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实验在物理课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很多物理知识都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的,实验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针对如何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质量展开讨论,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有效策略.
一、更新教学理念,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实验,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动手操作,体会到探索过程的乐趣,从而对物理学科产生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独自进行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可以采用分组教学的方式,将学生分成小组,培养他们的操作技能和协作互助的精神,使学生在探索、讨论过程中获得乐趣.在设置实验时可以将不同类型的实验同时进行,小组可以挑选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研究,以小组形式得出实验结论,再以班级形式交流心得体会.这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会更加深刻,有利于班级的共同进步和团结融洽,提高了课堂效率.
实验课程中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作为最终目标,主要目的是全面地培养学生,以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在物理实验中也有一些学生自信心不足,缺乏耐性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应该发挥其引导鼓励的作用,对其提出的问题耐心解决,对学生的表现予以肯定,增强其自信心,帮助他们共同进步.
例如,在讲“浮力”时,教师可以先讲解浮力的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方向:竖直向上;产生原因:液体对物体的上、下压力差.再引入阿基米德定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即F浮=G 液排 =ρ液gV排(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讲解基本的知识点后,可以引导学生找出ρ物<ρ液、ρ物>ρ液、ρ物=ρ液三种类型的物体,并观察物体在液体中的状态,引导学生总结出以下结论:当物体漂浮时,F浮=G物 且ρ物<ρ液 ;当物体悬浮时,F浮=G物且ρ物=ρ液;当物体上浮时,F浮>G物 且ρ物<ρ液 ;当物体下沉时,F浮ρ液.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启发式教学,而学生是主要的操作者,通过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实验要贴近生活,确保实验的可行性
初中物理实验应该立足于生活,实验器材可以选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从学生身边的最常见的器材或现象出发,设计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实验成为学生思维活动的源泉和依据.实验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初中生玩心较重,结合他们的认知基础和性格特点,设计趣味盎然的实验,可以让他们在放松的环境中学习新东西,了解生活新现象,激起他们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脑思考的能力.学生在实验中发现乐趣后,会对生活细节更加的细心,更善于观察生活中涉及的物理现象.
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切入点,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发现其中蕴涵的物理原理.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弥补实验课程的不足之处
利用多媒体教学也是现代化教学的一种方式,也是实验改革的重要部分.有些实验可以通过动手操作进行研究,但有些微观、抽象的实验不能演示出来,这部分实验对实验器材的要求较高、不易操作,有些甚至带有危险隐患.而多媒体教学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将物理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这种新鲜的教学模式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进多媒体教学软件有助于提高物理实验的教学质量.
利用多媒体教学也比较直观、形象,而且可以反复观看,节省了实验器材,也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利用多媒体可以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技术于一体,将微观世界宏观化,在研究分子运动时,可以把分子运动情况和温度的关系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也可以将实验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把学生能够动手操作的实验用多媒体演示出来,学生根据规范操作找出自己的不足和欠缺之处,及时地加以改正,多媒体教学作为实验教学的一种辅助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例如,在研究“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作用”时,因为比较抽象,磁感线的分布和方向不能体现出来,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直观地看出磁感线的分布情况,加深对“左手定则”的了解,学生可以在观看时伸开左手,使大拇指与其余四指垂直,并且都跟手掌在同一个平面内,把手放入磁场中,让磁感线垂直穿入手心,并使伸开的四指指向电流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可以验证一下实验结论.
物理是一门贴近生活的课程,它研究的是一些生活现象.因此,理论知识并不能满足学生对此门课程的了解,而实验教学却弥补了这一缺陷,将课程与生活联系起来,增强了逻辑思维和实际操作的能力,真正做到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针对如何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质量展开讨论,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有效策略.
一、更新教学理念,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实验,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动手操作,体会到探索过程的乐趣,从而对物理学科产生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独自进行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可以采用分组教学的方式,将学生分成小组,培养他们的操作技能和协作互助的精神,使学生在探索、讨论过程中获得乐趣.在设置实验时可以将不同类型的实验同时进行,小组可以挑选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研究,以小组形式得出实验结论,再以班级形式交流心得体会.这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会更加深刻,有利于班级的共同进步和团结融洽,提高了课堂效率.
实验课程中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作为最终目标,主要目的是全面地培养学生,以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在物理实验中也有一些学生自信心不足,缺乏耐性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应该发挥其引导鼓励的作用,对其提出的问题耐心解决,对学生的表现予以肯定,增强其自信心,帮助他们共同进步.
例如,在讲“浮力”时,教师可以先讲解浮力的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方向:竖直向上;产生原因:液体对物体的上、下压力差.再引入阿基米德定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即F浮=G 液排 =ρ液gV排(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讲解基本的知识点后,可以引导学生找出ρ物<ρ液、ρ物>ρ液、ρ物=ρ液三种类型的物体,并观察物体在液体中的状态,引导学生总结出以下结论:当物体漂浮时,F浮=G物 且ρ物<ρ液 ;当物体悬浮时,F浮=G物且ρ物=ρ液;当物体上浮时,F浮>G物 且ρ物<ρ液 ;当物体下沉时,F浮
二、实验要贴近生活,确保实验的可行性
初中物理实验应该立足于生活,实验器材可以选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从学生身边的最常见的器材或现象出发,设计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实验成为学生思维活动的源泉和依据.实验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初中生玩心较重,结合他们的认知基础和性格特点,设计趣味盎然的实验,可以让他们在放松的环境中学习新东西,了解生活新现象,激起他们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脑思考的能力.学生在实验中发现乐趣后,会对生活细节更加的细心,更善于观察生活中涉及的物理现象.
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切入点,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发现其中蕴涵的物理原理.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弥补实验课程的不足之处
利用多媒体教学也是现代化教学的一种方式,也是实验改革的重要部分.有些实验可以通过动手操作进行研究,但有些微观、抽象的实验不能演示出来,这部分实验对实验器材的要求较高、不易操作,有些甚至带有危险隐患.而多媒体教学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将物理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这种新鲜的教学模式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进多媒体教学软件有助于提高物理实验的教学质量.
利用多媒体教学也比较直观、形象,而且可以反复观看,节省了实验器材,也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利用多媒体可以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技术于一体,将微观世界宏观化,在研究分子运动时,可以把分子运动情况和温度的关系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也可以将实验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把学生能够动手操作的实验用多媒体演示出来,学生根据规范操作找出自己的不足和欠缺之处,及时地加以改正,多媒体教学作为实验教学的一种辅助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例如,在研究“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作用”时,因为比较抽象,磁感线的分布和方向不能体现出来,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直观地看出磁感线的分布情况,加深对“左手定则”的了解,学生可以在观看时伸开左手,使大拇指与其余四指垂直,并且都跟手掌在同一个平面内,把手放入磁场中,让磁感线垂直穿入手心,并使伸开的四指指向电流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可以验证一下实验结论.
物理是一门贴近生活的课程,它研究的是一些生活现象.因此,理论知识并不能满足学生对此门课程的了解,而实验教学却弥补了这一缺陷,将课程与生活联系起来,增强了逻辑思维和实际操作的能力,真正做到促使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