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以课程理论和评价理论为基础,从全人教育的视角对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简称“UIC”)体育文化课程评价进行尝试性探索,着重探讨UIC体育文化课程评价的实质,即参照一定的评价标准或一套评价指标,对全人教育理念下的UIC体育文化课程的各要素进行价值判断。一方面在总结分析前人的理论基础之上,尝试提出适合自己的课程评价模式,丰富课程评价理论;另一方面对UIC体育文化课程的3个维度进行试验[生评价探索,完善与改进UIC体育文化课程建设。
关键词:全人教育;体育文化;课程
中图分类号:G80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7662(2015)04-0043-05
作为首家中国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界合作创办的创新博雅型国际化大学,UIC秉持独特的全人教育理念。全人教育是基于系统的生态世界观,强调全球视野、整合和综合、注重人的潜能、张扬非理性力量的一种教育思潮,其基本特征包括:培育人的整体发展,包括身体、智力、情感、社会、创造力、审美和精神潜能的发展。UIC全人教育为学生提供了8大体验学习模块:大学之道、体验拓展、体育文化、义工服务、环境意识、情绪智能、逆境求存和艺术体验。
体育文化课程是践行全人教育理念的重要内容之一。设立体育文化课程的宗旨在于帮助学生通过技能习得和文化浸润来加强体育锻炼并促进身心协调发展,培养学生公平竞争、互相尊重、团结友爱、团队合作的体育精神,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以及跨文化学习能力。自创立至今,体育文化课程充分整合利用校内外可利用资源,先后开发出日本弓道、高尔夫文化、体育舞蹈、舞龙舞狮、国际象棋、中华射道和合气道7个体验式子课程,供学生选择参与。这7个子课程分别从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技能要求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学习体验。
历经近10年的发展,UIC体育文化课程从无到有,并逐渐形成至今涵盖7大子课程内容的完整体系。然而,究竟其发展是否与学校全人教育与博雅教育之教育目标关联、其效用如何、师生和家长对其是否满意、满意度有多大等,这些尚且仍是疑问。要解决以上疑问,则需要及时对其做出全方位的价值评估判断。
1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UIC体育文化》课程的评价为研究对象,包括评价目的、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模式和方法。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数理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
2结果与分析
2.1课程评价 评价(英文作Evaluation或Assessment)是价值评定的简称。字典中最常见的评价定义是“判断或决定价值,进行检验和判断”。我国学者冯平提出,评价本质上就是一种把握世界价值的判断活动。李雁冰在其论著《课程评价论》中对评价做出如下解释:评价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即揭示(个人、社会、自然的)价值,建构价值世界的认知活动。泰勒在“八年研究”期间提出了课程评价的概念。他认为,评价是测量某种活动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目标,课程评价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
对课程评价的实践,教育学界不同流派一直持不同的价值取向并存在不同的做法,本文将釆用三维立体评价模式,结合4 H(wHy/wHat/How/wHo)分析法(即为何评、评什么、怎么评、谁来评),对基于全人教育理念的体育文化课程进行评价尝试.
2.2体育文化课程评价的4H分析法
2.2.1体育文化课程的评价目的与功能(Why)
评价是为了找出实际结果与课程目标之间的差距,并可利用这种信息反馈作为修订课程计划或修改课程目标的依据。体育文化课程评价,一方面为了修正改进课程,另一方面也可帮助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还为了帮助学生达成预期学习结果之目标。进行评价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总的说来,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1)诊断:为当前体育文化课程目标、教学效果、教学资源、学生学习成果等评价对象所存在的问题找出相应的原因,再针对问题的原因提供改进途径和措施,这是课程评价的重要作用。
2)导向:在体育文化课程评价中,对任何评价对象所作出的价值判断都是根据一定的评价目标和标准来进行的,这些目标和标准起着导航仪的作用。通过评价的导向作用,可以为体育文化课程的设计开发提供正确的发展方向。
3)激励:无论在课程开发的哪一个阶段做出及时有效的价值判断,都将从正反2个方面给体育文化课程开发者(部门课程委员会、教师等)和实施者(教师和学生)带来珍贵的信息反馈,提出合理的改进方案,使他们认清课程发展现状,积极地参与到推动体育文化课程改进中来。
2.2.2体育文化课程的评价主体(Who)与课程相关的各方面,包括课程专家、学校课程教学部门、本部门课程委员会、任课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协会都是评价主体。
