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移民的心理适应就是移民对于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认同感和满意度。移民的心理适应不仅与其自身有关, 还关系到整个移民工作的成败与否,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本文通过对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北闸移民村入户调查, 从移民主体的角度, 在生产条件、生活条件、人际关系等三个方面对移民心理适应的状况进行考察,形成结论是:移民在经济活动方面契合度高,生活方式方面契合度持平,社会交往方面契合度偏低。
关键词:三峡工程;移民;心理适应
中图分类号:B84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374(2013)01-0064-03
所谓心理适应就是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主体通过自我调节,使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更加符合环境变化和自身发展的要求,使主体与环境达到新的平衡的过程。三峡农村外迁移民属于非自愿性移民,其搬迁具有强制性,对移民来说,适应意味着生存,三峡移民的心理适应就是移民对于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认同感和满意度。心理适应属于精神上的,反映的是移民对迁入地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是一种并非完全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它在某种程度上更能说明移民适应的实质状况。要使移民能够真正扎根于迁入地、适应新的生活,必须帮助他们顺利跨越心理适应的各种障碍,认真探索和构建起移民心理适应的机制和条件,只有移民习惯了迁入地的生活方式,熟练掌握了当地的生产劳动技能,并且在心理上已将迁入地看作“我群体”时,他们才在真正意义上适应了迁入地的生活,才真正从心理上在迁入地扎下根[1]。
本文调查对象是近两年从重庆巫山等地迁到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滩桥镇北闸村的移民, 属于跨省的远距离外迁,安置方式属于集中安置, 共38户,本次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176份,被调查者平均年龄为44.75 岁,60岁以上的有50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28.7%,家庭人口平均数为5人,受调查者中男性占52.8%,女性占47.2%,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其以下的占50.8%,初中及高中的占45.6%,大专及其以上占3.6%。
本次问卷共20题,其中基本信息有4题,涉及到经济及生产状况的有5题,生活状况5题,社会交往4题,综合考察的题有2题。通过实际调查的资料, 本文将从移民主体的角度, 在经济活动适应性、生活方式适应性、社会交往适应性等三个方面对移民融入新环境的契合度进行考察。所谓移民融入新环境的契合度,是指移民对新环境下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认同感和满意度。本文旨在分析移民心理适应的现状,对影响心理适应性的因素进行剖析, 以深化对移民适应性问题的研究。
1经济活动适应性:契合度高
经济活动适应主要包括生产劳动的适应、经济收入的主观满意程度以及对未来生活质量提高的信心[2]。
生产劳动的适应。调查资料显示,有81.6%以上的移民认为, 迁入地和迁出地在生产劳动方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15.3% 的移民认为差别不大。而就生产劳动的适应性来说, 虽然调查对象搬迁的时间都不长, 基本上在一年左右,但已有一半的移民基本适应了迁入地的生产劳动方式。进一步研究发现,18-49岁段的移民的适应状况要明显好于50岁以上移民的适应状况。原因有如下方面:
