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汉语的根在课本,题在课外,考查的是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汉语素养和能力。学生如果汉语学不好,也会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汉语教学中听说读写四项技能是汉语新课程标准的重点培养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了四项技能,才能获取更多新知,适应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藏族学生 汉语教学 听说读写 能力 提高
藏族学生提高学习汉语的能力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通过学习汉语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少学生在初中的学习成绩很不错,但步入高中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感到很不适应,学习兴趣减退,学习质量大幅度下降,多数学生的汉语成绩产生滑坡现象,学生在学习汉语能力方面更是显露出来。高中汉语的根在课本,题在课外,考查的是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汉语素养和能力。学生如果汉语学不好,也会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在平时教学中,我们汉语教师也经常谈论成绩产生滑坡现象的原因,汉语作为少数民族学生的第二语言教学,汉语课程性质的基础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这一特点在新修订的汉语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说明。藏族学生在提高民族素质,发展民族文化,适应社会的发展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汉语教学是藏族不可缺少的一门基础性学科。现本人通过学习汉语新课程标准对汉语教学中的听、说、读、写技能方面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1.把听力训练作为语言学习的基础
汉语中的听、说、读、写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技能,也是实现基本的交际能力的基础。学习语言则始于听。如果学习的一种语言听不懂,怎么能理解,怎么去说,怎么去学习语言、词语、句型、语法。因此,要把听力训练作为语言学习的基础,作为训练的一种能力。作为汉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标准的汉语进行授课,强化学生听力训练,提高学生听的能力。听的能力的训练方法有多种多样的,我在听力训练中通过不断实践、运用探索出一些基本训练听的方法,如:利用现代先进的远程设备(班班通)播放学生感兴趣、有教育意义的影片;听课文录音、听现代比较流行的汉语歌曲、听新闻联播、听相关课文的解说和一些听小故事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多听课文朗读,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听课文录音,听教师及同学们的朗读。这样,有利于记住课文内容,让学生听一遍文章后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出中心的意思,经过这样的反复训练,学生听的基本功逐步扎实。这样的听力训练,对学生的听力理解和发音标准有很大的帮助。其次,在听的基础上发展说的能力,听是说的前提,先从听开始训练,听懂了,听明白了,再可以模仿说。
2.“说”要大胆的从实践中锻炼,鼓励学生勇于开口,勤于开口,大胆表达
新课程标准强调了“听说领先,读写结合”。听、说为读写打下基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要重视“听”与“说”的技能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口语交际训练时间和机会,否则“读”与“写”的训练就失去了支撑。因此,先从听入手,解决听的问题,听懂了,理解了,就要求学生把所听到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地说出来,能正确的使用汉语言,有效地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大胆的开口说话。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开口,勤于开口,大胆表达,不怕说错,对学生的表达,激予鼓励、表扬和肯定。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各种形式进行听、说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3.“读”要循行渐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写作和阅读不可分割。首先要让学生多阅读课外读物,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课堂上多进行提问,检查学生阅读读物,如,学完课文后推荐学生去读相关的书籍,书中还有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你有何帮助,读后的感受是什么等多种形式的问题,让学生知道读一些有利于自己健康成长,对汉语学习有价值的读物。引导学生从段到篇,从篇到全文进行阅读,鼓励学生到学校图书馆借阅图书,充分利用学校的一切公共设施,如,布告栏、走廊、雕像、教室墙面等地方张贴汉语名人名言,定期开展学校汉语广播活动,播放汉语歌曲,在校举办的活动中,评选汉语能力强的学生主持节目,参加汉语的文娱活动,开展汉语口语竞赛,汉语歌曲比赛,汉语演讲等一系列的汉语活动。这样有利于积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一种竞赛意识,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喜欢汉语。学生对学习汉语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动力,能自觉地参与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汉语读的能力也会大大提高,为积累写作素材奠定基础。
4.“写”要求学生多进行组织语言的练习
在学习汉语新课程标准时明确地认识到了教学原则中关于写作教学中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评价,修改等方式进行多种形式的训练,要求学生多进行组织语言的练习。如:写一段话的训练;学写常用的应用文,自传、表扬信、申请书、读后感等。提倡师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运用写作的课堂教学资源,创设、丰富口语交际的实践机会,促进听与说技能的持续发展,使听说读写的技能教学达到和谐统一,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因此,汉语教学中,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既要专心听老师的讲解,又要听同学的提问和讨论,课后较完整回顾。汉语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在恰当的时候机智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以检测和提高学生“听”的能力;说,力求口齿清楚,语句简洁得体。与人交际,不但要学会听别人说话,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自己会说话,让学生的个性和情感得到充分展示;读,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朗读技巧,发音正确、清楚是朗读的基本要求,对词理解正确,句子读法语调运用灵活,朗读速度的快慢合适;写,要训练学生养成写作习惯,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勤于练笔,指导他们掌握一些表达方式和结构上的写作技巧。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信心,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上的成就感。
