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高原路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wang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到新藏线,马上就会想到海拔最高、道路最险、路况极差和環境最恶劣。的确,这条编号G219,新疆到拉萨的道路,也是“世界屋脊的屋脊”——阿里地区对外联系的唯一通道。叶城到阿里这一段,几乎所有路段均为高寒缺氧的无人区,沿途横卧着逾千公里的荒漠戈壁、永冻土层和常年积雪的崇山峻岭。
  一九九三年,因去阿里开展课题调研,我第一次踏上了这条道路。
  四月中旬,春天的新绿刚刚挂上乌鲁木齐的枝头,桃花、杏花正羞羞答答地开着。大雪封山整整一个冬天的路一开通,课题组成员就出发了。由于车辆有限,我是乘坐部队运送物资的车辆上山的。
  车队共有十辆车,由一位连长带队、驾驶员有多年执行高原任务的老驾司机、有第一次上高原的新手,每辆车上配备一位驾驶员、一位副驾驶员(基本都是师父带徒弟)。我坐的这辆车的驾驶员是一位有着十一年兵龄的志愿兵,经验丰富、人很直率、幽默,一路笑话不断,我叫他高班长。而副驾驶是一位刚入伍一年的新兵,少言寡语,看起来本分而腼腆,我叫他小刘。我和这位副驾驶小刘坐在一起,随着车队出发了。
  绿色车队,像一条巨龙,在蜿蜒的道路上行驶,掠过戈壁滩,很快到了昆仑山脚下。望眼看上去,山路就挂在山腰上,让我震撼不已。高班长却开着玩笑说:“山里风景美呢,一会你眼睛就会掉到山里出不来了”。班长的话让我放松了不少。他接着又严肃地说:“至今新藏线上还流传着这样一段谚语:‘行车新藏线,不亚蜀道难,库地达坂险,犹似鬼门关;麻扎达坂尖,陡升五千三;黑卡达坂旋,九十九道弯;界山达坂弯,喘气真是难!’”我和小刘对视了一下,不敢说话了。
  虽然早有了心里准备,但上高原的路远比想像的难得多。当时通车也是单向放行的,也就是十天只许向上放行,十天只许向下放行,以此类推,并且许多路段都在维修和加宽中。车队要穿越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和冈底斯山,要经过许多雪山达坂,比如:库地大坂、麻扎大坂、奇台大坂、界山大坂等等,要穿透茫茫的戈壁无人区。时而攀爬大于45度坡度的大坂,时而下行同样坡度的海深沟,一边是直立的峭壁、一边是深不见底的悬崖,险峻让我时刻都屏住呼吸、紧闭双眼,双手看紧扶手。还有四周的荒凉再加上强烈高原缺氧反应……可高班长却熟练地开着车,还不断地教导着身边的小刘,这里该注意什么,那里该小心什么。
  四月中旬的新藏线,处处是厚厚的积雪,气温也很低,下车时,都要穿上棉大衣。道路有些地方也十分湿滑,特别是下山路,要万分地的小心。白天阳光还是热烈的,特别耀眼。在戈壁上,融雪水到处都有,有些低洼处还会有不小的积水坑。在前往库地兵站路上,一辆车就陷进了水坑中,整个车队停下来,所有人一起努力,前拉后推,折腾了一个多小时,才把车从水坑中拉出。
  道路的坑坑洼洼,最费轮胎了。高班长告诉我,每次上山,每胎车都有将几条备胎和修补工具。说啥来啥,我坐的这辆车一路上就爆胎八次,每次副驾驶小刘都会跳下车,以最快的速度换上备胎。高原缺氧,走路都觉得很累,可况要更换轮胎,还不是一次。我对小刘也刮目相看了。
  每天车队都要不停地赶路,从这个兵站出发,天黑之前起赶到另一兵站。三十里营房、神仙湾、甜水海、班公湖……这条路上有许多兵站,这里都站立着一群边防军人,为来往车队保驾护航。
