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武汉工程大学为例,分析了应用型人才及其培养体系的内涵,重点介绍了案例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实施过程,并对实施效果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划转院校;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体系
行业划转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后形成的一个特殊群体,指原属中央行业部门主办,后被划转为地方管理为主的高校。这类院校大多属于一般本科院校,根据高等教育分类,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如何实现由行业院校向地方院校的转变,构建具有行业特色、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是这些行业划转院校面临的普遍问题。
一、理论构建
根据人才培养体系的概念和对应用型人才内涵的理解,武汉工程大学紧密围绕学校作为~所行业划转院校的特点以及学校在新形势下确立的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秉承学校“开门办学”的办学思路,按照“分类培养”的人才培养原则和“理论一实践一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构建“学科一应用并重”的课程模式和与之配套的“实训一实验一实习”的实践教学模式,以及贯穿始终的创新教育模块,同时注重提高师资配套和教学条件改善。经过十年的研究与实践,构建了一套具有行业划转院校特色的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体系。
1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在教育中,就是要突出人的发展。本着这样的理念,武汉工程大学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努力做到因材施教,通过设置专业方向、实行中期分流、课程分级教学等措施,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在关注学生成长的同时,学校也关注教师的发展,提出了“共同关注,共同提高”计划、“教师工程、设计与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计划”等措施。
2 “开门办学”的办学思路。武汉工程大学创办于20世纪70年代全国号召实施“开门办学”时期,学校本身就是为了行业经济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创办的。因此创建之初就吸收“开门办学”做法中的合理成分,形成了与行业和企业紧密合作的办学模式。近十年来,学校更是有意识地加强了与行业和企业间在科研、生产、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为学校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搭建广阔的实践大平台。
3 “分类培养”的人才培养原则。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实行因材施教,分类培养。同时各学科专业的发展历史不同,社会需求有别,专业特点各异,也要求对不同专业学生按照分类培养的总体原则设定不同的人才培养规格,采取不同的培养手段。作为一所大众化教育环境下的行业划转地方院校,武汉工程大学紧紧围绕行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依托学校在行业办学历史下形成的优势学科和专业,按照分类培养的基本原则,提出在不同专业类别分别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复合应用型人才和技术应用型人才三种不同类型的应用型人才。
4 “理论-实践-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指导下,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按照人类认知规律和个体成长的规律,结合应用型人才的内涵,武汉工程大学提出了“理论-实践-创新”这一人才培养模式。这一培养模式既包含了对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界定,即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也包含了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的指导,即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为创新服务,在实践中培养科学意识、创新能力。
5 “学科-应用并重”的课程模式。课程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课程编制所采用的计划方式和所确定的结构体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模式应同时注重学科基础和应用能力,可以称之为“依托学科,面向应用”的“学科-应用”并重型的课程模式。这一模式既强调打好学科基础的重要性,也注意培养从事技术活动的实际技能。武汉工程大学按照这一模式,不断优化各个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建立了由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方向选修课、全校任选修课和实践教学六大块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
6 “实训-实验-实习”的实践教学模式。工程实践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新能力发展的根基所在。但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应该遵循一定规律,循序渐进地培养,同时还应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武汉工程大学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按照知识-能力-素质的人才培养规律,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在培养方案中科学合理地设置了军训、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与设计、社会实践和技能训练等多个实践教学环节,形成了实训-实验-实习为主的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模式。
7 贯穿始终的创新教育模块。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专门制订了创新能力培养计划,通过建立开放性创新型实验室、组织各类学科竞赛、设立大学生创新基金、举办大学生科技节、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活动等措施,形成了一套培养学生科学意识与创新能力的模式和机制。创新教育模块贯穿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各门课程和环节之中。
二、实施过程
10年来,武汉工程大学依照上述应用型人才培养理论,逐渐明确办学定位,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完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重点突出实践教学。同时,不断改善配套环境,大力开展各类教学研究,构建了一套具有行业划转院校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1 坚持更新教育观念,明确和贯彻学校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学校管理体制发生变化以来,学校以转变教育思想为先导,努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先后组织了多次全校性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学习和讨论活动,经过讨论我校进一步明确了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学校以服务区域经济和化工及相关行业为主,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创新能力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
2 不断优化专业结构,搭建多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10年来,学校专业数量从18个增加到48个,涵盖的学科门类从2个增加到6个。总体发展思路是:重点建设化工及相关优势专业,着力培养高层次创新应用型人才;积极发展交叉学科专业,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大力发展经济建设急需的应用型专业,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
3 不断优化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多样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经历从单一的教学计划到整套人才培养方案的深化过程,课程模块从3个增加到6个,且一贯强调实践教学环节。培养方案每两年进行大的修订,并有明确的指导意见。
4 重点突出实践教学环节,着力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以及实践中的创新能力。经过10年的探索,学校创立了在毕业设计(论文)实践环节“真题真做”的模式,每年约20%学生参与现场实践教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实训-实验-实习-创新为一体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同时还搭建了由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3个,校级8个)、校内实训基地(工程实践中心等4个)、校外实习基地(164个)组成的实践教学大平台。
5 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学校通过实施“教师工程、设计与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计划”,选派各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工程、设计实践或挂职锻炼,培养一批有实践经验和实践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同时大力发展科研,鼓励以科研促教学,实施效果明显。
6 大力推行教学研究与改革,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组织保障。1998年至今,学校共组织申报、实施了有关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的国家级教学研究项目13项,省级教学研究项目52项,涉及专业内涵改造、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以及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这些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大力推动了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各个环节、各个专业的优化与改革,为最终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划转院校;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体系
