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学习成绩、人际关系、情感情绪等原因,近些年中学生自杀事件频发;因不起眼的小事伤人杀人,青少年犯罪、校园暴力常见于报端——针对这些恶性事件,全国人大代表苏文金呼吁:必须尽快给孩子补上“生命教育”这一课。
何为“生命教育”?北师大教授肖川解释:“中心内容就是教育孩子如何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敬畏生命、润泽生命。”其核心是唤醒学生对美好生命的憧憬,从而使学生成为积极的生活者和劳动者,进一步丰富生命的内涵和质量。
花季何以成花祭
社会及学生自身的原因处在经济、社会急剧转型时期,人们的工作节奏、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社会心理等都由此产生一些变化。中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生理与心理发展不同步,再加上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不足,又面对观念转变、社会竞争和升学压力等问题,使得他们的心理活动较不稳定,容易产生焦虑和挫折感,发生一些在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人格构建和学习适应等方面的心理问题。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受到家长过多的呵护,缺乏应付困难与挫折的心理准备,意志薄弱,感情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偏低,再加上缺乏心理卫生知识,缺乏心理调节能力,一旦面临挫折与烦恼,往往痛苦不堪,极个别的就会产生轻生行为。青少年不仅表现出自我伤害,还表现为不尊重和伤害他人的生命。如引起社会轰动的有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的浓硫酸伤熊事件、天津医科大学学生马哓明杀亲事件、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人事件……青少年对自己生命的轻视必然伴随着对他人(物)生命的轻视;对自己的身体缺乏尊重和珍惜,必然漠视他人(物)的痛苦。据统计,青少年自杀、杀人、施暴的年龄层越来越低,手段越来越残忍,其心态却越来越“不在乎”了。
学校教育的原因我们的学校教育,在青少年生命教育中缺位了。
从教学内容看,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缺乏系统的构建。生命是生物性和精神性的统一,既需要做科学的研究,也需要做人文的解读。所有与生命有关的科学内容,都应该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生命意义的认识。在一定意义上,生命教育就是一种道德教育。任何人既要关注、热爱自己的生命,也要关注、热爱他人的生命,还要关注、爱护一切有生命的东西。这就涉及人的道德问题。生命教育还是一种情感教育。它的成效,主要不是取决于知识,而是取决于情感体验;要让受教育者在情感上而不是在认识上感受到生命的意义,体味到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也是一种审美教育。茫茫宇宙的万事万物中,生命是最美好的,是世上最完美的造物,世上没有什么可与之相媲美。要让受教育者欣赏、体味生命的美。二是知识的传授与健康人格的培养缺少有机的衔接。生命教育应避免作纯理性知识的传授,要引导学生贴近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实践中融知、情、意、行为一体,丰富人生经历,获得生命体验,养成健康人格,拥有健康人生。
从教学方法来看,也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学生缺乏体验,课堂上教师注重我讲你听,缺少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参与体验,课外体验则更是缺乏。二是学生主体缺位。人的生命与其主体是不可分割的。生命教育要尊重受教育者的生命主体的地位,发挥生命主体的作用,调动生命主体的积极性。而学生主体的缺位,是整个学校教育的弊端,体现在生命教育中,其负面影响尤甚。
从教师的观念和能力看,也有两个问题,一是不少的教师受传统观念束缚,在青少年性生理、性心理和性道德等方面与学生缺少沟通,缺少有效的指导。另一方面有些教师知识比较陈乏,实施生命教育能力有待提高。
近几年来,我国进行了有关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围绕生命教育这一主题而展开的。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开展的素质教育,以促进人的自身发展为目的,在一定意义上强调了尊重受教育者的生命。由此,生命教育不是另起炉灶,要充分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在课程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等中落实生命教育。
