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由于种种原因,中职类学校生源素质普遍不高,其中一部分是思想品德和学习表现比较落后或自身缺点较多的后进生。他们在入学不久,便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行为。
一、中职生问题行为研究的意义
问题行为是指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都超过了相应的年龄所允许的正常范围的异常行为,例如旷课、夜不归宿、破坏课堂秩序、恶意损坏公物、沉迷游戏网络、抽烟、酗酒、赌博、与教师冲突、打架斗殴等。另外,学生中心理和行为上严重失调的比例逐渐增大,比如,有的狂躁,不能与同学和睦相处;有的冷漠,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和工作无兴趣;有的压抑孤僻,脱离集体,这些行为障碍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即使是心理和行为正常的学生,也在学习、事业及社交问题上产生挫折和消极行为。这些问题行为如得不到及时纠正,任其发展就有可能演变成心理缺陷甚至心理障碍。
尽管这些问题行为仅发生在极少数学生身上,但上述现象的存在,不但影响学校的班级管理和正常的教学秩序,有碍良好学风、班风和校风的形成,影响集体声誉,尤其是对他们自身今后的健康成长将会带来严重的危害,而且容易形成“蝴蝶效应”:首先,中职生的问题行为容易造成学生自我放松,使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处于停滞状态,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如不及时加以疏导和矫治,还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其次,学生的问题行为已成为许多家长、学生对中等职业学校认可度下降的原因之一;学生的问题行为往往会成为违法犯罪的前提,不仅具有现实的危害性,而且具有更为严重的潜在危害性。
据调查,凡是对学生问题行为重视不够的学校,学校的正常教学均受阻,学校的教学管理秩序均被打乱,学校的校园环境、教育教学资源均被破坏,学生违法犯罪的现象也突出。无疑,问题行为对个人、集体、学校乃至社会造成的危害,是让人难以估量的。因而,问题行为应该引起教育界的重视。
二、中职生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
现代青年心理学认为现代青少年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是不同步的,他们的生理发育和成熟提前了,相应的性意识和某些社会需求觉醒较早,但是伦理道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还不足,这种差距正是青年学生容易接受消极影响,造成问题行为的条件。
学生的每一种问题行为都是人格不健康的表现,在中职校园中,学生的问题行为可归结为品德型和性格型,与不良的需要、个性、心理及年龄特征有密切联系。问题行为在校园中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家庭因素
不良家庭教育使子女从小养成专横霸道、自私自利、好逸恶劳的不良习性,一旦个人欲望得不到满足或者受到法纪的约束,就会无视社会共同生活的行为准则,与社会对立,直至以暴力犯罪相对抗。
(二)社会因素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社会上的各种不正之风,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一些不健康文艺作品的毒害,也随之而来。现在青少年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一些不良信息或开放作风也随之传播到青少年之中,对他们的心灵产生着消极影响。目前的“90后”多是13—18岁的青少年,这个年龄阶段也是他们个体意识的形成阶段,最容易受到新事物、新观念的影响,从而做出出格举动,同时也缺乏知识经验,社会阅历肤浅,只能以个人的管孔之见认识和评价复杂的社会现象,因而没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埋下形成问题行为的祸根。
(三)学校教育因素
不良的学校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理想教育、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缺乏理想和品德教育的学生,对社会消极现象缺乏正确识别力和免疫力。对学生的心理辅导缺乏或成效不明显,不能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积月累,使学生形成难以克服的心理障碍,从而导致问题行为的产生。还有学校教育中一些教师不正确甚至错误的措施态度方法都是学生产生问题行为的间接诱因。
(四)中职生特有的心理状况
1.消极的自我观念。一些中职生学习基础差,在主观上怕苦,成绩往往不理想,久而久之便产生很强的自卑感与厌学心理,在形成“习得性无助感”后,很容易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以外的地方,引发不良行为的产生。
2.畸形的自尊心。由于学习差、表现差,因此他们在群体中不被重视、没有地位。尽管他们不注意尊重别人,但仍有强烈的被尊重的需要。因此若他人对其言行稍有不尊,就会采取攻击性行为;有时为了吸引他人的注意,求得可怜的、畸形的自尊,便以出格的行为来显示自身的存在。
3.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一部分中职生不能很好地接受自己,也不能很好地接受别人,所以往往难以为他人接纳,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方面即他们与教师、家长及同学交往方面的矛盾冲突。但他们又具有强烈的交友心理,因此经常有问题行为的学生容易形成小团体,出现“落后群体”聚集交友的现象,各自的不良习气相互感染,问题行为恶性膨胀。
