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别离到相依(创作谈)

来源 :江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hong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南》是我的福地,我的首部长篇《小别离》有幸首发于《江南》,随后被多家报刊杂志转载,也引来了影视版的打造契机。
  而同名电视剧《小别离》,因题材强劲的现实感,以及黄磊、海清、TFboys等明星阵容,已成为2016年的“话题剧”之一。
  《小别离》的写作与发表,让我感受到文学与当下所能产生的共鸣,也开启了我作为一个曾经的媒体人,转型文学创作后的创作思路、取材方向和写作节奏。
  “当下感”“信息量”“小人物”“大背景”“价值观悖论”……这些要素,经由《小别离》的叙事经验,成为我写作的抓手和逻辑。
  它们让我面对题材立意、人物设定、人物关系架构时有所依据,相信它们能与现实中的人形成共振。在这个现实主义文学受冷的时代,它们或许是通往阅读者的途径。
  也正因为此,《小别离》发表后,我持续关注着受众指向:由于主题的当下感和对世态人心的直面叙事,《小别离》牵引出“第四次留学潮”“中国式应试教育”“环境问题”“食品安全”“职场规则”“成功坐标”“房价压力”等等话题。
  这一系列的热点话题,伴随情感,弥漫在阅读氛围之上。从稍远一点的方位打量过去,会遏制不住想从一个更纵深、宽阔的视角,去凝视那些步履匆匆的离别身影,思量他们的前因后果,以及对于当下的意味。
  这,就是《小别离》后续之作《小相聚》的创作由来。
  也就是说,我试图将已成为现象的 “小别离”,纳进一个大的时空坐标,观照它形而上的意味。
  首先是时间坐标。从纵向上看,当下席卷这片土地的“留学潮”,与清末民初的第一次留学潮、上世纪50年代留苏潮、80年代留学热相比,有明显的差异……从曾经明快的报效国家、洋插队捞金到如今的纠结惆怅、两难选择,留学的“色调”、理念在变,年龄段在变,甚至于,有千家万户开出小船远去的错觉……那是人对土地、家庭、未来生存的纠结。纠结来自于犹豫、不安和焦虑,它甚至强烈到宁愿忍受亲情分离,“中国人是为小孩奔波的,只要子女过得好”。作为《小别离》的后续,《小相聚》在追随那些步履匆匆的人影时,试图返顾时光纵轴,看“留学潮”在这片土地上嬗变的民间逻辑、悖论之处,也是对当下生存、价值标准、传统伦理处境的反思。
  其次是空间坐标。从《小别离》到《小相聚》,从大洋的此岸到彼岸,从“走与不走”到“回与不回”,空间转换之间,却让人惊讶地发现,人生的两难命题在继续。空间出走,走不出内心之惑,绕不过去的是人与故土的关系。《小相聚》中,方园一家、方芳一家、杨冰一家,老老少少谁都无法真正“远行”,谁都在经受割不断的家国、血脉情愫的日常磨砺和煎熬。于是,在“小小别离”之后,在跨越大洋两岸的宽阔空间,“教育乡愁”掩映着人对于故土的宿命,对于亲情的刻骨眷恋,对于文化根源相依的执念。
  也因此,每个“小别离”背后,都藏着“大别离”:小人物一次次身不由己的告别与返顾,折射了整个时代在精神、传统以及记忆层面的别离及焦虑;留学移民热潮下,是一个民族的内心在经受内外因的底线挑战。
  细微悲欢,弥漫着时代的气息和价值指向, 这是人与时代,与行进中的这片土地聚散不尽的命题。
  而小人物返望故乡的不舍眼神,说明了我们的宿命、善良和美好,以及令人怜惜的希冀。
  这是别离中的暖色,分离中的安慰,相依的希望。
  为写作《小相聚》,我曾于今年二、三月间赴美国、加拿大采访。在阳光蓝天的异域,那些来自中国的小留学生们,像随风而至的一顶顶小降落伞,在校门口、放学路上、站台、超市里不时闪现。他们那独立而又懵懂的眼神,让人感慨。
  因为你知道,每一个小小身影都隐藏着成长的心事,以及对远方那个家的挂念。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采用取样分析的方法,对在中国知网上所有刊载“挑战杯”文章的期刊进行量化分析,以便了解和掌握我国现阶段“挑战杯”领域的研究趋势。经研究发现,我国在1989年首次启动“挑战杯”系列科技学术竞赛,但我国“挑战杯”领域的研究相比“挑战杯”科技学术竞赛举办的时间滞后几年;我国“挑战杯”领域已经产生了一批以高校教师及高校行政从业人员为主的研究群体,但该领域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增长后现呈现下降趋势。
[摘 要] 心理健康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并且影响着学生的终身发展。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由于缺少监护人的有效引导和管控,他们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文章立足于教育現状,对“梦想课程”的开展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融合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梦想课程”是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理念下延伸出来的,基于“全人教育”的一种理
