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南》是我的福地,我的首部长篇《小别离》有幸首发于《江南》,随后被多家报刊杂志转载,也引来了影视版的打造契机。
而同名电视剧《小别离》,因题材强劲的现实感,以及黄磊、海清、TFboys等明星阵容,已成为2016年的“话题剧”之一。
《小别离》的写作与发表,让我感受到文学与当下所能产生的共鸣,也开启了我作为一个曾经的媒体人,转型文学创作后的创作思路、取材方向和写作节奏。
“当下感”“信息量”“小人物”“大背景”“价值观悖论”……这些要素,经由《小别离》的叙事经验,成为我写作的抓手和逻辑。
它们让我面对题材立意、人物设定、人物关系架构时有所依据,相信它们能与现实中的人形成共振。在这个现实主义文学受冷的时代,它们或许是通往阅读者的途径。
也正因为此,《小别离》发表后,我持续关注着受众指向:由于主题的当下感和对世态人心的直面叙事,《小别离》牵引出“第四次留学潮”“中国式应试教育”“环境问题”“食品安全”“职场规则”“成功坐标”“房价压力”等等话题。
这一系列的热点话题,伴随情感,弥漫在阅读氛围之上。从稍远一点的方位打量过去,会遏制不住想从一个更纵深、宽阔的视角,去凝视那些步履匆匆的离别身影,思量他们的前因后果,以及对于当下的意味。
这,就是《小别离》后续之作《小相聚》的创作由来。
也就是说,我试图将已成为现象的 “小别离”,纳进一个大的时空坐标,观照它形而上的意味。
首先是时间坐标。从纵向上看,当下席卷这片土地的“留学潮”,与清末民初的第一次留学潮、上世纪50年代留苏潮、80年代留学热相比,有明显的差异……从曾经明快的报效国家、洋插队捞金到如今的纠结惆怅、两难选择,留学的“色调”、理念在变,年龄段在变,甚至于,有千家万户开出小船远去的错觉……那是人对土地、家庭、未来生存的纠结。纠结来自于犹豫、不安和焦虑,它甚至强烈到宁愿忍受亲情分离,“中国人是为小孩奔波的,只要子女过得好”。作为《小别离》的后续,《小相聚》在追随那些步履匆匆的人影时,试图返顾时光纵轴,看“留学潮”在这片土地上嬗变的民间逻辑、悖论之处,也是对当下生存、价值标准、传统伦理处境的反思。
其次是空间坐标。从《小别离》到《小相聚》,从大洋的此岸到彼岸,从“走与不走”到“回与不回”,空间转换之间,却让人惊讶地发现,人生的两难命题在继续。空间出走,走不出内心之惑,绕不过去的是人与故土的关系。《小相聚》中,方园一家、方芳一家、杨冰一家,老老少少谁都无法真正“远行”,谁都在经受割不断的家国、血脉情愫的日常磨砺和煎熬。于是,在“小小别离”之后,在跨越大洋两岸的宽阔空间,“教育乡愁”掩映着人对于故土的宿命,对于亲情的刻骨眷恋,对于文化根源相依的执念。
也因此,每个“小别离”背后,都藏着“大别离”:小人物一次次身不由己的告别与返顾,折射了整个时代在精神、传统以及记忆层面的别离及焦虑;留学移民热潮下,是一个民族的内心在经受内外因的底线挑战。
细微悲欢,弥漫着时代的气息和价值指向, 这是人与时代,与行进中的这片土地聚散不尽的命题。
而小人物返望故乡的不舍眼神,说明了我们的宿命、善良和美好,以及令人怜惜的希冀。
这是别离中的暖色,分离中的安慰,相依的希望。
为写作《小相聚》,我曾于今年二、三月间赴美国、加拿大采访。在阳光蓝天的异域,那些来自中国的小留学生们,像随风而至的一顶顶小降落伞,在校门口、放学路上、站台、超市里不时闪现。他们那独立而又懵懂的眼神,让人感慨。