学校生命教育的实施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树立学生生命意识
要彻底改变以往机械论教育观念,即“将人的教育按照机器的生产方式标准化,成批量地进行,强迫所有儿童接受同样的文化知识模式,而不考虑个人才能的多样化”。因为在这种教育观念指导下,培养的学生仅仅会机械地背诵知识,却不会去思考人生的意义、价值、尊严,失去了应有的人文精神,同时失去了人生的乐趣。这与教育的目的——促进学生生命成长是相违背的。因此,要树立学生生命意识,即充分认识到:
生命是整体的存在任何一种活动,人都是以一个完整的生命体方式参与其中。从这个角度上看,教育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整个内心世界的全面参与的过程。如果不从人的整体性去理解和对待学生,而只限于单纯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不考虑学生主动发展和整体发展的需要和可能,那么,教育将类似于驯兽,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生命的这一“整体性”,要求教育还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的时间和空间。
生命差异的存在事实告诉我们,学生的心理、生理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后天环境和活动导致的个体间的差异远远大于与生俱来的差异。然而传统教育追求完全趋同、整齐一致,无视学生生命的独特性。因此,尊重生命的独特性,激励学生个体努力去“扬长”,才是教育的首要任务。生命的独特性给我们这样的启示:消灭差异是不必要也是不可能的;相反,应该把差异看成是人的个性形成和完善的内在资源去开发。教育的成功是让各种类型的学生都得到尽可能大的发展,而不是平均发展。
生命的不确定性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死亡却是无法预计的,这样就决定了生命具有未完成性。人的历史没有一个完成的期限,人的生命永远处于不断的生成和完善之中,是永远向着未来的。人的一生可能向善也可能趋恶,可能进取也可能退缩。而良好的教育催人向善、奋进,不良的教育使人趋恶、退缩。教育的方式、方法、态度总是和学生的生活和命运联系在一起的,教育的一个失误可能改变学生一生的命运,因此,教育必须要怀着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努力达成使学生向善和进取的可能性。人的生命的神圣就在于它的一次性及不可替代性。从这个角度看,教育要珍惜受教育者的每一天、每一个细节,甚至于跟受教育者的每一次短暂的接触和对话。
生命的可超越性生命的超越性反映了生命与生俱来的能量与活力,追求理想生活的可能。伯格森认为,生命是自动创造的过程。生命不仅创造更多的生命来更新自己,而且从自身创造出更多非生命的东西,如教育、文化、艺术和科学。如果说,人的生命的有限性是人无法选择、无法逃避的,那么生命的超越性则表现了生命的价值、意义等。这都是生命存在的独特方式。所以,教育不能无视生命发展的不确定性和超越性,而应促进生命意义的逐渐实现,应看到每一个人(生命)的不平凡处。我们要引导学生理解:只要能活出自己生命的全部、自己生命的精彩,就可以活得平凡而伟大。我们还要让学生相信:生命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它的意义和价值,无论是顺境或逆境、兴奋或沉闷、群居或独处,我们都可以让它发出光芒,在平凡中缔造出丰富、充实而有意义的生命。
2.走进自然,体验活动,丰富学生的生存感受,培养学生的生命情感
带领学生走进自然、亲近自然学生本是自然中的人,人类对自然有很亲切的归宿感。不可否认,当人与自然进行亲密的接触时,是平静的、轻松的,感受得到内心的喜悦。据此,如果教师能带领学生进入最初的状态,带领学生学着去感受、观察、欣赏身边生命旋律的跳动,就能增加学生对生命的认同度,从而使自己的生命充满希望、活力、喜悦和精彩。具体而言,学校可组织学生亲近大自然,指导他们感受树木的努力向上,花儿的迎风起舞,流水的向前奔腾,蝴蝶的悄悄私语等。让他们知道,我们身边的生命都是充满活力的,每个生命都在实现自己的价值,都是那么的可爱。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养小动物或栽种植物,让他们小心地照管,看着它们成长,和它们交谈,让他们感受到生命是世界的一个奇迹。随着现代科技经济的发展,自然一点点被蚕食侵占,现代人在自己创造的繁华的城市里疲惫地忙碌着,心灵的烦闷得不到自然的净化,会更烦躁和郁闷。所以,指导学生亲近大自然,回归大自然是很必要的。
