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技巧

来源 :中学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qi527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
  1.离子反应
  (1)概念:有离子参加或有离子生成的反应统称为离子反应。
  (2)离子反应的条件:
  ①生成难溶的物质;②生成难电离的物质;③生成易挥发的物质;④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离子反应的本质: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发生变化。
  2.离子方程式
  (1)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2)離子方程式的意义
  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还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要求按“写-拆-删-查”四步进行,但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一般不需要用上述步骤书写,而是要抓住离子反应的实质,直接书写出离子方程式。如Cu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步骤:①首先分析溶液中的离子有Cu2+、SO2-4、Ba2+、OH-;②然后分析哪些离子相互结合,Cu2+与OH-反应生成Cu(OH)2、SO2-4与Ba2+反应生成BaSO4;最后根据离子的个数比配平离子方程式。
  (4)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①强酸、强碱和大部分可溶性盐写成离子符号。浓HCl、浓HNO3在离子方程式中写离子符号,浓H2SO4不能写成离子符号。
  ②弱酸、弱碱、难溶盐、单质、氧化物、气体用化学式表示。
  ③固体之间的反应(如消石灰与氯化铵)或固体与特定溶液(如铜和浓硫酸)的反应不能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④多元弱酸的酸式盐的酸根离子如HCO-3、HS-、HSO-3等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写,多元强酸的酸式盐的酸根离子在离子方程式中拆开写。
其他文献
教育家加涅(R.M.Gagne)曾提出“教育的核心问题就是教会学习者思考,学会运用理性的力量,成为一个更好的问题解决者。”一个好的问题可以消解知识和生活的界限,在“问题中心”的教学模式中,“问题”是学生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凭证。“问题中心”的学习通常包括了思考、运用、注意和兴趣。它强调的重点是在各类问题的激发下,将某些观点作为实际的工具。而且,由于问题的复杂性,学生对于挑战
期刊
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一些大型的學科综合题少了,但随之而来的化学与数学坐标综合性试题层出不穷,给考生一新的面孔,笔者以近年来的中考试题为例,将分类解析于下,以期对读者有所启示。
期刊
角度一:离子的物质性质  从物理性质角度来分析溶液中的离子能否大量共存,指的是利用离子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离子的状态和颜色,而后者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也是容易出错的知识点,最为基本的原理是有色离子不能存在于无色溶液中。  例1 下列各组离子可以大量存在于某无色透明溶液中的是( )。  A. Fe2+、NH+4、SO2-4、OH-  B. ClO-、Na+、NO-3、AlO-2  C. MnO-4、K
期刊
标签题属于新情境题,所给信息既可以是学生熟悉的知识内容,也可以是未曾学过的新知识或新情境。其形式是标签提供新信息、新知识,要求学生经过短时间的临场阅读和一系列的分析、思考、计算后正确解决问题。解答问题时,要正确解读标签信息,分析獲取的标签信息,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并将从标签信息中抽象出来的新知识和新规律与已有知识相联系。  一、借助标签考查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此类试题特点是标签中一般包括物质的主要
期刊
一、常見的守恒情况
期刊
本文着重从等效平衡的角度对合成氨反应进行探讨,以期帮助学生对等效平衡有更深入地理解。  一、同一平衡、等效平衡的思维流程  1.同一平衡  在恒温恒容或恒温恒压下,对于合成氨这一不等体积反应\[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发生变化的反应(即Δn≠0的体系)\]来说,当对应各物质起始投料的物质量不同,若按化学计量数比的关系倒成一边(反应物或生成物)与原平衡起始态的量相同时,“理应”平衡时各相应组分的物质量是相同
期刊
化学平衡移动的内容抽象、思维能力要求高,而判断转化率的变化对学生来说又是一个难点,此部分内容抽象,难于想像,学生往往把握不准而丢分。但若引入建模方法,将部分过程模型化,则可给学生以直观印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做题准确率。  一、建模方法概述  建模就是建立模型,就是为了理解事物而对事物做出的一种抽象,是对事物的一种无歧义的书面描述。  建立系统模型的过程,又称模型化。建模是研究系统的重要手段
期刊
笔者在初中化学习题讲评课中采用“同伴互助学习”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成绩。现将关于实施 “同伴互助学习”模式的实践方法、实施过程、实施情况调查等与同行进行交流。   一、什么是“同伴互助学习”  在国外,英国的托平(Topping, K.)教授和美国的尔利(Ehly, S.)博士在1998 年出版的《同伴互助学习》(Peer-assisted Learning)一书中提出:“所谓同伴互
期刊
化学反应与能量是高考的重点、热点内容,主要考查以下内容。  考点一 考查对基本概念的深层理解  考向点击 常考查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反应与条件的关系等内容。  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热才能引发产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反应  B.吸熱反应的速率一定小于放热反应的速率  C.H2(g)+Cl2(g)2HCl(g) ΔH,则氢气的燃烧热为ΔH  D.利用盖斯定律可以计算某些难以
期刊
在化学教学和教科书中创设有价值的情境,将化学知识的引入、描述和应用融入情境之中,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建构,便于其进行知识运用和拓展。同时,情境的引入利于学生认知和思维的发展,有助其关键能力的提升和必备品格的发展,促进教学对象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以下将结合化学教学和教科书中的实例,从情境的定义与分类,情境的呈现、情境创设时要注意的问题与改进建议等几方面进行讨论,以期为化学教学及教科书的编写
期刊