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智力因素潜能挖掘探究之

来源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plu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主要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活动共同作用而决定的。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智力因素是主要的,智力因素活动成效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学习的兴趣与非智力因素活动能量的发挥。然而非智力因素并不是可有可无的,非智力因素能否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也会影响智力因素活动的成效。在教学工作中,通过“潜能挖掘”,充分利用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代英语教学的学习和教授方法的延伸,要求英语教师要用英语组织课堂,创造学习英语的情景,从而激励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和兴趣、磨砺坚强意志、培养合作意识。但是,由于学生的词汇量的有限,老师必须借助身体的某一部位做出的一种动作(包括面部表情在内)来进行表达和交流,也可称之为体态语或无声语言。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形体语言,不仅能让学生明白教师所要表达的某种含义,而且能帮助学生迅速并牢固地记忆课堂上的新授知识。运用肢体语言进行教学也符合中小学生活泼爱动的天性,特别在语言课堂上,更能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在本文中,就肢体语言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谈些肤浅的认识。
  
  关键词:形体语言 非智力因素潜能挖掘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就中学英语教学来说,教师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或引起学生的注意),以便把英语学得更好。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很多,这些方法能帮助他们把英语学得更好,肢体语言在英语教学中的使用就是其中的一种。肢体语言专家Fen Lafle Angles 曾经说过:“假如失去了肢体语言,婴儿不可能成长为一个正常人”。在学校教育中,肢体语言在培养学生的性格特征方面扮演着积极的角色。因为,教师通常是受人尊敬的,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说什么、做什么;如何说如何做很可能会被学生模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必要的形体语言与学生进行沟通,如常用的面部表情、眼神、点头、手势等等。如眼神的运用不仅可以与学生交流思想,而且能够辅助言语控制课堂。用眼神环视学生,能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使其意识到教师在关注着自己,从而全神贯注地听讲,还能使教师及时获得反馈信息,验证教学效果,以便采取相应措施。或把视线集中到某一位或某一部分学生,这样可以“提醒”学生,控制整个课堂秩序等等。教师优美的肢体语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道德品质。如果学生精美的肢体语言得到发展,就有可能导致他们形成积极乐观的思想情操。还可以创造了更为诙谐幽默的(课堂)气氛,缩短了师生之间的疏远。恰当地使用它不仅能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也可使听话人更能心领神会。事实上,教师友好的外表,能极大的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推动,教师的教学效率(也就)提高了。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恰当地使用体态语,对于习惯使用母语而又缺乏学英语语言环境的中学生来说,确实大有裨益。
  
  一、体态语具有形象性,有利于学生理解,便于学生接受。
  
  形体语言具有形象性和分析性,能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有时比语言解释更清楚,更直观明了。有形的动作对于形成语言习惯是有帮助的,这种帮助的有效程度要比大多数教师所想象的高得多。因此,肢体语言的使用应贯穿在整个口语活动中,因为肢体语言传达意义既快又清楚,其使用价值是任何语言教师所不能忽视的。
  
  好动、爱玩是儿童的天性。在英语课堂中,教师用肢体语言教学,让学生跟着模仿,将会大大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英语课堂“活”化。学生会主动投入到课堂中来,从而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有利于沟通师生间的感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会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从而对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和学生打成一片,和学生一起在学中玩,唱,跳,做动作,有利于增进师生间的感情。初学英语阶段不依靠本族语教起来是比较困难的,可是当教师一说出表示肢体语言的含义的词的时候,学生马上就明白。在最初阶段,学生也可以使用手势并且在手势的帮助下进行词语练习,即使这些词语大家都完全懂了,手势也应当继续下去,因为把使用手势变成语言学习的自然习惯是有益的。教师可以使用动作来指挥学生在某一特定的时刻参加语言活动。如在解释be sleepy和be asleep的区别时,教师可先走到讲桌旁,然后学着学生的摸样坐下,头一点一点的,(打瞌睡的样子)说:“I am sleepy.”最后闭上眼睛作鼾声,然手用梦幻般的语言说:“I am asleep.”这样学生能理解两个形容词的不同状态。如教现在进行时,教师可边做跑步的动作,边说:“I am running.”; 边做开门的动作边说:“I’m opening the door.”且有目的地提高“be + v. + ing”结构的音量,然后让学生自己操练,边做动作边说,来慢慢体会该结构的含义。所以,形体语言能帮助学生接收和理解知识。
  