因为你知道,每一个小小身影都隐藏着成长的心事,以及对远方那个家的挂念。
而同名电视剧《小别离》,因题材强劲的现实感,以及黄磊、海清、TFboys等明星阵容,已成为2016年的“话题剧”之一。
《小别离》的写作与发表,让我感受到文学与当下所能产生的共鸣,也开启了我作为一个曾经的媒体人,转型文学创作后的创作思路、取材方向和写作节奏。
“当下感”“信息量”“小人物”“大背景”“价值观悖论”……这些要素,经由《小别离》的叙事经验,成为我写作的抓手和逻辑。
它们让我面对题材立意、人物设定、人物关系架构时有所依据,相信它们能与现实中的人形成共振。在这个现实主义文学受冷的时代,它们或许是通往阅读者的途径。
也正因为此,《小别离》发表后,我持续关注着受众指向:由于主题的当下感和对世态人心的直面叙事,《小别离》牵引出“第四次留学潮”“中国式应试教育”“环境问题”“食品安全”“职场规则”“成功坐标”“房价压力”等等话题。
这一系列的热点话题,伴随情感,弥漫在阅读氛围之上。从稍远一点的方位打量过去,会遏制不住想从一个更纵深、宽阔的视角,去凝视那些步履匆匆的离别身影,思量他们的前因后果,以及对于当下的意味。
这,就是《小别离》后续之作《小相聚》的创作由来。
也就是说,我试图将已成为现象的 “小别离”,纳进一个大的时空坐标,观照它形而上的意味。
首先是时间坐标。从纵向上看,当下席卷这片土地的“留学潮”,与清末民初的第一次留学潮、上世纪50年代留苏潮、80年代留学热相比,有明显的差异……从曾经明快的报效国家、洋插队捞金到如今的纠结惆怅、两难选择,留学的“色调”、理念在变,年龄段在变,甚至于,有千家万户开出小船远去的错觉……那是人对土地、家庭、未来生存的纠结。纠结来自于犹豫、不安和焦虑,它甚至强烈到宁愿忍受亲情分离,“中国人是为小孩奔波的,只要子女过得好”。作为《小别离》的后续,《小相聚》在追随那些步履匆匆的人影时,试图返顾时光纵轴,看“留学潮”在这片土地上嬗变的民间逻辑、悖论之处,也是对当下生存、价值标准、传统伦理处境的反思。
其次是空间坐标。从《小别离》到《小相聚》,从大洋的此岸到彼岸,从“走与不走”到“回与不回”,空间转换之间,却让人惊讶地发现,人生的两难命题在继续。空间出走,走不出内心之惑,绕不过去的是人与故土的关系。《小相聚》中,方园一家、方芳一家、杨冰一家,老老少少谁都无法真正“远行”,谁都在经受割不断的家国、血脉情愫的日常磨砺和煎熬。于是,在“小小别离”之后,在跨越大洋两岸的宽阔空间,“教育乡愁”掩映着人对于故土的宿命,对于亲情的刻骨眷恋,对于文化根源相依的执念。
也因此,每个“小别离”背后,都藏着“大别离”:小人物一次次身不由己的告别与返顾,折射了整个时代在精神、传统以及记忆层面的别离及焦虑;留学移民热潮下,是一个民族的内心在经受内外因的底线挑战。
细微悲欢,弥漫着时代的气息和价值指向, 这是人与时代,与行进中的这片土地聚散不尽的命题。
而小人物返望故乡的不舍眼神,说明了我们的宿命、善良和美好,以及令人怜惜的希冀。
这是别离中的暖色,分离中的安慰,相依的希望。
为写作《小相聚》,我曾于今年二、三月间赴美国、加拿大采访。在阳光蓝天的异域,那些来自中国的小留学生们,像随风而至的一顶顶小降落伞,在校门口、放学路上、站台、超市里不时闪现。他们那独立而又懵懂的眼神,让人感慨。
因为你知道,每一个小小身影都隐藏着成长的心事,以及对远方那个家的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