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加强我军部队特色文化培育必须抓住时代机遇。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科学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滋养,广大官兵躬身强军实践的有效推动,以及新媒体发展的重要助力等,是部队特色文化培育的重要时代机遇。
[关键词] 部队特色文化 培育 机遇
部队特色文化,是“我军某一建制单位基于我军性质宗旨和使命任务,经过长期军事实践和精心培育而形成的为官兵一致认同的价值观念,外在表现为该部队特有的仪式、歌曲、标识、制度规范等”[1]。部队特色文化作为先进军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以先进军事文化的根本目标为发展目标,生动体现了该建制单位官兵的文化创新能力和文化实践特色。新形势下紧密结合各部队传统和任务特点,大力培育部队特色文化,是传承部队红色基因、发展先进军事文化、打造强军文化的重要举措。只有充分认识和紧紧抓住部队特色文化培育的时代机遇,把握各种有利因素顺势而为、乘势前行,才能体现时代内涵,不断提高部队特色文化培育成效。
一、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科学引领
人民军队的根本性质决定了广大部队必须始终用党的军事指导理论武装官兵,自觉坚持建军治军理论。紧跟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前进步伐,我们就能把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最新要求贯彻落实到部队特色文化培育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这既是部队特色文化长期发展得出的宝贵经验,又是新形势下加快部队特色文化培育的根本优势所在。
1.党的军事指导理论提供了科学指南。党的军事指导理论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防和军队建设而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的。坚持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对于回答当前官兵所关注的社会热点敏感问题提供了科学的军事理论认知,有助于澄清官兵思想上的模糊认识,有利于统一部队官兵的思想观念。这就为各部队培育自己的特色文化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从而也就强化了广大官兵对该部队特色文化核心理念的理性认同。尤其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建军治军理念和实现强军目标的战略思想,更加体现时代要求,契合官兵实际,为当下部队特色文化培育提供了新的建设思路。部队特色文化培育的过程本身就是官兵参与的人化过程。坚持以人为本的建军治军理念,更能充分发挥广大官兵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以满足官兵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文化发展为了官兵、文化发展依靠官兵、文化发展成果为了官兵,不断促进官兵的全面发展。以强军目标统领部队特色文化建设,更能强化军魂意识和战斗精神,形成官兵奋发向上、团结一致的精神力量。
2.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凝聚了集体情感。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具体指导国防和军队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为部队特色文化培育提供了最坚实的物质基础。与过去相比,部队的营区设施逐渐健全配套,官兵的待遇逐步提高,官兵的精神文化需求结构发生质的变化。这些喜人变化必然增强和凝聚官兵献身国防和军队事业的深厚情感。而部队内部所形成的上下一致的深厚情感是部队特色文化培育不可或缺的,这也是部队特色文化孕育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在高度情感认同的部队内部才能保证部队特色文化的持续培育,否则很难维系下去。我们坚信,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在指导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将创造更大的辉煌成就。在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快速发展中集体情感与日俱增,就会不断激发官兵献身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推动部队特色文化培育。
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滋养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军先进军事文化发展的社会文化土壤,为部队特色文化培育既提供基础和创造条件,又提供直接指导和重要支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要战略地位,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又把文化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通盘考虑,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把文化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标志着我们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由于先进军事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同源同步、同向同频、同根同质的内在逻辑特点,所以决定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必然兴起先进军事文化建设新高潮,从而推动部队特色文化的发展。