  二、体态语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肢体语言的恰当运用,能使学生对英语更感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激起学生的兴趣,就能使他们更容易掌握所学知识。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用一些生动、逼真的表情和动作将枯躁的语言表达出来,把教材的内容活化为实际生活,把教学活化为交际。如学“Could you help me?”时,教室里先放一个纸箱,教师边做动作边谈:This is a box.(指着纸箱)The box is very heavy.(抱着纸箱做出很吃力的样子)Can you carry it? Could you take it to the office?(指着一名学生和纸箱)这比课本中原句“Could you take this box to the classroom?”更切合实际,现代英语是Living language,是用于交际的,可以采用“鼓励”的方法。在教学中,我经常注意鼓励学生,当他们回答问题正确时,我就微笑地对他们说:very good, great, excellent”并竖起大拇指,或和他们击掌,并奖励小贴画等。这样,学生得到鼓励后,对英语就更感兴趣,更乐于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还应介绍形体语言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中代表不同的意思。如美国人有个使用频繁的手势,即用拇指与食指形成一个“O”,表示“OK”;在日本,这个手势表示你在谈钱;在法国,它指的是毫无价值的事;在希腊,这是一个猥亵的动作,你可以想象美国人在希腊使用此手势所产生的后果。通过在课堂中运用和介绍形体语言,会使紧张的教学生动活泼,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增强学生对老师的崇拜,敬佩之情。
  
  所以,恰当地使用形体语言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
  
  三.体态语言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助培于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育的过程本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这种信息不仅有知识的内容,更有情感的蕴意,我们经常会听到这种的情况,学生由于喜欢某一位教师而努力学习该老师所教的课。这说明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保证。恰当地运用肢体语言,比单纯的说效果好。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大多数注重语言、板书的运用,似乎不太重视肢体语言在教学中的运用。其实,肢体语言在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通常学生活动时,教师要走到他们中间去了解情况或指导学法,比如pair work, group work,在做完这些活动时,教师要求停止活动,可拍手或做一个stop的手势,这种效果肯定比单纯的喊要好。又如:在英语课上,学生开小差时,直接点名不太好,教师可以在讲课时走到学生面前用目光扫视一下或轻敲课桌,使他把注意力重新转移到课堂中来。这样既不耽误课堂教学又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中,我用得最多的控制纪律的方法是边做“坐端正”的姿势,边说“one, two, three”,学生便会说“three, two, one”,课堂便能安静下来。正如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的那样:“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有效进行教学的主要条件,而这种良好的教学气氛的创设又是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或前提的”。 在课堂中,老师的一个鼓励的眼神,表情或是一个动作,都会给学生带来莫大的鼓励。实践证明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大多数都有积极向上的愿望,所有的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鼓励,理解和帮助,这是人的基本感情需要,教师要与学生在感情上互相沟通,把对学生的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统一起来,使学生愿把心里话对老师说,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心情愉快地参加教学活动,这样,才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建立起融洽的师生感情。
  
  以下是课堂教学中的形体表达:
  
  1. 在组织课堂中(1)在初学阶段,教师可以用手指着自己的嘴巴表示要学生"Say"或"repeat",要想让学生"answer"时,就用手作环状置于耳后表示,手指耳朵表示lis ten。(2)用双臂合围的姿势表示某一个小组或全班学生一齐重复或回答;举起右手掌表示要求右边的学生活动,举起左手掌表示左边学生活动;或用手指着某个学生表示要他活动,双手交叉表示交换。 (3)教师边提问,边举手表示 Who can answer the question?回答正确,将拇指翘起,学生心理非常乐意,错误时作思考状,要比说“No,you are wrong .”好得多。“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英语课上常常运用目光和视线接触学生来控制课堂教学的互动过程,就能判断学生掌握所教内容的情况及学生情绪的变化,教师在巧妙地运用肢体语言暗示功能时要审视学生的情感变化,进行及时补救,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进而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
  
