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叙事文学到宋元时代的完全成熟,特别是小说艺术的高度繁荣,“石头”作为文学中的一种形象,开始更多地出现在叙事文学当中,尤其到了明清时期的古a典章回小说的创作中,以“石头”作为小说的叙事角度和叙事模式,更成为了小说创作的一个潮流。如《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这三部差异巨大的著作,都以一块“奇石”的形象作为其叙事的模式并契合书中主要人物、隐含主旨以贯穿全书,从而三部书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称为“石头记”。
关键词:奇石象征意义 历史渊源 叙事模式
石头作为现代人们生活中的俗物是不被重视的,但是在古代人们的生活中,它却被赋予了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后来随着文学的发展,逐渐的被文人们运用到文学创作中去,成为文学中一个常见的形象,这种现象到明清时期发展到一个高峰。明清时期的许多小说都可以说是以“石头”为载体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尤其是在著名长篇小说《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中,对“石头”形象的艺术构造更加高超成熟。下面就从石头的象征意义以及石头与明清小说的关系两个方面来具体展开分析.
一.石头的象征意义
在原始社会的发展中,石头在人类发展进化史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人类最初的工具和武器。于是,原始先民们简单地认为石头就是人类及万物的起源,对于很多不能解释的现象,也开始编造一些与石头相关的故事来解释,因此,出现了许多离奇动人的与“石头”有关的神话故事,由此产生了古代先民们对石头的原始崇拜。
第一、原始先民认为“石头”具有生殖功能。在当时社会中,人们的认识水平和知识水平都是有限的,为了能够解释自己的来源,开始把这些迷惑都归结到所崇拜的“石头”上面,因此产生了大量的“石生人”的神话故事,如典型的例子是禹妻涂山氏化为石,石又产一人的神话传说神话,《楚辞·天问》洪兴祖补注引《淮南子》:禹娶涂山,治洪水,通轩辕,化为熊。涂山氏见之,惭而去,至嵩山下化为石头。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1]
第二、原始先民认为“石头”具有保护神的功能,能够帮助人们战胜灾害,渡过难关,解救人们与水火之中。在他们心目中,石头是万能的,将石头人格化并赋予其灵性,成为崇祀膜拜的偶象,即所谓“灵石崇拜”。如女娲炼五色石补苍天,救生民,正是石头保护神功能的体现,给人以强大的震撼力量,石头已作为神话形象成为坚强和力量的象征。
第三、“石头”形象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逐渐进入成熟时期,石头崇拜文化经过历代的传承、积淀和丰富,“石头”所蕴含的崇高和神圣意味不仅没有消退,反而更加完备和丰满。“石头”形象不仅具有坚硬、厚实和稳重的天然属性,还具有了独特的社会属性,它具有丰富的人格化魅力。“石头”不仅具有了镇妖辟邪、兴利除弊、护佑万民的守护神功能,变成了灵物,还具有了惊人的神奇力量和趋福避祸的社会责任感。“石头”形象逐渐由其物理上的坚实、厚重和稳定而人格化为力量、责任和创造的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象征。我们把这种以石头形象为符号表征的内在品质称之为“石头精神”。[2]
随着我国叙事文学到宋元时代的完全成熟,特别是小说艺术的高度繁荣,石头形象也开始更多地出现在叙事文学中,以下就从石头这个角度,简单地分析一下奇石与明清小说的渊薮。
二.“奇石”对明清小说创作的影响
1.《水浒传》中的“石碣”形象
《水浒传》中使用的典型形象是“石碣”,这里的”石碣“承担了石头神话的使命。“石碣”所承载的第一个任务是“生人”。在小说开篇第一回讲述了洪太尉打开“伏魔之殿”后,看到:只见中央一个石碑,约高五六尺,下面石龟趺坐,大半陷在泥里。照那石碣上时,前面都龙章凤篆,天书符篆,人皆不知……只得聚集众人,先把石碑放倒,一齐并力掘那石龟,半日方才掘得起。又掘下去,约有三四尺深,见一片大青石板,可方丈围。洪太尉叫再掘起。……众人只得把石板一齐扛起,石板底下却是一个万丈深浅地穴,只见穴内刮剌剌一声响……响亮过处,只见一道黑气从穴里滚将起来,掀塌了半个殿角,那道黑气直冲上半天里,空中散作百十道金光,望四面八方去了。[3]看到此景后,当时主持真人说道“此殿内镇锁着三十六员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共是一百单八个魔君在里面。”其中间则以其影射之象“石塔”自第十四回出,以“石碣村”之名“石碣”自第十五回出,结末第一百回以阮小七“回还梁山泊石碣村”重提。大略而言,“石碑”为全书开端,“石塔”为晁盖等“七星聚义”开始,“石碣村”为一百零八人梁山聚义开端,都属关键,并前后映衬,消息暗通,共同隐喻一部大书主旨,并规约其以“石碣天文”为一超然之结构中心的艺术形式。
《水浒传》中的“石碣”形象代表着一百单八将的坚强与力量,他们冲出石碣,扶弱除恶,展现了一种反抗压迫,顽强不屈的精神。在第七十一回“忠义堂石碣受天文”,从天眼里降下石碣,“前面有天书三十六行,皆是天罡星;背后有天书七十二行,皆是地煞星。下面注着众义士的名字。”更为奇特的是石碣的侧首一边是“替天行道”四字,另一边是“忠义双全”四字。众人服从了石碣的安排,皆称“天地之意,物理之数,谁敢违拗。”
