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近10年来国内公开发表的关于手机阅读方面的学术论文和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时间、期刊种类为研究重点可知,研究热点集中在手机阅读资源开发利用、系统技术和理论研究上。手机阅读与产业结合成为热点内容、博士论文缺乏、国内研究前沿性不够属研究中值得关注的现象。
关键词:手机阅读;开发利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4C-0050-03
一、资料来源
本文研究资料来源于“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以近10年来国内公开发表的关于手机阅读方面的学术论文和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为研究重点。为了研究方便, 将二者分开统计分析。以“手机阅读”为关键词,从检索到的论文中选取相关论文54篇,从研究内容、发表时间、期刊种类三个角度统计分析;学位论文资料来源于“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使用关键词“手机阅读”检索到7篇论文,从申请的学位、获得学位的时间、作者毕业院校、所学专业以及研究内容5方面统计分析。对于二者共有的研究内容,再进一步细化:手机阅读系统技术研究、终端软件开发研究、根据读者需求开发的阅读资源、理论研究和其他方面。各项研究内容如下:系统技术包括移动计算技术和无线网络技术等在手机阅读中的应用;终端软件开发包括手机阅读器和协同工具的研发;阅读资源开发是指根据读者需求设计和开发的阅读资源;理论研究是指行为理论、学习理论等在手机阅读中的应用。最后运用SPSS进行评判记录,分析汇总。
二、研究分析
(一)手机阅读研究内容
由表1可知,学术论文的研究内容集中在阅读资源开发上,主要通过对不同读者群的调查,了解读者的手机阅读习惯,分析当前资源的优点及不足,对移动商、图书出版传媒、学校教育等部门提出建设性意见,这类论文15篇;关于系统技术研究,主要集中于把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引入到手机阅读中,从技术的角度深入探讨如何让手机阅读更便捷、实用、易被接受,这类文章7篇;相关终端软件如阅读器、产业链等方面的研发的论文数量较少,只有3篇;理论研究论文有4篇,主要探讨行为理论、自主学习理论对手机阅读的影响,但从学校教育角度考察可知,相关教育理论、课程理论在手机阅读中的应用研究较少,这与手机阅读多为浏览式阅读、阅读资源主要由移动商开发、缺少优质公益手机书库资源、难以形成良好的知识系统等因素有关。随着手机阅读的普及,学生读者群的扩大,学校教育如何掌握手机阅读资源的主动权,课堂教学应如何应对及利用手机阅读方式,需要教育部门更多的思考和作为。另外, 随着手机阅读的发展, 各种技术被引入,这些技术、协议或标准之间的兼容性,以及手机报、微信等阅读平台和已有平台的互融都需要深入研究。
有关手机阅读方面论文的研究情况详见表1。
表1关于学位论文的研究结果一目了然。2011年才出现第一篇探讨手机阅读的学位论文,这比第一篇学术论文晚了5年时间。可见,由于受手机、网络技术等条件限制,手机阅读这个新生事物只是刚刚开始应用,相关研究也渐渐引起各界关注。从作者所学专业看,有教育类的学科教学、教育技术学,也有广播电视艺术、图书情报、美术学等专业,这说明手机阅读对传播媒体、出版、图书阅读、教育等行业都有重要影响。从研究内容看,有5篇学位论文将研究内容聚焦在手机阅读资源开发与利用上,占总数83%左右。其中3篇论文分别研究手机阅读对青少年及大众的影响,并深入探讨了阅读资源的开发利用。学位论文注重研究深度,研究阅读资源开发利用的5篇论文都出自师范院校,多从学校教育角度分析,这弥补了学术论文研究不深、数量不足的缺点。从系统技术角度探讨当下手机阅读的应用现状与发展策略的论文只有1篇。
从学术论文的研究情况可得出以下结论:当前国内手机阅读的研究热点集中在技术的可行性、阅读资源的研发及理论研究三方面。在此三者之中,图书、媒体、出版、教育教学等终端资源的研发更受到关注。分析学术论文的发表时间可知,2005—2009年发表的论文以移动厂商对手机阅读的技术探索为主。2010年,随着中国移动启动手机阅读增值业务,传统纸质读物一统江山的局面被打破,媒体、出版机构立即加入手机阅读阵地,随之学校教育等也开始重视手机阅读。2010年之后的研究论文大多聚焦于调查分析、理论探讨等方面,目的是开发利用适合的阅读资源,以更好地为读者、师生等服务。
(二)手机阅读研究重心的变化
手机阅读研究重心的变化情况详见下图。
