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的高校大学生中“90后”已经成为主力人群,他们与“80后”有很大的不同,无论是在思想上、生活条件上、精神面貌上还是学习追求上都表现得较为“另类”。这无疑给高校的宿舍管理方面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90后”是公认的“自我”主义者,对于这样另类人群的管理,高校需要采取许多与时俱进的策略,更多地去了解“90后”大学生的特点,才能够对症下药,做出明智的管理之举。
“90后”是指出生日期介于1990至1999年之间的人群,也包括部分1989年和1988年出生的人群。本文所界定的“90后”是一个偏重于心理上的归类,而不是仅仅根据生理上的年龄来进行区别。根据入学时间和目前的大学入学情况统计数据,他们是我国高校大学生的主力,占据98%的比例,这个比例在以后的几年中还将有继续升高的趋势。
一“90后”大学生的特点
目前我国的“90后”以独生子女居多,他们将来需要背负比他们的上一代更加沉重的养老负担。与此同时,很多独生子女的生活环境与“80后”相比,更加优越,在家庭中的受宠程度更高。因为只有一个子女,父母对他们寄予的期望更高,很多父母选择将自己的孩子送出国学习,虽然这样的人群不在国内的高校管理的管理范围之内,但是,他们当中还是有一部分人具有小学、初中、高中出国学习的经历,这部分人从小就受到了西方的文化的熏陶,崇尚民主、自由,他们的思想更加开放和活跃,他们是当前“90后”比较典型的一类的代表。“90后”大学生与“80后”“70后”相比,具有更多新的特点。
从思想观念的角度来看,他们更加标新立异、特立独行。首先,他们具有很强的自我意识,有自己的个性,但是自律性比较薄弱。他们大部分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从小受到家庭成员的关注和宠爱,有很强的自尊心和自我优越感,他们渴望自己做主,渴望自由,渴望表现自己,但是自律性却又比较薄弱。进入大学以后,他们对于网络的使用更加频繁,很多人从高中沉重的升学负担中解脱后,来到大学突然失去了生活的重心和目标,终日沉迷网络游戏,逐渐变得沉默少言,思想容易走向极端。其次,“90后”普遍孤独感强,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他们的孤独感有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的原因,也有生活习惯的原因,他们与父母关系的处理普遍存在问题,感觉与父母无法沟通,而身边没有知心的朋友可以诉说自己的内心想法,感觉自己不被理解。在遭受挫折和失败之后,无法释怀,容易产生挫败、孤独、偏执的心理倾向。再次,目的性与功利性并存,心浮气躁。目前我们整个社会的大环境就是追逐功力和普遍的浮躁,这对“90后”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从生活习惯的角度来看,他们追求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和更加丰富的物质条件。本文主要从“90后”的宿舍文化中来了解他们的生活特性。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宿舍采取的依然是集体宿舍的住宿模式,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学宿舍条件相对较好,经济落后地区的宿舍条件相对较差。中等水平的大学宿舍一般都没有配备热水器和空调。很多大学生入学后反映,自己不能够忍受没有空调的住宿条件,洗澡不方便,即便是有公共澡堂,他们也不想进去使用,觉得自己没有隐私的空间。学校统一安排住宿与“90后”的追求个性发展相矛盾,在学校的统一管理下,这个矛盾显得越发突出。
从理想信念的角度来看,“90后”大学生普遍存在理想信念缺失的情况。理想信念是一种长效的驱动机制,它区别于零散的想法和一时的冲动。理想信念是深埋心底的一种精神支撑,而“90后”普遍都存在孤独空虚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缺乏这样一种长效驱动力。由于缺乏理想信念,他们的行为表现出随意性和短视性,追求眼前的享乐和利益,忽视长远的发展规划。
二关于高校“90后”大学生宿舍管理的思考
我国高等学府基本采取统一安排学生入住学生公寓的方式,“90后”大学生入住宿舍出现种种不适,也成为近年社会关注的焦点。
第一,统一的住宿安排标准与提倡个性化和创新的教育理念以及“90后”的生活环境不相适应。很多“90后”入校后,认为自己不能适应集体宿舍的环境,感觉自己的隐私受到很大的威胁,没有个人空间。
第二,宿舍的住宿条件相对来说,比较陈旧,不能满足现在的“90后”的需求。很多高校的宿舍没有配备独立的卫生间或者是即便有独立的卫生间,也没有热水器,虽然很多学校配备了公共澡堂,但是很多的“90后”大学生排斥进入公共浴室洗澡,因为从小到大,他们都没有在家长以外的人面前完全裸露自己,所以不能接受这突如其来的洗澡方式。“90后”大学生早已适应有空调的生活,但是目前的高校达到这个水平的为数不多,这也引起了很多学生和家长的抗议。大多数的高等学府宿舍均未安装空调,这也给“90后”学生带来新的问题。
第三,宿舍的管理员大部分都是一些低学历的职工,他们缺乏专业的宿舍管理经验和管理技巧,当遇到很多的问题的时候,所采用的解决方法欠妥,也造成了宿舍管理的效率低下问题。
第四,对于沉迷于网络游戏的“90后”大学生管理非常缺乏,通常宿舍管理员不会对沉迷网络游戏的学生进行干预,而任课老师和辅导员平时缺乏与学生进行生活方面的过多接触,往往不能及时察觉到问题,这个领域最后往往就演变成了管理的空白区域,而这个区域却是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最大的方面。
三创新高校宿舍管理新模式