1.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了直接指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在品质决定了它能为部队特色文化培育提供深厚滋养。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具有鲜明的科学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了优秀基因,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服务对象广泛,具有鲜明的群众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时代发展要求,彰显时代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不断学习、吐故纳新,具有鲜明的开放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于部队特色文化的直接指导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用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武装官兵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能够强化官兵对党的信任与忠诚,铸牢军魂意识,确保部队特色文化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另一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方针原则指导部队特色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方针原则具有指导的普适性。部队特色文化培育坚持时代性,必然要紧贴时代要求进行创新发展;坚持民族性,必然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学习地方有益经验;坚持发展性,必然要不断推进部队特色文化内容、形式、手段的创新。
2.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奠定了重要支撑。社会是军队的丰厚沃土,这意味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尤其是不同地域文化的发展必然对部队特色文化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一是地方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益经验和重要做法,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英雄事迹,以及创作的文化产品,都直接或间接地提升部队特色文化的品位和内涵。二是地域文化内涵广博、形式丰富,尤其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践行,更加推动了全社会人员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以及民众公共性素养的提升,进而影响到广大官兵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理想追求等,并使之有了同步的提高。三是地域文化与部队特色文化的双向交流,对部队特色文化的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一种文化的发展繁荣离不开与其他各种文化的交流、交融。文化的双向交流,既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又增强了官兵对部队特色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广大部队统筹军地文化资源,利用参观学习,有的与地方联手打造文化精品和文化品牌,都会提升部队特色文化培育层次。 三、广大官兵躬身强军实践的有效推动
部队特色文化是广大官兵在军事实践中的具体创造,培育部队特色文化,离不开广大官兵躬身强军实践的有效推动。马克思指出:“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2]p73强军目标的新任务、新要求对部队特色文化培育有更高的现实期待,实现强军目标也为部队特色文化培育提供了难得机遇和大有作为的舞台空间。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伟大征程中,广大官兵躬身强军实践必然为部队特色文化培育开创崭新局面。
1.强军实践提出了时代标准。“强军梦是国家的梦、军队的梦,也是每个官兵的梦。‘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官兵只有把个人理想抱负融入强军梦的实践、把个人成长与实现强军梦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有真正出彩的军旅人生。”[3]p110围绕中国梦、强军梦,实现强军目标,部队特色文化培育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强军目标为部队特色文化确立了新的时代坐标,提出了新的发展标准,具体体现在:一是强军实践要求部队特色文化唱响政治坚定的主旋律,坚定听党指挥的强军之魂,自觉弘扬正气、抵制歪风邪气;二是强军实践使部队特色文化能够主动地融入到时代发展的大环境中,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吸收和充实先进而鲜活的文化元素,使部队特色文化更加具有时代色彩;三是广大官兵在献身强军实践中,不断增强了部队特色文化培育的时代感和责任感。伟大的事业需要并产生伟大的精神,崇高的精神又推动伟大的事业。广大官兵在实践中保持迎难而上的勇气、敢于挑战的锐气和永不服输的志气,就会大力讴歌部队特色文化。总之,强军实践必然推动部队特色文化在核心理念、制度规范、表征文化建设等方面不断完善,开创一条与强军目标相适应、独具特色的文化发展之路。
2.强军实践扩展了发展空间。任何实践都不会离开目标的牵引,强军实践是实现强军目标的实践展开。习近平深刻指出:“要深入推进强军目标学习教育,进一步把官兵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实现强军目标上来,使之成为全体官兵的价值追求。”[3]p170强军目标集中体现了当代官兵共同理想抱负和使命担当,把强军目标转化为强大精神动力,在不同部队就是实现官兵价值观群体化,追求文化自觉。可以说,落实强军目标的过程也就是部队特色文化培育的过程。而且强军目标落实程度是检验部队特色文化培育成效的重要标准。落实强军目标,就要结合部队任务特点把部队特色文化工作做深做细,在解决问题、推动发展上见到成效。而部队特色文化围绕实现强军目标就需要通过强军实践来展开,必然随着使命任务的拓展,提升建功立业的发展空间,不断提供官兵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和便利条件。具体表现在:强军实践激发了官兵从军报国、矢志奋斗的理想追求,进一步深化能打仗、打胜仗的思想共识,有助于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官兵的聪明才智来凝聚部队特色精神;实战化军事训练有助于营造浓厚的战斗文化氛围,培育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在强军实践中新推出的能打仗、打胜仗的时代英模,深刻诠释着部队特色文化的内涵,引领着部队特色文化的前进。这些都极大地扩展了部队特色文化培育的发展空间,有助提高培育质量。