我们发现,手机阅读的学术研究始于2006年,最初多从技术上进行探究,对手机报等手机阅读软件进行介绍,以期开启手机阅读的新时代。《数码世界》在2006年刊登了《E拇指文学开启手机阅读新时代》一文,记录了《天涯》杂志社和中国移动联合推出在线浏览阅读的手机版本,并提出“2006,手机阅读年”口号。之后,《电脑爱好者》刊登了《把文本变成手机电子书》一文,从技术上告诉读者如何把一些TXT格式文件变为JAVA手机电子书。《中外企业家》刊登了《手机市场前景探析与发展》的文章,作者从版权、用户需求、产业链、流量与形式等方面探讨了手机阅读行业如何实现迅速赢利的问题,对手机阅读市场产业链的各商家的行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智能手机开始普及于2009年,移动商也开始启动手机阅读增值业务,手机阅读逐渐占据了手机用户大量碎片时间。这一现象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全国各地也逐渐对手机阅读研究项目进行资助,如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4年度广西高校科研项目、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出版基金项目等,支持研究者工作。从2010年开始,每年都有5篇左右论文面世,并且逐年递增。但与其他信息技术类研究相比,论文总量较少,原因是手机阅读作为一种新事物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目前手机阅读产业的阻碍因素是阅读终端未能承载复杂的阅读内容,缺乏优质公益的手机阅读书库,清晰的学习模式还未形成以及在内容规范、安全等方面存在技术问题,因此各界人士对手机阅读尚持观望态度。 (三)其他
在研究过程中,笔者还发现以下几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现象一,博士论文缺乏。从申请学位的论文类型看,被研究的6篇论文全部为硕士学位论文,这说明对手机阅读深入研究还未得到博士研究生的青睐。究其原因,手机阅读作为一种新的阅读方式,还仅仅停留在碎片阅读阶段,多为商家所用,在应用上还没有突破性的发展,目前的研究层次尚浅,如果作为博士论文选题的话,在研究深度和研究创新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难度较大。
现象二,手机阅读与产业结合是一个热点内容。对于手机阅读如何与产业结合问题,有研究者从手机阅读作为一项产业的增长点来探讨。2011年,《电脑知识与技术》杂志刊载了《中国移动手机阅读调研与体验》一文,文章公开了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计划,详细叙述了合作机构和分成模式,并摘选了手机阅读的营销推广活动,详细说明了资费标准和方式。文章还通过手机阅读与传统出版产业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出版业相比较,指出它打通了一个低成本内容发行渠道,同时,其互动阅读模式和较成熟的付费手段,也为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解决了后顾之忧。学校、图书新闻出版业、移动公司、信息技术人员等行业人士也分别发表文章讨论如何优化手机阅读系统的问题。可见,未来手机阅读产业链的商业运行模式将越发成熟。
现象三,国内研究前沿性不够。国内对手机阅读的研究还停留在低端层次上,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一般都停留在技术应用方面,很少涉及到前沿技术创新,基础教育、传统媒体等领域甚至对其怀有防范、抵制等态度。这就说明在手机阅读内容尚未规范、分级阅读体系没有形成之前,对读者(尤其是未成年读者)要加强阅读指导。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与网速等用户服务质量的提升,国内手机阅读快速发展。这种浏览式阅读、碎片化阅读对传播媒体、出版、图书阅读、教育等行业都有重要影响。在阅读资源开发上,移动商引入商业运营模式与图书出版等机构合作,开发出大量流行、短小、通俗的作品。但是,市场上尚未形成良好的手机阅读教育资源及知识系统,缺少优质公益手机书库资源,对读者(尤其是未成年读者)要加强阅读指导。在手机阅读系统技术研究上,主要探讨如何把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引入到手机阅读中,让手机阅读更便捷、实用、易被接受。另外,随着手机阅读的发展,各种技术被引入,这些技术及标准之间的兼容性,以及手机报、微信等阅读平台和已有平台的互融性的研究还欠深入。