其一,劳动对象的变化。移民由山区迁到平原,由于土壤、气候的差异,劳动对象、劳动工具也发生了改变,搬迁前的移民居住在重庆山区,以旱田耕作为主,主要种植玉米等,搬迁以后则以水田耕作为主,地处江汉平原,主要盛产水稻,仅有少量旱地,大都种植棉花。其二,劳动工具发生改变。以前在山上使用的锄头到迁入地后就不太适用了,山区基本上是用背篓来搬运东西,到了平原地区普遍使用扁担、耕犁、拖拉机、摩托车等工具。其三,劳动类型的变化。调查发现,搬迁前主要从事农业种植的移民有151名,占被调查总数86.3%,其他如打工、运输业或经商服务业,在移民收入来源中所占的比例都不高,(分别是7.9%,2%,3.8%),这表明搬迁前移民的生产经营结构比较单一,以种植业为主,其他行业为副业。搬迁后主要从事农业种植的移民占调查总数的53.8%,打工移民所占的比重由7.9%上升到了35.8%,运输业所占比重由2%上升到3.9%,经商服务业则从3.8%上升到6.5%。3这主要是因为移民分得的田地普遍较少,70%的农户土地在0.6h㎡以下,而家庭平均5口人以上,人多地少,所以大部分青壮年在外务工。在问及移民与搬迁前相比,您外出打工是否方便时,有69.1%的移民表示现在外出劳动打工要比搬迁以前方便,这表明绝大多数的移民对新的劳动方式和劳动条件有一定认同。
2.2交通条件
移民村基本都是水泥路从家门口通到市区,路不宽,但是能够保证户户通、村村通,79.6%的移民对交通条件感到很满意。平原地区道路平坦,摩托车是农村的主要交通工具,大部分移民家中都有摩托车,可以说移民在交通方面不存在很大的障碍,尤其是移民进城购物或外出打工,比原来住在山区方便多了。2.3饮食
重庆和湖北在饮食上差别不是很大,都以大米为主食,喜食辣味,86.9%的移民认为能够适应当地的饮食习惯。
2.4语言
调查表明,仅有18.5%的移民可以基本上听懂当地话,25%的人会说几句当地话,五成以上的移民听不懂当地话。这说明语言仍是移民对外交流的最大障碍,也是移民感到最有困难、最不适应的方面。在调研得知,语言交流障碍给移民的生活带来了多方面的负面影响:语言交流障碍使得移民与当地居民之间的人际关系远不如以前与家乡邻里之间融洽;语言交流障碍也给一些移民孩子的学习带来了不利影响,初来之时,一些孩子由于听不懂当地老师用当地话授课而导致学习成绩急剧下降等。
结合上面四个方面的分析,不难看出,移民在生活方式方面的契合度基本持平,绝大部分移民对目前的住房、交通、饮食都表示满意,语言的适应程度较低,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3社会交往适应性:契合度偏低
本次调查对北闸村移民的社会交往的操作化指标主要有三个方面:邻里关系、与当地人的关系、与原来亲朋的联系。
3.1邻里关系
由于是集中安置,整体搬迁,所以在本村以内,移民的邻里关系变化不大,都是原来老家的人,基本上都认识,移民间串户聊天的频率较高,只有15%的移民表示与迁到本镇的移民不认识或很少认识。总体上看,邻里关系变化不大,大部分移民都表示能够适应。
3.2与当地人的关系
当地村组与移民村相隔不到一公里, 但只有15.6%的移民和邻村的居民有较多的联系,8.5%的移民与本县其它乡镇的村民有比较多的来往。移民基本上不参加当地人的婚丧嫁娶活动,遇到困难也很少向邻村的当地人求助。这表明移民与当地人交往方面还不太适应,移民作为“外乡人”,普遍存在客居心态,往往担心当地居民欺生,人际交往集中在自己的移民圈子,容易成为安置区中的封闭的孤独群体。
3.3与原来亲朋的联系
调查表明,35.8%的移民表示与原来亲朋的联系增多,虽然相隔比较远,但是逢年过节都会回去拜访;40.6%的移民表示与原来亲朋联系没什么变化,23.6%的移民表示与原来亲朋的往来减少。
移民在社会交往方面的契合度偏低,邻里关系变化不大,主要是与当地人的联系较少,这与集中安置的方式以及语言不通有关。所以,整个社会交往方面的适应性还有待提高。
4结论
从以上经济活动、生活方式、社会交往三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移民的整体心理适应状况较好。从契合度上看,经济活动契合度高,生活方式契合度持平,社会交往契合度偏低。分析三者的关系,一方面经济活动适应性起主导作用,它决定或制约其他两个方面,良好地经济适应有助于提高移民的生活水平和增强移民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从而进一步促进生活方式的契合度,较好的经济活动契合度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移民更好的走出去,克服语言不通的障碍,从而增加移民在社会交往的适应性;另一方面,社会交往契合度偏低对经济活动和生活方式的适应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语言不通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移民融入当地社会的积极性,不利于移民构建新的社会支持网络,移民社会交往方面的契合度不仅仅关系到移民个人的发展,也影响和制约到其他两个方面的契合度。移民社会交往方面的契合度较低,原因主要是语言(方言)不通造成的,移民迁入的时间较短,而语言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移民会逐步习得当地方言,克服心理障碍,增强社会交往方面的契合度。总体来看,移民对新环境下的生产生活方式条件基本满意,对新环境的心理适应状况较好,契合度较高。
参考文献:
[1] 石礼华. 泰安市三峡移民生存发展状况调查[J]. 经济研究导刊, 2011, (30 ): 151-153.
