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习惯是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中渗透习惯养成的教育活动。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饮食习惯,如正确使用餐具、不挑食、专注进餐、保持桌面干净、饭后能擦嘴、按要求喝白开水等;睡眠习惯,如睡前做到大小便、能安时睡眠、按时起床、独立安静入睡、睡姿合理正确、会有序地穿脱衣服等;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要洗手,知道正确的洗手方法、会用毛巾擦手、会用手纸擦屁股、保持个人卫生整洁等习惯。良好的习惯是一种高层次的自觉行为,是一个人心理素质的重要表现,它对保护幼儿的身心健康和良好的意志品质有重大意义,是形成良好个性品质的重要基础,也是幼儿园保教工作的重点之一。
一、明确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中渗透良好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什么是习惯?是指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较为稳定的行为倾向。由于目前大多数幼儿是独生子女,过分娇惯和无原则的顺从,暴露出来的生活行为习惯问题尤为严重,幼儿无论从饮食、睡眠还是自理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不良现象。陈鹤琴先生在《我们的主张》一文中提出“我们主张幼稚园要使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幼儿爱清洁、讲卫生,注意个人和生活场所的整洁和卫生。”《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健康领域明确指出:“要让幼儿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由此可见,幼儿时期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期。
通过专业化培训,教师已初步树立幼儿园的一日活动都是课程的理念。幼儿在园一日活动中,生活环节(来园、离园、盥洗、饮水、餐点、午睡)占在园生活60%以上,这些生活环节比较琐碎,教师易忽视其潜在的教育价值,我们认为,关注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有效的指导、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不容忽视的。
二、注重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中渗透习惯培养
在一日生活环节中,周而复始,而这些活动的琐碎细小,枯燥无味以及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差、教师们对这些生活环节的组织时,要学会观察,抓住重点,做到心中有目标,采取有效的方法,有机渗透幼儿习惯的培养。在实践中,首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有侧重点地开展教育活动。一方面,不同年龄班的孩子,注重不同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小班应以生活卫生习惯和语言习惯为主。在中班应以健体习惯、劳动习惯和审美习惯为主,通过种种手段来感受美和表现美。在大班应以学习习惯和社会性交往习惯为主;同时,大班的幼儿要搞好幼小衔接,应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另一方面,同一种习惯在不同年龄段也有所侧重。其次根据幼儿的认知规律有所侧重。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喜欢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来学习。教师根据幼儿的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幼儿自由选择训练的学具。
教师通过梳理一日活动各环节,做到心中有目标、有重点地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午睡环节,教师重点观察幼儿是否能有序的穿脱衣裤,整齐叠放在固定处;是否有良好的睡眠习惯;是否乐意整理自己的床铺。从中可以渗透培养幼儿学做力所能的事情、养成自我服务的好习惯。
三、探索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途径
要养成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将每种习惯的内容细化为每个年龄段的目标,习惯的养成应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生活经验提出不同的側重点。午睡环节也是幼儿形成独立自理能力的良好时机。起床后、教师可以让幼儿尝试自己穿戴衣物、对于大班的孩子还可以鼓励他们自行叠被子。最后我们知道幼儿是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因此在区域活动“娃娃家”中,教师可以组织游戏《我哄娃娃睡觉》来认识午睡。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加深了幼儿的情感体验,幼儿在想尽办法哄娃娃睡觉、为其盖被子、专注地叠衣服的过程中也为自己的自主而感动,在客观环境和内部情感的相互作用下获得经验的成长。让幼儿在活动中感觉到自己的存在,知觉到自己的生活,感受自己的巨大的潜能。“一日活动皆教育”是幼儿园活动的真实体现,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处处存在着教育契机。
四、家园共育提高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成效
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园的密切合作。幼儿生活的环境除了幼儿园以外,家庭对幼儿的影响非常重要,要养成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单靠幼儿园一方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在家园沟通过程中,家长对孩子良好习惯养成的理解、支持会给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要运用“润物细无声”的办法,转变家长观念,拉近家园之间教育形式的距离,家园的一致性也能有效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它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幼儿期是人的一生身心发展尤其大脑结构和机能发展最为旺盛的时期,更是良好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幼儿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影响巨大,由于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这一时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能让孩子终生受益,但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便会错失良机,会给将来的发展带来难以弥补的缺憾。