  车队到达兵站后,我本以为大家会好好休息休息,可没想到的是,大家先是检修车辆,对坏了的轮胎进行修补。因高原气压低,开水温度仅六七十度,所以做饭要用高压過,连拉条子也一样。蔬菜在这里比黄金还金贵,所以每顿饭吃的多简单,多无味,就可想而知了。高班长说,他们现在闻到压缩饼干、方便面的味就反胃,但还必须吃,在高原山路上,能吃口热的就是福气啊。
  看着副驾驶小刘满身油污、那双黄胶鞋都破了,我赶紧拿出自己那双新军鞋送给他。自己帮不了他们忙,就在路边的小店里请他们吃了顿热炒面。
  下一个兵站距离较远,车队凌晨六点就出发了。黑漆漆的天空,被车灯刺破,长长的车队,在喀拉昆仑山中行进,雄赳赳、气昂昂,种有庄严、神圣感。我们的人民子弟兵在这远离人间烟火的无人区驻守着祖国的边防,这些汽车兵长年行进在世界屋脊的屋脊上运输物资,他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就像现在的这个车队,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里前进,不管前面是险滩还是悬崖。
  随着边队的前行,天亮了,海拔也越来越高,雾也越来越大,我把手伸出车外去抓了一把,冰凉的、湿辘辘。高班长说:“这是雾也不是雾,一会就知道了”。一个小时后,我们快到山顶时,冲出了那片雾,阳光就在头顶。我再往下看,我们竟然在云的上面。我们的脚下,朵朵白云绕在半山腰中,悠闲而飘逸。可想而知,当时还没座过飞机的我,是有多么的兴奋了。是的,我们就是在天上,我们和白云结伴,在天路上行走。先前的惊吓以及缺氧引起的疲劳,此刻一扫而光。
  就在这云上云下行进的路途上,那修路的武警部队的战士,触动了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这条公路原来路面狭窄,只能单向能行,再加上因频繁的雪崩、泥石流等原因常常发生不能能行的情况,所以这些武警战士就成了这条道路的保护神。他们常年在大山深处筑路修桥,有的当兵三年都没有离开过这高原大山。看着他们黝黑的皮肤、开裂的嘴唇、粗糙的手掌和下陷的指甲就知道他们的付出是什么。不知道换了多少茬的武警战士,不知道先后有多少名普通的战士为了这条高原道路,奉献了他们的青春与热血。
  这条路,是由青春与热血铺就的,征服它,依然需要用热血的青春!
  海拔较来较高,第三天到了一个叫做“死人沟”的地方。这里处于喀喇昆仑山脉腹地,从叶城方向过来,到这里海拔陡升,常人的身体一下子难以适应,所以这里也是最容易发生高反的地方。车辆基本不敢在此多停留。我此刻也是头痛欲裂,车队的司机们脸色发紫,一个个都有了比较大的反应。突然间,发现就在这“死人沟”里还有一家小饭馆,一对来自青海的夫妻开的。带队连长考虑到后面的路还长,就命令大家休整吃饭。我们要了一大锅揪片子(汤面片),全队人员吃上热气腾腾的面片,身上也有了热气,一个个也精神了许多。吃完饭立刻出发。   当车队行到界山大坂(為新疆与西藏阿里地区天然分界)最高处时,一方界碑矗立在眼前,“海拔6700米”几个大字,让我无比震撼。身后绵延的山脉,冰雪皑皑,亿万年的荒原上,只有这一条路流动着生命的气息,这无比渺小又无比坚强的生命,顺着这条天路,把祖国和人民的问候送到边防,与世界屋脊比肩的边防军人身旁。
  这里天气变化多端,说话间,又下起了大雪。带队连长命令大家检查防滑链,然后继续前行。这里的雪是铺天盖地、毫无遮拦地迎面而来,一会儿功夫,地面就厚厚一层,原本苍凉辽阔的高原变得烟波渺茫,延绵起伏的山丘显露出雪域高原的雄姿。茫茫雪雾笼罩着身边世界,天地一体,万物渺渺,唯有一条车辙通向远方。
