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来源 :教师博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uh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关注四个因素: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对于小学英语教学而言,语言能力的培养既是基础,又是核心。利用信息沟及基于课文的情节重构,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动机,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关键词] 小学英语;语言能力;核心素养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从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四个角度来描述的。对于小学英语教学而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更多地要注重基础。比较四个因素发现,语言能力的培养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基础。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才强调无论在什么背景下,语言能力的培养都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那么语言能力的培养如何得以实现呢?笔者进行了探究与思考。
  一、用信息沟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信息沟是指交谈的双方各自占有不为对方所知的信息,为了获取彼此的信息,语言交流成为必须。在小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师生双方之间显然存在信息沟,这个信息沟一方面体现在师生双方所掌握的英语知识量的不同;另一方面体现在双方对英语学习的理解层面不同。需要指出的是,如果英语教师对自己的定位只体现在前一方面,那么这样的英语课堂很可能只是单纯对英语知识的记忆,这对语言能力的形成没有太多的帮助。只有英语教师利用自身的英语理解优势,为学生创设一个合理的学习情境,学生才有可能高效地形成语言能力。
  以英语词汇的学习为例,绝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学习词汇的方式都是记忆、背诵、默写。从效率的角度来看,这可能是必需的,但从语言能力的形成角度来看,这样的学习方式最容易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基于英语词汇的中文含义,在实际运用的时候会生搬硬套。笔者不止一次遇到学生说出“You is a good boy.”的情形,该错误的形成原因就是学生在造句的时候,将中英文一一对应翻译过来。显然,这不是真正的英语语言能力。于是笔者提倡,在词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沟,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例如,在教学“clever”和“foolish”两个英文单词的时候,笔者结合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The king’s new clothes”一文的情节,在课文学习之前,给学生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Is the king clever or foolish? Is the old minister clever or foolish? Are citizens clever or foolish? Who is the cleverest in the story?由于四个问题同时指向两个词语,且学生对课文的故事情节并不了解,所以学生与文本、教师之间存在着信息沟,他们会产生主动阅读的需要,在这个需要的驱动之下,他们会认真地阅读文本,寻找答案。等到学生寻找到答案,并且用英语语言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语言能力也就得到了培养。
  二、用情节重构培养学生语言能力
  如果说信息沟利用的是学生与文本、教师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学习动力的话,那基于学生自身的需要,激活他们的学习欲望,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基于这一思路,笔者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常常采用的策略就是情节重构。
  情节重构就是在学生已经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让他们结合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对课文的情节进行适度的发散思考,在确保情节合理的基础上,能够用英语表达自己所思考的结果。这样的教学策略,对于小学生是非常合适的,因为小学生天生就喜欢想象,小学英语文本的内容常常又比较简单,所以学生有较大的思维发散空间,能够构思出一些新奇的情节。同时,他们又会思考:自己所构思出来的情节,能否顺利地用英语表达出来。这样的一个自我判断的过程,实际上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自身的语言能力。
  就比如在上面的例子中,学生对“皇帝的新装”原本就有所了解,他们在读中文版这一故事的时候,就有很多想象。当看到英语文本情节相对简单的时候,他们的想象空间就更大了。于是就有了情节重构的学习需要,笔者给了他们这个机会,他们的想象结果也十分丰富,有一个小组的情节重构结果是——The king, the old minister and the citizens think of the same thing:he is a clever man and cannot make others feel foolish.(这是一个概括性总结)有一个小组别出心裁地设计了对话角色,即父亲与小孩回家之后的对话,如Boy:“Dad,why are you lying?” Dad:“Because I don’t want you to think I’m a fool.” Boy:“But I think it’s foolish for you to lie.” Dad:“You’re right. I’ll never lie again.”