指导学生与人和谐相处、友好交往与自然接触是一个减轻压力、与自己的内心对话的过程。但我们接触最多的始终是我们身边一个个复杂的、充满思想的、重视自我感觉的人。社会中的人总是受着他人的影响,同时也在影响着身边的人。教会学生如何与身边的人相处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和身边的人相处得好,人就能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相反就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从青少年自杀的原因看,他们的交往能力是有待提高的。据调查,现代青少年遇到问题,心情不愉快时,过半的人会选择上网,而不是找身边的人聊。这样,青少年就缺乏和身边那些一直影响他们的人的沟通。当他们从网络回到现实中时,他们的问题还是摆在那里,就算他们心情可能好些,但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教育者应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社交训练,培养学生的交往意识,有了良好的交往意识,才能主动与人交往,避免交往中的被动和自我封闭,帮助他们提高、完善交往能力,使其拥有良好人际关系所带来的快乐。教师可以寻求一些具体方法来指导学生解决人际关系问题。如运用感受性训练(为了让学生对自己的人际交往障碍有更清楚的认识,指导学生进行感受性训练,培养对他人微妙的隐藏性情感的高敏感性)、角色扮演法(即模拟某些现实问题场面,让自己扮演各种不同角色,站在不同的立场上来处理问题,以便了解别人的需要、感受,从而改善待人的态度)使学生消除社交恐惧、调节自卑等。
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学生体验教育者可在课堂中模拟现实中的情况,例如亲人有突发事故;自己遇到困难、失败;和别人有矛盾;别人让自己难过等,让学生感同身受,互相讨论,从而使其有感触,有启发。如英国的“呼应课程”,在课堂上,殡葬行业的从业人员或护士会对小学生谈人死时会发生什么事情,并且让学生轮流通过角色替换的方式,模拟一旦遇到如父母因车祸身亡等情形时的应对方式,体验一下突然成为孤儿的感觉。这些情境将帮助学生体验遭遇损失和生活方式突变时的复杂心情,并且学会在非常情况下对情绪的控制。
任何品质都是在一定的交往和活动中形成的,也是在一定的交往和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因此,倡导生命教育要充分重视交往与活动的作用,利用各种途径来培育学生的生存感受能力和生命情感。如通过多媒体技术让学生了解人体内部构造,在生物层面上了解生命的产生及成长过程,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善待自己的生命;学生间相互交流,相互交往,培养其富有爱心、宽容、豁达等美好品质;通过音乐、美术、舞蹈、文艺创作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体验幻想和幸福的感受以培养他们对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通过野外活动,如探险、露营等,增进学生个体对苦难的体验,从而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他人的生命以及全人类的生命。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开设常规心理活动课和个别心理辅导,每月可安排1—2课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再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基本测量工具,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设立“心理健康热线”,对个别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跟踪辅导,建立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机制。
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在以学生成绩好坏论英雄的教育体制下,教师不得不唯分数是举。重智能轻德育的教育对孩子的危害有多大,从一位自杀学生留下的文字就可以知道——在一篇《考试啊考试》的作文里,学生写下了考试前的恐惧:“如果考不好,怎么向父母,向所有关心自己的人交代……唉,烦死了。考试啊考试,你是那么的讨厌,多么渴望能取消你。”而在另一篇《一次家长会》里学生则这样写着:“耳边又响起了班主任的声音:‘初三的目标,就是提高成绩考上重点!’——成绩、分数、重点,这些虚伪的代名词,真的那么重要吗?甚至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记得一位教育专家说,应试教育不除,教育杀人不止。我想,这句话足以惊醒每一个人。所以作为教育者,要充分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科学客观地去看待、评价一位学生。
