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导师工作是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头戏,是学生与学校之间关系的纽带。班导师工作得力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形象。因此,作为班导师,既要有高尚的人格,又要有丰富的学识;既要有严格管理,又要满怀爱心,同时紧紧把握好学生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一、平等交流,体现互敬互爱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与其说是一种师生关系不如说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符合实际。过去我们主张学生尊重老师,老师爱护学生,在管理上老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一个管,一个被管;一个命令,一个服从。这种地位的不平等难免造成学生的抵触情绪,以致教育目的和效果难以达到。因为人在潜意识当中对管理和约束是排斥的、逃避的,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生活在一个开放时代的青年学生。各种因素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他们的视野,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独立的人格,个性特征明顯我们在管理上如果仍然过分强调师道尊严、学生必须服从老师,那必然行不通,甚至还会起到反作用。因此作为班导师,应该调整自己的“角色”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同等的位置上,主动和学生平等的交流,把学生更多地当成一个“人”去对待,而不是单纯当作管理对象去对待,了解这个“人”的思想,尊重这个“人”的情感,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去和学生推心置腹地谈话。这样,才能消除隔阂,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把握问题的实质。
现在的大学生,一方面个性心理特征明显喜欢张扬,我行我素,追求标新立异;另一方面又有归属集体的需要。他们强烈地渴望被人理解、尊重,被群体接纳,以此获得心理上的慰籍。作为班导师就应把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抓住时机与学生平等对话。首先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分析他们这种行为的道理何在;其次也让学生换角度思考问题“如果你是班导师,你遇到这种的问题应该如何处理”。从而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而不是简单的一方压另一方。这样的平等互换更能让学生形成心理上的认同感,也才会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这与批评式的说教相比,将会极大地减少口服心不服而导致的屡教屡犯的现象,从而达到“双赢”的效果。
二、抓住焦点,开好主题班会
思想是行为的指南针,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与之相适应。作为班导师要管理好学生,必须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做到学生所关注的正是我们所关心。这样才能了解问题所在,对症下药,搞好思想教育工作。
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最好的方法就是发动学生。让班级干部分头去收集大家关心的话题,然后开展主题班会,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风华正茂的青年对异性的欣赏、对爱情的向往,是这一年龄阶段的一显著特征,当然也成了学生们的首选话题。在班会上同学们敞开心扉,各抒己见,辩论异常激烈。有人认为初恋是美好的,应该珍惜,并且希望有这种经历;有人认为谈恋爱要占用大量精力和时间,花费大量金钱,如果把握不好还会种下苦果,何言美好;有人认为现在“拍拖”就是玩一玩,看见别人这样自己也想尝试一下,马上有人起来反对,认为这是一种极不负责的态度应该谴责;还有的认为在校“拍拖”纯属浪费感情,将来眼界开阔了,选择的机会更大现在的做法只能是作茧自缚等等。讨论结束后我虽未作点评,但是孰是孰非,同学们却早已明了。我想,通过学生的自我说服远比老师苦口婆心地说教来得更自然、更亲切,也更有说服力。
三、面向未来,树立社会责任感
当代青年学生有理想、有抱负,想成就一番事业,实现人生的价值。但是由于受外部环境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一些学生利己思想严重,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很少顾及他人的利益。表现为不关心他人,不关心集体和社会追求“自我价值”、“自我实现”,轻社会价值。甚至认为雷锋精神已经过时,盲目崇拜影视明星,希望成名成星,但却看不到成名背后的艰辛代价。既希望生活富足,但又不愿付出劳动汗水等等。
这都是缺乏一种社会责任感,是新形势下对德育工作提出的挑战。如何面向未来,树立社会责任感,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坚持用主流思想教育学生。我们在吸收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念也传入我国,并且得到青年学生的认可。但这当中的“个人奋斗”、“享乐主义”、“单纯利己”等思想并不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我们必须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发扬集体主义精神,讲求团队协作。强调个人的价值必须融入时代的潮流才有意义,也才能够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不至于因逆境而迷失方向、丧失勇气。
2、赋予传统思想新的内涵。中华民族许多优秀的传统思想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如“精忠报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现在,我们虽远离战火和硝烟,但危险依然存在。文化、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的争斗从未平息,加入世贸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此要引导学生看到每个青年人肩上的责任,明确自己在经济建设中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应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逆境和困难。