  上山难,下山更难。翻过大坂,就是下山路,也是考验驾驶技术的路段。同样是一边是山崖、一边深渊,一样的大坡度、大转弯。高班长作为一位有几年高原运输经验的老兵,自然是轻车熟路,但他同样不会掉以轻心,同样是心无旁鹜,专注的神态,也使我这个话劳,硬是一句话也不敢说。等到了山下休整时,才发现高班长也是满头大汗。
  进入阿里境内,印象最深刻的是班公湖了。这个荡漾在高原无人区,寸草不生戈壁滩上的一湖碧蓝,在阳光照耀下熠熠闪光。辛苦一路的战士们,惊喜不已。在湖边休整时,副驾驶小刘哽咽着说:“太神奇了,当兵一年多了,大多在营区活动,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湖,一下子让他想到的家乡……”。原来小刘来自多水的南方,村前就有一个很大很大的池塘。
  我在想,一路的翻山越岭就象跌宕起伏的人生,而这深蓝的湖水,却能给人片刻的宁静,这不正是我们的生活吗?需要刻骨铭心的经历,更需要安静祥和的泰然自若。
  看着爬在方向盘上睡着的高班长,我又一次为这些汽车兵,这些每天驾驶十几个小时,提着命赶路的人竖起了大姆指。他们常年穿越昆仑山脉、冈底斯山脉,喜玛拉雅山脉,大部分路段从无人区通过,高山反应、生活条件极端艰苦,可从没有人报怨,每天的集合、检验车辆、出发、宿营总是那么有条不紊,不管是清晨还是傍晚,车队一直在前进……
  此后的路依然在艰险的山脉中行进,有时可以看到藏毛牛和放羊的牧人,可以听到高亢辽远的歌声。路旁不时看到放着牛头、挂满彩旗的石堆的小山。古老浑厚的历史厚重感、庄严虔诚的宗教仪式感,此刻给我另一种冲击,我想在些后调研的日子里,只能用心去感受!
  离我的目的地狮泉河越来越近了,看着如此蔚蓝的天空,我的心情也欢愉起来。整整六天,永远留下的是惊险、奇观与祖国每寸土地的壮丽景象,永远感念的是修路武警战士与汽车兵的不怕艰险、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些也将凝固成我的生命记忆。
  ——选自西部散文网
其他文献
母亲,无疑是我亏欠最多的一个人。不相干的人,我自然亏欠不了他。同事、同学、朋友,也很难对他们有所亏欠,一方面我不好意思亏欠他们,另一方面他们对我多少会有疑心和提防。有可能亏欠的人大多是家人,而母亲则是最容易亏欠的一个。我有什么高兴的事,一般不会选择跟母亲分享,因为不在一起,母亲侧面知晓的可能性也不大;可遇到麻烦,外人面前可能依然保持着微笑的我,在母亲面前则会自然流露出愁眉苦脸,即使忍着不告诉母亲,
期刊
走在乡间的田埂上,便自然亲近起来。这时太阳正在升起,半轮红日,从地平线上犹如一朵硕大的金色蘑菇正在破土而出。豌豆花与油菜花、麦田互为相隔,天底下,白一片,绿一片,黄一片,气钧无穷。一片生机,一片肃穆,我在这个境界里流连往返。这是多么奇异的植物,豌豆的茎太小,太嫩,太柔弱。它的叶如瓣瓣破裂的心。还有一根根游丝的触须,看看它不由得心中泛起一股淡谈的酸楚与伤感。,它匍匐的模样也是惹人心疼的那种,在黄黄的
期刊
初夏,清澈碧绿的扎萨克水库与蓝天、流云、草原、沙漠、田野、村庄融为一体,包茂高速公路从它身边穿越而过。浩瀚的苍穹下,不见撒野的牛羊,只见树木的枝桠上高筑着一窝窝鸦巢。虫蝉燕莺,吟唱婉啼。那广袤起伏的草波,绿浪翻滚,红柳在猎猎风中摇曳,如火燃烧、似霞流泻,五彩斑斓的草原风情,渲染着一个季节的葳蕤气象。我被大自然的永恒、旷古,所陶醉与震撼。游走在儿时熟悉的路上,鄂尔多斯高原苍翠雄浑、深邃幽远,神奇造化
期刊