4.对生活、工作和学习失去热情。一些中职生对生活的感受普遍是拒绝和排斥,常常表现为对一切都无所谓,满不在乎,好像发生什么都与自己无关,对学校开展的健康积极的活动缺乏热情和兴趣,对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更是打不起精神。
5.逆反、疑惧心理。问题行为学生经常会觉得家长、老师不理解他们,较多地受到指责、批评,对家长、老师的教育容易出现怀疑、刻意回避、反感,甚至在行为上背离,形成逆反、疑惧心理。
因此,问题行为学生往往不能正确认识自我,而进行错误的、不现实的自我设计,导致超越客观的自我评价,加上自我控制能力薄弱,必然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使自我价值同社会价值尖锐地对立起来,容易出现越轨行为。
由于中职生的问题心理和行为客观存在校园内,因此教育工作者应正确地对待,对其问题行为科学地引导和矫正。
三、针对产生的原因,探究问题行为的心理矫正方法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开设心理讲座,引导学生采用合理的心理保健方法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和情绪控制。
(二)加强个别心理咨询,调整学生的认知结构,使其转变观念、调整认知、纠正行为,帮助学生正面评价自己,正视现实和压力,乐观向上地面对困难,学会自我接纳、自我欣赏,教会学生与他人交往的知识和技巧,改变和增强其社会交往能力,塑造成功的心理品质。
(三)建立问题行为学生的心理档案,追踪调查,关注进展,发现问题要及时引导和帮助。
(四)从生活、学习、纪律等方面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和鼓励,尽可能给他们提供表现专长和优势的机会,使他们感到自己的价值和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信心。
(五)设置低起点,采用小步子。学生问题行为的转变,要设置低起点,以低标准入手,逐步递进,指导学生制定整改的近、远期目标,既要有一学年、一学期的目标,更要有一月、一周的目标。内容不仅包括问题行为的整改,而且包括学习成绩、体育锻炼、文艺活动、对集体的贡献等。放低起点,小步子转化,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使学生前进有目标,又不会失去信心,可以有效地防止和减少学生行为的反复。
总之,问题行为本身不是问题,怎样解决才是问题。学生表现出问题行为表示他不能以社会认同的方式去适应环境的需求,不能以社会允许的方式去解决困难,表面的症状后面隐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原因和个人意义,重要的是我们应把危机当作教育的契机。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这些孩子不是畸形儿,他们是人类无限多样化的花园里最脆弱、最娇嫩的鲜花。”中职校特殊群体学生问题日显复杂多变,只有不断探索有效办法,才能使他们健康、顺利地走向社会。
一、中职生问题行为研究的意义
问题行为是指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都超过了相应的年龄所允许的正常范围的异常行为,例如旷课、夜不归宿、破坏课堂秩序、恶意损坏公物、沉迷游戏网络、抽烟、酗酒、赌博、与教师冲突、打架斗殴等。另外,学生中心理和行为上严重失调的比例逐渐增大,比如,有的狂躁,不能与同学和睦相处;有的冷漠,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和工作无兴趣;有的压抑孤僻,脱离集体,这些行为障碍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即使是心理和行为正常的学生,也在学习、事业及社交问题上产生挫折和消极行为。这些问题行为如得不到及时纠正,任其发展就有可能演变成心理缺陷甚至心理障碍。
尽管这些问题行为仅发生在极少数学生身上,但上述现象的存在,不但影响学校的班级管理和正常的教学秩序,有碍良好学风、班风和校风的形成,影响集体声誉,尤其是对他们自身今后的健康成长将会带来严重的危害,而且容易形成“蝴蝶效应”:首先,中职生的问题行为容易造成学生自我放松,使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处于停滞状态,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如不及时加以疏导和矫治,还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其次,学生的问题行为已成为许多家长、学生对中等职业学校认可度下降的原因之一;学生的问题行为往往会成为违法犯罪的前提,不仅具有现实的危害性,而且具有更为严重的潜在危害性。
据调查,凡是对学生问题行为重视不够的学校,学校的正常教学均受阻,学校的教学管理秩序均被打乱,学校的校园环境、教育教学资源均被破坏,学生违法犯罪的现象也突出。无疑,问题行为对个人、集体、学校乃至社会造成的危害,是让人难以估量的。因而,问题行为应该引起教育界的重视。
二、中职生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
现代青年心理学认为现代青少年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是不同步的,他们的生理发育和成熟提前了,相应的性意识和某些社会需求觉醒较早,但是伦理道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还不足,这种差距正是青年学生容易接受消极影响,造成问题行为的条件。
学生的每一种问题行为都是人格不健康的表现,在中职校园中,学生的问题行为可归结为品德型和性格型,与不良的需要、个性、心理及年龄特征有密切联系。问题行为在校园中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家庭因素
