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惊厥的原因,对症治疗。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62例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资料。结果:新生儿窒息所导致的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和颅内出血(ICH)为新生儿惊厥的首位原因;感染是导致后期新生儿惊厥的主要原因,也是引起新生儿惊厥的第二位病因。结论:加强孕产期保健,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加强新生儿护理,预防感染,防止低血糖、低血钙的发生,以预防新生儿惊厥的发生。
【关键词】 新生儿惊厥;原因;对症治疗。
惊厥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症状,许多原因都可导致新生儿惊厥。惊厥对新生儿期后脑的发育有影响,严重者可发生神经系统后遗症[1]。因此,对于新生儿惊厥必须紧急对症处理,并积极寻找病因,对症治疗。现对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2例新生儿惊厥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62例新生儿惊厥患儿,男34例,女28例。胎龄<37周16例,37周~42周42例,>42周4例。出生体重>2500克49例,<2500克13例。入院时间<24小时31例,24小时~72小时8例,>72小时23例。围生期因素:剖宫产、产钳助产、臀位产、胎头吸引助产等异常分娩39例,宫内窘迫27例,有窒息史34例。1分钟Apgar评分<3分25例,4~7分9例。母亲患妊高征3例,母亲患糖尿病6例。
2. 惊厥病因及发作时间:本资料显示窒息所致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和颅内出血(ICH)为新生儿惊厥的首位原因,HIE、ICH及ICH合并HIE的惊厥患儿共32例,占总观察病例的51.61%,其中25例于24小时内发生惊厥。感染是导致后期新生儿惊厥的主要原因,也是引起新生儿惊厥的第二位病因,包括脑膜炎、败血症、肺炎等。其次是低血糖和低钙血症,其它如核黄疸、一氧化碳中毒也占一定的比例,见表1。
3. 惊厥发作类型:62例惊厥患儿中微小型发作32例,最多见。局灶性阵挛型12例,多灶性阵挛型8例,全身肌阵挛型3例。阵挛型共计23例。强直型7例,最少见。
4. 治疗与转归:首先给予抗惊厥治疗,药物首选苯巴比妥,首剂10~20毫克/千克。15分钟后如发作未止可追加1~2次,每次5毫克/千克,24小时总量不超过30毫克/千克。维持量为5毫克/千克,分两次静脉推注,效果不佳者可联合应用安定。单用苯巴比妥53例,9例加用安定,加用安定者为核黄疸、重度HIE及脑膜炎患儿。其次为寻找病因,针对病因积极治疗。HIE患儿给予综合治疗,保证血氧、血糖及血压稳定,减轻脑水肿及改善脑代谢。低血糖者立即静推10%葡萄糖液1~2毫升/千克,再用10%葡萄糖液维持静滴,速度为3~5毫升/千克/小时,并密切监测血糖变化。低血钙者给予补钙,10%葡萄糖酸钙1~2毫升/千克,以5%葡萄糖稀释一倍缓慢静推,血钙过低惊厥发作频繁者,间隔6~8小时再给药一次。核黄疸患儿除抗惊厥治疗外,给予双面蓝光治疗及应用白蛋白促进胆红素排泄。对感染性疾病引起者给予选用敏感抗生素积极抗感染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者给予高压氧治疗。62例新生儿惊厥患儿中46例痊愈出院,好转后出院9例,放弃治疗5例,死亡2例。所有病例均未进行随访。
二、讨论
