效率改善的角度看,这次粮食流通制度的改革必定是为了效率的不断提高而提出的。而这次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直接原因是源于对合同定购、市场收购和价格双轨制时期的粮食流通体制的延续与改进。那个时期是政府直接控制的市场与自由交换的市场并存的“双轨制”粮食购销体制时期。在那个时期,取消了统购为合同定购,定购以外的粮食可自由上市。同时统销制度取消,销售价格放开。随后,又提出了“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并提高粮食定购价格、议购粮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在这些先进的理念和制度实施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粮食价格的回升使得合同定购制度遇到困难。当时粮食大幅度减产,市场粮迅速回升,国家无力提高粮食合同订购价格,农民不愿意与政府签订合同。另外,在定购价格和议购价格不断提高的同时,定销价格并未得到相应提高,财政补贴负担越来越重。而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农民的利益。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粮食流通体制进行改革,在继承现有的体制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这次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因为历史是不断进步的,要适应新的情况,解决新的问题,就必须不断地对现有的体制进行改进。
(二)1998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首先,仓容矛盾突出,敞开收购缺乏必要的基础条件。随着粮食产量的不断提高,虽然全国的粮仓都敞开收购,可依然都爆满,无法满足需求。其次,私商活动频繁,管理难度大,给粮食顺价销售带来困难。私商的个体收购规模虽然不大,但群体数量却十分多。并且他们都勤收快收,低收低走,这使收购价高、经营费用高的粮食企业所收购的粮食根本无法实现顺价销售。再次,国有粮食收储企业无法掌握全部的粮源,并未真正做到敞开收购。粮食收储企业收储业务量大、面广,但人员数量有限,不能及时到辖地所有村庄进村入户收购。一些农户就会从自身利益和方便的角度考虑将粮食卖给私商,客观上为私商经营提供了需求市场。最后,人为地干预了粮食市场的均衡价格,一定程度上扭曲了粮食市场的价格信号,误导农民生产,盲目增加粮食生产数量,导致粮食产量进一步过剩。
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展望
按照渐进主义模式的理论,粮食流通体制变迁应是对原有制度的继承和发展。在粮食流通制度变迁过程中,不能完全割断新制度与原有制度之间的联系。如果改革引起的调整成本过大,甚至超出了改革带来的效率改善,则改革不可能顺利完成。当然,从改革的角度看,除了考虑效率之外,也应考虑分配问题,即利益调整问题也是重大的影响因素,必须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在未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推动以市场化为取向的改革是历史的必要要求和发展方向。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应坚持市场化取向,充分发挥市场在粮食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国家有效调控下的市场经济型粮食流通体制。
参考文献:
1、李思恒.历史对比与本质差别——评析九八粮改和粮食统购统销[J].中国粮食经济,1999(1).
2、沅直.粮食的记忆[J].粮食科技与经济,2005(2).
3、托马斯·戴伊著;孙彩红译.理解公共政策[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杨万江.危机与出路:中国粮食结构与农业发展新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5、刘颖.基于国际粮荒背景下的中国粮食流通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6、田锡全.革命与乡村:国家、省、县与粮食统购统销制度:1953-1947[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