[2] 郝玉章, 风笑天. 三峡外迁移民的社会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对江苏227户移民的调查 [J]. 市场与人口分析, 2005, 11(6) :62-67,77.
[3] 杨飏. 三峡移民适应状况研究——对宜昌市彪亭区移民适应状况的调查[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8-10.
关键词:三峡工程;移民;心理适应
中图分类号:B84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374(2013)01-0064-03
所谓心理适应就是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主体通过自我调节,使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更加符合环境变化和自身发展的要求,使主体与环境达到新的平衡的过程。三峡农村外迁移民属于非自愿性移民,其搬迁具有强制性,对移民来说,适应意味着生存,三峡移民的心理适应就是移民对于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认同感和满意度。心理适应属于精神上的,反映的是移民对迁入地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是一种并非完全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它在某种程度上更能说明移民适应的实质状况。要使移民能够真正扎根于迁入地、适应新的生活,必须帮助他们顺利跨越心理适应的各种障碍,认真探索和构建起移民心理适应的机制和条件,只有移民习惯了迁入地的生活方式,熟练掌握了当地的生产劳动技能,并且在心理上已将迁入地看作“我群体”时,他们才在真正意义上适应了迁入地的生活,才真正从心理上在迁入地扎下根[1]。
本文调查对象是近两年从重庆巫山等地迁到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滩桥镇北闸村的移民, 属于跨省的远距离外迁,安置方式属于集中安置, 共38户,本次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176份,被调查者平均年龄为44.75 岁,60岁以上的有50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28.7%,家庭人口平均数为5人,受调查者中男性占52.8%,女性占47.2%,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其以下的占50.8%,初中及高中的占45.6%,大专及其以上占3.6%。
本次问卷共20题,其中基本信息有4题,涉及到经济及生产状况的有5题,生活状况5题,社会交往4题,综合考察的题有2题。通过实际调查的资料, 本文将从移民主体的角度, 在经济活动适应性、生活方式适应性、社会交往适应性等三个方面对移民融入新环境的契合度进行考察。所谓移民融入新环境的契合度,是指移民对新环境下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认同感和满意度。本文旨在分析移民心理适应的现状,对影响心理适应性的因素进行剖析, 以深化对移民适应性问题的研究。
1经济活动适应性:契合度高
经济活动适应主要包括生产劳动的适应、经济收入的主观满意程度以及对未来生活质量提高的信心[2]。
生产劳动的适应。调查资料显示,有81.6%以上的移民认为, 迁入地和迁出地在生产劳动方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15.3% 的移民认为差别不大。而就生产劳动的适应性来说, 虽然调查对象搬迁的时间都不长, 基本上在一年左右,但已有一半的移民基本适应了迁入地的生产劳动方式。进一步研究发现,18-49岁段的移民的适应状况要明显好于50岁以上移民的适应状况。原因有如下方面:
其一,劳动对象的变化。移民由山区迁到平原,由于土壤、气候的差异,劳动对象、劳动工具也发生了改变,搬迁前的移民居住在重庆山区,以旱田耕作为主,主要种植玉米等,搬迁以后则以水田耕作为主,地处江汉平原,主要盛产水稻,仅有少量旱地,大都种植棉花。其二,劳动工具发生改变。以前在山上使用的锄头到迁入地后就不太适用了,山区基本上是用背篓来搬运东西,到了平原地区普遍使用扁担、耕犁、拖拉机、摩托车等工具。其三,劳动类型的变化。调查发现,搬迁前主要从事农业种植的移民有151名,占被调查总数86.3%,其他如打工、运输业或经商服务业,在移民收入来源中所占的比例都不高,(分别是7.9%,2%,3.8%),这表明搬迁前移民的生产经营结构比较单一,以种植业为主,其他行业为副业。搬迁后主要从事农业种植的移民占调查总数的53.8%,打工移民所占的比重由7.9%上升到了35.8%,运输业所占比重由2%上升到3.9%,经商服务业则从3.8%上升到6.5%。3这主要是因为移民分得的田地普遍较少,70%的农户土地在0.6h㎡以下,而家庭平均5口人以上,人多地少,所以大部分青壮年在外务工。在问及移民与搬迁前相比,您外出打工是否方便时,有69.1%的移民表示现在外出劳动打工要比搬迁以前方便,这表明绝大多数的移民对新的劳动方式和劳动条件有一定认同。
