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砚清是一个职业书画家,1965年生,陕西宝鸡县人。画室名,希肇轩。毕业于西安美院中国画系。系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敦煌创作中心创作委员,中国美协陕西分会会员,宝鸡市书协美协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原书画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华书画艺术研究会名誉教授,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顾问、编委等。他擅长山水,兼攻花鸟,人物及书法。
许砚清笔下的草书笔法张弛有度,大气凛然,线条顿挫流转,曲折异变,奔涌豪放,宛如衣带飘飖,玉树临风,令人在观赏之余,激情满怀。《仕女图》鬓发浓墨挥毫,畅达潇洒,衣纹线条清逸转折,着色淡雅,画面淡而不俗。荷花系列作品笔墨饱满,画得流畅洒脱,酣畅淋漓。
画家最为擅长的还是山水画创作。他笔下的山水画偏重于传统笔墨技法的表现。在《黄山烟云》等作品中,以多种异变的笔法线条描绘出近景的松柏树林,以泼墨泼彩交融的畅逸笔法,运用深浅不同的层次,表现出中景与远景的群峰叠嶂全景图,很好地描绘出群山大川清雅深沉的风韵。《壶口瀑布》等作品也画得气势如虹。而在《故原之秋》、《苍山雨后》、《高山幽云》、《西江揽岳》等系列作品中,中锋与侧锋并用的笔法,轻重不一的墨色线条,畅达地抒写出山峦群峰的轮廓,山崖岩石脉络纵横交错,显得质朴浑厚,或清逸典雅,呈现出画家对不同山水画气韵生动笔墨风范的求索精神。
许砚清的中国画作品从1991年以来多次在国内外各种画展中获一等奖、金奖、特等奖。1999年6月,在中国艺术博览会上获金奖,并被中国文联命名为“海峡两岸德艺双馨艺术家”荣誉称号。还获得《世界艺术名人证书》及《中华当代书画艺术名人证书》。主要著述有:《灵感思维初探》、《笔墨当随时代与中国画题材的逆向表现》等多篇论文在国家级报刊上发表。作品曾在国内部分省市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以及日本、美国、新加坡、菲律宾、韩国等国家展出,并被国家一些文博馆、纪念馆,书画院等单位收藏。作品和传略被载入《世界书画家铭录》、《世界艺术家名人录》等数百种书画典集,发行于海内外。《新华每日电讯》、《文化艺术报》、《艺术导报》、《艺术界》、《羲之书画报》、《陕西日报》等多家报刊杂志、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曾数次报道。1993年3月,由宝鸡日报社,市人民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单位联合为其召开“青年画家许砚清书画作品鉴赏指导会”新闻发布会,共展出书画作品80余幅,受到与会专家及社会名流的高度赞扬。
我十分喜欢画家《群峰雨霁》这幅作品。画面上最醒目的地方,是山巅之上以侧锋较浓重墨色的皴擦为主,兼以清淡墨色的中锋勾勒、点画辅助描绘形式,亦皴亦画,皴勾结合,浓淡交融一体相互渗透。群山峰峦敦厚壮实,山腰与山脚渐次清淡,几组群峰前后错落有致;画面上的云雾气流宛如劲风狂吹,呈现出一种大气磅礴的灵动气韵,充分地表现出画家内心感悟认知的审美情感。
虽然,许砚清在这幅作品画法中,吸收了山水画大家陆俨少的运笔特点,却不同于社会上那些完全模仿的画法,而是糅和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与笔意,彰显出一种在前辈传统笔法基础上的承传衍变写意笔法之味。尽管这种用笔的特点比较稚嫩,还有待继续提高,但比起时下一些画家只知道一味地模仿描绘,不知触类旁通生发出自得之悟的妙趣变化,尤其是不知如何在前辈基础上的进一步融会贯通发挥,已经初显出与众不同的山水画表现特质了。
这是画家不满足现状,取得山水画良好创作开端的新起点。祝愿画家在继承山水画传统基础上,继续努力,取得更大进步。
(责任编辑:郝幸田)
许砚清笔下的草书笔法张弛有度,大气凛然,线条顿挫流转,曲折异变,奔涌豪放,宛如衣带飘飖,玉树临风,令人在观赏之余,激情满怀。《仕女图》鬓发浓墨挥毫,畅达潇洒,衣纹线条清逸转折,着色淡雅,画面淡而不俗。荷花系列作品笔墨饱满,画得流畅洒脱,酣畅淋漓。
画家最为擅长的还是山水画创作。他笔下的山水画偏重于传统笔墨技法的表现。在《黄山烟云》等作品中,以多种异变的笔法线条描绘出近景的松柏树林,以泼墨泼彩交融的畅逸笔法,运用深浅不同的层次,表现出中景与远景的群峰叠嶂全景图,很好地描绘出群山大川清雅深沉的风韵。《壶口瀑布》等作品也画得气势如虹。而在《故原之秋》、《苍山雨后》、《高山幽云》、《西江揽岳》等系列作品中,中锋与侧锋并用的笔法,轻重不一的墨色线条,畅达地抒写出山峦群峰的轮廓,山崖岩石脉络纵横交错,显得质朴浑厚,或清逸典雅,呈现出画家对不同山水画气韵生动笔墨风范的求索精神。
许砚清的中国画作品从1991年以来多次在国内外各种画展中获一等奖、金奖、特等奖。1999年6月,在中国艺术博览会上获金奖,并被中国文联命名为“海峡两岸德艺双馨艺术家”荣誉称号。还获得《世界艺术名人证书》及《中华当代书画艺术名人证书》。主要著述有:《灵感思维初探》、《笔墨当随时代与中国画题材的逆向表现》等多篇论文在国家级报刊上发表。作品曾在国内部分省市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以及日本、美国、新加坡、菲律宾、韩国等国家展出,并被国家一些文博馆、纪念馆,书画院等单位收藏。作品和传略被载入《世界书画家铭录》、《世界艺术家名人录》等数百种书画典集,发行于海内外。《新华每日电讯》、《文化艺术报》、《艺术导报》、《艺术界》、《羲之书画报》、《陕西日报》等多家报刊杂志、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曾数次报道。1993年3月,由宝鸡日报社,市人民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单位联合为其召开“青年画家许砚清书画作品鉴赏指导会”新闻发布会,共展出书画作品80余幅,受到与会专家及社会名流的高度赞扬。
我十分喜欢画家《群峰雨霁》这幅作品。画面上最醒目的地方,是山巅之上以侧锋较浓重墨色的皴擦为主,兼以清淡墨色的中锋勾勒、点画辅助描绘形式,亦皴亦画,皴勾结合,浓淡交融一体相互渗透。群山峰峦敦厚壮实,山腰与山脚渐次清淡,几组群峰前后错落有致;画面上的云雾气流宛如劲风狂吹,呈现出一种大气磅礴的灵动气韵,充分地表现出画家内心感悟认知的审美情感。
虽然,许砚清在这幅作品画法中,吸收了山水画大家陆俨少的运笔特点,却不同于社会上那些完全模仿的画法,而是糅和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与笔意,彰显出一种在前辈传统笔法基础上的承传衍变写意笔法之味。尽管这种用笔的特点比较稚嫩,还有待继续提高,但比起时下一些画家只知道一味地模仿描绘,不知触类旁通生发出自得之悟的妙趣变化,尤其是不知如何在前辈基础上的进一步融会贯通发挥,已经初显出与众不同的山水画表现特质了。
这是画家不满足现状,取得山水画良好创作开端的新起点。祝愿画家在继承山水画传统基础上,继续努力,取得更大进步。
(责任编辑:郝幸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