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浙江树人大学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实践为例,提出应用型本科高校应从地方经济的实际情况出发,进一步精准应用型目标定位,架构实用灵活的学科专业结构,构建精干的面向应用型的课程体系,完善柔性化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大胆改革创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机制
就本科高校而言,除传统研究型高校主要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外,相当一部分高校一般都将自己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高校,面向地方经济培养人才。但是,由于“应用型人才”内涵较为复杂,因此对于培养什么样的应用型人才、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各高校往往都有不尽相同的理解与认识。实际上,该问题只能通过各高校努力实践、艰辛探索才能逐渐获得解决方案。本文以浙江树人大学多年来的实践为例,结合深入的调查,探讨应用型本科高校如何合理构建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
一、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的基本内涵
所谓“模式”,是指一种方式、样式、结构或各种要素的结合。而“机制”,是指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模式”与“机制”二者具有一定意义上的重叠,但仔细区别可以看出,“模式”侧重于结构或样式,具有“静态”的含义:“机制”则侧重于结构或组成部分的作用关系和过程,具有“动态”的含义。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才培养是一种“静与动”的结合体。“应用型”是指人才的类型,是相对于学术型、理论型而言,主要是面向生产、管理等岗位“一线”,注重具备较强适应、实践能力等。由此,“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的含义似乎可以这样概括,即在本科高校中,为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进行人才培养的各种体制、制度等的总和及运行过程。
那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应当如何构建?应该具备哪些特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的有关标准,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种类分为学术研究型、知识应用型和职业技术型3种。一般而言,研究型高校培养的是学术研究型人才,他们毕业后更多的是进入大学或科研院所,将来成为某方面的专家,其课程设置以学科知识系统化为基础,师资配置以学术性专家为主,教学开展则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以实践案例或实验。高职院校培养的是职业技术型人才,比如机床的操作员、企业设备的管理维修员等,其课程、师资配置都具有鲜明的培养高级技工的色彩。而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的则是知识应用型人才,如工程师、设计师、行政文员等,毕业后主要是进入企事业单位,从事项目设计、开发或管理等,其课程设置、技能培养、师资配置、实践环节等均要考虑其未来工作的实际需要。
由此可见,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构建时须注意把握以下特征:一是应用性,即培养目标强调应用性,立足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培养各行各业“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人才:二是行业性,即培养过程以行业、职业为导向,在人才培养中根据行业发展要求构建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强化行业适应能力:三是实践性,即在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上强化实践能力。
二、目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定位尚不够精准
高校定位是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构建的前提和基础。应用型本科高校定位首先应考虑本地区经济产业发展状况,其次也要考虑本校以往的办学基础和历史积淀。正如潘懋元教授所说: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除少数精英型高校之外,大量高等学校,应当面向人才市场,培养应用型或技能型的专门人才。每所高校,都应在高等教育分类体系中确定自己的位置,制定发展战略,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千校一面”,拥挤在一条通道上。近年来,广大地方高校逐步意识到人才培养定位的问题,并不断进行探索。但是,仍有不少应用型本科高校对自身定位不够精准,如定位仅是停留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相对宽泛的概念上,出现一些攀高、求大、求全、趋同等倾向,对所要培养的人才目标还不够清晰。
2 学科专业结构仍比较传统,缺乏足够的灵活性
作为地方高校,应当有着与地方经济相适应、能充分服务经济发展的合理学科专业结构。然而,由于旧的教育模式的延续,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此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首先,在宏观层面上,专业设置对市场需求应变力不强。许多高校连年扩招,新增了很多专业,但却很少取消不适应社会现实需求的专业。这导致不少专业就业率很低,出现结构性失业问题。其次,在微观层面上,过早固定的“术业有专攻”模式不利于复合型人才培养。我国高校招生以专业为基础,学生一入学即固定在专业内,这种过早、过细的专门化培养,使得学生思维方式单一、适应能力不强。再次,专业品牌观念欠缺。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此方面应该是大有可为的。以德国为例,德国在二战后兴起了一批高层次应用型大学,如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德累斯顿科技大学等,其机械制造、产品设计等专业在全球享有盛誉。相比而言,我国很多高校却缺乏这种建品牌学科专业的意识,热衷于新专业、热门专业,既分散原有专业的建设力量,造成原有特色的逐渐丧失,又由于缺乏深厚的学科基础和建设氛围,导致新专业成长艰难。
3 课程体系偏重于理论性,面向应用的程度不够