2.《西游记》中的“灵石”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诞生,既是石中生“人”神话的直接继承,但又有更精致的艺术加工与更深刻的内在追求。孙悟空的出生:“在一座名为花果山的山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七窍八孔,按九宫八卦。四面更无树木遮荫,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內育仙胞,一日崩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4]孙悟空这种“石生”现象不仅是原始神话中对石头具有生殖力和生殖功能观念的继承和延续,更可以说孙悟空“石生”现象是中国古代“石生人”神话“移位”到后世神魔小说的具体体现。[5] 孙悟空形象是中国石头崇拜文化中“石头具有保护神功能”观念的再现。整部《西游记》从内容结构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孙悟空大闹天宫;二、被压于五行山下;三、西行取经成正果。最重要的核心的内容就是第三部分,即演示石神猴孙悟空所具有的种种神异的保护功能。这正是孙悟空形象得以留存和独具艺术魅力的基础所在。在小说中,去西天取经的路上,孙悟空是唐僧最为重要的保护神。孙悟空帮助唐僧克服了取经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战胜各种妖魔鬼怪,最终取回真经而终成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石头神话赋予了他铲除自然、社会、天国的一切邪恶势力的权利和本领,石头所诞生的生命得到了佛界和世间的最高承认与奖励,石头神话终止在一个完满的结局上。
3.《红楼梦》中的“顽石”形象
《红楼梦》整部小说采用了以“石头”形象为起点进行构思,层层引出故事情节的叙事模式。《红楼梦》第一回即道:“根由虽近荒唐,细玩颇有趣味,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十二丈、见方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女娲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自去自来,可大可小,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愧,日夜悲叹。……[6]”就这样,一块女娲炼就的补天弃石,遂由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幻化为一件“奇物”——通灵宝玉,衔于宝玉口中,落入富贵繁华的人世间,经历了一番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故事后,复还原本象,还由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归原处。这样以来,整部小说也以“灵石”的问世开始到“灵石”的回归原处结束,展现了一个丰富完整的动人故事。
小说中的主人公贾宝玉的出世是作者有感于古代“石生人”神话,只不过这是一块由人造的石头转化成的“玉石”。如第二回借冷子兴与贾雨村的对话,介绍了贾宝玉出生时的口衔五彩晶莹宝玉之奇及其性格特点。小说借助于由补天弃石幻化而成的“通灵宝玉”的不断出现,推动着小说情节的发展。第二十五回时,贾宝玉与王熙凤一同被魔法所害,跛足道人与癞僧前来救治,“青埂峰一别,展眼已过十三载矣!人世光阴,如此迅速,尘缘未断,奈何奈何!可羡妮当时的那段好处:天不拘兮地不羁,心头无喜亦无悲;……沉酣一梦终须醒,冤孽偿清好散场。”[7]一语道破天机,也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红楼梦》中宝玉和黛玉、宝钗之间的爱情纠葛,始终与神石也即灵玉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一边是“木石前盟”的前世约定,一边是“金玉良缘”今生封建家长的期盼,二者成为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可以说一部《红楼梦》所记述的就是一块石头梦游人世的故事,梦醒之后一切皆空。
三.结语
石头作为一个司空见惯的俗物,但是在中国古代文人的眼里它却是那么的宝贵,成为文人创作常用的一个典型形象,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这种爱石、赏石的文化达到了一个顶峰。以“石头”作为叙事线索的小说更是层出不穷,其中典型代表是《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以上也分别对其小说中的“石头”形象做了浅显的分析。三部大书的共同点是都以“石头”形象作为其叙事模式,连缀故事情节,体现了文学发展演变的规律,但三部大书的内容是有本质差别的,典型之处是其各自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是不同的:《水浒传》体现的是石头的顽强反抗的精神;《西游记》体现的是不断斗争的精神;《红楼梦》体现的是人文关怀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刘安.《淮南子·太平御览》卷第五十一·地部十六[M].古籍出版社,1990,416.
[2]陈文新,阎东平.佛门俗影——《西游记》与民俗文化[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158
[3]施耐庵.水浒传[M].上海人民出版社,9-10.