(作者单位:大连水产学院职业技术学院)
一、平等交流,体现互敬互爱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与其说是一种师生关系不如说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符合实际。过去我们主张学生尊重老师,老师爱护学生,在管理上老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一个管,一个被管;一个命令,一个服从。这种地位的不平等难免造成学生的抵触情绪,以致教育目的和效果难以达到。因为人在潜意识当中对管理和约束是排斥的、逃避的,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生活在一个开放时代的青年学生。各种因素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他们的视野,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独立的人格,个性特征明顯我们在管理上如果仍然过分强调师道尊严、学生必须服从老师,那必然行不通,甚至还会起到反作用。因此作为班导师,应该调整自己的“角色”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同等的位置上,主动和学生平等的交流,把学生更多地当成一个“人”去对待,而不是单纯当作管理对象去对待,了解这个“人”的思想,尊重这个“人”的情感,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去和学生推心置腹地谈话。这样,才能消除隔阂,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把握问题的实质。
现在的大学生,一方面个性心理特征明显喜欢张扬,我行我素,追求标新立异;另一方面又有归属集体的需要。他们强烈地渴望被人理解、尊重,被群体接纳,以此获得心理上的慰籍。作为班导师就应把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抓住时机与学生平等对话。首先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分析他们这种行为的道理何在;其次也让学生换角度思考问题“如果你是班导师,你遇到这种的问题应该如何处理”。从而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而不是简单的一方压另一方。这样的平等互换更能让学生形成心理上的认同感,也才会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这与批评式的说教相比,将会极大地减少口服心不服而导致的屡教屡犯的现象,从而达到“双赢”的效果。
二、抓住焦点,开好主题班会
思想是行为的指南针,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与之相适应。作为班导师要管理好学生,必须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做到学生所关注的正是我们所关心。这样才能了解问题所在,对症下药,搞好思想教育工作。
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最好的方法就是发动学生。让班级干部分头去收集大家关心的话题,然后开展主题班会,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风华正茂的青年对异性的欣赏、对爱情的向往,是这一年龄阶段的一显著特征,当然也成了学生们的首选话题。在班会上同学们敞开心扉,各抒己见,辩论异常激烈。有人认为初恋是美好的,应该珍惜,并且希望有这种经历;有人认为谈恋爱要占用大量精力和时间,花费大量金钱,如果把握不好还会种下苦果,何言美好;有人认为现在“拍拖”就是玩一玩,看见别人这样自己也想尝试一下,马上有人起来反对,认为这是一种极不负责的态度应该谴责;还有的认为在校“拍拖”纯属浪费感情,将来眼界开阔了,选择的机会更大现在的做法只能是作茧自缚等等。讨论结束后我虽未作点评,但是孰是孰非,同学们却早已明了。我想,通过学生的自我说服远比老师苦口婆心地说教来得更自然、更亲切,也更有说服力。
三、面向未来,树立社会责任感
当代青年学生有理想、有抱负,想成就一番事业,实现人生的价值。但是由于受外部环境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一些学生利己思想严重,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很少顾及他人的利益。表现为不关心他人,不关心集体和社会追求“自我价值”、“自我实现”,轻社会价值。甚至认为雷锋精神已经过时,盲目崇拜影视明星,希望成名成星,但却看不到成名背后的艰辛代价。既希望生活富足,但又不愿付出劳动汗水等等。
这都是缺乏一种社会责任感,是新形势下对德育工作提出的挑战。如何面向未来,树立社会责任感,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坚持用主流思想教育学生。我们在吸收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念也传入我国,并且得到青年学生的认可。但这当中的“个人奋斗”、“享乐主义”、“单纯利己”等思想并不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我们必须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发扬集体主义精神,讲求团队协作。强调个人的价值必须融入时代的潮流才有意义,也才能够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不至于因逆境而迷失方向、丧失勇气。
2、赋予传统思想新的内涵。中华民族许多优秀的传统思想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如“精忠报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现在,我们虽远离战火和硝烟,但危险依然存在。文化、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的争斗从未平息,加入世贸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此要引导学生看到每个青年人肩上的责任,明确自己在经济建设中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应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逆境和困难。
(作者单位:大连水产学院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