  在这样的情节重构过程中,重构依赖于学生的思维,实际上也是一个对英语语言进行加工的过程。情节是相对简单的,学生能够基于自身的英语水平,并在教师的适当帮助下,完成语言的组织。由于这样的过程,完全是学生自身组织英语语言的过程,因此对于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培养,效果十分明显。
  三、从语言能力前瞻核心素养的培育
  对于小学英语教学而言,要实现核心素养的培育,必须牢牢抓住语言能力这个基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其余三个因素,都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培养。而且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也不适宜着重用力在其他三个因素上,所以从这个角度讲,语言能力的培养要成为小学英语教学的核心。
  我们强调语言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核心,是因为英语语言能力形成的过程,非常类似于他们小时候刚学说话,很多时候都是模仿发音、模仿运用。因此,当一些生活化、口语化的内容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时,他们学习、模仿的兴趣就更浓,这些英语语言也更加容易成为学生在生活中运用的语言。而这样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语言能力培养的过程,对于英语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有质的提升作用,对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来说,也有着奠定基础的作用。
  从语言能力的培养来看,前瞻核心素养的培育既符合逻辑,又符合小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特点。教学经验表明,小学英语教师立足于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可以很好地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规律,这个规律的认识,可以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奠定基础,而后者也可以在前者的基础上,寻找到更好的“生长土壤”。当然有一个前提,就是教师在判断学生英语学习规律的时候必须准确。
  在英语的教学中需要强调语言能力培养的核心地位,而不是强调要死记硬背。教师应当立足于英语学科的教学目标,立足于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去为学生积累语言基础、生成语言能力而努力。其中,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让学生在英语语言运用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語感,形成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些都是有效的教师努力途径。因此,展望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应当将语言能力与其他三个因素之间的关系确定为“枝叶关系”,由“枝”生“叶”,以保证核心素养的真正落地。笔者以为,这样的定位是合理的、科学的,是符合学生需要的。
  参考文献
  [1]何锋.注重语言实践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统一使用统编版语文新教材。在单元人文主题的统一关照下,教材将基本的语文知识、必备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等语文素养,具体成若干个知识和能力训练点,由易到难地分布在每个单元系统中,形成语文学习的要素。教材中呈现的语文要素为师生的“教”与“学”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期待。文章以《田忌赛马》的教学为例,搭建“目标支架”和“学习支架”,以期让学生的学习走向深度,最终实现语文
[摘要]以培养幼儿人文情怀为主线,关注幼儿知识的获取、技能的发展,同时聚焦身心健康、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建构儿童诗教学的生态化体系。这意味教师、幼儿和儿童诗等多维元素,将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形成可持续性发展的内在体系,让幼儿的语言教育回归本真。文章提出以下方法:开放视角,构建儿童诗生态化的评价方式;熏陶性情,构建儿童诗生态化的课程资源;扭转形式,构建儿童诗生态化的实施策略;创生推动,构建儿童诗生态化
[摘 要] 《西门豹治邺》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它情节生动,语言规范,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极佳范例。该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是简要复述。简要复述是增强学生语言实践、提升学生语用能力的有效形式。朱煜老师在执教《西门豹治邺》一文时,立足文本,创设教学情境,教给学生简要复述的方法,并及时评价,最终有效提高了学生简要复述的能力。  [关键词] 立足文本;复述方法;有效评价  《西门豹治邺》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学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小学教学中,教师越来越重视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进行融合。而微课作为互联网技术的一种应用形式,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中,能够实现课堂教学的创新,转变教学模式,实现网络资源与课堂教学的优化,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文章主要以“认识时间”为例,就小学课堂教学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实现高效微课教学提出相关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微
[摘 要] 本文采用取样分析的方法,对在中国知网上所有刊载“挑战杯”文章的期刊进行量化分析,以便了解和掌握我国现阶段“挑战杯”领域的研究趋势。经研究发现,我国在1989年首次启动“挑战杯”系列科技学术竞赛,但我国“挑战杯”领域的研究相比“挑战杯”科技学术竞赛举办的时间滞后几年;我国“挑战杯”领域已经产生了一批以高校教师及高校行政从业人员为主的研究群体,但该领域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增长后现呈现下降趋势。
[摘 要] 心理健康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并且影响着学生的终身发展。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由于缺少监护人的有效引导和管控,他们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文章立足于教育現状,对“梦想课程”的开展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融合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梦想课程”是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理念下延伸出来的,基于“全人教育”的一种理
[摘 要] 大学英语教学的核心课程是英语精读,但一直以来,精读课的教学侧重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变成了语法讲解课或通篇翻译课,忽视了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针对上述现象,文章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大学英语精读“交际-结构-跨文化”教学模式的观点,并对该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及其在《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中的体现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探析。  [关键词] 大学英语精读;“交际-结构-跨文化”教学模式;《
对话时间:2016年10月  对话人及对话整理:黄文婧  一、童年梦想是一颗大白兔奶糖  黄文婧:范老师好,很荣幸能采访到您,与您交流。第一个话题,可以谈谈您的出生地吗?  范小青:我的父亲母亲是在1949年从江苏的苏北南通地区到苏南工作的,我的出生地是上海松江,我出生的时候,那个地方还属于江苏,是江苏的松江地区,后来这个行政区域一拆为二,一部分划入上海,一个部分留在江苏,合并到江苏的苏州地区,我
[摘 要]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同抗击疫情。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疫情的产生、预防以及所取得的阶段性胜利成果都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笔者发挥初中美术课的学科特点,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主题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公益招贴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社会责任感。学生用手中的画笔宣传普及医疗卫生知识,提高人们对疫情防控的认识,表达对医护人员的敬意。  [关键词] 美术
主持人  吴 桐(文化记者)  观察者  戴夫·海森(译者,《人民文学》英文版《路灯》杂志执行翻译,纸托邦短读计划主编)  阿 乙(作家,曾任《天南》主编)  孙甘露(先锋派作家,上海作协副主席)  孙 颙(作家,曾任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  魏心宏(上海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小说界》主编)  黄昱宁(出版人,翻译家,作家)  戴从容(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复旦大学文学翻译研究中心主任,《芬尼根的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