总之,汉语教师要在高中汉语教学中,从各方面总结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经验,认真研究和学习汉语新课程标准,钻研适合现代教学的教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使他们在学习上收获自信心和成就感,学生通过汉语言学习方法的指导,不仅掌握方法,形成习惯,提高汉语教学质量,也使学生终生受益。
【关键词】藏族学生 汉语教学 听说读写 能力 提高
藏族学生提高学习汉语的能力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通过学习汉语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少学生在初中的学习成绩很不错,但步入高中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感到很不适应,学习兴趣减退,学习质量大幅度下降,多数学生的汉语成绩产生滑坡现象,学生在学习汉语能力方面更是显露出来。高中汉语的根在课本,题在课外,考查的是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汉语素养和能力。学生如果汉语学不好,也会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在平时教学中,我们汉语教师也经常谈论成绩产生滑坡现象的原因,汉语作为少数民族学生的第二语言教学,汉语课程性质的基础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这一特点在新修订的汉语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说明。藏族学生在提高民族素质,发展民族文化,适应社会的发展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汉语教学是藏族不可缺少的一门基础性学科。现本人通过学习汉语新课程标准对汉语教学中的听、说、读、写技能方面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1.把听力训练作为语言学习的基础
汉语中的听、说、读、写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技能,也是实现基本的交际能力的基础。学习语言则始于听。如果学习的一种语言听不懂,怎么能理解,怎么去说,怎么去学习语言、词语、句型、语法。因此,要把听力训练作为语言学习的基础,作为训练的一种能力。作为汉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标准的汉语进行授课,强化学生听力训练,提高学生听的能力。听的能力的训练方法有多种多样的,我在听力训练中通过不断实践、运用探索出一些基本训练听的方法,如:利用现代先进的远程设备(班班通)播放学生感兴趣、有教育意义的影片;听课文录音、听现代比较流行的汉语歌曲、听新闻联播、听相关课文的解说和一些听小故事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多听课文朗读,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听课文录音,听教师及同学们的朗读。这样,有利于记住课文内容,让学生听一遍文章后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出中心的意思,经过这样的反复训练,学生听的基本功逐步扎实。这样的听力训练,对学生的听力理解和发音标准有很大的帮助。其次,在听的基础上发展说的能力,听是说的前提,先从听开始训练,听懂了,听明白了,再可以模仿说。
2.“说”要大胆的从实践中锻炼,鼓励学生勇于开口,勤于开口,大胆表达
新课程标准强调了“听说领先,读写结合”。听、说为读写打下基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要重视“听”与“说”的技能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口语交际训练时间和机会,否则“读”与“写”的训练就失去了支撑。因此,先从听入手,解决听的问题,听懂了,理解了,就要求学生把所听到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地说出来,能正确的使用汉语言,有效地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大胆的开口说话。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开口,勤于开口,大胆表达,不怕说错,对学生的表达,激予鼓励、表扬和肯定。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各种形式进行听、说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3.“读”要循行渐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写作和阅读不可分割。首先要让学生多阅读课外读物,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课堂上多进行提问,检查学生阅读读物,如,学完课文后推荐学生去读相关的书籍,书中还有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你有何帮助,读后的感受是什么等多种形式的问题,让学生知道读一些有利于自己健康成长,对汉语学习有价值的读物。引导学生从段到篇,从篇到全文进行阅读,鼓励学生到学校图书馆借阅图书,充分利用学校的一切公共设施,如,布告栏、走廊、雕像、教室墙面等地方张贴汉语名人名言,定期开展学校汉语广播活动,播放汉语歌曲,在校举办的活动中,评选汉语能力强的学生主持节目,参加汉语的文娱活动,开展汉语口语竞赛,汉语歌曲比赛,汉语演讲等一系列的汉语活动。这样有利于积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一种竞赛意识,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喜欢汉语。学生对学习汉语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动力,能自觉地参与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汉语读的能力也会大大提高,为积累写作素材奠定基础。
4.“写”要求学生多进行组织语言的练习
在学习汉语新课程标准时明确地认识到了教学原则中关于写作教学中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评价,修改等方式进行多种形式的训练,要求学生多进行组织语言的练习。如:写一段话的训练;学写常用的应用文,自传、表扬信、申请书、读后感等。提倡师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运用写作的课堂教学资源,创设、丰富口语交际的实践机会,促进听与说技能的持续发展,使听说读写的技能教学达到和谐统一,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因此,汉语教学中,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既要专心听老师的讲解,又要听同学的提问和讨论,课后较完整回顾。汉语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在恰当的时候机智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以检测和提高学生“听”的能力;说,力求口齿清楚,语句简洁得体。与人交际,不但要学会听别人说话,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自己会说话,让学生的个性和情感得到充分展示;读,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朗读技巧,发音正确、清楚是朗读的基本要求,对词理解正确,句子读法语调运用灵活,朗读速度的快慢合适;写,要训练学生养成写作习惯,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勤于练笔,指导他们掌握一些表达方式和结构上的写作技巧。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信心,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上的成就感。
总之,汉语教师要在高中汉语教学中,从各方面总结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经验,认真研究和学习汉语新课程标准,钻研适合现代教学的教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使他们在学习上收获自信心和成就感,学生通过汉语言学习方法的指导,不仅掌握方法,形成习惯,提高汉语教学质量,也使学生终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