大学宿舍是综合反映大学生生活状态的一个缩影,也是大学管理中能够通过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管理和监督的一个领域。大学宿舍不仅有校园文化的能量,也有充斥着网络非主流的负能量,学生宿舍已然成为学生在大学期间最重要的生活与学习的场所。可以说大学宿舍是一个多元文化融合的矛盾体。在面对这样的矛盾复合体时,学校首先就是需要明确宿舍管理的指导原则。加强“90后”大学生宿舍管理应该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要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让他们在生活中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作用,坚持让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协调发展。引导“9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坚持以人文本的原则。大学宿舍的管理中,一切要以学生为本。“90后”大学生即是宿舍文化的创造者同时也是宿舍文化的接收者,他们影响着宿舍文化,同时也被宿舍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如果忽视了对于他们个性特点的把握和尊重,不仅不利于优秀宿舍文化的建设,也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学校要以关心和爱护学生作为出发点,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一切的考虑和规划都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第三,尊重学生的多元性。大学是一个汇聚各个民族和地区学子的地方。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做法是统一进行宿舍安排,不管学生来自于哪个民族,进校都需要服从统一的安排。统一管理在给我们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也存在较大的隐患。它增大了民族文化冲突的机会,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甚至让一部分学生产生叛逆的情绪,从这个角度来说,又增大了管理的难度。因此,在管理中需要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发挥他们的激情和创造力。
在明确指导思想之后,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对学生的生活管理:
第一,注重精神文明的建设,建立传播正能量的文化氛围。“90后”大学生生活在一个物质充裕的时代,当精神层面有所缺失的时候,物质就演变成唯一的炫耀资本,不少大学生之间有着互相攀比的心理。针对这种畸形的心理,笔者认为,需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从精神上充实他们的生活,这才是从根本上消除这种攀比之风的措施。
第二,增强宿舍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同时强化学生的自我服务意识。一方面,加强对宿舍管理人员在防火、冲突处理和生活顾问方面的培训。目前很多高校的宿舍管理员都是非专业人员,虽然他们每日与学生朝夕相处,但是他们采用的是最浅显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很多发生在宿舍的恶性事件都能从这个管理环节加以避免。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学生的自我服务意识。“90后”的一个典型特点就是他们习惯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有主人翁意识和自我服务意识。而单纯的依靠宿舍管理人员的被动管理,收效甚微,因此,应该提高他们的自我服务意识。可以将学生会、宿舍管理委员等学生自治组织吸纳到宿舍管理活动中来,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服务自己。这不仅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可以很好地避免引起学生的叛逆情绪。只有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够收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第三,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和创造性。首先是在宿舍安排问题上,应该采取统一化和多样化相结合的措施。不同民族和专业可以进行一定的搭配和多样化住宿安排,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性格来选择自己的室友,杜绝一切整齐划一的统一住宿制度,这样也更有利于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同时,他们在良好的住宿环境中,能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活力和创造力。建立学生公寓奖励机制。高校应打造品牌公寓,建立和谐的奖励机制。通过奖励机制的建设,促进大学生主管能动性,积极、主动的关心自己的宿舍,从而提升公寓的文化建设。
第四,推进“两访两创”活动进学生公寓。高校应推行教师访谈所有学生,坚持以增进师生感情、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凝练主题,切实解决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每间学生宿舍应有挂点教师。做到定期检查、定期反馈的双向机制。
参考文献
[1]王少斌.90后大学生的特点与管理[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2).