四、新媒体发展的重要助力
随着现代新兴传播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移动存储介质等新兴传播媒介在社会上日益普及,军人不是生活在真空里,这必然深刻影响着部队内部思想舆论的形成和观念传播,改变着官兵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思想观念,进而影响着部队特色文化培育。我军新媒体建设稳步推进,已初成规模,这为加快部队特色文化培育提供了重要条件,部队特色文化培育必须抓住新媒体带来的特殊优势。
1.新媒体发展丰富了培育渠道。当前,互联网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远远超过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而且随着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以其丰富的内容、快速的报道、多样化的形式、互动性的信息和广泛的渗透性等巨大优势快速占领信息传播的阵地。适应新媒体的新发展,我军广大部队充分用好政工网络,建立了军营网络广播电视台、数字军史馆、特色文化网站等,部队特色文化理念容易被广大官兵所接受。各部队在特色政工网站,宣传自己的使命任务,宣传部队的英模人物,进一步传播红色文化。同时,网上开辟的首长信箱、聊天室、军人论坛等栏目,能够让官兵倾吐心声,反映官兵的真实想法,从而有针对性地答疑解惑,使官兵个体思想向部队特色文化核心理念转变。新媒体环境下,文化传播不再是说教式、单向性传播,而是越来越具有交互性、多渠道特色。每名官兵都可以成为文化的生成者、传播者、评论者,能够积极地参与文化策划,献言献策,真正成为部队特色文化建设的主人。因此,网络化的宣传平台为部队特色文化培育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拓展了部队红色血脉、优质基因的传承和培育渠道,提高了培育质量。
2.新媒体发展提升了文化品牌。在长期实践中,我军一些有特色文化的部队形成了在军内外都比较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文化品牌是部队文化建设的集中展示,是官兵文化追求的精神浓缩和重要标志,在部队特色文化培育中处于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新媒体发展为部队特色文化产品的丰富提供了理念和技术支持,有利于部队特色文化的形象设计,并且特色理念以崭新的诠释面向社会极易引起媒体注意力,有助于提升文化品牌社会影响力。由于新媒体具有传播时效性和形式多样性的特点,广大部队借助新媒体全方位及时展示部队成就,塑造部队形象,宣扬部队特色文化,唤起广泛的社会认同,而且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在新媒体助力下,部队内部通过特色的文化节目、军旅短信、影视作品等可以生动展示各部队官兵的特有精神,弘扬部队特有传统,提升文化品牌的认同度。
参考文献:
[1]赵勇.着力把握部队特色军事文化建设内在规律[N].解放军报,2012-05-08(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习近平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选编[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 吴自锋
[关键词] 部队特色文化 培育 机遇
部队特色文化,是“我军某一建制单位基于我军性质宗旨和使命任务,经过长期军事实践和精心培育而形成的为官兵一致认同的价值观念,外在表现为该部队特有的仪式、歌曲、标识、制度规范等”[1]。部队特色文化作为先进军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以先进军事文化的根本目标为发展目标,生动体现了该建制单位官兵的文化创新能力和文化实践特色。新形势下紧密结合各部队传统和任务特点,大力培育部队特色文化,是传承部队红色基因、发展先进军事文化、打造强军文化的重要举措。只有充分认识和紧紧抓住部队特色文化培育的时代机遇,把握各种有利因素顺势而为、乘势前行,才能体现时代内涵,不断提高部队特色文化培育成效。
一、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科学引领
人民军队的根本性质决定了广大部队必须始终用党的军事指导理论武装官兵,自觉坚持建军治军理论。紧跟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前进步伐,我们就能把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最新要求贯彻落实到部队特色文化培育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这既是部队特色文化长期发展得出的宝贵经验,又是新形势下加快部队特色文化培育的根本优势所在。
1.党的军事指导理论提供了科学指南。党的军事指导理论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防和军队建设而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的。坚持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对于回答当前官兵所关注的社会热点敏感问题提供了科学的军事理论认知,有助于澄清官兵思想上的模糊认识,有利于统一部队官兵的思想观念。这就为各部队培育自己的特色文化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从而也就强化了广大官兵对该部队特色文化核心理念的理性认同。尤其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建军治军理念和实现强军目标的战略思想,更加体现时代要求,契合官兵实际,为当下部队特色文化培育提供了新的建设思路。部队特色文化培育的过程本身就是官兵参与的人化过程。坚持以人为本的建军治军理念,更能充分发挥广大官兵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以满足官兵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文化发展为了官兵、文化发展依靠官兵、文化发展成果为了官兵,不断促进官兵的全面发展。以强军目标统领部队特色文化建设,更能强化军魂意识和战斗精神,形成官兵奋发向上、团结一致的精神力量。