[4]吴承恩.西游记[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3
[5]陈富元.孙悟空“石生”的文化探源[M].青海社会科学,2013,第2期,197.
[6][7]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岳麓书社,2004,1、167.
(作者介绍:牛梦思,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奇石象征意义 历史渊源 叙事模式
石头作为现代人们生活中的俗物是不被重视的,但是在古代人们的生活中,它却被赋予了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后来随着文学的发展,逐渐的被文人们运用到文学创作中去,成为文学中一个常见的形象,这种现象到明清时期发展到一个高峰。明清时期的许多小说都可以说是以“石头”为载体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尤其是在著名长篇小说《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中,对“石头”形象的艺术构造更加高超成熟。下面就从石头的象征意义以及石头与明清小说的关系两个方面来具体展开分析.
一.石头的象征意义
在原始社会的发展中,石头在人类发展进化史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人类最初的工具和武器。于是,原始先民们简单地认为石头就是人类及万物的起源,对于很多不能解释的现象,也开始编造一些与石头相关的故事来解释,因此,出现了许多离奇动人的与“石头”有关的神话故事,由此产生了古代先民们对石头的原始崇拜。
第一、原始先民认为“石头”具有生殖功能。在当时社会中,人们的认识水平和知识水平都是有限的,为了能够解释自己的来源,开始把这些迷惑都归结到所崇拜的“石头”上面,因此产生了大量的“石生人”的神话故事,如典型的例子是禹妻涂山氏化为石,石又产一人的神话传说神话,《楚辞·天问》洪兴祖补注引《淮南子》:禹娶涂山,治洪水,通轩辕,化为熊。涂山氏见之,惭而去,至嵩山下化为石头。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1]
第二、原始先民认为“石头”具有保护神的功能,能够帮助人们战胜灾害,渡过难关,解救人们与水火之中。在他们心目中,石头是万能的,将石头人格化并赋予其灵性,成为崇祀膜拜的偶象,即所谓“灵石崇拜”。如女娲炼五色石补苍天,救生民,正是石头保护神功能的体现,给人以强大的震撼力量,石头已作为神话形象成为坚强和力量的象征。
第三、“石头”形象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逐渐进入成熟时期,石头崇拜文化经过历代的传承、积淀和丰富,“石头”所蕴含的崇高和神圣意味不仅没有消退,反而更加完备和丰满。“石头”形象不仅具有坚硬、厚实和稳重的天然属性,还具有了独特的社会属性,它具有丰富的人格化魅力。“石头”不仅具有了镇妖辟邪、兴利除弊、护佑万民的守护神功能,变成了灵物,还具有了惊人的神奇力量和趋福避祸的社会责任感。“石头”形象逐渐由其物理上的坚实、厚重和稳定而人格化为力量、责任和创造的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象征。我们把这种以石头形象为符号表征的内在品质称之为“石头精神”。[2]
随着我国叙事文学到宋元时代的完全成熟,特别是小说艺术的高度繁荣,石头形象也开始更多地出现在叙事文学中,以下就从石头这个角度,简单地分析一下奇石与明清小说的渊薮。
二.“奇石”对明清小说创作的影响
1.《水浒传》中的“石碣”形象
《水浒传》中使用的典型形象是“石碣”,这里的”石碣“承担了石头神话的使命。“石碣”所承载的第一个任务是“生人”。在小说开篇第一回讲述了洪太尉打开“伏魔之殿”后,看到:只见中央一个石碑,约高五六尺,下面石龟趺坐,大半陷在泥里。照那石碣上时,前面都龙章凤篆,天书符篆,人皆不知……只得聚集众人,先把石碑放倒,一齐并力掘那石龟,半日方才掘得起。又掘下去,约有三四尺深,见一片大青石板,可方丈围。洪太尉叫再掘起。……众人只得把石板一齐扛起,石板底下却是一个万丈深浅地穴,只见穴内刮剌剌一声响……响亮过处,只见一道黑气从穴里滚将起来,掀塌了半个殿角,那道黑气直冲上半天里,空中散作百十道金光,望四面八方去了。[3]看到此景后,当时主持真人说道“此殿内镇锁着三十六员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共是一百单八个魔君在里面。”其中间则以其影射之象“石塔”自第十四回出,以“石碣村”之名“石碣”自第十五回出,结末第一百回以阮小七“回还梁山泊石碣村”重提。大略而言,“石碑”为全书开端,“石塔”为晁盖等“七星聚义”开始,“石碣村”为一百零八人梁山聚义开端,都属关键,并前后映衬,消息暗通,共同隐喻一部大书主旨,并规约其以“石碣天文”为一超然之结构中心的艺术形式。
《水浒传》中的“石碣”形象代表着一百单八将的坚强与力量,他们冲出石碣,扶弱除恶,展现了一种反抗压迫,顽强不屈的精神。在第七十一回“忠义堂石碣受天文”,从天眼里降下石碣,“前面有天书三十六行,皆是天罡星;背后有天书七十二行,皆是地煞星。下面注着众义士的名字。”更为奇特的是石碣的侧首一边是“替天行道”四字,另一边是“忠义双全”四字。众人服从了石碣的安排,皆称“天地之意,物理之数,谁敢违拗。”