2.2.3体育文化课程的评价内容(What) 根据课程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发展阶段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评价内容应包括对体育文化课程目标体系的评价、对课程计划的评价、对课程标准的评价、对子课程的评价、对各任课教师教学的评价、对教学资源设施环境和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当前,UIC已实施对教师教学的评价(网上评教、教师自评)和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Rubrics)。如要评价体育文化课程整个系统,还需针对课程目标、子课程内容、教学资源环境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诊断。
2.2.4体育文化课程的评价方法(How) 教育评价范畴的课程评价过程中,以下方法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课程专家和人员的青睐:测验—目标法、决策—管理法、研究法、政策分析法、同行评价法等。这几种方法各有特色和适用范围,提供了课程评价的不同视角,分别可得到不同形式和详细程度的评价结果。在国外的评价实践中,通常是将几种方法结合起来。
对于课程评价来说,其本质也属于教育评价的范畴,因此,体育课程评价可选择2种或几种方法结合的方式,并且可把评价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材料信息准备阶段:以当前实施的体育文化课程和其目标为信息来源,确定评价方法和手段,比如设计问卷、构建评价指标等。
2)信息和数据收集阶段:向参与评价的人员发放材料,并进行相关培训,实施评价,获取有效信息。
3)信息和数据处理阶段:将收集到的全部信息(包括量性和质性的)进行处理、统计、分析、归纳、判断、诊断和鉴定。
4)反馈和报告形成阶段:进行总结并最终形成反馈性报告。
2.3体育文化课程评价的模式:三维立体课程评价模式
2.3.1三维立体课程评价模式的提出 课程评价模式是指一套具体实施评价的方式,是为人们提供进行具体课程评价时可以效仿的范例。不同的课程专家和课程理论流派对课程评价釆取的模式也持有不同的观点和做法。总的来说,目前国外存在以下5种流行的评价模式:目标评价、CIPP评价模式、消费者导向评价模式、当事人中心评价模式和自然主义评价模式。当然,每种模式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投有哪种模式是完美无缺的或者可以被称为万能钥匙的。进行课程评价时,究竟釆取哪种模式,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和特点来定夺。
三维立体课程评价模式基于3个关键,即效率、效能和接受度。此模式为本文作者结合课程评价理论与管理学理论提出。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曾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指出:“效率是‘以正确的方式做事’,而效能则是“做正确的事”。在课程评价领域,效率用于检验课程目标设计和课程编制与教育目标是否一致,课程实施(主要包括教与学的活动)与课程所制订及设计时的初衷是否一致、关联度有多大等;效能主要是检验该课程的目标是否可以得到实现,接受某一课程的学生对该课程是否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最后,接受度是检验参与课程的教师和学生是否能接受该课程。
2.3.2三维立体课程评价模式的使用 与其他评价模式一样,使用三维立体课程评价模式的评价方法亦可分为如下4个阶段:
第1个阶段:设计与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第2个阶段: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组织评价;
第3个阶段:数据与信息的搜集与处理;
第4个阶段:总结性报告。
一般来说,三维立体课程评价模式下的评价指标体系应设置至少3个不同层级的指标,每一层级指标下的每一个指标都应被赋予一定的权重,同时,还应有每一个指标内涵与外延的细致解释与描述。此外,还需要有相对应的评分说明。
当前,全人教育中心还未组织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开展体育文化课程模块3个维度的系统性评价。全人教育中心正在实施的对UIC体育文化课程的评价,仅仅是其中1个维度,即效能的评价。以下就是UIC体育文化课程效能评价的2个案例。
案例1:学生学习结果目标的评估表(以日本弓道文化为例),使用了CRA(评估指标,Criterion-Referenced Assessment)。任课教师根据评估表给学生打分,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表1~表3)。
第1部分总计 100%(相当于最后总分的40%);
第2部分计 100%(相当于最后总分的40%);
第3部分总计 100%(相当于最后总分的20%)。
体育文化之日本弓道学习分别从3个不同的角度(课堂参与、技能掌握、课后总结)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度,相对比较全面客观。当然,3个部分的评价指标并不是永远一成不变的,在每个学期使用结束后,都会总结经验,对某些指标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正,不断完善指标体系。此外,其它4个子课程(高尔夫文化、体育舞蹈、舞龙舞狮、中华射道)跟日本弓道文化学习结果评估标准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表现在每个子课程的技能技术要求以及礼仪文化要求。
除对学习结果目标进行评价之外,还可对体育文化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与学的效果(各子课程任课教师的教与学)以及对评估标准进行评仇
案例2:教与学效果评估,使用了问卷调查法。
以下问卷为UIC全人教育中心课程与教学委员会设计,由18个问题组成,分别从教与学2个角度提出问题,由已经修完全人教育各模块课程的学生填写(见表4)。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工具:李克特量表5点态度量表。
