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分析山区在开发利用上有什么优势和不足时,若照本宣科、书云亦云,学生往往会感到学习的枯燥无味,在实际教学中,可创设这样的情境:假如上天再给你一个选择出生地的机会,你愿意选择在山区还是平原?为什么?
问题一抛出,学生的精神劲就上来了,“我愿意选择山区”,“我选平原”,“老师,我说”,课堂上马上分成两派:山区派和平原派,经过学生的陈述,理清了山区在开发上的优势和不足。同时,学生还联系甘肃舟曲的特大泥石流灾害,感受到山区在开发利用中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设问题情境,就是为了满足学生的这一需要。从问题设计看,创设让学生再次选择出生地的情境,通过假设可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激发其参与兴趣,积极思考,主动查找资料,并能够联系社会热点事件,激活思维的火花。
二、问题贴近学生生活,培养思考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深刻揭示了疑、思、学三者的关系,发现问题是思维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只有当学生深入思考后,需要问“为什么”时,思维才算是真正发动。为了能使问题的提出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已有知识经验出发,找准新知识的切入点。
“季风气候显著”这节内容是我国气候特征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比较难以理解,可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感受生活,引入季风气候:冬天你希望刮风下雨吗?为什么?在炎热的夏天如果没有电,你希望刮风下雨吗?冬天和夏天的风向一样吗?
(2)探究冬季风和夏季风的发源地、风的性质、风向:冬天参加升旗仪式时寒风吹过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夏天面对海风的吹拂,又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3)理解季风气候的成因、风为什么从高压区流出:高压泵是怎样打气的?气流是如何流的?
(4)通过以上问题,你是否能总结出季风气候形成的原因?
这些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关注不同季节的风向,从现象到特点、成因的分析,用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季风的成因,通过对这些问题的逐步讨论分析,学生对我国季风气候的认识就会由肤浅到深刻、由模糊到清晰,对季风气候成因的理解自然更为深刻。
关注贴近学生生活的地理也是地理新课程的理念,因此,在教学中要尽量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并尽可能结合学生主体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去探索未知的东西,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独立探索精神。
三、问题引发认知冲突,形成思索能力
教育心理学认为,认知冲突是在学生“认识到已有认知同具有未定因素的新刺激之间有差别以后发生的。”教学中的认知冲突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愤悱状态”,即“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从而激发学习求知欲,培养思维能力。因为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矛盾与冲突,不可能“伸手就摘到果子”。学生带着疑问积极地学、思考着学,从而在学习中养成乐于思考的习惯,学习和积累地理思维的方法。
学习“黄河的治理”,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黄河的长度和流域面积都比珠江大,而流量却只有珠江的五分之一,这是为什么?”这与学生已有的认知出现了矛盾,学生思维开始活跃,积极讨论,最终得出结论:是因为地理位置的不同导致两河降水量的差异,才造成河流流量的不同。
地理教学中,能够制造学生认知冲突的例子很多,教师可从学生熟悉的一些现象中,制造地理学习中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去思考,使学生在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最积极的状态中进行学习。
四、问题注重启发过程,发展思维能力
学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可提供黄土塬梁峁图、延安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延安1991—1997年年降水量变化图和旱涝灾害发生频率图,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几幅图,思考问题:这里会发生什么?为什么?
本例中的问题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对地图中信息进行加工分析,运用已有知识,发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现象,从地形、气候、植被分布等自然方面分析其形成原因。地图是地理信息传递必不可少的载体,地图的内容生动具体、主题明确,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从形象的感知、具体的事物入手,逐步形成抽象的科学理性知识,它可以促进学生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和记忆力的全面发展。
五、问题设计留下空白,拓展思维空间
在地理教学中,会发现有些学生很爱动脑筋,问一些非常好的问题。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实际上已经产生了发现问题的动机,教师在问题设计过程中要为学生留下思考空间,引导他们发现问题,让学生体验探索奥秘并取得成功的经历,通过这种方式学到的知识不仅不容易遗忘,而且还能学以致用。
在学习黄河中游河段水土流失严重、泥沙含量大的特点时,引导学生阅读黄河干流泥沙沿途变化图,让学生从图中发现问题,有学生就问:“为什么黄河中游的年平均含沙量比上游和下游要大?”然后指导学生在我国地形图上寻找答案,留时间让学生自由讨论,学生相互合作寻找,可发现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而黄土高原土层疏松,植被破坏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接着有学生认为泥沙流入黄河下游,下游要遭殃了。教师问为什么?学生热烈讨论,有说泥沙多了河被堵塞了,有说洪水来了下游可能会决口等。
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种方法不是把知识塞进学生的大脑,而是按照认知发展的规律,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问题、研究问题,他们会因为自己发现问题而愉快,因为成功而感到自豪,这样所得知识深刻而不易遗忘,并能广泛用于实践中,这也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理念。▲
学习“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分析山区在开发利用上有什么优势和不足时,若照本宣科、书云亦云,学生往往会感到学习的枯燥无味,在实际教学中,可创设这样的情境:假如上天再给你一个选择出生地的机会,你愿意选择在山区还是平原?为什么?
