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下中国的高职院校正在加快教学模式的转变,而英语教学便是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做到加强高职院校英语教师队伍建设,结合信息化教学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以及如何让“准就业岗位”与学校里的英语课堂相结合,是本文讨论的内容,以期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职英语;现状;信息化教学;双师建设
1.前言
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往往具有很强的职业教育性,其生源构成和英语课堂教学内容往往也跟普通的本科院校有所不同,英语教学在其中所处地位与之相比也有所不同。本文将从目前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情况出发,分析当下的教学情况并提出对策。
2.我国当前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2.1 我国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生源构成
目前,我国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生源来源于两类:一类是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The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简称高考,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后,成绩合格被录取而前往职业技术学院就读的学生;另外一类是职高,即职业高级中学或中专院校的学生。高级职业中学的学生学习三年毕业后,有的直接升入对应的职业技术学院就读。
两类学生生源有差别,英语基础也有相应的差别。第一类参加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学生,通过了初中三年,高中三年(个别地方的学生小学也有英语教学)的英语学习,往往普遍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会简单的英语对话,但是基础不牢,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不够高。第二类之前就读于职业高级中学或中专的学生,相比起参加过高考的学生而言,英语基础更加薄弱,因为这类学生往往只在初中三年学习过英语,之后学习英语的机会相对较少,对英语也几乎不感兴趣。
综合两类学生的学情,我们可以大概了解到,总的来说,就读于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英语基础相对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较为薄弱,另外,对英语学习热情不够,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则需要结合这类学情,综合考虑,制定出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教学计划。
2.2 我国职业技术学院普遍英语教学现状
截至2017年为止,中国普通高职院校大概有将近1200所,大部分院校都设立了专门的英语教研室,但很大一部分学院都将英语教学归为基础学科,结合高职院校实际情况开设专门英语系的学校也较为罕见。另外,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设置中,往往以职业技术教学及培训为主,英语教育往往处于弱势地位。
在英语师资配备上,很多职业技术院校的英语教师存在师资力量不足,以外聘英语教师为主的情况多有存在。在教材的选择上,多以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综合类英语课本为主,某些学校还会选择实用性英语教材,但内容与职业教育结合不够,另有少量学校会辅以信息化教学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在英语教学的硬件投入上,往往因为对英语教学的不够重视,导致资金投入不足,语音设备老旧,落后,无法满足新时代英语多媒体教学的需求,教师往往也因为条件所限,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开展英语教学。
3.高职院校推动英语教学的对策及建议
随着2016年2月教育部印发建设“双一流”大学通知的发出,我国各所大学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转变和建设。“双一流”建設是当前国家大力支持高等教育发展而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目标,即要在未来的时间内建设一批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在这个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的英语教育也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结合高职院校的现状与学情,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从而提高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质量。
3.1 在英语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
根据查询相关文献,我们知道所谓“双师型”教师,目前有的學者将其概括为两种:一是“双职称型”,即教师在获得教师系列职称外还需要取得另一职称;二是“双素质型”,即教师既要具备理论教学的素质,也应具备实践教学的素质。而有的学者则将“双师型”教师的理解概括为三种:一是“双证书论”,认为具有工程师、工艺师等技术职务的人员,取得教师资格并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即为“双师型”教师;二是“双能力论”,认为既要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践的教师,就可看做是“双师型”教师;三是“双融合论”,即既强调教师持有“双证”,又强调教师“双能力”。
不论是哪种理解,我们都不难看出,“双师型”教师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具有很强的能力,英语老师也同样如此。而对于我们的高职院校来说,这一点是尤为重要的。一方面要给高职类院校的学生教授英语理论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需要满足职业技能的培训,需要英语与实践相结合,而“双师型”教师恰恰能很好的满足这样的教学需求。
3.2 在英语教学模式方面,加强“信息化教学”模式。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且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多为90后,对网络使用十分熟悉,且极为敏感。而“信息化教学”则是将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相结合为基础,把现代的信息技术运用到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实践当中去。通过已有学校的信息化教学案例,结合信息化教学大赛成果,我们可以了解到,在高职院校进行英语学科的信息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效地把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和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整合在一起,从不同角度开发了高职院校在校学生的英语学习平台和渠道,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3.3 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将英语课堂与办学项目相结合
拿成都举例,某些成都的高职院校与当地很多外企或者大型企业签有用工合同,学生毕业以后作为技术人员或者其他工种进入到企业以后,肯定会接触到相关的英语术语及知识。但在平时的英语课堂教学当中,学习的英语知识都是综合性的单词,语法及其他知识点,并未与未来的用工需求相结合,实用性也不够强。
因此,学院应当积极主动与合作外企沟通,在所学英语课程当中加入一些相关专业内容,而在学生上学期间,参加就业实训时,企业也应该适当引导学生把所学英语内容与实际操作训练相结合,达到教学相长的最终目的。
4.结语
本文通过对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情况,办学的优势与不足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了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以期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模式的改进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廖素清.职业院校“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6).
[2]王可.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学报,2008(12).