科学的课程体系设置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构建的关键。应用型的课程体系应该是一个开放、动态的体系结构,反映实践性、应用性的教学思想,体现更集中的专业、行业理念。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少高校课程体系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是在课程模块设置方面,基础课、专业课设置不够合理,包括基础课存在适应性、“度”的问题,专业课教材落后、不配套等。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该倡导“基础为专业服务”,对基础课进行适应性调整,“够用”即可;倡导“专业为行业服务”的观念,根据行业要求对专业课进行适应性改革。其次,课程内容过于注重理论性,缺乏应用性。大多数高校的课程体系仍过于关注课程理论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实践性、实用性知识偏少。再次,课程评价模式较为单一,成绩评定方法不够科学。
4 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刚性有余,柔性不足
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经过多年的运行,基本上形成了一套从招生到毕业完整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但其仍呈现明显的不足。一是“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未能真正落实。有应用型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应用型的人才。然而,目前的师资建设仍然是以学术性为标准,对教师主要注重学术理论水平,对实践方面的成就缺乏较好的激励措施。二是校企合作制度滞后,学程制度单一。多数应用型高校的校企合作仍不够顺畅,学程制度不够灵活,很多配套制度未能建立。三是学生职业资格证书引导教育不足。职业资格证书对高校学生的就业能够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对学生的成长十分有利。然而,目前的教学运行体系仍然是以学术性人才培养为内核,注 重学业成绩,对实践成绩缺乏较好的鼓励措施。四是教学管理制度缺乏灵活性和个性化。如部分学生希望在校期间进行创业的想法难以实现等。
三、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的思考
1 进一步精准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定位
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进一步精准定位,并将定位进行分解、细化,真正落到实处。这方面,我校努力探索,定位为培养立足浙江,面向长三角,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高级”是指人才的层次为本科层次,强调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人格健全;“应用型”强调应用性、行业性,注重实践能力、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我校根据“学科一行业一职业”链理论,对现有专业进行梳理,使高级应用型人才规格进一步细化为三类:即复合应用型、现场应用型和职业应用型。其中复合应用型是指根据学科的特点嫁接,从专业交叉中生长的专业类型,如管理、语言类专业;现场应用型则突出学科与职业的有机融合,注重学科知识、经验知识、工作过程知识的结合,如信息、土建类专业可归于此类;职业应用型注重学科、职业知识和技能的结合,如社会工作、旅游等专业。通过细化分类,我校明确了各类专业的培养规格,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优化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2 更好地架构实用、灵活的学科专业结构
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在架构实用、灵活的学科专业结构方面多做工作。(1)调研市场,明确需求,完善适应市场的灵活的学科专业结构。学科专业设置应当根据地方社会产业结构的发展特征、热点、难点变化而相应调整,该增则增,该减则减。(2)改变传统精英教育模式,适当调整专业内容。现代社会经济对复合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当努力推动专业内部课程的综合化,打破传统的学科隶属关系,淡化专业界限,大力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增强所培养人才的适应性。(3)加强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的培育。每所高校在历史发展中,总会形成一个或几个相对优势的专业,这为创建品牌、特色专业提供了条件。应用型本科高校由于实力有限,不可能在所有的专业上都能建成一流,但应当有建设某一个或某几个一流专业的志向。近年来,面对杭州及浙江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我校及时调整专业设置。2009年,我校依托国际经济与贸易省级重点学科,联合中国社科院财贸研究所率先成立我国第一所现代服务业学院,设立会展服务、物流管理等专业,努力打造特色专业、品牌学院,目前运行良好,声誉及影响力逐日提升。
3 进一步构建精干、合理的面向应用型的课程体系
教育部在2007年2号文件中指出,高校要优化课程结构,构建以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有利于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课程体系。这为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应用型本科高校,更要注重构建一套精干、实用、有利于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对此,我校提出了“三个层面设计”的思想,第一层面,明确人才培养定位——高级应用型人才;第二层面,根据“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遵照“平台+模块”的课程改革思想,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第三层面,即依据第一、二层面要求,制订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优化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三个层面设计”思想的提出,为解决有关课程体系构建问题提供了工具。
由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构建自己的课程体系:一方面,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建立灵活、动态的课程内容和体系。另一方面,根据课程特点,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要彻底打破“期末考试一考定终身”的考试制度,倡导“教一、学二、考三”的学习方式,注重平时成绩,将开卷考试、课程设计、论文、调查报告等纳入考核评定的内容。