手机阅读的研究刚刚起步。预测前沿技术的应用、个性化阅读资源的设计与开发、优质公益手机书库资源、终端软件标准化问题等,将成为今后手机阅读的研究热点。
(责任编辑:张志刚)
关键词:手机阅读;开发利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4C-0050-03
一、资料来源
本文研究资料来源于“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以近10年来国内公开发表的关于手机阅读方面的学术论文和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为研究重点。为了研究方便, 将二者分开统计分析。以“手机阅读”为关键词,从检索到的论文中选取相关论文54篇,从研究内容、发表时间、期刊种类三个角度统计分析;学位论文资料来源于“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使用关键词“手机阅读”检索到7篇论文,从申请的学位、获得学位的时间、作者毕业院校、所学专业以及研究内容5方面统计分析。对于二者共有的研究内容,再进一步细化:手机阅读系统技术研究、终端软件开发研究、根据读者需求开发的阅读资源、理论研究和其他方面。各项研究内容如下:系统技术包括移动计算技术和无线网络技术等在手机阅读中的应用;终端软件开发包括手机阅读器和协同工具的研发;阅读资源开发是指根据读者需求设计和开发的阅读资源;理论研究是指行为理论、学习理论等在手机阅读中的应用。最后运用SPSS进行评判记录,分析汇总。
二、研究分析
(一)手机阅读研究内容
由表1可知,学术论文的研究内容集中在阅读资源开发上,主要通过对不同读者群的调查,了解读者的手机阅读习惯,分析当前资源的优点及不足,对移动商、图书出版传媒、学校教育等部门提出建设性意见,这类论文15篇;关于系统技术研究,主要集中于把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引入到手机阅读中,从技术的角度深入探讨如何让手机阅读更便捷、实用、易被接受,这类文章7篇;相关终端软件如阅读器、产业链等方面的研发的论文数量较少,只有3篇;理论研究论文有4篇,主要探讨行为理论、自主学习理论对手机阅读的影响,但从学校教育角度考察可知,相关教育理论、课程理论在手机阅读中的应用研究较少,这与手机阅读多为浏览式阅读、阅读资源主要由移动商开发、缺少优质公益手机书库资源、难以形成良好的知识系统等因素有关。随着手机阅读的普及,学生读者群的扩大,学校教育如何掌握手机阅读资源的主动权,课堂教学应如何应对及利用手机阅读方式,需要教育部门更多的思考和作为。另外, 随着手机阅读的发展, 各种技术被引入,这些技术、协议或标准之间的兼容性,以及手机报、微信等阅读平台和已有平台的互融都需要深入研究。
有关手机阅读方面论文的研究情况详见表1。
表1关于学位论文的研究结果一目了然。2011年才出现第一篇探讨手机阅读的学位论文,这比第一篇学术论文晚了5年时间。可见,由于受手机、网络技术等条件限制,手机阅读这个新生事物只是刚刚开始应用,相关研究也渐渐引起各界关注。从作者所学专业看,有教育类的学科教学、教育技术学,也有广播电视艺术、图书情报、美术学等专业,这说明手机阅读对传播媒体、出版、图书阅读、教育等行业都有重要影响。从研究内容看,有5篇学位论文将研究内容聚焦在手机阅读资源开发与利用上,占总数83%左右。其中3篇论文分别研究手机阅读对青少年及大众的影响,并深入探讨了阅读资源的开发利用。学位论文注重研究深度,研究阅读资源开发利用的5篇论文都出自师范院校,多从学校教育角度分析,这弥补了学术论文研究不深、数量不足的缺点。从系统技术角度探讨当下手机阅读的应用现状与发展策略的论文只有1篇。
从学术论文的研究情况可得出以下结论:当前国内手机阅读的研究热点集中在技术的可行性、阅读资源的研发及理论研究三方面。在此三者之中,图书、媒体、出版、教育教学等终端资源的研发更受到关注。分析学术论文的发表时间可知,2005—2009年发表的论文以移动厂商对手机阅读的技术探索为主。2010年,随着中国移动启动手机阅读增值业务,传统纸质读物一统江山的局面被打破,媒体、出版机构立即加入手机阅读阵地,随之学校教育等也开始重视手机阅读。2010年之后的研究论文大多聚焦于调查分析、理论探讨等方面,目的是开发利用适合的阅读资源,以更好地为读者、师生等服务。
(二)手机阅读研究重心的变化
手机阅读研究重心的变化情况详见下图。