   2. 在语音教学中,李阳疯狂英语中音标的教授也是利用大量手势使简单易记。教发音时向学生演示嘴的形状,如圆的或扁的双唇收拢或突出,牙床的高低和舌位等。
  如教鼻音〔m〕〔n〕〔η〕时,可用双手演示口腔的舌位图,左手掌心向下展开表示硬腭,右手掌心向上表示舌苔发〔m〕时,右手平放;发〔n〕时,右手手指向上;发〔η〕时,右手后部隆起。不易掌握的口形通过手势一目了然。如发〔u:〕〔u〕〔a:〕时口型由小到大。
   3. 在词汇教学中,如(1)在教“jump, run, climb”等动词的时候,边呈现单词边做相应的动作.(2)在学习身体各个部位的名称,把几个单词编成了一个顺口溜:
  
  nose-nose-eye,nose-nose-mouth,nose-nose-hand,nose-nose-face,nose-nose-ear,并配上夸张的触摸动作,先慢后快,边说边做,学生做着乐着,乐着说着,原本枯燥的单词一下子活了起来,很快就被学生记住了。 (3)教师右手伸出,右臂表示the right,向左边方伸出左臂表示the left,从教室后面向前走,表示Walk along the road/street,身体向右转弯表示turn right或take the right turning,向左转弯表示turn…left或take the left turning。(教师演示时,最好面向黑板,这样和学生方向一致,容易让学生理解。); (4)双手掌放于耳边,作睡觉状表go to sleep,双手伸懒腰表get up,双手作吃饭状表have meals。(5) 利用手势来教反义词come-go,open-close,this-that,near-far,give-take.(6)肢体语言还可用来区别类似意义的句子。I knock on the door. (我敲门)I bang the door. (我将门砰的一声关上) I pounce on the chicken. (我猛扑小鸡)I grab at the chicken. (我抓取小鸡)这两组句子通过肢体动作,这种差别学生马上就可以看出来了.(7)在教animals时,教师可以通过模仿动物的动作,让学生猜所要学的单词. 尽管有些动作会滑稽可笑,但其作用是无法否认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形体语言,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意思,学生跟着教师边说边做动作,会掌握得比较快,而且印象深刻。这种教学方式生动有趣,很受学生欢迎,可以长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乐此不疲。
  
  4.在阅读教学中,(这里提及是大声阅读,即:朗读。)
  
  开声朗读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语音和语调,并且培养他们把词汇的发音、拼写和意义相结合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去发现文章内在的情感和欣赏语言的美丽。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形体语言来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一位语言学家说过:“诗,只有读过,才真正成为诗”。朗读是中学阶段的基础,教师要充分运用肢体语言来发展学生的朗读能力。朗读有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和语调,并发展词汇的发音、拼写和意思之间的关联。此外,它还有助于学生发掘文章的内在主旨、欣赏语言的美感。读句子要注意哪儿该轻柔,哪儿该强调;哪儿该升,哪儿该降,为了把问题说清,我们不妨模仿音乐教学中常用的强拍和弱拍,它们使用弧形来表现不同的音调。一般地说,我们在陈述句和特殊疑问句中用降调,在选择疑问句中是前升后降。然而学生并不能经常习惯此用法,并且总是让他们感到困惑,不过,借助于形体语言就能比较容易解决这些问题。例如,使用手势。当朗读选择疑问句时,可以让学生在读升调时把手抬起,降低时把手放低。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每次学生读句子时他们就会提醒自己想起手势。如此一来,正确朗读句子对他们来说将是没问题的。生动的手势以及流利的英语能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并确保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中起积极作用。
  