不良家庭教育使子女从小养成专横霸道、自私自利、好逸恶劳的不良习性,一旦个人欲望得不到满足或者受到法纪的约束,就会无视社会共同生活的行为准则,与社会对立,直至以暴力犯罪相对抗。
(二)社会因素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社会上的各种不正之风,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一些不健康文艺作品的毒害,也随之而来。现在青少年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一些不良信息或开放作风也随之传播到青少年之中,对他们的心灵产生着消极影响。目前的“90后”多是13—18岁的青少年,这个年龄阶段也是他们个体意识的形成阶段,最容易受到新事物、新观念的影响,从而做出出格举动,同时也缺乏知识经验,社会阅历肤浅,只能以个人的管孔之见认识和评价复杂的社会现象,因而没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埋下形成问题行为的祸根。
(三)学校教育因素
不良的学校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理想教育、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缺乏理想和品德教育的学生,对社会消极现象缺乏正确识别力和免疫力。对学生的心理辅导缺乏或成效不明显,不能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积月累,使学生形成难以克服的心理障碍,从而导致问题行为的产生。还有学校教育中一些教师不正确甚至错误的措施态度方法都是学生产生问题行为的间接诱因。
(四)中职生特有的心理状况
1.消极的自我观念。一些中职生学习基础差,在主观上怕苦,成绩往往不理想,久而久之便产生很强的自卑感与厌学心理,在形成“习得性无助感”后,很容易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以外的地方,引发不良行为的产生。
2.畸形的自尊心。由于学习差、表现差,因此他们在群体中不被重视、没有地位。尽管他们不注意尊重别人,但仍有强烈的被尊重的需要。因此若他人对其言行稍有不尊,就会采取攻击性行为;有时为了吸引他人的注意,求得可怜的、畸形的自尊,便以出格的行为来显示自身的存在。
3.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一部分中职生不能很好地接受自己,也不能很好地接受别人,所以往往难以为他人接纳,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方面即他们与教师、家长及同学交往方面的矛盾冲突。但他们又具有强烈的交友心理,因此经常有问题行为的学生容易形成小团体,出现“落后群体”聚集交友的现象,各自的不良习气相互感染,问题行为恶性膨胀。
4.对生活、工作和学习失去热情。一些中职生对生活的感受普遍是拒绝和排斥,常常表现为对一切都无所谓,满不在乎,好像发生什么都与自己无关,对学校开展的健康积极的活动缺乏热情和兴趣,对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更是打不起精神。
5.逆反、疑惧心理。问题行为学生经常会觉得家长、老师不理解他们,较多地受到指责、批评,对家长、老师的教育容易出现怀疑、刻意回避、反感,甚至在行为上背离,形成逆反、疑惧心理。
因此,问题行为学生往往不能正确认识自我,而进行错误的、不现实的自我设计,导致超越客观的自我评价,加上自我控制能力薄弱,必然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使自我价值同社会价值尖锐地对立起来,容易出现越轨行为。
由于中职生的问题心理和行为客观存在校园内,因此教育工作者应正确地对待,对其问题行为科学地引导和矫正。
三、针对产生的原因,探究问题行为的心理矫正方法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开设心理讲座,引导学生采用合理的心理保健方法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和情绪控制。
(二)加强个别心理咨询,调整学生的认知结构,使其转变观念、调整认知、纠正行为,帮助学生正面评价自己,正视现实和压力,乐观向上地面对困难,学会自我接纳、自我欣赏,教会学生与他人交往的知识和技巧,改变和增强其社会交往能力,塑造成功的心理品质。
(三)建立问题行为学生的心理档案,追踪调查,关注进展,发现问题要及时引导和帮助。
(四)从生活、学习、纪律等方面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和鼓励,尽可能给他们提供表现专长和优势的机会,使他们感到自己的价值和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信心。
(五)设置低起点,采用小步子。学生问题行为的转变,要设置低起点,以低标准入手,逐步递进,指导学生制定整改的近、远期目标,既要有一学年、一学期的目标,更要有一月、一周的目标。内容不仅包括问题行为的整改,而且包括学习成绩、体育锻炼、文艺活动、对集体的贡献等。放低起点,小步子转化,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使学生前进有目标,又不会失去信心,可以有效地防止和减少学生行为的反复。
总之,问题行为本身不是问题,怎样解决才是问题。学生表现出问题行为表示他不能以社会认同的方式去适应环境的需求,不能以社会允许的方式去解决困难,表面的症状后面隐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原因和个人意义,重要的是我们应把危机当作教育的契机。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这些孩子不是畸形儿,他们是人类无限多样化的花园里最脆弱、最娇嫩的鲜花。”中职校特殊群体学生问题日显复杂多变,只有不断探索有效办法,才能使他们健康、顺利地走向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