4 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柔性化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我校近年来不懈探索,逐渐认识到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尤其要注意几个方面。(1)建立教师进企事业单位实践进修制度,推进“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现在许多高校对于教师进入研究型高校进修有明确的规定,但对教师进入企事业单位进修则无据可依。教务部门应当联合人事部门,共同研究建立教师进入企事业单位进修制度,真正打造一个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制度平台。(2)强化校企合作管理制度,让产、学、研三者结成牢不可破的“统一战线”。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当主动和企业联系,建立“战略合作伙伴”,为高校提供稳固的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还可以通过邀请行业协会、企业进入高校共同编制培养方案的方式,培养订单式人才,让校企合作走向深化。(3)建立多学程制,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多学程制可以打破传统培养模式单一的专业、课程设置,让学生纵横于多个学科或领域,整合各类学习资源,从而提升自我成长的能力。高校可以灵活采用三学期制或大小学期制,每学年安排部分集中周进行跨学科、跨领域、跨校门乃至跨国界的交流和学习,保障多学程制的有效性和灵活性。(4)实施“多证书”制,培养应用型人才。“多证书制”也可以说是教学与生产相结合的必然产物。现代企业往往需要毕业生一进企业就能承担岗位职责,这就把职业资格培训工作前移到了高校。实施“多证书”制恰恰是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对学生就业有着重大作用。(5)建立弹性学制,全面推进学分制管理,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弹性学制是一种可塑造性教育制度和可自主发展的培养模式,因材施教、按需施教,其核心是灵活的入学、学业与毕业的管理手段。可在多个环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权利和机会,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自主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陈新民,周朝成,任条娟.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探析[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9(11):38-41.
[2]潘懋元.我看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7(7):12-18.
[3]包丽颖,安钰峰.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的现状与调整方向[J].中国高教研究,2009(10):68-69.
[4]陈新民.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5]朱玉.树人探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61-62.
[责任编辑:余大品]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机制
就本科高校而言,除传统研究型高校主要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外,相当一部分高校一般都将自己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高校,面向地方经济培养人才。但是,由于“应用型人才”内涵较为复杂,因此对于培养什么样的应用型人才、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各高校往往都有不尽相同的理解与认识。实际上,该问题只能通过各高校努力实践、艰辛探索才能逐渐获得解决方案。本文以浙江树人大学多年来的实践为例,结合深入的调查,探讨应用型本科高校如何合理构建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
一、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的基本内涵
所谓“模式”,是指一种方式、样式、结构或各种要素的结合。而“机制”,是指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模式”与“机制”二者具有一定意义上的重叠,但仔细区别可以看出,“模式”侧重于结构或样式,具有“静态”的含义:“机制”则侧重于结构或组成部分的作用关系和过程,具有“动态”的含义。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才培养是一种“静与动”的结合体。“应用型”是指人才的类型,是相对于学术型、理论型而言,主要是面向生产、管理等岗位“一线”,注重具备较强适应、实践能力等。由此,“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的含义似乎可以这样概括,即在本科高校中,为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进行人才培养的各种体制、制度等的总和及运行过程。
那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应当如何构建?应该具备哪些特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的有关标准,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种类分为学术研究型、知识应用型和职业技术型3种。一般而言,研究型高校培养的是学术研究型人才,他们毕业后更多的是进入大学或科研院所,将来成为某方面的专家,其课程设置以学科知识系统化为基础,师资配置以学术性专家为主,教学开展则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以实践案例或实验。高职院校培养的是职业技术型人才,比如机床的操作员、企业设备的管理维修员等,其课程、师资配置都具有鲜明的培养高级技工的色彩。而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的则是知识应用型人才,如工程师、设计师、行政文员等,毕业后主要是进入企事业单位,从事项目设计、开发或管理等,其课程设置、技能培养、师资配置、实践环节等均要考虑其未来工作的实际需要。