根据全人教育中心完成的近3个学期的调查报告,以下统计结果与体育文化课程模块相关:
表5显示,在2012-2013/第1学期,267名学生选修了体育文化课程,超过一半(51.7%)的学生参与填写调查问卷,问卷反馈率要比前2个学期要高。
图1显示,3个学期的得分结果分布在4.30~4.50之间。其中,2011-2012学年第2学期、2012-2013学年第1学期的教学效果总体上均比2011-2012学年第1学期水平高;相对而言,2012-2013学年第1学期教学效果要比上学年第2个学期略低,仅在少有的几个问题方面得分高过上学年第2个学期。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在梳理全人教育理念、课程评价理论的基础上,结合UIC体育文化课程建立及发展历程,认为对体育文化的评价是必要且紧迫的,进而提出针对UIC体育文化课程评价的4H分析法和三维立体评价模式。4H分析法的引入,便于评价者操作起来有迹可循,而三维立体评价模式,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全人教育理念下的体育文化课程进行有效评价。此外,尝试以日本弓道课程评价为例,进行案例研究,呈现当前全人教育理念下的UIC体育文化课程评价的做法和范式,从而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以提出有效的建议。
3.2建议
本文仅仅是对体育文化课程评价的初步探索,评价者在进行实际操作过程中,需注意以下5个方面的问题:
1)体育文化课程评价应坚持全人教育理念,切合全人教育目标。
2)对体育文化课程的评价,最好釆用质性评价和量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不能只有数据,还应有具体客观的数据分析说明报告。
3)目前,对体育文化课程的评价还不成体系。如要评价体育文化课程的全面情况,需要设计与构建系统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对3个维度全面的分析和诊断。3个维度必须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套严密的评价体系。
4)为更客观、全面地判断、修正和提高体育文化课程,体育文化课程模块需要进一步设计出更加适合本模块的问卷调查,并组织针对大学三、四年级参加过体育文化课程的学生,以及针对各子课程任课教师的访谈和问卷调查,收集来自师生的反馈信息,目的在于更加全面评估,从而更进一步修正、改进和提高课程。
5)对体育文化课程的评价应贯穿设计、组织、实施和评价4个不同的课程开发阶段,对不同阶段的优缺点和问题进行诊断总结,以及时有效地纠偏校正。
关键词:全人教育;体育文化;课程
中图分类号:G80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7662(2015)04-0043-05
作为首家中国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界合作创办的创新博雅型国际化大学,UIC秉持独特的全人教育理念。全人教育是基于系统的生态世界观,强调全球视野、整合和综合、注重人的潜能、张扬非理性力量的一种教育思潮,其基本特征包括:培育人的整体发展,包括身体、智力、情感、社会、创造力、审美和精神潜能的发展。UIC全人教育为学生提供了8大体验学习模块:大学之道、体验拓展、体育文化、义工服务、环境意识、情绪智能、逆境求存和艺术体验。
体育文化课程是践行全人教育理念的重要内容之一。设立体育文化课程的宗旨在于帮助学生通过技能习得和文化浸润来加强体育锻炼并促进身心协调发展,培养学生公平竞争、互相尊重、团结友爱、团队合作的体育精神,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以及跨文化学习能力。自创立至今,体育文化课程充分整合利用校内外可利用资源,先后开发出日本弓道、高尔夫文化、体育舞蹈、舞龙舞狮、国际象棋、中华射道和合气道7个体验式子课程,供学生选择参与。这7个子课程分别从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技能要求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学习体验。
历经近10年的发展,UIC体育文化课程从无到有,并逐渐形成至今涵盖7大子课程内容的完整体系。然而,究竟其发展是否与学校全人教育与博雅教育之教育目标关联、其效用如何、师生和家长对其是否满意、满意度有多大等,这些尚且仍是疑问。要解决以上疑问,则需要及时对其做出全方位的价值评估判断。
1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UIC体育文化》课程的评价为研究对象,包括评价目的、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模式和方法。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数理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
2结果与分析
2.1课程评价 评价(英文作Evaluation或Assessment)是价值评定的简称。字典中最常见的评价定义是“判断或决定价值,进行检验和判断”。我国学者冯平提出,评价本质上就是一种把握世界价值的判断活动。李雁冰在其论著《课程评价论》中对评价做出如下解释:评价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即揭示(个人、社会、自然的)价值,建构价值世界的认知活动。泰勒在“八年研究”期间提出了课程评价的概念。他认为,评价是测量某种活动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目标,课程评价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
对课程评价的实践,教育学界不同流派一直持不同的价值取向并存在不同的做法,本文将釆用三维立体评价模式,结合4 H(wHy/wHat/How/wHo)分析法(即为何评、评什么、怎么评、谁来评),对基于全人教育理念的体育文化课程进行评价尝试.