[摘 要] 大学英语教学的核心课程是英语精读,但一直以来,精读课的教学侧重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变成了语法讲解课或通篇翻译课,忽视了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针对上述现象,文章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大学英语精读“交际-结构-跨文化”教学模式的观点,并对该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及其在《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中的体现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探析。  [关键词] 大学英语精读;“交际-结构-跨文化”教学模式;《
对话时间:2016年10月  对话人及对话整理:黄文婧  一、童年梦想是一颗大白兔奶糖  黄文婧:范老师好,很荣幸能采访到您,与您交流。第一个话题,可以谈谈您的出生地吗?  范小青:我的父亲母亲是在1949年从江苏的苏北南通地区到苏南工作的,我的出生地是上海松江,我出生的时候,那个地方还属于江苏,是江苏的松江地区,后来这个行政区域一拆为二,一部分划入上海,一个部分留在江苏,合并到江苏的苏州地区,我
[摘 要]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同抗击疫情。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疫情的产生、预防以及所取得的阶段性胜利成果都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笔者发挥初中美术课的学科特点,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主题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公益招贴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社会责任感。学生用手中的画笔宣传普及医疗卫生知识,提高人们对疫情防控的认识,表达对医护人员的敬意。  [关键词] 美术
主持人  吴 桐(文化记者)  观察者  戴夫·海森(译者,《人民文学》英文版《路灯》杂志执行翻译,纸托邦短读计划主编)  阿 乙(作家,曾任《天南》主编)  孙甘露(先锋派作家,上海作协副主席)  孙 颙(作家,曾任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  魏心宏(上海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小说界》主编)  黄昱宁(出版人,翻译家,作家)  戴从容(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复旦大学文学翻译研究中心主任,《芬尼根的守
[摘 要]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关注四个因素: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对于小学英语教学而言,语言能力的培养既是基础,又是核心。利用信息沟及基于课文的情节重构,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动机,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关键词] 小学英语;语言能力;核心素养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从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四个角度来描述的。对于小学英语教学而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更
背景  2018年9月份,全国开始统一使用部编本小学、初中语文新教材;今年9月,高中语文新教材也将出炉。部编本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曾表示,新教材投入使用,就像一部作品面世,有哪些成功与不足,是好是坏,交给读者去评判,要看读者接受反应情况如何。“语文课”对个人成长影响有多大,教材编写的使命就有多大。老师、学生、专家和作家们对当下的语文教材印象如何?本期“非常观察”栏目特邀著名记者舒晋瑜女士主持,由她邀请
背景  “普鲁斯特问卷”,顾名思义,与著名小说家普鲁斯特有关,问卷由一系列问题组成,包括人的生活、价值观及人生经验等内容。普鲁斯特并不是这份问卷的发明者,但这份问卷因为他特别的答案而出名,并在当年时髦的巴黎沙龙中流行。普鲁斯特在十三岁和二十岁的时候分别做了一次调查,答案有很大不同,后来研究普鲁斯特的人士还以此为依据来分析一个作家成长的变化。既然是向中国青年作家提问,问卷发起人李蔚超女士做了更靠文学
一  舒晋瑜:请谈谈您对网上教学有何看法。  张清华:面对屏幕上课的时候第一次感到了“茫然”。对于慕课等网络教学,我一向持保守态度。知识谱系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有现场感、现实感。如果教学成为技术性的重复劳动,大学的意义何在?所有上课都应是一次性的精神劳动,肯定是崇尚创造性、不可复制性的课堂。课堂教学是老师和学生的精神交会,没有和学生之间的目光与心领神会的交流,只是隔空喊话,不可能有灵感的迸发。  刘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