去年开始的疫情,于每个人而言都改变了太多本质的东西,包括我们平素的日常生活与内里的精神世界。感恩伟大的国家,在世界疫情及其他因素的动荡之下,我们仍有机缘有坐在一起,在隆冬的青海高原,在温暖和煦的空间,真诚倾听彼此的文学心声。这已不仅仅是奢侈,几乎就是时代的神话,且这神话,足以成为当下每个作家最为深刻的时代精神认知。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文明古国,细数起来,几乎每个地区都有着自己丰富而独
期刊
开始了解苦瓜,是我在7岁的时候。  那时候我跟爷爷和小嬢生活在乡下老家,我从未见过奶奶,听爷爷说她在我出生前很多年就因病去世了。  那年夏天的一个傍晚,爷爷要去地里干活,我吵着嚷着要跟着他去玩,爷爷拗不过我,只好带着我一起去。  菜地里用竹竿搭的瓜架上,爬满了藤蔓植物,藤蔓上挂着一种青白色的瓜,它们的形状、大小、长短跟黄瓜差不多,只是两端比黄瓜更尖一些。爷爷说那是苦瓜,让我去摘几个大的拿回家炒着吃
期刊
怎么活才最精彩?  说话前几日扁桃体发炎,因病情来势凶猛,我连喝口水都很难,因为嗓子疼得厉害。对于丰盛的菜肴,也只能望而兴叹了。这时,二成才感到平时没有病痛时,一个正常人的快乐和舒心了,闻着喷香的东西咽不下,虽已饥肠辘辘但仍无法把美食送至胃肠。  身体好转后,再次吃到可口饭菜,自然会感慨万千,平时人们不会特别珍惜平凡岁月,只认为这一天天才平凡了,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也没有惊天动地的爱情,但是反过来
期刊
那年那夜,我在阿根廷一个小镇金黄的沙滩上驻足,参与一个当地的探戈派对。玫瑰色落日余晖中,洋溢欢乐的探戈与碎冰碰撞酒杯的清脆氤氲着独属于南美洲的迷人风光。夜色微醺中,我偶然听见边上两位英国人用英语说:“这就是人生。”蓦然间,比夜色中的海更令人捉摸不透的问题向我抛来。  我的人生会是什么样的?我想拥有怎样的人生?  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曾说:“决心留在人生的竞技场中,必须努力拼搏,学会对付人生。”同样是
期刊
在陕北神木有一个叫圪丑沟的村子,那是我祖辈生活的地方。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和这里的人来往很多,这里的人每到夏天就来我们那里盖房子、做家具等营生,往返时总要住上几天。一直以来陕北的人爱走北草地(陕北人对内蒙的称呼)挣钱,一是蒙地匠人少,二是挣钱的意识老家人还是活络的;也有在婚丧嫁娶事务中经常说来了老家的亲戚,看到了感觉很亲切,因为这段时间跟着他们也可以蹭好多可口的饭,精明强干受人敬重的小脚奶奶总是领着
期刊
保安,在县志中是这样记载的:“志丹县原名保安县,保安之名始于宋,宋之前无建置。西周属狄。春秋属白狄。战国时地处北地郡与上郡交界处。秦汉时仍由北地郡和上郡分制。三国两晋属匈奴地。唐武德二年置永安县,不久并入金明县。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置保安军,寓永保安宁之意。公元1130年保安地归于金,金废保安军置县,后又升为州,1269年元降保安州为保安县。明、清、民国仍沿旧制……”  1936年4月1
期刊
妻子、女儿和我,组成一个温暖的家。二十五年来,风雨里携起手,快乐时共分享。虽说那时的“家”挤在单位一个办公室里,面积虽小而且简陋,但却是我们爱的港湾。  回想1995年12月21日,是我人生中最难忘而又最幸福的日子。因为那一天,我很荣幸地成为一名父亲了!时间一晃,我和妻子从相识、相爱到结婚育女,已经有二十五个年头,女儿也将迎来她二十五周岁的生日了。  时光回转,往事如烟。1995年元旦,我和妻子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