新生儿惊厥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功能失常的一种临床表现。多种病因可致惊厥发作。本组资料表现:新生儿窒息所导致的HIE和ICH仍是新生儿惊厥的主要原因。HIE、ICH及HIE合并ICH引起的惊厥患儿32例,占51.6%,其中25例在出生后24小时内发生惊厥。HIE及ICH患儿多有产前或产时窒息史。围生期异常分娩、宫内窘迫、母亲妊高征等成为新生儿窒息的重要原因。感染是导致新生儿惊厥的第二位原因,惊厥多发生于出生4天之后,多是由于出生后家属护理不当致皮肤或脐部感染导致败血症、肺炎、脑膜炎等。新生儿低血糖和低血钙是最常见的代谢紊乱,也是新生儿惊厥的常见原因。新生儿低血糖多见于小于胎龄儿及糖尿病母亲所生患儿,与患儿体内糖原贮存不足和胰岛素水平过高有关,开奶过迟和喂养不当也是造成低血糖惊厥的常见原因。惊厥多发生于生后3天内,且多见微小型发作。低血钙主要见于出生低体重儿、HIE和ICH患儿,与各种原因导致的甲状旁腺功能受抑制及血中降钙素水平增高有关,亦与人工喂养、乳品中钙磷比例不适宜钙吸收不良有关。其它如核黄疸、中毒性脑病、高热等所致惊厥亦占有一定比例,尤其是核黄疸多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本组3例核黄疸在随访中均见遗留程度不等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新生儿惊厥表现不典型,以微小型发作为多见。62例惊厥患儿中有32例为微小型发作,占52.5%,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2]。其次为阵挛型占35.6%。强直型最少见,多为核黄疸及脑膜炎患儿。另有1例重度窒息和1例高热患儿表现为强直型发作。新生儿出生4天后发生惊厥主要由感染性疾病引起,因此对于生后3天内发生的新生儿惊厥应注意HIE及ICH的诊治。而4天后发病者应进行细菌病原学检查。
新生儿惊厥危害极大,一旦发生必须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惊厥。苯巴比妥能减少脑中葡萄糖消耗,降低脑代谢率,减轻细胞内外水肿,降低颅内压,从而减轻脑损伤,故目前被认为是预防和控制新生儿惊厥的首选药物[4]。为减少新生儿惊厥的发生,应加强孕产期保健,提倡产科儿科结合及新法复苏,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加强新生儿护理,做好预防新生儿疾病的宣传,预防感染,防止低血糖、低血钙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53-257.
[2] 曾虹,陈家旋.新生儿惊厥294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03,5(1):72-73.
[3] 张家骧,魏克伦,薛辛东.新生儿急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35-641.
[4] 廖景文.苯巴比妥预防新生儿重度窒息后脑损伤[J].新生儿科杂志,2002,17(1):20-21.
【关键词】 新生儿惊厥;原因;对症治疗。
惊厥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症状,许多原因都可导致新生儿惊厥。惊厥对新生儿期后脑的发育有影响,严重者可发生神经系统后遗症[1]。因此,对于新生儿惊厥必须紧急对症处理,并积极寻找病因,对症治疗。现对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2例新生儿惊厥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62例新生儿惊厥患儿,男34例,女28例。胎龄<37周16例,37周~42周42例,>42周4例。出生体重>2500克49例,<2500克13例。入院时间<24小时31例,24小时~72小时8例,>72小时23例。围生期因素:剖宫产、产钳助产、臀位产、胎头吸引助产等异常分娩39例,宫内窘迫27例,有窒息史34例。1分钟Apgar评分<3分25例,4~7分9例。母亲患妊高征3例,母亲患糖尿病6例。
2. 惊厥病因及发作时间:本资料显示窒息所致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和颅内出血(ICH)为新生儿惊厥的首位原因,HIE、ICH及ICH合并HIE的惊厥患儿共32例,占总观察病例的51.61%,其中25例于24小时内发生惊厥。感染是导致后期新生儿惊厥的主要原因,也是引起新生儿惊厥的第二位病因,包括脑膜炎、败血症、肺炎等。其次是低血糖和低钙血症,其它如核黄疸、一氧化碳中毒也占一定的比例,见表1。
3. 惊厥发作类型:62例惊厥患儿中微小型发作32例,最多见。局灶性阵挛型12例,多灶性阵挛型8例,全身肌阵挛型3例。阵挛型共计23例。强直型7例,最少见。