[2]王飞.略谈高校90后大学生的管理工作[J].中国电子商务,2010(8).
[3]李科.自我管理在90后大学生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企业文化,2008(17).
“90后”是指出生日期介于1990至1999年之间的人群,也包括部分1989年和1988年出生的人群。本文所界定的“90后”是一个偏重于心理上的归类,而不是仅仅根据生理上的年龄来进行区别。根据入学时间和目前的大学入学情况统计数据,他们是我国高校大学生的主力,占据98%的比例,这个比例在以后的几年中还将有继续升高的趋势。
一“90后”大学生的特点
目前我国的“90后”以独生子女居多,他们将来需要背负比他们的上一代更加沉重的养老负担。与此同时,很多独生子女的生活环境与“80后”相比,更加优越,在家庭中的受宠程度更高。因为只有一个子女,父母对他们寄予的期望更高,很多父母选择将自己的孩子送出国学习,虽然这样的人群不在国内的高校管理的管理范围之内,但是,他们当中还是有一部分人具有小学、初中、高中出国学习的经历,这部分人从小就受到了西方的文化的熏陶,崇尚民主、自由,他们的思想更加开放和活跃,他们是当前“90后”比较典型的一类的代表。“90后”大学生与“80后”“70后”相比,具有更多新的特点。
从思想观念的角度来看,他们更加标新立异、特立独行。首先,他们具有很强的自我意识,有自己的个性,但是自律性比较薄弱。他们大部分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从小受到家庭成员的关注和宠爱,有很强的自尊心和自我优越感,他们渴望自己做主,渴望自由,渴望表现自己,但是自律性却又比较薄弱。进入大学以后,他们对于网络的使用更加频繁,很多人从高中沉重的升学负担中解脱后,来到大学突然失去了生活的重心和目标,终日沉迷网络游戏,逐渐变得沉默少言,思想容易走向极端。其次,“90后”普遍孤独感强,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他们的孤独感有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的原因,也有生活习惯的原因,他们与父母关系的处理普遍存在问题,感觉与父母无法沟通,而身边没有知心的朋友可以诉说自己的内心想法,感觉自己不被理解。在遭受挫折和失败之后,无法释怀,容易产生挫败、孤独、偏执的心理倾向。再次,目的性与功利性并存,心浮气躁。目前我们整个社会的大环境就是追逐功力和普遍的浮躁,这对“90后”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从生活习惯的角度来看,他们追求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和更加丰富的物质条件。本文主要从“90后”的宿舍文化中来了解他们的生活特性。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宿舍采取的依然是集体宿舍的住宿模式,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学宿舍条件相对较好,经济落后地区的宿舍条件相对较差。中等水平的大学宿舍一般都没有配备热水器和空调。很多大学生入学后反映,自己不能够忍受没有空调的住宿条件,洗澡不方便,即便是有公共澡堂,他们也不想进去使用,觉得自己没有隐私的空间。学校统一安排住宿与“90后”的追求个性发展相矛盾,在学校的统一管理下,这个矛盾显得越发突出。
从理想信念的角度来看,“90后”大学生普遍存在理想信念缺失的情况。理想信念是一种长效的驱动机制,它区别于零散的想法和一时的冲动。理想信念是深埋心底的一种精神支撑,而“90后”普遍都存在孤独空虚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缺乏这样一种长效驱动力。由于缺乏理想信念,他们的行为表现出随意性和短视性,追求眼前的享乐和利益,忽视长远的发展规划。
二关于高校“90后”大学生宿舍管理的思考
我国高等学府基本采取统一安排学生入住学生公寓的方式,“90后”大学生入住宿舍出现种种不适,也成为近年社会关注的焦点。
第一,统一的住宿安排标准与提倡个性化和创新的教育理念以及“90后”的生活环境不相适应。很多“90后”入校后,认为自己不能适应集体宿舍的环境,感觉自己的隐私受到很大的威胁,没有个人空间。
第二,宿舍的住宿条件相对来说,比较陈旧,不能满足现在的“90后”的需求。很多高校的宿舍没有配备独立的卫生间或者是即便有独立的卫生间,也没有热水器,虽然很多学校配备了公共澡堂,但是很多的“90后”大学生排斥进入公共浴室洗澡,因为从小到大,他们都没有在家长以外的人面前完全裸露自己,所以不能接受这突如其来的洗澡方式。“90后”大学生早已适应有空调的生活,但是目前的高校达到这个水平的为数不多,这也引起了很多学生和家长的抗议。大多数的高等学府宿舍均未安装空调,这也给“90后”学生带来新的问题。
第三,宿舍的管理员大部分都是一些低学历的职工,他们缺乏专业的宿舍管理经验和管理技巧,当遇到很多的问题的时候,所采用的解决方法欠妥,也造成了宿舍管理的效率低下问题。
第四,对于沉迷于网络游戏的“90后”大学生管理非常缺乏,通常宿舍管理员不会对沉迷网络游戏的学生进行干预,而任课老师和辅导员平时缺乏与学生进行生活方面的过多接触,往往不能及时察觉到问题,这个领域最后往往就演变成了管理的空白区域,而这个区域却是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最大的方面。
三创新高校宿舍管理新模式