2.2体育文化课程评价的4H分析法
2.2.1体育文化课程的评价目的与功能(Why)
评价是为了找出实际结果与课程目标之间的差距,并可利用这种信息反馈作为修订课程计划或修改课程目标的依据。体育文化课程评价,一方面为了修正改进课程,另一方面也可帮助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还为了帮助学生达成预期学习结果之目标。进行评价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总的说来,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1)诊断:为当前体育文化课程目标、教学效果、教学资源、学生学习成果等评价对象所存在的问题找出相应的原因,再针对问题的原因提供改进途径和措施,这是课程评价的重要作用。
2)导向:在体育文化课程评价中,对任何评价对象所作出的价值判断都是根据一定的评价目标和标准来进行的,这些目标和标准起着导航仪的作用。通过评价的导向作用,可以为体育文化课程的设计开发提供正确的发展方向。
3)激励:无论在课程开发的哪一个阶段做出及时有效的价值判断,都将从正反2个方面给体育文化课程开发者(部门课程委员会、教师等)和实施者(教师和学生)带来珍贵的信息反馈,提出合理的改进方案,使他们认清课程发展现状,积极地参与到推动体育文化课程改进中来。
2.2.2体育文化课程的评价主体(Who)与课程相关的各方面,包括课程专家、学校课程教学部门、本部门课程委员会、任课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协会都是评价主体。
2.2.3体育文化课程的评价内容(What) 根据课程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发展阶段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评价内容应包括对体育文化课程目标体系的评价、对课程计划的评价、对课程标准的评价、对子课程的评价、对各任课教师教学的评价、对教学资源设施环境和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当前,UIC已实施对教师教学的评价(网上评教、教师自评)和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Rubrics)。如要评价体育文化课程整个系统,还需针对课程目标、子课程内容、教学资源环境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诊断。
2.2.4体育文化课程的评价方法(How) 教育评价范畴的课程评价过程中,以下方法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课程专家和人员的青睐:测验—目标法、决策—管理法、研究法、政策分析法、同行评价法等。这几种方法各有特色和适用范围,提供了课程评价的不同视角,分别可得到不同形式和详细程度的评价结果。在国外的评价实践中,通常是将几种方法结合起来。
对于课程评价来说,其本质也属于教育评价的范畴,因此,体育课程评价可选择2种或几种方法结合的方式,并且可把评价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材料信息准备阶段:以当前实施的体育文化课程和其目标为信息来源,确定评价方法和手段,比如设计问卷、构建评价指标等。
2)信息和数据收集阶段:向参与评价的人员发放材料,并进行相关培训,实施评价,获取有效信息。
3)信息和数据处理阶段:将收集到的全部信息(包括量性和质性的)进行处理、统计、分析、归纳、判断、诊断和鉴定。
4)反馈和报告形成阶段:进行总结并最终形成反馈性报告。
2.3体育文化课程评价的模式:三维立体课程评价模式
2.3.1三维立体课程评价模式的提出 课程评价模式是指一套具体实施评价的方式,是为人们提供进行具体课程评价时可以效仿的范例。不同的课程专家和课程理论流派对课程评价釆取的模式也持有不同的观点和做法。总的来说,目前国外存在以下5种流行的评价模式:目标评价、CIPP评价模式、消费者导向评价模式、当事人中心评价模式和自然主义评价模式。当然,每种模式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投有哪种模式是完美无缺的或者可以被称为万能钥匙的。进行课程评价时,究竟釆取哪种模式,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和特点来定夺。
三维立体课程评价模式基于3个关键,即效率、效能和接受度。此模式为本文作者结合课程评价理论与管理学理论提出。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曾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指出:“效率是‘以正确的方式做事’,而效能则是“做正确的事”。在课程评价领域,效率用于检验课程目标设计和课程编制与教育目标是否一致,课程实施(主要包括教与学的活动)与课程所制订及设计时的初衷是否一致、关联度有多大等;效能主要是检验该课程的目标是否可以得到实现,接受某一课程的学生对该课程是否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最后,接受度是检验参与课程的教师和学生是否能接受该课程。
2.3.2三维立体课程评价模式的使用 与其他评价模式一样,使用三维立体课程评价模式的评价方法亦可分为如下4个阶段:
第1个阶段:设计与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第2个阶段: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组织评价;
第3个阶段:数据与信息的搜集与处理;
第4个阶段:总结性报告。
一般来说,三维立体课程评价模式下的评价指标体系应设置至少3个不同层级的指标,每一层级指标下的每一个指标都应被赋予一定的权重,同时,还应有每一个指标内涵与外延的细致解释与描述。此外,还需要有相对应的评分说明。
当前,全人教育中心还未组织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开展体育文化课程模块3个维度的系统性评价。全人教育中心正在实施的对UIC体育文化课程的评价,仅仅是其中1个维度,即效能的评价。以下就是UIC体育文化课程效能评价的2个案例。
案例1:学生学习结果目标的评估表(以日本弓道文化为例),使用了CRA(评估指标,Criterion-Referenced Assessment)。任课教师根据评估表给学生打分,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表1~表3)。
第1部分总计 100%(相当于最后总分的40%);
第2部分计 100%(相当于最后总分的40%);
第3部分总计 100%(相当于最后总分的20%)。
体育文化之日本弓道学习分别从3个不同的角度(课堂参与、技能掌握、课后总结)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度,相对比较全面客观。当然,3个部分的评价指标并不是永远一成不变的,在每个学期使用结束后,都会总结经验,对某些指标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正,不断完善指标体系。此外,其它4个子课程(高尔夫文化、体育舞蹈、舞龙舞狮、中华射道)跟日本弓道文化学习结果评估标准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表现在每个子课程的技能技术要求以及礼仪文化要求。
除对学习结果目标进行评价之外,还可对体育文化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与学的效果(各子课程任课教师的教与学)以及对评估标准进行评仇
案例2:教与学效果评估,使用了问卷调查法。
以下问卷为UIC全人教育中心课程与教学委员会设计,由18个问题组成,分别从教与学2个角度提出问题,由已经修完全人教育各模块课程的学生填写(见表4)。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工具:李克特量表5点态度量表。
根据全人教育中心完成的近3个学期的调查报告,以下统计结果与体育文化课程模块相关:
表5显示,在2012-2013/第1学期,267名学生选修了体育文化课程,超过一半(51.7%)的学生参与填写调查问卷,问卷反馈率要比前2个学期要高。
图1显示,3个学期的得分结果分布在4.30~4.50之间。其中,2011-2012学年第2学期、2012-2013学年第1学期的教学效果总体上均比2011-2012学年第1学期水平高;相对而言,2012-2013学年第1学期教学效果要比上学年第2个学期略低,仅在少有的几个问题方面得分高过上学年第2个学期。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在梳理全人教育理念、课程评价理论的基础上,结合UIC体育文化课程建立及发展历程,认为对体育文化的评价是必要且紧迫的,进而提出针对UIC体育文化课程评价的4H分析法和三维立体评价模式。4H分析法的引入,便于评价者操作起来有迹可循,而三维立体评价模式,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全人教育理念下的体育文化课程进行有效评价。此外,尝试以日本弓道课程评价为例,进行案例研究,呈现当前全人教育理念下的UIC体育文化课程评价的做法和范式,从而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以提出有效的建议。
3.2建议
本文仅仅是对体育文化课程评价的初步探索,评价者在进行实际操作过程中,需注意以下5个方面的问题:
1)体育文化课程评价应坚持全人教育理念,切合全人教育目标。
2)对体育文化课程的评价,最好釆用质性评价和量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不能只有数据,还应有具体客观的数据分析说明报告。
3)目前,对体育文化课程的评价还不成体系。如要评价体育文化课程的全面情况,需要设计与构建系统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对3个维度全面的分析和诊断。3个维度必须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套严密的评价体系。
4)为更客观、全面地判断、修正和提高体育文化课程,体育文化课程模块需要进一步设计出更加适合本模块的问卷调查,并组织针对大学三、四年级参加过体育文化课程的学生,以及针对各子课程任课教师的访谈和问卷调查,收集来自师生的反馈信息,目的在于更加全面评估,从而更进一步修正、改进和提高课程。
5)对体育文化课程的评价应贯穿设计、组织、实施和评价4个不同的课程开发阶段,对不同阶段的优缺点和问题进行诊断总结,以及时有效地纠偏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