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可见“兴趣”对学生的认识和学习是何等重要。作为一名教师,就必须要运用教育科学和教学艺术去打开学生求知的心扉,去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使学生的品质、知识、能力在愉悦的心境中得到主动的发展。下面,笔者就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谈自己的意见。
1.师生情感交流,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既是师生信息传递、交流的双向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双向过程。而只有彼此情感交融,才能达到教与学的最佳效果。情感是智力发展的翅膀,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会促使或阻碍人的认识活动。有的课堂,教师满怀激情、生动传神,学生情绪热烈、兴趣盎然。教与学双方都沉醉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教学效果必然可佳。而有的课堂,教师不注意与学生情感的交流,教法呆板,讲解枯燥乏味,只有教师自己在口若悬河的讲个没完,学生却木然置之,毫无反应,整个课堂由于一潭死水,其教学效果必然不良。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的情绪,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巧妙导入,可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总是由于某种需要,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明确目的才能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在课堂时,若仅仅开门见山的点出课题:“我们今天讲……”就不能产生好的效果。为什么要讲这个内容,学生不去问教师也不去钻研,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这一内容,哪会有强烈的愿望和兴趣?但如果我们用生动事例创设思维情境,为一堂课创造良好开端,效果就不一样了。如在讲“垂线时”,可以问学生:同学们有没有看到盖房子垒墙时,常用一根铅锤做标准,能说明它的道理吗?一句话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学习兴趣自然浓厚。
3.巧设悬念,激发求知欲望
要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教师就必须想方设法去触及学生的情趣领域,唤起学生心灵的共鸣,让学生因情感的驱动而生趣。如在讲“比例尺”时,我首先提出了这样有趣的问题:“张师傅看到图纸就能制造出符合要求的机器零件;李老师看到地图不用实地测量,就能知道昌吉到乌鲁木齐的实际距离。这是谁在暗中帮助了他们?”学生回答了许多,随即我马上板书课题:“比例尺”。尽管同学们对比例尺还不理解,但从刚才的提问中,已感到“比例尺”的神奇力量,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求知欲开始了新的学习,其效果就更佳了。
4.利用多媒体教具、学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1 由于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好奇心强,他们对具体形象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新奇动人的事物比较敏感。因此,教学内容的生动性、教学方法的直观性,对推动学生学习有较大的作用。针对这一特点,可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儿童喜爱的小动物、色彩鲜艳的图片来吸引学生,点燃他们的兴趣之火,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例如:在讲解表格式应用题时,例题是树上有3个小鸟,又飞来6只,一共有几只?我提前用多媒体制成课件,先出示第一个条件,当学生读出第二条件时“又飞来6只时”,再点一下鼠标,又有6只小鸟飞到树上,学生看到这栩栩如生的画面,兴趣盎然,注意力也会非常集中,这时教师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而怎么列式,化静为动,课堂气氛活跃,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学到了知识。
4.2 儿童的思维离不开动作,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是思维的起点,动手操作是发展思维的一个手段。因此教学中通过学生动手摆一摆,摸一摸,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且还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面积》时,我就让学生摸一摸桌子、凳子的面,阐述面积的含义,这样面积的概念很自然地在学生动手实践中产生了。学生经过自己的操作,懂得了什么是面积,这样比我照常规讲解的效果强多了。
5.巧妙設计课中休息,保持兴趣
数学比较抽象,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产生厌倦情绪,从而使注意力分散。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注意的稳定性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强。7-10岁儿童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约有20分钟,10-12岁儿童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也不超过25分钟左右。根据这一特点,可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课中休息,既能缓解学生的疲劳,又能使学生原有的学习兴趣保持下去,每节新授课都设计1-2分钟的课中休息,以此来调解学生的情绪。例如:在学习《长方形的周长计算》一课时可以这样设计课中该休息:把长方形周长计算法则编成儿歌配上音乐,录好音,待休息时放给学生听。内容是:同学们仔细看,长方形四条边,它的长边叫做长,短边叫做宽,四边结合叫周长,这周长怎么算?动脑筋想一想。对边相等记心间,这条性质是关键;计算周长并不难,一个图形给两数,表示长和宽,四边相加是周长,长加宽来长加宽。算式究竟怎样写,写作两个长加宽,长宽之和乘以2,这个算式最简便。学生通过这样的课中休息,不仅调解了神情,缓冲了疲劳,把学生的情绪再一次调解到极为兴奋的程度,同时又使本课内容进一步得到巩固。
6.精心设计游戏活动,提高兴趣
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要通过一些恰当的游戏活动保持和提高学生原有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数学知识或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得以巩固。在每节数学课中,都精心设计一些游戏,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讲完9加几的加法算式,给小动物的家编上相应的门牌号,让同学把小动物一一送回家里。在讲完乘法的初步知识后,为了巩固这一知识,设计了给动物当裁判的游戏。为了提高计算能力,教师可以经常和学生一起做让数学山,看谁先过桥,夺红旗,小小接力赛,小猫钓鱼等游戏,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兴趣高,记得牢。这种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很值得我们大力提倡。
总之,教学是一个师生信息交流的活动,要使信息交流畅通无阻,必须创造一个愉快的教学环境和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采取一切教学手段,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从多方面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才会使学生对这门抽象的学科,感到有趣、有味,才能达到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收稿日期:2011-06-09