  5. 在教学句型“Where are you from?” “I’m from China.”我在说这句话时,昂首挺胸,声音洪亮,学生从中理解到“我是中国人”的自豪感,许多学生也纷纷模仿我的样子自豪地说;“I’m from China.”象这种肢体语言不仅给学生传递了信息,而且能表现出有声语言所难以表达的更丰富、更复杂、更微妙的内涵。
  在课后经常会发现学生模仿教师的样子,边说边配以动作和表情,这足以说明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使知识变得简单、易懂,最重要的是印象更为深刻。
   学习英语需要大量的实践练习。课堂上的分分秒秒是十分宝贵和应该珍惜的,在此期间,学生应该尽可能的练习。为了充分发挥有限的时间,就要求教师采用着实有效的教学方法。肢体语言运用得体,可以圆满地表达情意,还能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用肢体语言的特殊价值在于,它可以用一种学生所能够记住的方法,把词语的确切意义生动、形象、准确地表达出来,不仅能补充、阐释有声音的语言,还能替代有声语言,甚至超越有声语言。它给英语课堂教学增加了形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从而充分发挥了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发展促进作用,提高了学习效率进而提高了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摘要】班级是学生交往、竞争与合作等能力发展的主要训练基地,和谐班级对于学生人格的成熟和心理的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和谐良好的班级群体必须具备“目标功能、角色功能、规范功能和内聚功能”。 本文从确立班级管理原则、班级管理制度建设、“思想交流会”、 利用“班级议事”会四个方面对和谐班级的功能和构建和谐班级的方法问题进行探索。  关键词:和谐班级特征功能构建方法  班级以其群体互动的密集与频繁,
期刊
摘 要 一個单位会形成自己的单位文化,一个企业能打造一种企业文化。几年来的工作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一个班级也同样有其独特的班级文化。  关键词 班级 培养 班主任    我认为,培养一种和谐向上的班级文化,对管理好一个班级,对影响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对体现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我的体会,这种班级文化是指师生之间平等融洽,教者乐教、学者好学,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好学上进,班级内部充
期刊
说起竞争,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多看到了竞争的残酷性。譬如找工作,要和他人竞争,胜利者可以得到工作,失败者就失去了工作。商界更是如此。“商场即战场,对手即敌手”。谈起竞争,人们总是不自觉地联想到你争我夺,你死我活。竞争似乎无处不在。与此同时,谈到团队,人们习惯于联想到一个词——合作。因为团队是一个由少数成员组成的小组,小组成员具备相辅相成的技术或技能,有共同的目标,有共同的评估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学困生,每所学校也有。根据家长的期望不同,每所学校对学困生教育也有所不同。我们学校从生源来看,学困生的研究更为重要,学困生的工作搞不好,占学校绝大多数的学生及教学工作就无法进行,谁忽略了这一点,谁就吃大亏。失去了家长的信任,学校就无法运营,我们就到了解散的地步了。  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至关重要。怎样来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呢?实验研究表明:认真分析学困生学习上的心理障碍,并研
期刊
摘要:本文阐明了在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内,无处不存在着数学,而趣味型的数学既能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感觉到乐趣的同时,既也解决了问题,开发了自身的思维创新能力,同时还复习或学到了一些相关的数学知识。  关键词:创新思维趣味数学数学模型  2002年8月在北京举行国际数学家大会(ICM2002)期间,91岁高龄的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为少年儿童题词,写下了“数学好玩
期刊
摘要: 在农村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一个较突出的现象:学生的英语成绩明显分化,且后进生较多。很多学生的成绩下降,其原因诸多。教学中更多地给予后进生爱心和关注,进行情感教学,可以有效地激发其学习动力;给他们创造更多成功的机会可以排除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分层教学和目标练习对后进生的英语水平和成绩的提高可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英语教师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强化也是完成英语教学的基本保证。  关键词: 农村高中英
期刊
摘要:上好高职新生新学期第一堂英语课,建立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友谊和相互了解,师生互动交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整个英语教学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第一堂英语课;互动交流;运用语言;激发学习兴趣    新生入学,上好新学期第一堂英语课,对整个英语教学起着重要作用。开学上课时,教师就要制定好整个学期教学授课计划,尤其要精心组织与学生初次见面的第一堂英语课,让学生在宽松、和
期刊
摘 要 審美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语文教学应理所当然地承担语文教育所负担的审美教育任务。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其任务就是在向学生普及美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正确地欣赏评价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提高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  关键词 语文 审美 教育    语文的审美教育,贯穿于该学科的全过程,构成语文素质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中等职业学校
期刊
地图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文字表达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组成一个地理教材的有机整体,所以说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但它又比文字更具有形象和直观的特点,就像是小的百科全书,内容可以覆盖一个区域的多方面的地理知识,通过整理、分析、归纳,能够认识某个区域的地理特征。   为了更直观、形象地展示地理现象,活化地理教学内容,适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在现行地理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分布图、示意图、统计图、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理念,而课堂教学中的“合作、交流”主要是通过课堂“议”的途径来实现的。如何让课堂更有效?若使用好课堂中的“议”,那么就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要提高课堂议的质量,一定要保证议的内容有一定的思维价值,议的时机要恰当,议的时间要合适,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地、多角度地去思考、去议,使数学思维得到本质的提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