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亏欠最多的人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hu7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亲,无疑是我亏欠最多的一个人。不相干的人,我自然亏欠不了他。同事、同学、朋友,也很难对他们有所亏欠,一方面我不好意思亏欠他们,另一方面他们对我多少会有疑心和提防。有可能亏欠的人大多是家人,而母亲则是最容易亏欠的一个。我有什么高兴的事,一般不会选择跟母亲分享,因为不在一起,母亲侧面知晓的可能性也不大;可遇到麻烦,外人面前可能依然保持着微笑的我,在母亲面前则会自然流露出愁眉苦脸,即使忍着不告诉母亲,也经不起母亲急切地询问。同时,我的烦恼痛苦,一般人不会上心当回事,母亲则完全不同,她由此而产生的忧虑甚至会超过身为当事人的我自己。其实,不要说有什么事,就算没有事,母亲也一样为我操心担忧,直到我已过知天命的今日。
  儿时听到的一个故事:說一个热恋中的儿子,为了证明对恋人的真心,竟答应恋人故意的考验,跟母亲提出非人的愿望,母亲无奈之下,只好剜出自己的心脏,儿子高兴地捧着鲜血淋淋的母亲的心,跑着去见恋人,由于心情急切崴了一下脚,忽然就听到母亲的心声:儿啊,慢点跑,别摔着!
  去年,和妻子到海南苗寨游玩,当地导游解说时,说了一个相仿的故事:说古代的苗族有弃老习俗,一个儿子按照当地人的做法,将已经年迈的母亲背到山上丢下,可那时天色已晚,儿子已经忘记下山的路,正着急的时候,就听母亲说:儿啊,上山的时候,我沿途把手都划破在树枝草叶上了,我儿可循着血迹找到回家的路。儿子听罢大哭,不忍离母亲而去。母亲见状,只好趁儿子没在意的时候翻身滚落悬崖。听此,我不禁侧身掩面,悄悄抹去眼中涌出的泪水。
  记得一哥们跟我讲的家事,说儿子出生后,他一直以为自己更爱儿子,直到那个傍晚——他们一家三口一起散步,在前面欢悦地跑着的才五六岁的儿子,忽然被一条大黄狗吼叫着追赶,他说在他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平日胆小怕事的妻子早已冲上前去,奋力将狗一脚踢开。这哥们说,从那以后,他便时常提醒儿子要对他妈妈更好一点。
  我对孔老夫子说过的“色难”深有体会,他老人家的意思是说在年迈的父母亲面前,已经长大成人的儿女很难保持和颜悦色。我正是这样的人,背后也有不少关怀,当着面却不能放松。所以我很是钦佩古代那个“娱亲”孝子老莱子,自己都快七十岁了,还时常故意穿上花衣裳跌倒地上做儿童淘气状,以博得更加年迈的父母的一时欢心。
  如今,想起母亲,想起这个爱我至深的人,我就羞愧万分,我亏欠她太多了。
  ——选自西部散文网
其他文献
春到仁贡村  天蓝得深沉,云白得鲜嫩,寒气里凝结着一股潮潮的暖意。  太阳把一抹光懒懒地洒向村野,一团一团的地气便在阳坡上缓缓升起,顺着山窝子缭来绕去一阵后,随着戈壁上刮来的风钻进了沟渠。山头的雪白得发青,边缘处露出一坨一坨深褐色的水印,太阳的反光刺得人眼睛难睁。  阳坡上的草芽刚冒出头,近看如针尖,远看似绒毯,把一抹浅浅的绿向远方伸展。一只红肚膛黑脑袋的小鸟像是被潮气打湿了羽毛,单腿独立,翅膀抖
期刊
一连几个下午,我都在菜市场见到她。  她看上去有六十多岁了,齐肩的头发已经花白,参差不齐地垂下来,看上去平时不怎么打理。也许是长期在田地里日晒雨淋,她脸上和手上起了很深的褶皱,像褐色的树皮。此时,她正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整理跟前用蛇皮袋垫着的几把空心菜和几根黄瓜。六月的下午,外面像蒸笼一样。她虽然戴了草帽,脸上还是流了很多汗。她拿起一个装了水的塑料瓶子,轻轻地捏一下瓶身,水就从穿了孔的瓶盖喷了出来
期刊
