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是人脑思考的过程,即人脑对外界信息的加工过程。“知识不如能力,能力不如品质”,思维品质是思维能力的主导与灵魂,对人们能力的形成起十分重要的作用。思起于疑,没有问题何以谈思考呢?没有思考又何以谈主动地探究和解决问题呢?不激活思维品质,知识就无法获得,技能就无法形成,思考就无法进行,“解决问题”就会流于空泛。因而,笔者认为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以问题激活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的思维品质在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形成过程中得到磨练和完善。教师应更注重在学生思维形成过程的引导,不要强调得到的结果,顺其自然的按照思维形成的规律来逐步激活,也就是注重过程,贵在自然。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拙见,供大家参考。
一、找新视角激活思维,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表现为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开放地,多维度地综合思考问题的思维品质,敏于开阔思维,对问题始终保持陌生感,即使是解决了的问题也不放过。学了新知识,想一想,能否用新知识、新方法解决过去的问题;也想一想,新情境的问题要不要用以前的知识和方法来帮助解决。这样探索的思考,形成知识网络教会,产生新的知识组块。注重探索过程,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找新视角,有效地拓展学习思路,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激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二、列谬误点激活思维,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表现为善于深入思考问题,准确把握事物本质及规律性联系,不为表面现象和各种干扰所迷惑的思维品质。克服缺点的措施往往就是创新的好主意,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诊断,列举谬误点,要严谨的回顾自己的思维活动是否紧凑,思路是否清晰、严密、深刻。
三、智力流动激活思维,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表现在不受思维定势的束缚,善于发现新的联系;在思维受阻时,能及时改变思维策略,寻找新的途径和新的方法。能否合理地调整思路或变通问题,将知识进行“新的组合”,形成智力流动,是衡量思维灵活性的重要标志。教学中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处于那种“从另一个角度思考问题”的状态中,进行多种思想和方法的交锋和交融,把问题弄清楚、想透彻,达到灵活运用,智力流动,潜能喷发的境界。
四、反思求真激活思维,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怀疑,有主见的评价事物的思维品质。具有思维批判性的学生能把自己对事物的推测认真地反思,充分考虑正反两方面的论据,随时坚持正确计划,修正错误方案。创造正是在不断的追问、假设、反思、探究中诞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抓好两条:一是指导学生经常进行自我诊断,品尝错解苦涩;二是创设情境让学生尽可能获得由不知到知的体验,真正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学习数学。
例. 若函数f(x)=loga(x2-ax 3)(a>0且a≠1),满足对任意的x1、x2,当x10,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A. (0,1)∪(1,3)
B. (1,3)
C. (0,1)∪(1,2■)
D. (1,2■)
分析:“对任意的x1、x2,当x10”实质上就是“函数单调递减”的“伪装”,同时还隐含了“f(x)有意义”。事实上由于g(x)=x2-ax 3在x≤■时递减,从而a>1,g(■)>0。由此得a的取值范围为(1,2■),故选D。
五、交叉互动激活思维,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是指完成思维活动要有自己的见解,站在知识网络交汇点上,提取交叉知识点的知识及方法,运用到新的情境之中,找出新的改进方法,它集中表现为对新颖的信息,情境和设问,能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收集信息,交替使用感官,综合地、灵活地应用所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进行独立思考、探索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创造性解决问题。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知识点交叉渗透型问题,引导学生冲破单章节知识的局限,用横向思维解决问题。
数学学习应当注重思考的过程,也就是能从思考过程中展开思维,使思维成果新颖。如果由此能不断总结,形成累积效应,自然的会形成自己的一套思维方式。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以数学思想方法统摄学习过程,多动脑,在怎样想上多下功夫,从本质上理解课本知识,把数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心智素质,从而提高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品质。
责任编辑徐国坚
一、找新视角激活思维,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表现为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开放地,多维度地综合思考问题的思维品质,敏于开阔思维,对问题始终保持陌生感,即使是解决了的问题也不放过。学了新知识,想一想,能否用新知识、新方法解决过去的问题;也想一想,新情境的问题要不要用以前的知识和方法来帮助解决。这样探索的思考,形成知识网络教会,产生新的知识组块。注重探索过程,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找新视角,有效地拓展学习思路,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激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二、列谬误点激活思维,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表现为善于深入思考问题,准确把握事物本质及规律性联系,不为表面现象和各种干扰所迷惑的思维品质。克服缺点的措施往往就是创新的好主意,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诊断,列举谬误点,要严谨的回顾自己的思维活动是否紧凑,思路是否清晰、严密、深刻。
三、智力流动激活思维,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表现在不受思维定势的束缚,善于发现新的联系;在思维受阻时,能及时改变思维策略,寻找新的途径和新的方法。能否合理地调整思路或变通问题,将知识进行“新的组合”,形成智力流动,是衡量思维灵活性的重要标志。教学中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处于那种“从另一个角度思考问题”的状态中,进行多种思想和方法的交锋和交融,把问题弄清楚、想透彻,达到灵活运用,智力流动,潜能喷发的境界。
四、反思求真激活思维,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怀疑,有主见的评价事物的思维品质。具有思维批判性的学生能把自己对事物的推测认真地反思,充分考虑正反两方面的论据,随时坚持正确计划,修正错误方案。创造正是在不断的追问、假设、反思、探究中诞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抓好两条:一是指导学生经常进行自我诊断,品尝错解苦涩;二是创设情境让学生尽可能获得由不知到知的体验,真正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学习数学。
例. 若函数f(x)=loga(x2-ax 3)(a>0且a≠1),满足对任意的x1、x2,当x1
A. (0,1)∪(1,3)
B. (1,3)
C. (0,1)∪(1,2■)
D. (1,2■)
分析:“对任意的x1、x2,当x1
五、交叉互动激活思维,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是指完成思维活动要有自己的见解,站在知识网络交汇点上,提取交叉知识点的知识及方法,运用到新的情境之中,找出新的改进方法,它集中表现为对新颖的信息,情境和设问,能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收集信息,交替使用感官,综合地、灵活地应用所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进行独立思考、探索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创造性解决问题。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知识点交叉渗透型问题,引导学生冲破单章节知识的局限,用横向思维解决问题。
数学学习应当注重思考的过程,也就是能从思考过程中展开思维,使思维成果新颖。如果由此能不断总结,形成累积效应,自然的会形成自己的一套思维方式。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以数学思想方法统摄学习过程,多动脑,在怎样想上多下功夫,从本质上理解课本知识,把数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心智素质,从而提高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品质。
责任编辑徐国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