2.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凝聚了集体情感。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具体指导国防和军队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为部队特色文化培育提供了最坚实的物质基础。与过去相比,部队的营区设施逐渐健全配套,官兵的待遇逐步提高,官兵的精神文化需求结构发生质的变化。这些喜人变化必然增强和凝聚官兵献身国防和军队事业的深厚情感。而部队内部所形成的上下一致的深厚情感是部队特色文化培育不可或缺的,这也是部队特色文化孕育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在高度情感认同的部队内部才能保证部队特色文化的持续培育,否则很难维系下去。我们坚信,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在指导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将创造更大的辉煌成就。在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快速发展中集体情感与日俱增,就会不断激发官兵献身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推动部队特色文化培育。
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滋养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军先进军事文化发展的社会文化土壤,为部队特色文化培育既提供基础和创造条件,又提供直接指导和重要支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要战略地位,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又把文化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通盘考虑,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把文化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标志着我们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由于先进军事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同源同步、同向同频、同根同质的内在逻辑特点,所以决定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必然兴起先进军事文化建设新高潮,从而推动部队特色文化的发展。
1.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了直接指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在品质决定了它能为部队特色文化培育提供深厚滋养。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具有鲜明的科学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了优秀基因,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服务对象广泛,具有鲜明的群众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时代发展要求,彰显时代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不断学习、吐故纳新,具有鲜明的开放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于部队特色文化的直接指导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用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武装官兵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能够强化官兵对党的信任与忠诚,铸牢军魂意识,确保部队特色文化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另一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方针原则指导部队特色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方针原则具有指导的普适性。部队特色文化培育坚持时代性,必然要紧贴时代要求进行创新发展;坚持民族性,必然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学习地方有益经验;坚持发展性,必然要不断推进部队特色文化内容、形式、手段的创新。
2.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奠定了重要支撑。社会是军队的丰厚沃土,这意味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尤其是不同地域文化的发展必然对部队特色文化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一是地方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益经验和重要做法,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英雄事迹,以及创作的文化产品,都直接或间接地提升部队特色文化的品位和内涵。二是地域文化内涵广博、形式丰富,尤其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践行,更加推动了全社会人员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以及民众公共性素养的提升,进而影响到广大官兵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理想追求等,并使之有了同步的提高。三是地域文化与部队特色文化的双向交流,对部队特色文化的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一种文化的发展繁荣离不开与其他各种文化的交流、交融。文化的双向交流,既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又增强了官兵对部队特色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广大部队统筹军地文化资源,利用参观学习,有的与地方联手打造文化精品和文化品牌,都会提升部队特色文化培育层次。 三、广大官兵躬身强军实践的有效推动