1.师生情感交流,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既是师生信息传递、交流的双向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双向过程。而只有彼此情感交融,才能达到教与学的最佳效果。情感是智力发展的翅膀,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会促使或阻碍人的认识活动。有的课堂,教师满怀激情、生动传神,学生情绪热烈、兴趣盎然。教与学双方都沉醉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教学效果必然可佳。而有的课堂,教师不注意与学生情感的交流,教法呆板,讲解枯燥乏味,只有教师自己在口若悬河的讲个没完,学生却木然置之,毫无反应,整个课堂由于一潭死水,其教学效果必然不良。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的情绪,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巧妙导入,可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总是由于某种需要,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明确目的才能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在课堂时,若仅仅开门见山的点出课题:“我们今天讲……”就不能产生好的效果。为什么要讲这个内容,学生不去问教师也不去钻研,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这一内容,哪会有强烈的愿望和兴趣?但如果我们用生动事例创设思维情境,为一堂课创造良好开端,效果就不一样了。如在讲“垂线时”,可以问学生:同学们有没有看到盖房子垒墙时,常用一根铅锤做标准,能说明它的道理吗?一句话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学习兴趣自然浓厚。
3.巧设悬念,激发求知欲望
要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教师就必须想方设法去触及学生的情趣领域,唤起学生心灵的共鸣,让学生因情感的驱动而生趣。如在讲“比例尺”时,我首先提出了这样有趣的问题:“张师傅看到图纸就能制造出符合要求的机器零件;李老师看到地图不用实地测量,就能知道昌吉到乌鲁木齐的实际距离。这是谁在暗中帮助了他们?”学生回答了许多,随即我马上板书课题:“比例尺”。尽管同学们对比例尺还不理解,但从刚才的提问中,已感到“比例尺”的神奇力量,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求知欲开始了新的学习,其效果就更佳了。
4.利用多媒体教具、学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1 由于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好奇心强,他们对具体形象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新奇动人的事物比较敏感。因此,教学内容的生动性、教学方法的直观性,对推动学生学习有较大的作用。针对这一特点,可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儿童喜爱的小动物、色彩鲜艳的图片来吸引学生,点燃他们的兴趣之火,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例如:在讲解表格式应用题时,例题是树上有3个小鸟,又飞来6只,一共有几只?我提前用多媒体制成课件,先出示第一个条件,当学生读出第二条件时“又飞来6只时”,再点一下鼠标,又有6只小鸟飞到树上,学生看到这栩栩如生的画面,兴趣盎然,注意力也会非常集中,这时教师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而怎么列式,化静为动,课堂气氛活跃,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学到了知识。
4.2 儿童的思维离不开动作,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是思维的起点,动手操作是发展思维的一个手段。因此教学中通过学生动手摆一摆,摸一摸,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且还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面积》时,我就让学生摸一摸桌子、凳子的面,阐述面积的含义,这样面积的概念很自然地在学生动手实践中产生了。学生经过自己的操作,懂得了什么是面积,这样比我照常规讲解的效果强多了。
5.巧妙設计课中休息,保持兴趣
数学比较抽象,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产生厌倦情绪,从而使注意力分散。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注意的稳定性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强。7-10岁儿童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约有20分钟,10-12岁儿童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也不超过25分钟左右。根据这一特点,可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课中休息,既能缓解学生的疲劳,又能使学生原有的学习兴趣保持下去,每节新授课都设计1-2分钟的课中休息,以此来调解学生的情绪。例如:在学习《长方形的周长计算》一课时可以这样设计课中该休息:把长方形周长计算法则编成儿歌配上音乐,录好音,待休息时放给学生听。内容是:同学们仔细看,长方形四条边,它的长边叫做长,短边叫做宽,四边结合叫周长,这周长怎么算?动脑筋想一想。对边相等记心间,这条性质是关键;计算周长并不难,一个图形给两数,表示长和宽,四边相加是周长,长加宽来长加宽。算式究竟怎样写,写作两个长加宽,长宽之和乘以2,这个算式最简便。学生通过这样的课中休息,不仅调解了神情,缓冲了疲劳,把学生的情绪再一次调解到极为兴奋的程度,同时又使本课内容进一步得到巩固。
6.精心设计游戏活动,提高兴趣
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要通过一些恰当的游戏活动保持和提高学生原有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数学知识或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得以巩固。在每节数学课中,都精心设计一些游戏,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讲完9加几的加法算式,给小动物的家编上相应的门牌号,让同学把小动物一一送回家里。在讲完乘法的初步知识后,为了巩固这一知识,设计了给动物当裁判的游戏。为了提高计算能力,教师可以经常和学生一起做让数学山,看谁先过桥,夺红旗,小小接力赛,小猫钓鱼等游戏,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兴趣高,记得牢。这种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很值得我们大力提倡。
总之,教学是一个师生信息交流的活动,要使信息交流畅通无阻,必须创造一个愉快的教学环境和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采取一切教学手段,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从多方面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才会使学生对这门抽象的学科,感到有趣、有味,才能达到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收稿日期:2011-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