[3]张平.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
作者简介:何福惠(1987.03.20—),女,籍贯:四川,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关键词】:高职英语;现状;信息化教学;双师建设
1.前言
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往往具有很强的职业教育性,其生源构成和英语课堂教学内容往往也跟普通的本科院校有所不同,英语教学在其中所处地位与之相比也有所不同。本文将从目前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情况出发,分析当下的教学情况并提出对策。
2.我国当前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2.1 我国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生源构成
目前,我国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生源来源于两类:一类是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The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简称高考,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后,成绩合格被录取而前往职业技术学院就读的学生;另外一类是职高,即职业高级中学或中专院校的学生。高级职业中学的学生学习三年毕业后,有的直接升入对应的职业技术学院就读。
两类学生生源有差别,英语基础也有相应的差别。第一类参加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学生,通过了初中三年,高中三年(个别地方的学生小学也有英语教学)的英语学习,往往普遍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会简单的英语对话,但是基础不牢,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不够高。第二类之前就读于职业高级中学或中专的学生,相比起参加过高考的学生而言,英语基础更加薄弱,因为这类学生往往只在初中三年学习过英语,之后学习英语的机会相对较少,对英语也几乎不感兴趣。
综合两类学生的学情,我们可以大概了解到,总的来说,就读于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英语基础相对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较为薄弱,另外,对英语学习热情不够,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则需要结合这类学情,综合考虑,制定出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教学计划。
2.2 我国职业技术学院普遍英语教学现状
截至2017年为止,中国普通高职院校大概有将近1200所,大部分院校都设立了专门的英语教研室,但很大一部分学院都将英语教学归为基础学科,结合高职院校实际情况开设专门英语系的学校也较为罕见。另外,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设置中,往往以职业技术教学及培训为主,英语教育往往处于弱势地位。
在英语师资配备上,很多职业技术院校的英语教师存在师资力量不足,以外聘英语教师为主的情况多有存在。在教材的选择上,多以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综合类英语课本为主,某些学校还会选择实用性英语教材,但内容与职业教育结合不够,另有少量学校会辅以信息化教学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在英语教学的硬件投入上,往往因为对英语教学的不够重视,导致资金投入不足,语音设备老旧,落后,无法满足新时代英语多媒体教学的需求,教师往往也因为条件所限,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开展英语教学。
3.高职院校推动英语教学的对策及建议
随着2016年2月教育部印发建设“双一流”大学通知的发出,我国各所大学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转变和建设。“双一流”建設是当前国家大力支持高等教育发展而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目标,即要在未来的时间内建设一批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在这个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的英语教育也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结合高职院校的现状与学情,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从而提高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质量。
3.1 在英语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
根据查询相关文献,我们知道所谓“双师型”教师,目前有的學者将其概括为两种:一是“双职称型”,即教师在获得教师系列职称外还需要取得另一职称;二是“双素质型”,即教师既要具备理论教学的素质,也应具备实践教学的素质。而有的学者则将“双师型”教师的理解概括为三种:一是“双证书论”,认为具有工程师、工艺师等技术职务的人员,取得教师资格并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即为“双师型”教师;二是“双能力论”,认为既要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践的教师,就可看做是“双师型”教师;三是“双融合论”,即既强调教师持有“双证”,又强调教师“双能力”。
不论是哪种理解,我们都不难看出,“双师型”教师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具有很强的能力,英语老师也同样如此。而对于我们的高职院校来说,这一点是尤为重要的。一方面要给高职类院校的学生教授英语理论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需要满足职业技能的培训,需要英语与实践相结合,而“双师型”教师恰恰能很好的满足这样的教学需求。
3.2 在英语教学模式方面,加强“信息化教学”模式。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且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多为90后,对网络使用十分熟悉,且极为敏感。而“信息化教学”则是将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相结合为基础,把现代的信息技术运用到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实践当中去。通过已有学校的信息化教学案例,结合信息化教学大赛成果,我们可以了解到,在高职院校进行英语学科的信息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效地把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和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整合在一起,从不同角度开发了高职院校在校学生的英语学习平台和渠道,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3.3 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将英语课堂与办学项目相结合
拿成都举例,某些成都的高职院校与当地很多外企或者大型企业签有用工合同,学生毕业以后作为技术人员或者其他工种进入到企业以后,肯定会接触到相关的英语术语及知识。但在平时的英语课堂教学当中,学习的英语知识都是综合性的单词,语法及其他知识点,并未与未来的用工需求相结合,实用性也不够强。
因此,学院应当积极主动与合作外企沟通,在所学英语课程当中加入一些相关专业内容,而在学生上学期间,参加就业实训时,企业也应该适当引导学生把所学英语内容与实际操作训练相结合,达到教学相长的最终目的。
4.结语
本文通过对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情况,办学的优势与不足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了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以期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模式的改进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廖素清.职业院校“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6).
[2]王可.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学报,2008(12).
[3]张平.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
作者简介:何福惠(1987.03.20—),女,籍贯:四川,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英语笔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