部队特色文化是广大官兵在军事实践中的具体创造,培育部队特色文化,离不开广大官兵躬身强军实践的有效推动。马克思指出:“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2]p73强军目标的新任务、新要求对部队特色文化培育有更高的现实期待,实现强军目标也为部队特色文化培育提供了难得机遇和大有作为的舞台空间。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伟大征程中,广大官兵躬身强军实践必然为部队特色文化培育开创崭新局面。
1.强军实践提出了时代标准。“强军梦是国家的梦、军队的梦,也是每个官兵的梦。‘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官兵只有把个人理想抱负融入强军梦的实践、把个人成长与实现强军梦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有真正出彩的军旅人生。”[3]p110围绕中国梦、强军梦,实现强军目标,部队特色文化培育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强军目标为部队特色文化确立了新的时代坐标,提出了新的发展标准,具体体现在:一是强军实践要求部队特色文化唱响政治坚定的主旋律,坚定听党指挥的强军之魂,自觉弘扬正气、抵制歪风邪气;二是强军实践使部队特色文化能够主动地融入到时代发展的大环境中,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吸收和充实先进而鲜活的文化元素,使部队特色文化更加具有时代色彩;三是广大官兵在献身强军实践中,不断增强了部队特色文化培育的时代感和责任感。伟大的事业需要并产生伟大的精神,崇高的精神又推动伟大的事业。广大官兵在实践中保持迎难而上的勇气、敢于挑战的锐气和永不服输的志气,就会大力讴歌部队特色文化。总之,强军实践必然推动部队特色文化在核心理念、制度规范、表征文化建设等方面不断完善,开创一条与强军目标相适应、独具特色的文化发展之路。
2.强军实践扩展了发展空间。任何实践都不会离开目标的牵引,强军实践是实现强军目标的实践展开。习近平深刻指出:“要深入推进强军目标学习教育,进一步把官兵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实现强军目标上来,使之成为全体官兵的价值追求。”[3]p170强军目标集中体现了当代官兵共同理想抱负和使命担当,把强军目标转化为强大精神动力,在不同部队就是实现官兵价值观群体化,追求文化自觉。可以说,落实强军目标的过程也就是部队特色文化培育的过程。而且强军目标落实程度是检验部队特色文化培育成效的重要标准。落实强军目标,就要结合部队任务特点把部队特色文化工作做深做细,在解决问题、推动发展上见到成效。而部队特色文化围绕实现强军目标就需要通过强军实践来展开,必然随着使命任务的拓展,提升建功立业的发展空间,不断提供官兵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和便利条件。具体表现在:强军实践激发了官兵从军报国、矢志奋斗的理想追求,进一步深化能打仗、打胜仗的思想共识,有助于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官兵的聪明才智来凝聚部队特色精神;实战化军事训练有助于营造浓厚的战斗文化氛围,培育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在强军实践中新推出的能打仗、打胜仗的时代英模,深刻诠释着部队特色文化的内涵,引领着部队特色文化的前进。这些都极大地扩展了部队特色文化培育的发展空间,有助提高培育质量。
四、新媒体发展的重要助力
随着现代新兴传播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移动存储介质等新兴传播媒介在社会上日益普及,军人不是生活在真空里,这必然深刻影响着部队内部思想舆论的形成和观念传播,改变着官兵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思想观念,进而影响着部队特色文化培育。我军新媒体建设稳步推进,已初成规模,这为加快部队特色文化培育提供了重要条件,部队特色文化培育必须抓住新媒体带来的特殊优势。
1.新媒体发展丰富了培育渠道。当前,互联网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远远超过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而且随着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以其丰富的内容、快速的报道、多样化的形式、互动性的信息和广泛的渗透性等巨大优势快速占领信息传播的阵地。适应新媒体的新发展,我军广大部队充分用好政工网络,建立了军营网络广播电视台、数字军史馆、特色文化网站等,部队特色文化理念容易被广大官兵所接受。各部队在特色政工网站,宣传自己的使命任务,宣传部队的英模人物,进一步传播红色文化。同时,网上开辟的首长信箱、聊天室、军人论坛等栏目,能够让官兵倾吐心声,反映官兵的真实想法,从而有针对性地答疑解惑,使官兵个体思想向部队特色文化核心理念转变。新媒体环境下,文化传播不再是说教式、单向性传播,而是越来越具有交互性、多渠道特色。每名官兵都可以成为文化的生成者、传播者、评论者,能够积极地参与文化策划,献言献策,真正成为部队特色文化建设的主人。因此,网络化的宣传平台为部队特色文化培育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拓展了部队红色血脉、优质基因的传承和培育渠道,提高了培育质量。
2.新媒体发展提升了文化品牌。在长期实践中,我军一些有特色文化的部队形成了在军内外都比较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文化品牌是部队文化建设的集中展示,是官兵文化追求的精神浓缩和重要标志,在部队特色文化培育中处于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新媒体发展为部队特色文化产品的丰富提供了理念和技术支持,有利于部队特色文化的形象设计,并且特色理念以崭新的诠释面向社会极易引起媒体注意力,有助于提升文化品牌社会影响力。由于新媒体具有传播时效性和形式多样性的特点,广大部队借助新媒体全方位及时展示部队成就,塑造部队形象,宣扬部队特色文化,唤起广泛的社会认同,而且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在新媒体助力下,部队内部通过特色的文化节目、军旅短信、影视作品等可以生动展示各部队官兵的特有精神,弘扬部队特有传统,提升文化品牌的认同度。
参考文献:
[1]赵勇.着力把握部队特色军事文化建设内在规律[N].解放军报,2012-05-08(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习近平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选编[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 吴自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