由此可见,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构建时须注意把握以下特征:一是应用性,即培养目标强调应用性,立足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培养各行各业“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人才:二是行业性,即培养过程以行业、职业为导向,在人才培养中根据行业发展要求构建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强化行业适应能力:三是实践性,即在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上强化实践能力。
二、目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定位尚不够精准
高校定位是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构建的前提和基础。应用型本科高校定位首先应考虑本地区经济产业发展状况,其次也要考虑本校以往的办学基础和历史积淀。正如潘懋元教授所说: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除少数精英型高校之外,大量高等学校,应当面向人才市场,培养应用型或技能型的专门人才。每所高校,都应在高等教育分类体系中确定自己的位置,制定发展战略,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千校一面”,拥挤在一条通道上。近年来,广大地方高校逐步意识到人才培养定位的问题,并不断进行探索。但是,仍有不少应用型本科高校对自身定位不够精准,如定位仅是停留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相对宽泛的概念上,出现一些攀高、求大、求全、趋同等倾向,对所要培养的人才目标还不够清晰。
2 学科专业结构仍比较传统,缺乏足够的灵活性
作为地方高校,应当有着与地方经济相适应、能充分服务经济发展的合理学科专业结构。然而,由于旧的教育模式的延续,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此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首先,在宏观层面上,专业设置对市场需求应变力不强。许多高校连年扩招,新增了很多专业,但却很少取消不适应社会现实需求的专业。这导致不少专业就业率很低,出现结构性失业问题。其次,在微观层面上,过早固定的“术业有专攻”模式不利于复合型人才培养。我国高校招生以专业为基础,学生一入学即固定在专业内,这种过早、过细的专门化培养,使得学生思维方式单一、适应能力不强。再次,专业品牌观念欠缺。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此方面应该是大有可为的。以德国为例,德国在二战后兴起了一批高层次应用型大学,如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德累斯顿科技大学等,其机械制造、产品设计等专业在全球享有盛誉。相比而言,我国很多高校却缺乏这种建品牌学科专业的意识,热衷于新专业、热门专业,既分散原有专业的建设力量,造成原有特色的逐渐丧失,又由于缺乏深厚的学科基础和建设氛围,导致新专业成长艰难。
3 课程体系偏重于理论性,面向应用的程度不够
科学的课程体系设置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构建的关键。应用型的课程体系应该是一个开放、动态的体系结构,反映实践性、应用性的教学思想,体现更集中的专业、行业理念。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少高校课程体系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是在课程模块设置方面,基础课、专业课设置不够合理,包括基础课存在适应性、“度”的问题,专业课教材落后、不配套等。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该倡导“基础为专业服务”,对基础课进行适应性调整,“够用”即可;倡导“专业为行业服务”的观念,根据行业要求对专业课进行适应性改革。其次,课程内容过于注重理论性,缺乏应用性。大多数高校的课程体系仍过于关注课程理论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实践性、实用性知识偏少。再次,课程评价模式较为单一,成绩评定方法不够科学。
4 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刚性有余,柔性不足
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经过多年的运行,基本上形成了一套从招生到毕业完整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但其仍呈现明显的不足。一是“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未能真正落实。有应用型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应用型的人才。然而,目前的师资建设仍然是以学术性为标准,对教师主要注重学术理论水平,对实践方面的成就缺乏较好的激励措施。二是校企合作制度滞后,学程制度单一。多数应用型高校的校企合作仍不够顺畅,学程制度不够灵活,很多配套制度未能建立。三是学生职业资格证书引导教育不足。职业资格证书对高校学生的就业能够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对学生的成长十分有利。然而,目前的教学运行体系仍然是以学术性人才培养为内核,注 重学业成绩,对实践成绩缺乏较好的鼓励措施。四是教学管理制度缺乏灵活性和个性化。如部分学生希望在校期间进行创业的想法难以实现等。
三、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的思考
1 进一步精准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定位
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进一步精准定位,并将定位进行分解、细化,真正落到实处。这方面,我校努力探索,定位为培养立足浙江,面向长三角,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高级”是指人才的层次为本科层次,强调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人格健全;“应用型”强调应用性、行业性,注重实践能力、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我校根据“学科一行业一职业”链理论,对现有专业进行梳理,使高级应用型人才规格进一步细化为三类:即复合应用型、现场应用型和职业应用型。其中复合应用型是指根据学科的特点嫁接,从专业交叉中生长的专业类型,如管理、语言类专业;现场应用型则突出学科与职业的有机融合,注重学科知识、经验知识、工作过程知识的结合,如信息、土建类专业可归于此类;职业应用型注重学科、职业知识和技能的结合,如社会工作、旅游等专业。通过细化分类,我校明确了各类专业的培养规格,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优化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2 更好地架构实用、灵活的学科专业结构