由此可见,习惯对孩子一生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养成,是保证他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终身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孔起英.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吕静,周谷平.陈鹤琴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一、明确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中渗透良好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什么是习惯?是指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较为稳定的行为倾向。由于目前大多数幼儿是独生子女,过分娇惯和无原则的顺从,暴露出来的生活行为习惯问题尤为严重,幼儿无论从饮食、睡眠还是自理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不良现象。陈鹤琴先生在《我们的主张》一文中提出“我们主张幼稚园要使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幼儿爱清洁、讲卫生,注意个人和生活场所的整洁和卫生。”《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健康领域明确指出:“要让幼儿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由此可见,幼儿时期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期。
通过专业化培训,教师已初步树立幼儿园的一日活动都是课程的理念。幼儿在园一日活动中,生活环节(来园、离园、盥洗、饮水、餐点、午睡)占在园生活60%以上,这些生活环节比较琐碎,教师易忽视其潜在的教育价值,我们认为,关注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有效的指导、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不容忽视的。
二、注重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中渗透习惯培养
在一日生活环节中,周而复始,而这些活动的琐碎细小,枯燥无味以及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差、教师们对这些生活环节的组织时,要学会观察,抓住重点,做到心中有目标,采取有效的方法,有机渗透幼儿习惯的培养。在实践中,首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有侧重点地开展教育活动。一方面,不同年龄班的孩子,注重不同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小班应以生活卫生习惯和语言习惯为主。在中班应以健体习惯、劳动习惯和审美习惯为主,通过种种手段来感受美和表现美。在大班应以学习习惯和社会性交往习惯为主;同时,大班的幼儿要搞好幼小衔接,应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另一方面,同一种习惯在不同年龄段也有所侧重。其次根据幼儿的认知规律有所侧重。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喜欢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来学习。教师根据幼儿的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幼儿自由选择训练的学具。
教师通过梳理一日活动各环节,做到心中有目标、有重点地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午睡环节,教师重点观察幼儿是否能有序的穿脱衣裤,整齐叠放在固定处;是否有良好的睡眠习惯;是否乐意整理自己的床铺。从中可以渗透培养幼儿学做力所能的事情、养成自我服务的好习惯。
三、探索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途径
要养成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将每种习惯的内容细化为每个年龄段的目标,习惯的养成应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生活经验提出不同的側重点。午睡环节也是幼儿形成独立自理能力的良好时机。起床后、教师可以让幼儿尝试自己穿戴衣物、对于大班的孩子还可以鼓励他们自行叠被子。最后我们知道幼儿是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因此在区域活动“娃娃家”中,教师可以组织游戏《我哄娃娃睡觉》来认识午睡。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加深了幼儿的情感体验,幼儿在想尽办法哄娃娃睡觉、为其盖被子、专注地叠衣服的过程中也为自己的自主而感动,在客观环境和内部情感的相互作用下获得经验的成长。让幼儿在活动中感觉到自己的存在,知觉到自己的生活,感受自己的巨大的潜能。“一日活动皆教育”是幼儿园活动的真实体现,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处处存在着教育契机。
四、家园共育提高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成效
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园的密切合作。幼儿生活的环境除了幼儿园以外,家庭对幼儿的影响非常重要,要养成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单靠幼儿园一方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在家园沟通过程中,家长对孩子良好习惯养成的理解、支持会给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要运用“润物细无声”的办法,转变家长观念,拉近家园之间教育形式的距离,家园的一致性也能有效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它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幼儿期是人的一生身心发展尤其大脑结构和机能发展最为旺盛的时期,更是良好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幼儿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影响巨大,由于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这一时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能让孩子终生受益,但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便会错失良机,会给将来的发展带来难以弥补的缺憾。由此可见,习惯对孩子一生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养成,是保证他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终身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孔起英.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吕静,周谷平.陈鹤琴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