行业划转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后形成的一个特殊群体,指原属中央行业部门主办,后被划转为地方管理为主的高校。这类院校大多属于一般本科院校,根据高等教育分类,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如何实现由行业院校向地方院校的转变,构建具有行业特色、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是这些行业划转院校面临的普遍问题。
一、理论构建
根据人才培养体系的概念和对应用型人才内涵的理解,武汉工程大学紧密围绕学校作为~所行业划转院校的特点以及学校在新形势下确立的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秉承学校“开门办学”的办学思路,按照“分类培养”的人才培养原则和“理论一实践一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构建“学科一应用并重”的课程模式和与之配套的“实训一实验一实习”的实践教学模式,以及贯穿始终的创新教育模块,同时注重提高师资配套和教学条件改善。经过十年的研究与实践,构建了一套具有行业划转院校特色的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体系。
1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在教育中,就是要突出人的发展。本着这样的理念,武汉工程大学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努力做到因材施教,通过设置专业方向、实行中期分流、课程分级教学等措施,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在关注学生成长的同时,学校也关注教师的发展,提出了“共同关注,共同提高”计划、“教师工程、设计与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计划”等措施。
2 “开门办学”的办学思路。武汉工程大学创办于20世纪70年代全国号召实施“开门办学”时期,学校本身就是为了行业经济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创办的。因此创建之初就吸收“开门办学”做法中的合理成分,形成了与行业和企业紧密合作的办学模式。近十年来,学校更是有意识地加强了与行业和企业间在科研、生产、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为学校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搭建广阔的实践大平台。
3 “分类培养”的人才培养原则。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实行因材施教,分类培养。同时各学科专业的发展历史不同,社会需求有别,专业特点各异,也要求对不同专业学生按照分类培养的总体原则设定不同的人才培养规格,采取不同的培养手段。作为一所大众化教育环境下的行业划转地方院校,武汉工程大学紧紧围绕行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依托学校在行业办学历史下形成的优势学科和专业,按照分类培养的基本原则,提出在不同专业类别分别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复合应用型人才和技术应用型人才三种不同类型的应用型人才。
4 “理论-实践-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指导下,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按照人类认知规律和个体成长的规律,结合应用型人才的内涵,武汉工程大学提出了“理论-实践-创新”这一人才培养模式。这一培养模式既包含了对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界定,即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也包含了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的指导,即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为创新服务,在实践中培养科学意识、创新能力。
5 “学科-应用并重”的课程模式。课程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课程编制所采用的计划方式和所确定的结构体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模式应同时注重学科基础和应用能力,可以称之为“依托学科,面向应用”的“学科-应用”并重型的课程模式。这一模式既强调打好学科基础的重要性,也注意培养从事技术活动的实际技能。武汉工程大学按照这一模式,不断优化各个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建立了由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方向选修课、全校任选修课和实践教学六大块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
6 “实训-实验-实习”的实践教学模式。工程实践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新能力发展的根基所在。但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应该遵循一定规律,循序渐进地培养,同时还应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武汉工程大学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按照知识-能力-素质的人才培养规律,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在培养方案中科学合理地设置了军训、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与设计、社会实践和技能训练等多个实践教学环节,形成了实训-实验-实习为主的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模式。
7 贯穿始终的创新教育模块。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专门制订了创新能力培养计划,通过建立开放性创新型实验室、组织各类学科竞赛、设立大学生创新基金、举办大学生科技节、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活动等措施,形成了一套培养学生科学意识与创新能力的模式和机制。创新教育模块贯穿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各门课程和环节之中。
二、实施过程
10年来,武汉工程大学依照上述应用型人才培养理论,逐渐明确办学定位,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完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重点突出实践教学。同时,不断改善配套环境,大力开展各类教学研究,构建了一套具有行业划转院校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1 坚持更新教育观念,明确和贯彻学校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学校管理体制发生变化以来,学校以转变教育思想为先导,努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先后组织了多次全校性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学习和讨论活动,经过讨论我校进一步明确了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学校以服务区域经济和化工及相关行业为主,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创新能力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
2 不断优化专业结构,搭建多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10年来,学校专业数量从18个增加到48个,涵盖的学科门类从2个增加到6个。总体发展思路是:重点建设化工及相关优势专业,着力培养高层次创新应用型人才;积极发展交叉学科专业,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大力发展经济建设急需的应用型专业,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
3 不断优化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多样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经历从单一的教学计划到整套人才培养方案的深化过程,课程模块从3个增加到6个,且一贯强调实践教学环节。培养方案每两年进行大的修订,并有明确的指导意见。
4 重点突出实践教学环节,着力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以及实践中的创新能力。经过10年的探索,学校创立了在毕业设计(论文)实践环节“真题真做”的模式,每年约20%学生参与现场实践教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实训-实验-实习-创新为一体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同时还搭建了由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3个,校级8个)、校内实训基地(工程实践中心等4个)、校外实习基地(164个)组成的实践教学大平台。
5 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学校通过实施“教师工程、设计与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计划”,选派各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工程、设计实践或挂职锻炼,培养一批有实践经验和实践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同时大力发展科研,鼓励以科研促教学,实施效果明显。
6 大力推行教学研究与改革,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组织保障。1998年至今,学校共组织申报、实施了有关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的国家级教学研究项目13项,省级教学研究项目52项,涉及专业内涵改造、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以及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这些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大力推动了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各个环节、各个专业的优化与改革,为最终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