大学宿舍是综合反映大学生生活状态的一个缩影,也是大学管理中能够通过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管理和监督的一个领域。大学宿舍不仅有校园文化的能量,也有充斥着网络非主流的负能量,学生宿舍已然成为学生在大学期间最重要的生活与学习的场所。可以说大学宿舍是一个多元文化融合的矛盾体。在面对这样的矛盾复合体时,学校首先就是需要明确宿舍管理的指导原则。加强“90后”大学生宿舍管理应该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要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让他们在生活中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作用,坚持让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协调发展。引导“9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坚持以人文本的原则。大学宿舍的管理中,一切要以学生为本。“90后”大学生即是宿舍文化的创造者同时也是宿舍文化的接收者,他们影响着宿舍文化,同时也被宿舍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如果忽视了对于他们个性特点的把握和尊重,不仅不利于优秀宿舍文化的建设,也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学校要以关心和爱护学生作为出发点,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一切的考虑和规划都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第三,尊重学生的多元性。大学是一个汇聚各个民族和地区学子的地方。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做法是统一进行宿舍安排,不管学生来自于哪个民族,进校都需要服从统一的安排。统一管理在给我们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也存在较大的隐患。它增大了民族文化冲突的机会,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甚至让一部分学生产生叛逆的情绪,从这个角度来说,又增大了管理的难度。因此,在管理中需要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发挥他们的激情和创造力。
在明确指导思想之后,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对学生的生活管理:
第一,注重精神文明的建设,建立传播正能量的文化氛围。“90后”大学生生活在一个物质充裕的时代,当精神层面有所缺失的时候,物质就演变成唯一的炫耀资本,不少大学生之间有着互相攀比的心理。针对这种畸形的心理,笔者认为,需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从精神上充实他们的生活,这才是从根本上消除这种攀比之风的措施。
第二,增强宿舍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同时强化学生的自我服务意识。一方面,加强对宿舍管理人员在防火、冲突处理和生活顾问方面的培训。目前很多高校的宿舍管理员都是非专业人员,虽然他们每日与学生朝夕相处,但是他们采用的是最浅显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很多发生在宿舍的恶性事件都能从这个管理环节加以避免。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学生的自我服务意识。“90后”的一个典型特点就是他们习惯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有主人翁意识和自我服务意识。而单纯的依靠宿舍管理人员的被动管理,收效甚微,因此,应该提高他们的自我服务意识。可以将学生会、宿舍管理委员等学生自治组织吸纳到宿舍管理活动中来,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服务自己。这不仅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可以很好地避免引起学生的叛逆情绪。只有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够收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第三,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和创造性。首先是在宿舍安排问题上,应该采取统一化和多样化相结合的措施。不同民族和专业可以进行一定的搭配和多样化住宿安排,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性格来选择自己的室友,杜绝一切整齐划一的统一住宿制度,这样也更有利于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同时,他们在良好的住宿环境中,能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活力和创造力。建立学生公寓奖励机制。高校应打造品牌公寓,建立和谐的奖励机制。通过奖励机制的建设,促进大学生主管能动性,积极、主动的关心自己的宿舍,从而提升公寓的文化建设。
第四,推进“两访两创”活动进学生公寓。高校应推行教师访谈所有学生,坚持以增进师生感情、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凝练主题,切实解决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每间学生宿舍应有挂点教师。做到定期检查、定期反馈的双向机制。
参考文献
[1]王少斌.90后大学生的特点与管理[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2).
[2]王飞.略谈高校90后大学生的管理工作[J].中国电子商务,2010(8).
[3]李科.自我管理在90后大学生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企业文化,20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