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在架构实用、灵活的学科专业结构方面多做工作。(1)调研市场,明确需求,完善适应市场的灵活的学科专业结构。学科专业设置应当根据地方社会产业结构的发展特征、热点、难点变化而相应调整,该增则增,该减则减。(2)改变传统精英教育模式,适当调整专业内容。现代社会经济对复合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当努力推动专业内部课程的综合化,打破传统的学科隶属关系,淡化专业界限,大力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增强所培养人才的适应性。(3)加强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的培育。每所高校在历史发展中,总会形成一个或几个相对优势的专业,这为创建品牌、特色专业提供了条件。应用型本科高校由于实力有限,不可能在所有的专业上都能建成一流,但应当有建设某一个或某几个一流专业的志向。近年来,面对杭州及浙江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我校及时调整专业设置。2009年,我校依托国际经济与贸易省级重点学科,联合中国社科院财贸研究所率先成立我国第一所现代服务业学院,设立会展服务、物流管理等专业,努力打造特色专业、品牌学院,目前运行良好,声誉及影响力逐日提升。
3 进一步构建精干、合理的面向应用型的课程体系
教育部在2007年2号文件中指出,高校要优化课程结构,构建以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有利于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课程体系。这为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应用型本科高校,更要注重构建一套精干、实用、有利于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对此,我校提出了“三个层面设计”的思想,第一层面,明确人才培养定位——高级应用型人才;第二层面,根据“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遵照“平台+模块”的课程改革思想,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第三层面,即依据第一、二层面要求,制订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优化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三个层面设计”思想的提出,为解决有关课程体系构建问题提供了工具。
由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构建自己的课程体系:一方面,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建立灵活、动态的课程内容和体系。另一方面,根据课程特点,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要彻底打破“期末考试一考定终身”的考试制度,倡导“教一、学二、考三”的学习方式,注重平时成绩,将开卷考试、课程设计、论文、调查报告等纳入考核评定的内容。
4 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柔性化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我校近年来不懈探索,逐渐认识到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尤其要注意几个方面。(1)建立教师进企事业单位实践进修制度,推进“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现在许多高校对于教师进入研究型高校进修有明确的规定,但对教师进入企事业单位进修则无据可依。教务部门应当联合人事部门,共同研究建立教师进入企事业单位进修制度,真正打造一个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制度平台。(2)强化校企合作管理制度,让产、学、研三者结成牢不可破的“统一战线”。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当主动和企业联系,建立“战略合作伙伴”,为高校提供稳固的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还可以通过邀请行业协会、企业进入高校共同编制培养方案的方式,培养订单式人才,让校企合作走向深化。(3)建立多学程制,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多学程制可以打破传统培养模式单一的专业、课程设置,让学生纵横于多个学科或领域,整合各类学习资源,从而提升自我成长的能力。高校可以灵活采用三学期制或大小学期制,每学年安排部分集中周进行跨学科、跨领域、跨校门乃至跨国界的交流和学习,保障多学程制的有效性和灵活性。(4)实施“多证书”制,培养应用型人才。“多证书制”也可以说是教学与生产相结合的必然产物。现代企业往往需要毕业生一进企业就能承担岗位职责,这就把职业资格培训工作前移到了高校。实施“多证书”制恰恰是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对学生就业有着重大作用。(5)建立弹性学制,全面推进学分制管理,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弹性学制是一种可塑造性教育制度和可自主发展的培养模式,因材施教、按需施教,其核心是灵活的入学、学业与毕业的管理手段。可在多个环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权利和机会,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自主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陈新民,周朝成,任条娟.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探析[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9(11):38-41.
[2]潘懋元.我看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7(7):12-18.
[3]包丽颖,安钰峰.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的现状与调整方向[J].中国高教研究,2009(10):68-69.
[4]陈新民.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5]朱玉.树人探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61-62.
[责任编辑:余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