2.2交通条件
移民村基本都是水泥路从家门口通到市区,路不宽,但是能够保证户户通、村村通,79.6%的移民对交通条件感到很满意。平原地区道路平坦,摩托车是农村的主要交通工具,大部分移民家中都有摩托车,可以说移民在交通方面不存在很大的障碍,尤其是移民进城购物或外出打工,比原来住在山区方便多了。2.3饮食
重庆和湖北在饮食上差别不是很大,都以大米为主食,喜食辣味,86.9%的移民认为能够适应当地的饮食习惯。
2.4语言
调查表明,仅有18.5%的移民可以基本上听懂当地话,25%的人会说几句当地话,五成以上的移民听不懂当地话。这说明语言仍是移民对外交流的最大障碍,也是移民感到最有困难、最不适应的方面。在调研得知,语言交流障碍给移民的生活带来了多方面的负面影响:语言交流障碍使得移民与当地居民之间的人际关系远不如以前与家乡邻里之间融洽;语言交流障碍也给一些移民孩子的学习带来了不利影响,初来之时,一些孩子由于听不懂当地老师用当地话授课而导致学习成绩急剧下降等。
结合上面四个方面的分析,不难看出,移民在生活方式方面的契合度基本持平,绝大部分移民对目前的住房、交通、饮食都表示满意,语言的适应程度较低,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3社会交往适应性:契合度偏低
本次调查对北闸村移民的社会交往的操作化指标主要有三个方面:邻里关系、与当地人的关系、与原来亲朋的联系。
3.1邻里关系
由于是集中安置,整体搬迁,所以在本村以内,移民的邻里关系变化不大,都是原来老家的人,基本上都认识,移民间串户聊天的频率较高,只有15%的移民表示与迁到本镇的移民不认识或很少认识。总体上看,邻里关系变化不大,大部分移民都表示能够适应。
3.2与当地人的关系
当地村组与移民村相隔不到一公里, 但只有15.6%的移民和邻村的居民有较多的联系,8.5%的移民与本县其它乡镇的村民有比较多的来往。移民基本上不参加当地人的婚丧嫁娶活动,遇到困难也很少向邻村的当地人求助。这表明移民与当地人交往方面还不太适应,移民作为“外乡人”,普遍存在客居心态,往往担心当地居民欺生,人际交往集中在自己的移民圈子,容易成为安置区中的封闭的孤独群体。
3.3与原来亲朋的联系
调查表明,35.8%的移民表示与原来亲朋的联系增多,虽然相隔比较远,但是逢年过节都会回去拜访;40.6%的移民表示与原来亲朋联系没什么变化,23.6%的移民表示与原来亲朋的往来减少。
移民在社会交往方面的契合度偏低,邻里关系变化不大,主要是与当地人的联系较少,这与集中安置的方式以及语言不通有关。所以,整个社会交往方面的适应性还有待提高。
4结论
从以上经济活动、生活方式、社会交往三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移民的整体心理适应状况较好。从契合度上看,经济活动契合度高,生活方式契合度持平,社会交往契合度偏低。分析三者的关系,一方面经济活动适应性起主导作用,它决定或制约其他两个方面,良好地经济适应有助于提高移民的生活水平和增强移民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从而进一步促进生活方式的契合度,较好的经济活动契合度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移民更好的走出去,克服语言不通的障碍,从而增加移民在社会交往的适应性;另一方面,社会交往契合度偏低对经济活动和生活方式的适应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语言不通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移民融入当地社会的积极性,不利于移民构建新的社会支持网络,移民社会交往方面的契合度不仅仅关系到移民个人的发展,也影响和制约到其他两个方面的契合度。移民社会交往方面的契合度较低,原因主要是语言(方言)不通造成的,移民迁入的时间较短,而语言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移民会逐步习得当地方言,克服心理障碍,增强社会交往方面的契合度。总体来看,移民对新环境下的生产生活方式条件基本满意,对新环境的心理适应状况较好,契合度较高。
参考文献:
[1] 石礼华. 泰安市三峡移民生存发展状况调查[J]. 经济研究导刊, 2011, (30 ): 151-153.
[2] 郝玉章, 风笑天. 三峡外迁移民的社会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对江苏227户移民的调查 [J]. 市场与人口分析, 2005, 11(6) :62-67,77.
[3] 杨飏. 三峡移民适应状况研究——对宜昌市彪亭区移民适应状况的调查[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