在上述诸多途径中,要特别重视学生苦难意识与承受品格的培养,因为“人生重重地压在我们身上,它的重量越重,我们就越深入其中”。只有经历苦难的洗涤,生命才会有永恒的意义。
何为“生命教育”?北师大教授肖川解释:“中心内容就是教育孩子如何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敬畏生命、润泽生命。”其核心是唤醒学生对美好生命的憧憬,从而使学生成为积极的生活者和劳动者,进一步丰富生命的内涵和质量。
花季何以成花祭
社会及学生自身的原因处在经济、社会急剧转型时期,人们的工作节奏、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社会心理等都由此产生一些变化。中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生理与心理发展不同步,再加上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不足,又面对观念转变、社会竞争和升学压力等问题,使得他们的心理活动较不稳定,容易产生焦虑和挫折感,发生一些在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人格构建和学习适应等方面的心理问题。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受到家长过多的呵护,缺乏应付困难与挫折的心理准备,意志薄弱,感情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偏低,再加上缺乏心理卫生知识,缺乏心理调节能力,一旦面临挫折与烦恼,往往痛苦不堪,极个别的就会产生轻生行为。青少年不仅表现出自我伤害,还表现为不尊重和伤害他人的生命。如引起社会轰动的有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的浓硫酸伤熊事件、天津医科大学学生马哓明杀亲事件、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人事件……青少年对自己生命的轻视必然伴随着对他人(物)生命的轻视;对自己的身体缺乏尊重和珍惜,必然漠视他人(物)的痛苦。据统计,青少年自杀、杀人、施暴的年龄层越来越低,手段越来越残忍,其心态却越来越“不在乎”了。
学校教育的原因我们的学校教育,在青少年生命教育中缺位了。
从教学内容看,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缺乏系统的构建。生命是生物性和精神性的统一,既需要做科学的研究,也需要做人文的解读。所有与生命有关的科学内容,都应该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生命意义的认识。在一定意义上,生命教育就是一种道德教育。任何人既要关注、热爱自己的生命,也要关注、热爱他人的生命,还要关注、爱护一切有生命的东西。这就涉及人的道德问题。生命教育还是一种情感教育。它的成效,主要不是取决于知识,而是取决于情感体验;要让受教育者在情感上而不是在认识上感受到生命的意义,体味到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也是一种审美教育。茫茫宇宙的万事万物中,生命是最美好的,是世上最完美的造物,世上没有什么可与之相媲美。要让受教育者欣赏、体味生命的美。二是知识的传授与健康人格的培养缺少有机的衔接。生命教育应避免作纯理性知识的传授,要引导学生贴近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实践中融知、情、意、行为一体,丰富人生经历,获得生命体验,养成健康人格,拥有健康人生。
从教学方法来看,也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学生缺乏体验,课堂上教师注重我讲你听,缺少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参与体验,课外体验则更是缺乏。二是学生主体缺位。人的生命与其主体是不可分割的。生命教育要尊重受教育者的生命主体的地位,发挥生命主体的作用,调动生命主体的积极性。而学生主体的缺位,是整个学校教育的弊端,体现在生命教育中,其负面影响尤甚。
从教师的观念和能力看,也有两个问题,一是不少的教师受传统观念束缚,在青少年性生理、性心理和性道德等方面与学生缺少沟通,缺少有效的指导。另一方面有些教师知识比较陈乏,实施生命教育能力有待提高。
近几年来,我国进行了有关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围绕生命教育这一主题而展开的。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开展的素质教育,以促进人的自身发展为目的,在一定意义上强调了尊重受教育者的生命。由此,生命教育不是另起炉灶,要充分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在课程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等中落实生命教育。