我们发现,手机阅读的学术研究始于2006年,最初多从技术上进行探究,对手机报等手机阅读软件进行介绍,以期开启手机阅读的新时代。《数码世界》在2006年刊登了《E拇指文学开启手机阅读新时代》一文,记录了《天涯》杂志社和中国移动联合推出在线浏览阅读的手机版本,并提出“2006,手机阅读年”口号。之后,《电脑爱好者》刊登了《把文本变成手机电子书》一文,从技术上告诉读者如何把一些TXT格式文件变为JAVA手机电子书。《中外企业家》刊登了《手机市场前景探析与发展》的文章,作者从版权、用户需求、产业链、流量与形式等方面探讨了手机阅读行业如何实现迅速赢利的问题,对手机阅读市场产业链的各商家的行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智能手机开始普及于2009年,移动商也开始启动手机阅读增值业务,手机阅读逐渐占据了手机用户大量碎片时间。这一现象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全国各地也逐渐对手机阅读研究项目进行资助,如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4年度广西高校科研项目、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出版基金项目等,支持研究者工作。从2010年开始,每年都有5篇左右论文面世,并且逐年递增。但与其他信息技术类研究相比,论文总量较少,原因是手机阅读作为一种新事物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目前手机阅读产业的阻碍因素是阅读终端未能承载复杂的阅读内容,缺乏优质公益的手机阅读书库,清晰的学习模式还未形成以及在内容规范、安全等方面存在技术问题,因此各界人士对手机阅读尚持观望态度。 (三)其他
在研究过程中,笔者还发现以下几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现象一,博士论文缺乏。从申请学位的论文类型看,被研究的6篇论文全部为硕士学位论文,这说明对手机阅读深入研究还未得到博士研究生的青睐。究其原因,手机阅读作为一种新的阅读方式,还仅仅停留在碎片阅读阶段,多为商家所用,在应用上还没有突破性的发展,目前的研究层次尚浅,如果作为博士论文选题的话,在研究深度和研究创新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难度较大。
现象二,手机阅读与产业结合是一个热点内容。对于手机阅读如何与产业结合问题,有研究者从手机阅读作为一项产业的增长点来探讨。2011年,《电脑知识与技术》杂志刊载了《中国移动手机阅读调研与体验》一文,文章公开了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计划,详细叙述了合作机构和分成模式,并摘选了手机阅读的营销推广活动,详细说明了资费标准和方式。文章还通过手机阅读与传统出版产业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出版业相比较,指出它打通了一个低成本内容发行渠道,同时,其互动阅读模式和较成熟的付费手段,也为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解决了后顾之忧。学校、图书新闻出版业、移动公司、信息技术人员等行业人士也分别发表文章讨论如何优化手机阅读系统的问题。可见,未来手机阅读产业链的商业运行模式将越发成熟。
现象三,国内研究前沿性不够。国内对手机阅读的研究还停留在低端层次上,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一般都停留在技术应用方面,很少涉及到前沿技术创新,基础教育、传统媒体等领域甚至对其怀有防范、抵制等态度。这就说明在手机阅读内容尚未规范、分级阅读体系没有形成之前,对读者(尤其是未成年读者)要加强阅读指导。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与网速等用户服务质量的提升,国内手机阅读快速发展。这种浏览式阅读、碎片化阅读对传播媒体、出版、图书阅读、教育等行业都有重要影响。在阅读资源开发上,移动商引入商业运营模式与图书出版等机构合作,开发出大量流行、短小、通俗的作品。但是,市场上尚未形成良好的手机阅读教育资源及知识系统,缺少优质公益手机书库资源,对读者(尤其是未成年读者)要加强阅读指导。在手机阅读系统技术研究上,主要探讨如何把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引入到手机阅读中,让手机阅读更便捷、实用、易被接受。另外,随着手机阅读的发展,各种技术被引入,这些技术及标准之间的兼容性,以及手机报、微信等阅读平台和已有平台的互融性的研究还欠深入。
手机阅读的研究刚刚起步。预测前沿技术的应用、个性化阅读资源的设计与开发、优质公益手机书库资源、终端软件标准化问题等,将成为今后手机阅读的研究热点。
(责任编辑:张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