2.《西游记》中的“灵石”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诞生,既是石中生“人”神话的直接继承,但又有更精致的艺术加工与更深刻的内在追求。孙悟空的出生:“在一座名为花果山的山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七窍八孔,按九宫八卦。四面更无树木遮荫,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內育仙胞,一日崩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4]孙悟空这种“石生”现象不仅是原始神话中对石头具有生殖力和生殖功能观念的继承和延续,更可以说孙悟空“石生”现象是中国古代“石生人”神话“移位”到后世神魔小说的具体体现。[5] 孙悟空形象是中国石头崇拜文化中“石头具有保护神功能”观念的再现。整部《西游记》从内容结构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孙悟空大闹天宫;二、被压于五行山下;三、西行取经成正果。最重要的核心的内容就是第三部分,即演示石神猴孙悟空所具有的种种神异的保护功能。这正是孙悟空形象得以留存和独具艺术魅力的基础所在。在小说中,去西天取经的路上,孙悟空是唐僧最为重要的保护神。孙悟空帮助唐僧克服了取经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战胜各种妖魔鬼怪,最终取回真经而终成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石头神话赋予了他铲除自然、社会、天国的一切邪恶势力的权利和本领,石头所诞生的生命得到了佛界和世间的最高承认与奖励,石头神话终止在一个完满的结局上。
3.《红楼梦》中的“顽石”形象
《红楼梦》整部小说采用了以“石头”形象为起点进行构思,层层引出故事情节的叙事模式。《红楼梦》第一回即道:“根由虽近荒唐,细玩颇有趣味,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十二丈、见方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女娲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自去自来,可大可小,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愧,日夜悲叹。……[6]”就这样,一块女娲炼就的补天弃石,遂由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幻化为一件“奇物”——通灵宝玉,衔于宝玉口中,落入富贵繁华的人世间,经历了一番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故事后,复还原本象,还由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归原处。这样以来,整部小说也以“灵石”的问世开始到“灵石”的回归原处结束,展现了一个丰富完整的动人故事。
小说中的主人公贾宝玉的出世是作者有感于古代“石生人”神话,只不过这是一块由人造的石头转化成的“玉石”。如第二回借冷子兴与贾雨村的对话,介绍了贾宝玉出生时的口衔五彩晶莹宝玉之奇及其性格特点。小说借助于由补天弃石幻化而成的“通灵宝玉”的不断出现,推动着小说情节的发展。第二十五回时,贾宝玉与王熙凤一同被魔法所害,跛足道人与癞僧前来救治,“青埂峰一别,展眼已过十三载矣!人世光阴,如此迅速,尘缘未断,奈何奈何!可羡妮当时的那段好处:天不拘兮地不羁,心头无喜亦无悲;……沉酣一梦终须醒,冤孽偿清好散场。”[7]一语道破天机,也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红楼梦》中宝玉和黛玉、宝钗之间的爱情纠葛,始终与神石也即灵玉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一边是“木石前盟”的前世约定,一边是“金玉良缘”今生封建家长的期盼,二者成为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可以说一部《红楼梦》所记述的就是一块石头梦游人世的故事,梦醒之后一切皆空。
三.结语
石头作为一个司空见惯的俗物,但是在中国古代文人的眼里它却是那么的宝贵,成为文人创作常用的一个典型形象,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这种爱石、赏石的文化达到了一个顶峰。以“石头”作为叙事线索的小说更是层出不穷,其中典型代表是《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以上也分别对其小说中的“石头”形象做了浅显的分析。三部大书的共同点是都以“石头”形象作为其叙事模式,连缀故事情节,体现了文学发展演变的规律,但三部大书的内容是有本质差别的,典型之处是其各自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是不同的:《水浒传》体现的是石头的顽强反抗的精神;《西游记》体现的是不断斗争的精神;《红楼梦》体现的是人文关怀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刘安.《淮南子·太平御览》卷第五十一·地部十六[M].古籍出版社,1990,416.
[2]陈文新,阎东平.佛门俗影——《西游记》与民俗文化[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158
[3]施耐庵.水浒传[M].上海人民出版社,9-10.
[4]吴承恩.西游记[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3
[5]陈富元.孙悟空“石生”的文化探源[M].青海社会科学,2013,第2期,197.
[6][7]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岳麓书社,2004,1、167.
(作者介绍:牛梦思,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