学校生命教育的实施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树立学生生命意识
要彻底改变以往机械论教育观念,即“将人的教育按照机器的生产方式标准化,成批量地进行,强迫所有儿童接受同样的文化知识模式,而不考虑个人才能的多样化”。因为在这种教育观念指导下,培养的学生仅仅会机械地背诵知识,却不会去思考人生的意义、价值、尊严,失去了应有的人文精神,同时失去了人生的乐趣。这与教育的目的——促进学生生命成长是相违背的。因此,要树立学生生命意识,即充分认识到:
生命是整体的存在任何一种活动,人都是以一个完整的生命体方式参与其中。从这个角度上看,教育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整个内心世界的全面参与的过程。如果不从人的整体性去理解和对待学生,而只限于单纯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不考虑学生主动发展和整体发展的需要和可能,那么,教育将类似于驯兽,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生命的这一“整体性”,要求教育还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的时间和空间。
生命差异的存在事实告诉我们,学生的心理、生理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后天环境和活动导致的个体间的差异远远大于与生俱来的差异。然而传统教育追求完全趋同、整齐一致,无视学生生命的独特性。因此,尊重生命的独特性,激励学生个体努力去“扬长”,才是教育的首要任务。生命的独特性给我们这样的启示:消灭差异是不必要也是不可能的;相反,应该把差异看成是人的个性形成和完善的内在资源去开发。教育的成功是让各种类型的学生都得到尽可能大的发展,而不是平均发展。
生命的不确定性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死亡却是无法预计的,这样就决定了生命具有未完成性。人的历史没有一个完成的期限,人的生命永远处于不断的生成和完善之中,是永远向着未来的。人的一生可能向善也可能趋恶,可能进取也可能退缩。而良好的教育催人向善、奋进,不良的教育使人趋恶、退缩。教育的方式、方法、态度总是和学生的生活和命运联系在一起的,教育的一个失误可能改变学生一生的命运,因此,教育必须要怀着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努力达成使学生向善和进取的可能性。人的生命的神圣就在于它的一次性及不可替代性。从这个角度看,教育要珍惜受教育者的每一天、每一个细节,甚至于跟受教育者的每一次短暂的接触和对话。
生命的可超越性生命的超越性反映了生命与生俱来的能量与活力,追求理想生活的可能。伯格森认为,生命是自动创造的过程。生命不仅创造更多的生命来更新自己,而且从自身创造出更多非生命的东西,如教育、文化、艺术和科学。如果说,人的生命的有限性是人无法选择、无法逃避的,那么生命的超越性则表现了生命的价值、意义等。这都是生命存在的独特方式。所以,教育不能无视生命发展的不确定性和超越性,而应促进生命意义的逐渐实现,应看到每一个人(生命)的不平凡处。我们要引导学生理解:只要能活出自己生命的全部、自己生命的精彩,就可以活得平凡而伟大。我们还要让学生相信:生命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它的意义和价值,无论是顺境或逆境、兴奋或沉闷、群居或独处,我们都可以让它发出光芒,在平凡中缔造出丰富、充实而有意义的生命。
2.走进自然,体验活动,丰富学生的生存感受,培养学生的生命情感
带领学生走进自然、亲近自然学生本是自然中的人,人类对自然有很亲切的归宿感。不可否认,当人与自然进行亲密的接触时,是平静的、轻松的,感受得到内心的喜悦。据此,如果教师能带领学生进入最初的状态,带领学生学着去感受、观察、欣赏身边生命旋律的跳动,就能增加学生对生命的认同度,从而使自己的生命充满希望、活力、喜悦和精彩。具体而言,学校可组织学生亲近大自然,指导他们感受树木的努力向上,花儿的迎风起舞,流水的向前奔腾,蝴蝶的悄悄私语等。让他们知道,我们身边的生命都是充满活力的,每个生命都在实现自己的价值,都是那么的可爱。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养小动物或栽种植物,让他们小心地照管,看着它们成长,和它们交谈,让他们感受到生命是世界的一个奇迹。随着现代科技经济的发展,自然一点点被蚕食侵占,现代人在自己创造的繁华的城市里疲惫地忙碌着,心灵的烦闷得不到自然的净化,会更烦躁和郁闷。所以,指导学生亲近大自然,回归大自然是很必要的。