4. 治疗与转归:首先给予抗惊厥治疗,药物首选苯巴比妥,首剂10~20毫克/千克。15分钟后如发作未止可追加1~2次,每次5毫克/千克,24小时总量不超过30毫克/千克。维持量为5毫克/千克,分两次静脉推注,效果不佳者可联合应用安定。单用苯巴比妥53例,9例加用安定,加用安定者为核黄疸、重度HIE及脑膜炎患儿。其次为寻找病因,针对病因积极治疗。HIE患儿给予综合治疗,保证血氧、血糖及血压稳定,减轻脑水肿及改善脑代谢。低血糖者立即静推10%葡萄糖液1~2毫升/千克,再用10%葡萄糖液维持静滴,速度为3~5毫升/千克/小时,并密切监测血糖变化。低血钙者给予补钙,10%葡萄糖酸钙1~2毫升/千克,以5%葡萄糖稀释一倍缓慢静推,血钙过低惊厥发作频繁者,间隔6~8小时再给药一次。核黄疸患儿除抗惊厥治疗外,给予双面蓝光治疗及应用白蛋白促进胆红素排泄。对感染性疾病引起者给予选用敏感抗生素积极抗感染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者给予高压氧治疗。62例新生儿惊厥患儿中46例痊愈出院,好转后出院9例,放弃治疗5例,死亡2例。所有病例均未进行随访。
二、讨论
新生儿惊厥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功能失常的一种临床表现。多种病因可致惊厥发作。本组资料表现:新生儿窒息所导致的HIE和ICH仍是新生儿惊厥的主要原因。HIE、ICH及HIE合并ICH引起的惊厥患儿32例,占51.6%,其中25例在出生后24小时内发生惊厥。HIE及ICH患儿多有产前或产时窒息史。围生期异常分娩、宫内窘迫、母亲妊高征等成为新生儿窒息的重要原因。感染是导致新生儿惊厥的第二位原因,惊厥多发生于出生4天之后,多是由于出生后家属护理不当致皮肤或脐部感染导致败血症、肺炎、脑膜炎等。新生儿低血糖和低血钙是最常见的代谢紊乱,也是新生儿惊厥的常见原因。新生儿低血糖多见于小于胎龄儿及糖尿病母亲所生患儿,与患儿体内糖原贮存不足和胰岛素水平过高有关,开奶过迟和喂养不当也是造成低血糖惊厥的常见原因。惊厥多发生于生后3天内,且多见微小型发作。低血钙主要见于出生低体重儿、HIE和ICH患儿,与各种原因导致的甲状旁腺功能受抑制及血中降钙素水平增高有关,亦与人工喂养、乳品中钙磷比例不适宜钙吸收不良有关。其它如核黄疸、中毒性脑病、高热等所致惊厥亦占有一定比例,尤其是核黄疸多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本组3例核黄疸在随访中均见遗留程度不等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新生儿惊厥表现不典型,以微小型发作为多见。62例惊厥患儿中有32例为微小型发作,占52.5%,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2]。其次为阵挛型占35.6%。强直型最少见,多为核黄疸及脑膜炎患儿。另有1例重度窒息和1例高热患儿表现为强直型发作。新生儿出生4天后发生惊厥主要由感染性疾病引起,因此对于生后3天内发生的新生儿惊厥应注意HIE及ICH的诊治。而4天后发病者应进行细菌病原学检查。
新生儿惊厥危害极大,一旦发生必须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惊厥。苯巴比妥能减少脑中葡萄糖消耗,降低脑代谢率,减轻细胞内外水肿,降低颅内压,从而减轻脑损伤,故目前被认为是预防和控制新生儿惊厥的首选药物[4]。为减少新生儿惊厥的发生,应加强孕产期保健,提倡产科儿科结合及新法复苏,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加强新生儿护理,做好预防新生儿疾病的宣传,预防感染,防止低血糖、低血钙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53-257.
[2] 曾虹,陈家旋.新生儿惊厥294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03,5(1):72-73.
[3] 张家骧,魏克伦,薛辛东.新生儿急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35-641.
[4] 廖景文.苯巴比妥预防新生儿重度窒息后脑损伤[J].新生儿科杂志,2002,17(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