问题一抛出,学生的精神劲就上来了,“我愿意选择山区”,“我选平原”,“老师,我说”,课堂上马上分成两派:山区派和平原派,经过学生的陈述,理清了山区在开发上的优势和不足。同时,学生还联系甘肃舟曲的特大泥石流灾害,感受到山区在开发利用中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设问题情境,就是为了满足学生的这一需要。从问题设计看,创设让学生再次选择出生地的情境,通过假设可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激发其参与兴趣,积极思考,主动查找资料,并能够联系社会热点事件,激活思维的火花。
二、问题贴近学生生活,培养思考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深刻揭示了疑、思、学三者的关系,发现问题是思维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只有当学生深入思考后,需要问“为什么”时,思维才算是真正发动。为了能使问题的提出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已有知识经验出发,找准新知识的切入点。
“季风气候显著”这节内容是我国气候特征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比较难以理解,可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感受生活,引入季风气候:冬天你希望刮风下雨吗?为什么?在炎热的夏天如果没有电,你希望刮风下雨吗?冬天和夏天的风向一样吗?
(2)探究冬季风和夏季风的发源地、风的性质、风向:冬天参加升旗仪式时寒风吹过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夏天面对海风的吹拂,又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3)理解季风气候的成因、风为什么从高压区流出:高压泵是怎样打气的?气流是如何流的?
(4)通过以上问题,你是否能总结出季风气候形成的原因?
这些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关注不同季节的风向,从现象到特点、成因的分析,用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季风的成因,通过对这些问题的逐步讨论分析,学生对我国季风气候的认识就会由肤浅到深刻、由模糊到清晰,对季风气候成因的理解自然更为深刻。
关注贴近学生生活的地理也是地理新课程的理念,因此,在教学中要尽量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并尽可能结合学生主体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去探索未知的东西,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独立探索精神。
三、问题引发认知冲突,形成思索能力
教育心理学认为,认知冲突是在学生“认识到已有认知同具有未定因素的新刺激之间有差别以后发生的。”教学中的认知冲突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愤悱状态”,即“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从而激发学习求知欲,培养思维能力。因为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矛盾与冲突,不可能“伸手就摘到果子”。学生带着疑问积极地学、思考着学,从而在学习中养成乐于思考的习惯,学习和积累地理思维的方法。
学习“黄河的治理”,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黄河的长度和流域面积都比珠江大,而流量却只有珠江的五分之一,这是为什么?”这与学生已有的认知出现了矛盾,学生思维开始活跃,积极讨论,最终得出结论:是因为地理位置的不同导致两河降水量的差异,才造成河流流量的不同。
地理教学中,能够制造学生认知冲突的例子很多,教师可从学生熟悉的一些现象中,制造地理学习中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去思考,使学生在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最积极的状态中进行学习。
四、问题注重启发过程,发展思维能力
学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可提供黄土塬梁峁图、延安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延安1991—1997年年降水量变化图和旱涝灾害发生频率图,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几幅图,思考问题:这里会发生什么?为什么?
本例中的问题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对地图中信息进行加工分析,运用已有知识,发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现象,从地形、气候、植被分布等自然方面分析其形成原因。地图是地理信息传递必不可少的载体,地图的内容生动具体、主题明确,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从形象的感知、具体的事物入手,逐步形成抽象的科学理性知识,它可以促进学生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和记忆力的全面发展。
五、问题设计留下空白,拓展思维空间
在地理教学中,会发现有些学生很爱动脑筋,问一些非常好的问题。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实际上已经产生了发现问题的动机,教师在问题设计过程中要为学生留下思考空间,引导他们发现问题,让学生体验探索奥秘并取得成功的经历,通过这种方式学到的知识不仅不容易遗忘,而且还能学以致用。
在学习黄河中游河段水土流失严重、泥沙含量大的特点时,引导学生阅读黄河干流泥沙沿途变化图,让学生从图中发现问题,有学生就问:“为什么黄河中游的年平均含沙量比上游和下游要大?”然后指导学生在我国地形图上寻找答案,留时间让学生自由讨论,学生相互合作寻找,可发现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而黄土高原土层疏松,植被破坏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接着有学生认为泥沙流入黄河下游,下游要遭殃了。教师问为什么?学生热烈讨论,有说泥沙多了河被堵塞了,有说洪水来了下游可能会决口等。
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种方法不是把知识塞进学生的大脑,而是按照认知发展的规律,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问题、研究问题,他们会因为自己发现问题而愉快,因为成功而感到自豪,这样所得知识深刻而不易遗忘,并能广泛用于实践中,这也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