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高等教育出版社及有关高校共同主办,山东大学承办的第六届“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论坛”于2010年11月5-7日在济南隆重举行。来自全国300多所高校的500余位计算机专家和教师围绕“创新人才培养与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这一主题,欢聚一堂,共享盛会。论坛组委会副主任、合肥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李廉教授,山东大学樊丽明副校长在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李廉教授在致辞中特别指出,论坛举办六年来,在高校计算机教育界获得了高度赞誉和广泛认同,已成为高教战线推动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品牌,成为高校计算机学科交流教学经验的盛会。本届论坛的召开顺应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关于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培养造就创新人才的新要求,做到了与时俱进。广大高校教师借此契机,深入研讨、达成共识,力图共同推动高校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提高。
大会报告首先围绕探索计算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资源等焦点问题展开。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何积丰院士在题为《计算机学科教育改革的前景》的大会报告中,分析了计算机学科教学改革面临的主要压力、学科发展的处境,并提出改革教学大纲、改善课堂教学环境、完善分类指导机制、扩展学生独立发展空间等方面的对策。华南师范大学胡钦太教授从计算机基础教学“多元化、模块化、融合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入手,提出了计算机基础课程“多元”教与学资源的开发框架。山东大学孟祥旭教授从“坚持内涵发展,加快质量提升,突出办学特色”出发,介绍了如何构建有利于个性化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大会报告同时从课程教学层面提供了若干范例。论坛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陈国良院士在题为《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大会报告中分析了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狭义工具论”的危害:然后从计算思维入手,阐述了计算思维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最后给出了一种以“计算思维”为核心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最小集,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提供了一种以提高学生计算思维能力为目标的新模式。报告受到了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也为下一步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指明了可供参考的方向。哈尔滨工业大学战德臣教授结合十余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以计算学科的普适思维来重构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课程的思想。清华大学杨士强教授从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多年建设的感受中,总结了实践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发出了“还大学育人之本,立实践创新之魂”的倡议。
论坛着重打造国际交流平台,邀请了美国计算机学会教育委员会委员、佐治亚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MarkGuzdial教授参加本届论坛。Mark Guzdial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美国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并根据长期研究和实践,认为情景化的计算机教育能够很好地实现向每个人传授计算机知识的目标。
论坛安排的大会报告内容充实、切中要害,精彩的报告得到了与会专家和广大教师的高度评价。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报告体现了新的教学思想与理念,对教学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启发性和指导意义。
另外,本届论坛还设立了4组分会场报告、2个专题讨论会和2个专题讨论组,为与会代表提供了充分交流的平台。内容涉及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计算机公共基础核心课程建设、计算机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等多个方面。多种会议组织形式的设置,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得与会代表能够积极参与、深入交流、取得共识。
为期两天的第六届“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论坛”在与会代表的热烈讨论中落下帷幕。在广大专家、教师的共同参与下,论坛将以《纲要》所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新要求为目标,以论坛讨论交流为抓手,持续举办下去。努力成为广大教师展望计算机学科发展、交流教学经验的盛会,成为研讨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平台,为促进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作出积极贡献!
(撰稿人:时阳
李林)
大会报告首先围绕探索计算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资源等焦点问题展开。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何积丰院士在题为《计算机学科教育改革的前景》的大会报告中,分析了计算机学科教学改革面临的主要压力、学科发展的处境,并提出改革教学大纲、改善课堂教学环境、完善分类指导机制、扩展学生独立发展空间等方面的对策。华南师范大学胡钦太教授从计算机基础教学“多元化、模块化、融合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入手,提出了计算机基础课程“多元”教与学资源的开发框架。山东大学孟祥旭教授从“坚持内涵发展,加快质量提升,突出办学特色”出发,介绍了如何构建有利于个性化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大会报告同时从课程教学层面提供了若干范例。论坛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陈国良院士在题为《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大会报告中分析了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狭义工具论”的危害:然后从计算思维入手,阐述了计算思维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最后给出了一种以“计算思维”为核心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最小集,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提供了一种以提高学生计算思维能力为目标的新模式。报告受到了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也为下一步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指明了可供参考的方向。哈尔滨工业大学战德臣教授结合十余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以计算学科的普适思维来重构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课程的思想。清华大学杨士强教授从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多年建设的感受中,总结了实践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发出了“还大学育人之本,立实践创新之魂”的倡议。
论坛着重打造国际交流平台,邀请了美国计算机学会教育委员会委员、佐治亚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MarkGuzdial教授参加本届论坛。Mark Guzdial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美国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并根据长期研究和实践,认为情景化的计算机教育能够很好地实现向每个人传授计算机知识的目标。
论坛安排的大会报告内容充实、切中要害,精彩的报告得到了与会专家和广大教师的高度评价。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报告体现了新的教学思想与理念,对教学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启发性和指导意义。
另外,本届论坛还设立了4组分会场报告、2个专题讨论会和2个专题讨论组,为与会代表提供了充分交流的平台。内容涉及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计算机公共基础核心课程建设、计算机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等多个方面。多种会议组织形式的设置,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得与会代表能够积极参与、深入交流、取得共识。
为期两天的第六届“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论坛”在与会代表的热烈讨论中落下帷幕。在广大专家、教师的共同参与下,论坛将以《纲要》所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新要求为目标,以论坛讨论交流为抓手,持续举办下去。努力成为广大教师展望计算机学科发展、交流教学经验的盛会,成为研讨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平台,为促进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作出积极贡献!
(撰稿人:时阳
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