指导学生与人和谐相处、友好交往与自然接触是一个减轻压力、与自己的内心对话的过程。但我们接触最多的始终是我们身边一个个复杂的、充满思想的、重视自我感觉的人。社会中的人总是受着他人的影响,同时也在影响着身边的人。教会学生如何与身边的人相处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和身边的人相处得好,人就能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相反就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从青少年自杀的原因看,他们的交往能力是有待提高的。据调查,现代青少年遇到问题,心情不愉快时,过半的人会选择上网,而不是找身边的人聊。这样,青少年就缺乏和身边那些一直影响他们的人的沟通。当他们从网络回到现实中时,他们的问题还是摆在那里,就算他们心情可能好些,但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教育者应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社交训练,培养学生的交往意识,有了良好的交往意识,才能主动与人交往,避免交往中的被动和自我封闭,帮助他们提高、完善交往能力,使其拥有良好人际关系所带来的快乐。教师可以寻求一些具体方法来指导学生解决人际关系问题。如运用感受性训练(为了让学生对自己的人际交往障碍有更清楚的认识,指导学生进行感受性训练,培养对他人微妙的隐藏性情感的高敏感性)、角色扮演法(即模拟某些现实问题场面,让自己扮演各种不同角色,站在不同的立场上来处理问题,以便了解别人的需要、感受,从而改善待人的态度)使学生消除社交恐惧、调节自卑等。
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学生体验教育者可在课堂中模拟现实中的情况,例如亲人有突发事故;自己遇到困难、失败;和别人有矛盾;别人让自己难过等,让学生感同身受,互相讨论,从而使其有感触,有启发。如英国的“呼应课程”,在课堂上,殡葬行业的从业人员或护士会对小学生谈人死时会发生什么事情,并且让学生轮流通过角色替换的方式,模拟一旦遇到如父母因车祸身亡等情形时的应对方式,体验一下突然成为孤儿的感觉。这些情境将帮助学生体验遭遇损失和生活方式突变时的复杂心情,并且学会在非常情况下对情绪的控制。
任何品质都是在一定的交往和活动中形成的,也是在一定的交往和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因此,倡导生命教育要充分重视交往与活动的作用,利用各种途径来培育学生的生存感受能力和生命情感。如通过多媒体技术让学生了解人体内部构造,在生物层面上了解生命的产生及成长过程,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善待自己的生命;学生间相互交流,相互交往,培养其富有爱心、宽容、豁达等美好品质;通过音乐、美术、舞蹈、文艺创作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体验幻想和幸福的感受以培养他们对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通过野外活动,如探险、露营等,增进学生个体对苦难的体验,从而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他人的生命以及全人类的生命。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开设常规心理活动课和个别心理辅导,每月可安排1—2课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再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基本测量工具,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设立“心理健康热线”,对个别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跟踪辅导,建立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机制。
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在以学生成绩好坏论英雄的教育体制下,教师不得不唯分数是举。重智能轻德育的教育对孩子的危害有多大,从一位自杀学生留下的文字就可以知道——在一篇《考试啊考试》的作文里,学生写下了考试前的恐惧:“如果考不好,怎么向父母,向所有关心自己的人交代……唉,烦死了。考试啊考试,你是那么的讨厌,多么渴望能取消你。”而在另一篇《一次家长会》里学生则这样写着:“耳边又响起了班主任的声音:‘初三的目标,就是提高成绩考上重点!’——成绩、分数、重点,这些虚伪的代名词,真的那么重要吗?甚至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记得一位教育专家说,应试教育不除,教育杀人不止。我想,这句话足以惊醒每一个人。所以作为教育者,要充分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科学客观地去看待、评价一位学生。
在上述诸多途径中,要特别重视学生苦难意识与承受品格的培养,因为“人生重重地压在我们身上,它的重量越重,我们就越深入其中”。只有经历苦难的洗涤,生命才会有永恒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