夕阳西下,天边的晚霞映照小城时,我和所有下班的人们一起涌入匆匆的人流,在耀眼的霞光下,渐渐地消失在熟悉的回家的路上。偶尔碰到几个同事或朋友相邀,一起去喝酒吃饭,我会毫不犹豫地拒绝。我想一个人回家,顺便在门口的小吃店买份盒饭,捎瓶喜欢的啤酒。回到家,我一个人慢慢地品尝,静静享受生活。  人生路有千万条,一个人的路时常会有的,也最能考验我们的意志和耐力。一个人独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耳边传来的是城市的喧
期刊
一  应该是我懂事的年龄,这一点基本可以肯定。那时候的夜晚特别黑,这一点也是可以肯定。木头的房子,并不宽敞的巷弄,一有风吹草动,这个漆黑的夜晚,就会在寂静中多了几分纷扰。脚步在石板路上,来来回回地响着,好比木棰敲打着木鱼,拽出一串空旷。  醒来的左邻右舍,有好事者,披衣趿鞋开门探个究竟,吱扭的门声响成一片。慵懒者,躺在床上陪同样醒来的娃们,竖着耳朵听门外的动静。我也是醒来的娃们中的一位。  巷弄里
期刊
一  每年除夕,我都要抽出一段时间在寂寞无人的夜晚独自坐上一会儿,用来回忆一年来的往事,反思自己在即将过去的一年中的所做所为,所得到的忧愁和欢乐。也只有在除夕的夜晚我才会用一种极其平静的心情如阅读书本一样把自己重新审视一遍,不为什么,只为在新的一年里有所明智,把工作,生活变得更完美。  除夕之夜除了爆竹声声外,可以说是极其平静的夜了。从复杂多变的环境里,从每天工作的应对里,这个时候没有了往日的电话
期刊
令我感动的医生叫何楠,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的血管科主治医师。事情得从妻子治腿痛病说起。  妻子的腿痛病已经有十多年历史了,为了给妻子看病,不知跑了多少家医院,找了多少个大夫看都无济于事。去年,妻子的腿痛病更加严重了,走三四百米远的路就得歇一歇。有一次到市场去买菜,没走多远,突然一条腿麻木失去了知觉,一下子摔倒了。我领着妻子到齐齐哈尔第一医院对身体做了全面检查,又做了腿部血管造影,结果是下
期刊
2021年春节前夕,我有幸得到了一本朋友的赠书——《根脉——三义泉文苑散文集》。这是一本培育自"三义泉文苑"微信群(由康福、张秀娥、冀运希等发起建立),由三义泉赤子抒写其“乡愁”和“乡情”,又引发读者共鸣的乡土散文集。該书2020年12月由中华古籍出版社出版,丰建国主编,李慧、郭莲萍副主编。《根脉》共分四辑,收入散文62篇。这四辑辑名都以“一”字打头,“一绣文彩”“一去经年”“一方水土”“一往情深
期刊
刘成章很有名,有大名。  名来源于他创作的散文。  我读过他的散文集《羊想云彩》,也读过他的散文名篇《安塞腰鼓》和《高跟鞋响过绥德街头》。空灵与厚实,雄浑与机巧交织在一起,构成他散文的最大特色。  刘成章的名字一直高高地挂在我的头顶,可惜无缘认识。我从朋友处知道,他近二十年一直旅居美国。  去年一朋友告诉我,刘成章可能今年回陕北,榆林之行能否让我接待,我一口答应。  恰好中心开办有传媒大讲堂,文学
期刊
我的父亲是20世纪60年代早期的初中生,在属于他的那个年代,应该算是比较有文化的知识分子了。可惜的是,父亲没能走出农村。父亲勤劳朴实,思想开明,和我沟通起来完全没有年龄的代沟。父亲最大的心愿就是去外面看看世界。改革开放以后,父亲先后到过成都、重庆、西安、云南,但却一直没有机会到中国改革开放的热土——广东。2002年,也就是我在番禺新世纪商业大厦上班的那一年,父亲最终熬不过我和大妹的再三邀请,终于放
期刊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犹以男女之间最为相吸,乃至有人把异性间的这种特殊感觉总结为“痒”。按“痒”的理论说,男女之间的很多事情就如同这“痒”:第一眼的怦然心动是痒;辗转无眠的惦念是痒;求之不得的欲望是痒……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犹以男女之间最为敏感,不管当事人如何,外人常常会戴着有“色”眼镜观察周围的男女交往。甚至有好事者不惜捕风捉影,制造是非。  然而,有这样一个令人回味的真实故事。一列从西藏驶往内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